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多强? 第1页

  

user avatar   dong-xiang-lei-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材料中的齐威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位齐威王,此时的齐国,已经不是姜姓了,而是田氏,姜太公绝祀。历史真是令人唏嘘。


每个新领导上位后,都面临如何稳住政局的问题。


老领导的班子要继续掌权,新领导的班子又想要争权,新领导更是要绝对权力。


威王是田氏代姜之后第三任领导,按照《史记》的时间顺序,太公田和代齐为诸侯之后两年就去世了,之后的桓公田午当了六年也拜拜了,也就是说,威王上任的时候,田氏代姜氏取得诸侯资格才八年时间,对革命果实还没有完全消化,反动势力不少。


可以想见,此时齐国内部政局的复杂程度。


齐威王是聪明人,他上位的前九年时间“不治、委政卿大夫”,为什么?


这九年时间,他没有动原来的政治结构,让原有掌权的卿大夫群体保持其既得利益,不动他们的政治利益,这才能保证他的君位的稳固。


这八年时间,他在等待机会,也在积攒弹药,要等到有充分把握、足够理由动掌权的卿。


“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


这就是他需要的理由,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名正言顺的动掌权的卿大夫,把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这九年时间,我把国家交给你们,看你们都整成什么玩意儿,年年被欺负,鲁、卫小国都敢来占领我们的地盘,你们还有脸继续掌握着政权吗?麻溜的给我还回来,看我咋弄!


于是有了材料中的事,这是他收权立威的手段。


即墨大夫,我身边的人都说不行,实际上治理的很好,该赏。


阿大夫,我身边的人都说好,实际上是个糊涂蛋,煮了!


给国人放出的信号就是,别以为我这九年啥都没干只知道喝酒,我明着呢。


还有我身边的人,别以为能骗我,以后都给我悠着点,胆敢欺瞒的,就是这下场。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历史上,和权臣争权的新君很少能善终,齐威王是难得成功的典范,也是后世学习的榜样。


其实,本篇文章并不是要说齐威王,而是从即墨大夫和阿大夫身上,我们学到什么。


即墨大夫无疑是对的,在组织给的位置上,把地方治理的很好。


但是,他没有给上面大领导身边人好处,他的成绩就不能反映到大领导那里。


好在这个大领导是齐威王,在身边人汇报的基础上,会派人调查研究实情,没有被身边人蒙蔽双眼。


实际上,我们面对的领导,很少有齐威王这样的人,大部分领导,特别是科处以下领导,低等平台的领导,根本就不会去调查研究实情,多以汇报材料和身边人口舌为据。


更不要说,五多四过纷扰,形式主义盛行的当下,领导们开会和看文件的功夫都不够,有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了解实情呢?


再说,对于官僚体制来说,实情,并不是那么重要。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学阿大夫呢?


别的啥都不管,只要伺候好领导以及领导身边人就可以。


如果,只是想当一个小领导,不想有大的发展,是可以的。


如果,要走长有远走大,就不能当糊涂官,阿大夫守土有责,辖区内城市被人占领了自己不知道,其他地盘被侵略自己不支援,民政治理一塌糊涂。


这是什么,这是政治污点,靠山还在的时候,在,政治风气不好的时候,靠吹拉弹送可以保住一时,只要方向一遍,必然是最好的祭旗对象。


有政治污点,每一步都难,你的竞争对手始终握有你的把柄,捏着你的睾丸,关键时刻用力一握,疼痛难忍。


更不用说,小官小吏,正是纪委监委年终总结时成绩部分的重要内容。


因此,作为下属,要像即墨大夫一样有成绩,也要像阿大夫一样处好上层关系。


所谓,埋头拉车,抬头看路。


user avatar   liao-dong-guan-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扼要说一下:


国土是魏国的一倍,军队却还不及魏国:


魏国——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臣窃量大王之国不下楚。……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齐国——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勃海也。临菑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於远县,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


虽然苏秦说临淄人多,可征发二十一万,但是要轮到临淄大发兵,也代表国家危急了。而齐国战国前期惹不起越国,忽悠越王无疆去和楚国对殴,想从中渔利。结果没想到一战无疆战死,越国被楚国轻易吞并。


而纵观齐国在战国前期中期的大号军事行动,基本都是联合几家打一家。联合赵国、韩国、秦国打魏国、联合魏国打赵国、联合韩国、魏国、秦国打楚国,联合韩国、魏国打秦国,联合魏国、楚国灭宋国。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战国时代合纵连横满街飞,但像齐国这么没节操的还真是少,著名的两次围魏救赵,根本就是坐观成败,再出兵渔利。而且灭了宋国后三分其地又反过来打楚国、魏国独吞好处。也不看看自家地形一旦被围攻是什么结果……最后真被来了个空前绝后的六国齐上大群殴。彻底打残。


战国晚期,齐国虽然复国,但是残而不复了。看看战国晚年,齐国就是列国的练兵场,光赵国就殴打了齐国N次。


所以齐国在战国时代作战,基本盘都是拉几家打一家,可以说是外交搞得好,也可以说自己一家战斗力没自信。虽是超级大国,但有其名、半其实却无其利,如果能占领淮上和鲁地,再徐徐推进,可得天下,但是到最后都被楚国占了。


最后说一句最关键的,齐国自建国开始吕望的国策就是: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说白了就是商贾当道,到了管仲又再这基础上大发展了一下,后期又大搞学术。所以韩非子说的误国五蠹,齐国基本占齐了。相比秦国的军功当道,魏国的重兵政策,齐国就是半个废材(军事意义上)。


补充一下:


齐国单独军事行动并抢地盘也不是没有,比方被孟子拿出老天来忽悠的打燕国,对付一个内战快垮了的三流货燕国,看看大齐出动了上面规模:


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


好个狮子搏兔犹尽全力,再考虑到两次围魏救赵避开魏军的妙计,真不看好齐军的战斗力。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文字重新整理,已经发布文章。


下面为原答案,由于是地铁上陆续用手机敲的,会杂乱一些。

——————————————————————

谢邀。

如果想捋清战国时期齐国的脉络,必须先弄清楚泗上地区。

所谓泗上地区,主要指以宋、鲁、卫为主的12个中小型诸侯国。

其中,宋国的实力最为强悍,宋康王号称“五千乘之劲宋”,曾击败过周边一圈强国。

“劲”在战国时期主要用来形容韩国,劲宋大致也是战国七雄外颇有实力的诸侯国。


上图为魏文侯末期的地图。

可以看出魏、楚、齐在泗上明显的扩张意图。


上图为齐威王继位前的局势。

如日中天的魏惠王(侯)正在泗上大肆扩张。但魏国在失去中山之后(为魏武侯前期),失去了南北夹击赵国的优势。此后,魏赵冲突非常激烈。

泗上地区也是当时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战国策》的策士甚至夸张地表示,得到赵国一百里都不如得到宋国十里的收益。从当时齐闵王的最终抉择看,宋国的领土应该是远比赵国富庶的。

总结来说:

泗上地区是齐国最主要的扩张地区,但魏国也在泗上有非常强烈的领土诉求。所以看齐国历史时,千万要注意魏国这个狐狸窝的态度。

同时,这也是一块让楚国垂涎三尺的领土。注意,楚国是一个具备多线作战能力的诸侯国,这个特点通常会对战国的走势造成微妙的影响。

更为复杂的是秦国和赵国的态度。

从魏惠王后期的大彻大悟开始,历代魏王个个都是老狐狸。从秦国连横的角度上说,宋国都是必不可少的盟国。

如果秦国选择和韩魏连横,宋国的存在能够起到约束韩魏尤其是魏国的作用。

如果秦国选择和赵国连横,宋国也可以用来夹击魏国,牵制大梁方面的魏军主力。

所以,齐国在泗上的扩张也会牵扯到秦国的态度,而且秦国的态度尤其强烈。在宋国不可避免地被灭亡后,秦国甚至计划跨过韩魏将定陶扩张到“万乘”的规模,人为制造出一个宋国的替代品。

而赵国的态度更为微妙。这个富庶的软柿子确实让赵国垂涎,但齐魏中的任何一方占据泗上,都会对邯郸方面造成严重威胁。所以赵国的态度很有意思,很多时候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前面的铺垫比较多,但对于讨论战国时期的齐国问题,泗上永远都是绕不开的内容。

正文开始:

姜齐末期:

战国初期,齐国曾攻击鲁国,为鲁将吴起所败。

魏文侯末期,三晋联军穿过泗上攻入齐境,迫使齐国田氏权臣向三晋联军交出齐侯本人。

之后,三晋在齐侯的引荐下,以“伐齐有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在战栗中正式承认三晋为诸侯。

齐威王初期:

继位时,魏惠王已迁都大梁,楚国在楚宣王的统治下快速崛起,赵国公仲连变法已经执行了长达40年,此时秦孝公和齐威王刚刚开始变法。

关于魏惠王迁都的原因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是是躲避秦献公统治下的秦国,也有观点认为是为了称霸。

鉴于在桂陵之战的系列战役中,魏国展示出了可以和赵、楚、齐、秦四国同时交战的实力,应该不会特别畏惧商鞅变法前的秦国。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齐威王继位后执行邹忌变法。目前已知的内容看,变法主要以官员考核为主,主要历史事件是齐威王把一个大夫扔进鼎里煮了。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时间线非常蹊跷,这里采用的是《战国史》后附年表的时间线。)

但考虑到齐国战国时期托名之作《管子》中的内容,再结合变法后的齐国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邹忌变法中有可能另含有一些更深入的变法内容,但为了安抚庞大的田氏封君被巧饰。

当时齐国的主要策略在于限制魏国。

赵国在泗上的扩张触怒了魏惠王。之后,魏国攻邯郸,齐将田忌围魏救赵,于桂陵击败回援大梁的魏军偏师,有说法称此役魏将庞涓被生擒。

当时,齐、楚、秦三国军队均攻入魏境。其中,秦军占据了魏国旧都安邑。

但即使如此,魏军主力依然傲慢地攻破了邯郸,迫使赵国屈服。在回师后与韩军会合,然后于襄陵击败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通过楚国向魏国求和。

一年后,魏军向秦国发动反攻,秦国归还安邑求和。

此时,魏惠王以王者的姿态君临泗上,泗上十二诸侯匍匐在魏国的脚下。

此后,齐威王开始和秦国眉来眼去。但有意思的是,最终扳倒魏国的还是靠齐国自己。

魏惠王伐韩,齐将田忌再次兵临大梁。魏军回师轻蔑地击败了齐国的先头部队,晋人长久以来对齐人的轻视变得更为强烈。

孙膑的计谋成功歼灭了魏军主力,魏世子与庞涓兵败自杀(一说庞涓被击毙)。

是役,齐威王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之后,魏国经历多次军事失败,其中一次秦将卫鞅以欺诈手段生擒魏将公子卬。魏国的陨落已不可避免。

齐威王取代魏国成为泗上新的主宰。但纵横的潘多拉魔盒已在此时悄悄开启。

齐威王后期:

齐威王20年,秦惠文王继位。

是年,楚、赵、韩、蜀之君至秦朝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除了魏国外,全部西中国的诸侯聚集在秦国,魏惠王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这一年,魏惠王老狐狸的潜质开始觉醒。

第二年,魏惠王与韩侯朝见齐威王。打开上帝视角,你会发现每次韩魏之君的动作只会带来纵或横的血雨腥风。但在纵横时代的最开端,齐威王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

魏惠王投入了齐国的怀抱,在第三次朝见时,齐魏相王,齐威王以天子的姿态接受魏王与泗上诸侯的朝见。

仿佛齐国的国势真的到达了顶峰。

在魏惠王的一系列小动作下,楚威王兴兵伐齐。

这是齐国第一次感到孤立无援。魏国按兵不动,赵军虎视眈眈,齐军独自面对盛怒的楚威王。

徐州之役,齐军全线溃败。楚威王的声望达到顶峰。

也许这一次齐威王终于感觉到泗上是个烫手山芋了。楚王玻璃心的盛怒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政治语言,真实原因不是齐侯称王,而是泗上!独占泗上为楚赵所不容!

魏惠王这只老狐狸啊,却是齐威王现在唯一能够联合的势力。

又一年,齐魏联合伐赵,赵人掘开堤坝水灌齐魏联军,齐国的扩张再次受阻。

在河西的战场上,魏军节节败退。

强秦!这个新兴的虎狼之邦仿佛有着无尽的能量。

魏惠王用他的长袖善舞警告秦国:你怎么吞进去的,我就能让你怎么吐出来。

秦惠文王则用又一轮的军事打击轻蔑地回应:我是吐出来一些,但下一次我只会咬下去更多。

齐威王默默地观望着,任由他的老朋友独面秦国。

这是只属于魏惠王一个人的战斗,齐国不会倒向秦国,但也不会援助魏国。一个残破的魏国无法协助齐国遏制赵楚,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魏国也一定会重新参与泗上的争夺。

泗上的繁花似锦,外面是一片血流成河。

最终,魏惠王协韩侯朝见秦惠文王。在张仪的主持下,三国相王。

如果说“以魏合齐楚以按兵”是合纵的雏形,秦、魏、韩三国相王就是连横的雏形。从诞生的伊始,合纵和连横就沿着窝里斗和耍鸡贼的不同方向分道扬镳。

一纵一横。但天下之势哪像一横一竖那般分明。齐威王紧紧地握着齐国的舵盘,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知道,只要走错一步,齐国就会堕入万丈深渊。

一怒而诸侯惧,安然而天下息。真是可笑的说法。魏惠王那个老狐狸有几时不惧!有这条老狐狸蹲在天下中央,天下又有几时能真消停!

何况齐国不是秦国,不是楚国,不是赵国。寡人没有山河险峻,没有广袤纵深,甚至连错综复杂的外交活动空间都没有!

一旦秦国发难,山东列国在失去后顾之忧后并力向东,齐国如何能生存下去!

齐威王必须谨慎,但也必须勇敢抉择。

次年,齐魏联合伐赵。齐军如狂风暴雨一般席卷平邑的战场,赵军主将韩举被俘。

泗上北方的威胁被暂时解除,南方楚国的威胁依旧存在。但齐威王非常清楚,真正的威胁在西方。

在函谷关外,安邑像一颗钉子死死钉住了秦人前进的脚步。只要安邑还在魏国手里,秦人在函谷关外就成不了气候。

秦人肯定会寻找新的突破,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又是谁呢?齐威王默默地等待着。

这一年,已经76岁高龄的魏惠王再度来到东阿朝见齐威王。当这位老年丧子的垂暮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向齐威王,也许,齐威王心里总该有那么一丝丝怜悯。

东周最后一代霸主站在齐威王面前,仿佛早已习惯了在四邻面前低三下气。

无数次的左右逢源,只换来每一步的步履维艰。

这个越老越难啃的老骨头固然有可敬之处,但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人。

魏国生存的重担正死死压在这位老人的身上,面对生命的终端,回头望去,.他的继承人却又怎么看也不像个人君......

那一年,齐威王54岁,魏惠王76岁。在奔向人生尽头的高速公路上,你说他们谁能赢得这场生死角逐?

没有人知道齐王和魏王在这次会见中谈了什么。我们只知道,当76岁的老人转身离开时,他仍然需要在这个残酷世界中苦苦支撑5年,而齐威王只有4年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魏惠王回到大梁,重新审视了一遍未来的魏襄王——他的小狐狸已经不年轻了,但很多事......还需要老狐狸再做一遍示范。

东阿一别,魏惠王为齐威王送上了一份大礼。

魏国投入了秦国的怀抱。秦国的大军跨国韩魏的国土,直抵阳晋(位于大梁东部)。秦国首次介入泗上的争夺。

这是秦军首次越过韩魏兴师远征。抵达阳晋的刹那间,秦将仿佛忽然意识到自己身后的盟国究竟是一帮什么样的东西!

秦军踌躇不前,齐将匡章用计击破秦军。

从次年秦国的军事动作看,被击溃的秦军应该比较顺利地通过韩魏回到了本土。秦军战败后,魏惠王很快就背叛了秦国,重新投入齐国的怀抱。但魏国为何没有当时立即背盟全歼秦军,原因不详。

或许,此时魏国正有重量级人质扣在秦国。

或许,张仪正担任魏相,魏惠王不便突然行动。

也或许,魏国认为暂时保存秦军,能够让齐国有所忌惮,给自己足够的外交活动空间。

再或许,这正是在齐威王的干涉,他就是要让秦军从容撤退。因为齐威王清楚,如果秦军被全歼,失去后方威胁的魏国不定招来什么妖风。齐威王以此作为回礼。

纵横时代的扑朔迷离,总让人琢磨不透。

齐威王说:匡章都不会欺骗亡父,怎么可能会背叛还在人世间的主公呢?

但这一年,齐威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80岁的魏惠王依旧在人世间苦苦挣扎着。

58岁的齐威王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不知他在临终前是否惦记过他的老朋友。

齐威王成功躲掉了未来公孙衍开启的噩梦,而魏惠王则还要在其中煎熬过生命的最后一年。

齐宣王时期:

在齐威王生命中的最后4年,天下正发生剧烈的变化。

新继位的楚怀王表现得是那样的野心勃勃。襄陵之役,楚军大破魏军。

楚怀王以此告诫魏惠王:寡人早就看烦了你朝秦暮齐的德行,以后你最好记清楚谁才是天下的最强者。

张仪游走于齐楚之间,他开始蛊惑雄心万丈的楚怀王和垂死的齐威王:三强联手,天下任由我们瓜分。

在三晋,公孙衍鼓动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合纵的伟业即将开启。

此时,齐威王在病榻中大声呵斥:中山是什么东西!寡人绝不能让这种东西称王!

你们真的以为寡人看不出你们的伎俩吗?说是抗秦,那你们把赵、燕、中山连成一线做什么?

你们想要的只是把秦国吓回函谷关,然后回过头来抢夺泗上和齐国北疆!

齐威王用尽全力也没能阻止五国相王。匡章大破秦军后,筋疲力尽的齐威王永远闭上了双眼。

齐宣王继位。

这个创造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君王,在后世民间曲艺《丑娘娘》中变得更加糊涂滑稽。

在《战国策》的记录中,时任齐相的靖郭君田婴糊弄起齐宣王非常容易。

但后世清高宗却认为这位君王颇为通晓管理学的灰度把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在公孙衍编织的噩梦中,齐宣王接过了齐国的舵盘。

秦人染指泗上的行动已暴露了野心。新登基的齐宣王与楚怀王迅速达成共识:

是该给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新兴诸侯国一点点颜色瞧瞧了。

在齐楚的干涉下,魏惠王背叛秦国倒向了齐国,公孙衍取代张仪成为新的魏相。

六国相印系于一人,合纵的伟大时代开启。

秦惠文王震惊了!

他一次又一次咒骂着魏惠王这条老狐狸,山东的剧变仿佛向一条绳索紧紧勒住了秦王的喉头。

然而,张仪似乎不以为然:

魏惠王已经81岁了……大王,他还有多少时间呢?

魏惠王从没有想到,原来,世上最难的事情不是横扫天下,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每一次的肺叶的呼吸,每一次的心脏的搏动。

这盘棋太大了……真的太大了……这些后生不知道他们究竟释放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纵方迟迟不曾出兵,直到他的离世。

在魏惠王下葬的那一天,漫天的大雪覆盖了大梁城外的一切。

但魏襄王执意要求送殡的队伍即日启程,仿佛巴不得这个老东西的尸骨趁早滚蛋。

惠施说:这是先王想和他的臣民多待些日子啊。

纵横的血雨腥风,正是魏惠王回荡一个世纪的骊歌。

三晋之师集结完毕。燕、楚并未出兵,因为不会干扰后方已经是对纵方莫大的支持。

此时,齐宣王终于明白了什么!

关中的千里沃土固然诱人,可谁真会强攻在崤函的雄关峻岭!

这股力量最多能让秦国低下头任你们薅下几根豪毛,但永远伤不到哪怕一根筋骨。

但只要回过头在,足以瓜分齐国的鱼盐之地。

盐!

如果说盐是齐国的原罪!盐铁专卖则是罪上加罪!在海边煮开水就能向全天下征税,你比秦国哪个更可恨?

刹那间,齐宣王终于理解了父王的战战兢兢。齐王并没有加入列国的军事行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没有。

秦国牵制三晋,寡人才有活路。

三晋的大军推向函谷关。后世的文学家甚至这样描写:

秦人傲慢地打开城门,纵方的军队在相互观望着不敢前进一步。

秦军出击,三晋之师全线溃败。

次年,秦兵再次出击,三晋联合抵挡依旧不敌。

接下来,宋康王称王,向齐宣王递出了橄榄枝。相比于狡诈的魏国,这个愣头青显得更好控制。

齐宋联军伐魏。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中,魏襄王终于玩明白了游戏的规则:

合纵!它的价值在威慑力而非杀伤力!盲目使用它的力量,只会带来新一轮的列国兼并。

魏惠王的小狐狸终于长大了。

这个家伙疯了!齐宣王惊愕地吼道!

魏襄王正以慢性自杀地速度割地赂秦!不!他正向自我毁灭的终点高速疾驰!

齐宣王迅速核对每一处地名,即使没有地图,他也察觉到了魏襄王的阴谋。

这条老狐狸要把赵、楚、韩都拉下水!还有燕国!秦赵争锋双方都会拉拢燕国!

整个天下都会被战火点燃!直到列国打得精疲力尽,勉强达成共识……

能够达成什么共识呢?西边丢掉的东西,在东边补回来呗……

但现在还好,齐、楚、宋的联盟还非常牢固。

韩魏!纵方背叛了他们,他们必将倒向连横!

燕赵呢?齐宣王死死地盯着北疆,等待彻底解决北方的机会。

与此同时,一次影响尤为深远的宫廷辩论正在咸阳上演。

挟天子以令天下!

当这句话从张仪嘴里说出来时,所有人心中一惊。

天下已乱,只要秦军攻克宜阳,就能武装控制雒阳。整个天下都将匍匐在大王脚下。

秦惠文王无声地嘲笑着张仪:

张子啊张子,你是被魏王那个老狐狸玩昏了头吗?让寡人捅马蜂窝,还嫌东边的糟事不够少吗?

张仪似笑非笑地仰望着秦王。在张仪的眼神中,秦惠文王终于意识到这是政治语言。

只要占据雒阳,秦人就再不会被堵回函谷关,而新郑、大梁也在秦军的打击范围。

(此处建议搭配电子地图,查看三门峡市-在函谷关旁边、洛阳-雒阳、郑州-新郑、开封-大梁的位置)

整个魏国将被拷上枷锁,连横则会成为天底下最牢靠的钢铁联盟。

此时,司马错直接否定了张仪的意见:

挟持天子,你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秦惠文王的兴致被提起来了。毫无情商技巧的反驳,本不应出现在宫廷之上。他知道,司马错接下来要说的也是政治语言。

吞并巴蜀,占据长江上游,然后灭楚。

张仪会意地点了点头。

灭楚,这辈子都不可能灭楚。但占据长江上游足以逼迫楚国就范,从此,楚国将无力干涉秦国在中原的动作。

这是对张仪连横计划的最好补充。但秦国君臣都非常明白,不可一世的楚怀王绝不会轻易就范。

秦军灭蜀。

秦惠文王告诉张仪,你的任务决不能失败。

张子啊,你说,楚王有那么蠢吗?

古往今来,有哪位王者真是蠢货?只有成王败寇供后世的愚人笑谈……真正的胜负不在楚王,而在韩魏与齐……

那一年,张仪抵达郢都,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欺诈正式上演。

张仪说,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将归还六百里商於之地。

楚怀王说,寡人立即和齐国断交,到时候立即过去收地。

武信君和楚怀王共同向苍天誓盟。如果苍天有眼,会把这一切视为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楚怀王当然不会相信张仪真的会归还商於,但也不会真的和齐国断交。

他是要以此昭告天下:

别以为占了商於就能威胁汉中,寡人会一直盯着这里——只要汉中还在楚国手里,你们在巴蜀那些小玩闹就搞不出什么名堂。

等到你们赖账的时候,寡人倒要看看国内的亲秦派还有什么话讲。

张仪也从来不会相信楚怀王真会和齐国断交,但从郢都到临淄宣告断交一个来回,从郢都到咸阳索地再一个来回,之后从郢都到临淄辱骂齐王又一个来回,接下来从郢都到咸阳二次索地一个来回……

这些时间,应该够用了吧……

张仪为秦国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樗里疾全力攻赵,生擒赵将,横方北方的威胁由此解除。

丹阳蓝田之战即将上演。

当秦楚剑拔弩张之际,齐宣王终于等到了最佳时机。

燕国内乱,赵楚被秦国牵制。齐宣王发兵快速占领燕国全境。

当年的齐桓公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齐宣王明显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何在燕国维持统治呢?

古典集权国家,基层的统治必须依靠当地望族的合作。但燕国的望族很快意识到,自己似乎永远无法在这个田氏垄断的诸侯国内拥有一席之地。

田忌、匡(田)章、田婴,孙膑之大才尚无出头之日,邹忌之功绩尚不能善终,我们又怎么能有机会呢?

除非齐王会立个燕王,否则……永不得翻身。

燕国的地面一直不得平静。在齐国,匡章的政敌说:这是章子暴虐无度,引起燕国百姓的反抗。

齐宣王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只是想取代匡章统治燕国,但哪个姓(氏)田的过去不一样?!

齐国一直无法消化掉燕国的占领地。此时,楚国和赵国从西方的纷争中脱身。他们告诉齐宣王:

西边有个秦国就够烦人的了,你就不要再瞎胡闹了。

楚怀王的大臣公然表示:

既然张仪的割地不会兑现,大王何不假戏真做,联合秦国去抢夺泗上和齐国的鱼盐之地呢?

齐宣王迅速了撤出燕国。

决不能让列国的剑拔弩张转向齐国!我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燕国在几十年内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

现在,告诉楚王,齐楚的隐形联盟一直还在,齐宋的大军随时配合楚军行动。

丹阳蓝田之战就此爆发!

齐宋大军杀入魏境。韩军、秦军被楚军压制。

魏襄王,你后悔了吗?

然而,楚国的汉中居然不可思议的失守了!

秦军风卷残云一般击穿楚军侧翼,随即转战魏境击破齐宋联军。

楚怀王告诉齐宣王,胜利依旧是我们的。

当筋疲力尽的秦军正在庆祝一连串的胜利时,一支更庞大的楚军出现在战场上。

这一刻,楚怀王放弃了汉中,放弃了商於,放弃了韩魏,放弃了泗上。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咸阳。

秦军退守蓝田,背后已是咸阳城。

楚怀王距离掌控天下只有一步之遥。只要逼迫秦国屈服,楚国将横扫三晋,将天下一分为二。

张仪只有一次机会!他立即赶往韩魏,请求韩魏出兵。

没了秦国,你们真能有好日子过吗?

魏襄王是那样的心不在焉:

寡人当然知道,但有齐国在,魏国不敢乱动。

张仪再度赶往临淄。天下的走势,归于齐宣王的抉择。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是《战国策》中的著名伪作。没有人知道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只知道齐宣王这一次没有再度集结军队配合楚军。

可能,齐宣王给楚王的理由是自己刚被秦国打败了,但谁都知道这个借口是多么的牵强。

韩魏的大军攻入楚境,直取邓邑。秦军大肆反攻,楚军仓皇撤退。

丹阳蓝田之战,秦国艰难地获得了胜利,却以韩魏笑纳楚国土地而告终。

天下的均势,再度拉回到同一水平线上。

从泗上的陶邑到齐国的临淄,盐商熙熙攘攘。

这一年,秦惠文王带着丹阳蓝田之战的骄傲与世长辞。

新继位的秦武王赶走了张仪。他迫不及待地攻下宜阳,然后走入雒阳。

九鼎就在秦武王面前……当年的楚庄王,也只能遥望九鼎问一问重量吧……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举重运动员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记录,但他年轻的生命也就此陨落。

这一次!齐宣王真的被激怒了!

秦武王正是秦庭内魏系势力的最大后台!他的死让秦国的楚系势力不可遏制。

届时,楚怀王将倒向秦国。天下的均势将再度被打破。

在楚系重臣魏冉的拥立下,秦昭襄王继位。宣太后主政,樗里疾为相。宗系、楚系、赵系在秦庭内明争暗斗。

楚怀王理所当然地倒向了秦国,齐宣王则借机拉拢韩魏,天下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对峙。

一旦齐、楚、赵结为联盟,齐国的结果可想而知。

齐国的纵横客频繁行动。

在严君死后,秦相的争夺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是时候该给寡人的老朋友一点点教训了。齐宣王想。

齐王的使者告诉楚怀王:

秦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你,为何还要与秦国联合呢?如果与齐、韩、魏联合伐秦——商於六百里——张仪不给你,你自己夺过来就是了。

楚怀王动心了。

相比于张仪的谎言,齐人的条件显得真实很多。

那一刻,他想起了韩魏的左右摇摆。

既然他们可以,寡人为什么不可以……

楚怀王暗中保持和秦国的隐形联盟,然后宣布倒向齐国。

天下列国,也该被寡人耍一回了吧。

齐、韩、魏的大军立即集结。随后,兵锋转向楚国。

垂沙之战就此上演。

楚怀王发现自己被耍了。他立即启动了第二方案,向秦国提出救援。

秦国无动于衷。

楚怀王的反复让秦国的楚系势力尴尬不已。而此时正是相权斗争的关键时期,谁有闲心照顾这个短视的蠢货。

樵夫的话点醒了章子。齐军渡河突袭,楚军土崩瓦解。

齐国的威望再度达到顶峰。

魏惠王、齐威王、楚怀王……

马陵、徐州、蓝田、垂沙……

木秀于林……至尊的位置,从来都不好坐……

齐宣王将目光转向北方。然而,在垂沙之战结束的那一年,齐宣王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齐闵王时期:

此时的赵国,早已在胡服骑射的变革下脱胎换骨。

中山,已不可能抵挡赵武灵王的壮志雄心。

但你们不要忘了,这是齐国的时代,决不允许你们这些宵小造次。

新继位的齐闵王这样想。

不过列国君王为了秦国的相位也挣了有些日子了,该到齐国出手的时候了。

……

就让那个放高利贷的去吧,寡人倒要看看他养的那几千个吃闲饭的到底有什么本事。

齐国介入秦庭的权力争斗,孟尝君田文出任秦相,但很快被谗言中伤。

孟尝君仓皇逃回齐国。

齐闵王攥紧了拳头。西边的穷鬼太不识抬举了,寡人确实该杀只鸡给赵、楚、燕那三个猴崽子看看了。

匡章挟韩魏之师再度出战,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

周国的说客游说孟尝君:

你跨过韩魏和这座万丈雄关较劲,到底图啥啊?

孟尝君并未阻挠齐军的动作。函谷关陷落,齐军突破三门峡。

纵有雄关万丈,也无法阻挡齐闵王的盛气凌人。

现在,该收手了吧?也不能太便宜了韩魏那两个畜牲。

在孟尝君的鼓动下,齐秦和谈。秦国归还了韩魏的一些领土……

只要喂饱了韩魏就可以了。韩魏撤出,齐军又如何能在关中继续作战?

可是,您老人家折腾的这一出到底是图啥呢?

楚系重臣魏冉借机夺得秦国相位。有一点挺有意思,秦庭的赵人属于亲楚派,但楚系重臣并不怎么亲楚。短期内,秦、赵、宋的连横趋于稳当。

这一年,赵武灵王饿死在绝宫中,一代雄主就此陨落。

我起码给了这个老糊涂属于齐桓公的殊荣。赵惠文王想。

同一年,魏襄王逝世。孩子啊…你赶上好时候了…泗上终将属于魏国。

魏昭王继位。

同年,燕使武安君苏秦入齐。为表达联盟的诚意,燕昭王派出两万军队助齐伐宋。

这哪是与国,根本就是仆人么。齐闵王想。如今秦赵已经构成联盟,燕国除了抱紧强齐的大腿,还有什么选择呢?

这是如日中天的强齐。这一刻,仿佛只要齐闵王愿意,就可以熄灭一颗恒星。

就像摁死小小的宋国。

在伊阙的战场上,秦将白起如死神般掠过战场,目光所及之处,韩魏联军仓皇而逃。在24万颗首级堆砌的巨大京观之上,战国最耀眼的将星横空出世。

魏昭王毫不犹豫地将四百里河东割给秦国。他知道,这么点东西填不饱穰侯的野心。

次年,秦军再度攻魏,半个魏国在战火的蹂躏下哀嚎。

魏国61座城池沦陷……

魏昭王仰天大笑,时任魏相的孟尝君与魏王举杯同庆。这不过是一点点小小的代价!这一次,寡人让全天下在烈焰燃烧!吃了我的都得给我吐出来!泗上也终将属于魏国!

秦国在河东与河内的扩张引起了赵国的极大恐惧。此时,魏昭王倒向赵国,三晋联合对抗秦卫联盟。

秦相魏冉立即联合齐国。齐秦东西称帝,天下任由我们瓜分。

五国灭赵,是穰侯为齐闵王送上的见面礼。

那一刻,齐闵王真的动心了。齐王地……帝地……寡人的名讳将同帝颛顼、帝俊、帝喾、帝尧、帝舜一般不朽……而天下列国,还为寡人献上冀州的千里江山……

苏秦站在齐闵王面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诡辩注定成为千古绝唱:

如果秦国还是齐国并立称帝,列国会尊崇秦国还是齐国?

如果齐国主动取消帝号,天下会爱戴齐国还是秦国?

如果在伐赵和伐宋之间做出选择,吞并哪一个国家获利更多?

取消帝号,得到列国的拥护;组织合纵,让秦国无力保护宋国;一举灭宋,魏、赵、楚、卫将永远成为齐国的奴仆。号令天下,谁还敢不听?

每一步都正确到不可辩驳,但环环相扣却将齐闵王引向了灭国的万丈深渊。

燕昭王、武安君、孟尝君的阴谋大功告成。齐闵王宣告倒向纵方,毅然决然地奔向了他的毁灭。

合纵伐秦,秦昭襄王退还魏国的土地求和。与秦国结仇。

兴兵伐宋,以允许秦国占据魏国安邑作为交换条件。与魏国结仇。

无视赵国的反对,悍然伐宋。与赵国结仇。

当疲惫不堪的齐军即将占据宋国全境之时,秦、赵、韩、魏、燕正式宣布结为同盟。

齐人竭力避免的噩梦终成现实。齐威王与齐宣王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

强齐之尽头:

苏秦被车裂。齐闵王被残忍地处死。秦相魏冉借机夺取陶邑,而魏国依靠地理优势夺得了原宋国的大片领土。

在魏国的温邑,避难的宋康王已经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

过往的繁华在一夜间散尽,就像握不住的沙,你越想抓紧,它流走得越快。就像陶邑从前的熙熙,就像临淄曾经的攘攘。

殷商一脉由此断绝,临终带走了他的宿敌姜吕的乱臣贼子。

在魏宫内,或许魏相孟尝君正在和魏昭王谈论着东方的消息。

也会,会是这样的对话:

你说,为什么苏秦的间谍身份会不偏不倚地在最后一刻暴露?

孟尝君摇了摇头。

你说,齐国灭了,你这个齐公子以后该何去何从?

孟尝君摇了摇头。

你说,张仪和苏秦,这两个人后世会怎么看?

孟尝君摇了摇头。

苏秦为纵,张仪为横。但真正的纵横家绝不会死守在纵或横的天平一端。

战国史上最伟大的纵横家站在魏襄王面前。薛地虽小,却足够将战国者七戏耍于指间。

当年的齐国是多么的强啊……齐国的结局尚且如此,寡人的魏国真能独存吗?

齐国固然强,但江山永固靠得是不逞强。

齐国之强,是坐拥鱼盐之地,列国垂涎却总组不起对齐的合纵。

齐国之强,是掌控泗上,挟而不灭,纵然有失却一旦复得。

齐国之强,是能够把魏、赵、楚、燕的国势控制在不强不弱之间,合则足以御敌,战则足以击破。

所以,齐国能够虎踞于东海之滨,煮开水向天下收税,但天下无一人敢不从。

但一旦逞强,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王啊,如果你想问魏国的命运,我来告诉你:

如果秦国恃强攻梁,纵有陶邑在背,魏国依旧屹立不倒。

如果秦国悍然伐楚,纵然攻破郢都以断魏国左臂,魏赵联合依旧足以钳制强秦北进。

如果秦国贸然伐赵,纵然全歼赵军以断魏国右臂,魏楚联合依旧足以让强秦铩羽而归。

但如果有一天……强秦不在恃强凌弱……它选择放下身段助赵攻燕、助魏攻楚……

魏国的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罢。

魏昭王走出魏宫,他站在天下的最中央,等待着下一场风暴。

(全文完。)

(感谢大家的定期收看。长文是在地铁里打的,有很多行文不通顺的地方,我会找时间重新整理润色。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相关话题

  如果没有近代的那段屈辱史,中国的现在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如果没二战,给中国安安稳稳的发展那几十年。会怎样? 
  如果把中国的人种换成欧洲白种人,那会不会演变成与历史相似的状态? 
  如果秦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向怎样一个方向发展? 
  蒙古汗国建立前,铁木真和义父王罕多次联合对敌 ,父子俩交情必定很深,怎么最后都相互残杀了呢? 
  计划经济真的一无是处吗? 
  有什么比较有趣的冷战变热剧本? 
  中国地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后标注曾用中文地名,有何深意? 
  P 社游戏的玩家可以当历史老师吗? 
  秦国百姓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投降了? 

前一个讨论
28岁女,小县城体制内,想找个差不多的对象,怎么那么难呢?
下一个讨论
宇文邕和柴荣如果不死,还有没有隋唐宋的机会了?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