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是如何进化出「声音频率女性偏高,男性偏低」这种第二性征的?为何其它大部分生物没有进化出这种特征?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不用进化,男性的声音就该比女性低沉,即频率更低。

这个图大致能看出来,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哺乳动物)的体型越小,频率越高。这是个物理问题,不是生物问题。到了大象的体型,声音频率已经低到了次声波的水平,人类根本听不到大象的多数相互交流。

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不懂音乐我也知道低音提琴是那个最大的,以至于必须放在地上用。理由很简单,共振腔大,频率就低,琴弦越长,声音越厚重。男性体型比女性更大,肩宽身厚,肯定声音更低沉。

男女的生理差异源于两点:

1 自然分工。男性打猎,投掷奔跑,和野兽作斗争,体力要求比女性采果子捡蘑菇要高。

2 性别竞争。女性生育投入更大,相对稀缺,男性彼此要进行体力和经济竞争,争夺生育权利,不利于男性扩大体型的基因会逐渐被淘汰。

这两个原因相互加强,结果就是男性和女性的发声模式固化下来。其他生物如果是雄性体型大,雌性体型小,也会有类似的发声特征。

此外,人类的独特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了男性和女性的发声特征。

1 人类数量远远大于自然数量,分布密度太大,和同类进行社交、冲突的概率都大于其他动物。所以人类在需要夸耀自己强壮(大)的时候,就会刻意压低声调,暗示自己体型巨大。比如黑帮发出威胁,比如领导人作一锤定音的发言。而在求救示弱的时候,就会提高频率,发出尖利刺耳的声音,比如哭丧,比如小孩子摔倒之后的叫声。

(人类还会用工具加强这个效果,作战时击鼓,体积越大越好,声音低沉雄壮;逃跑时鸣金,清脆尖利,救护车和消防车也继承了这种尖利的求救声)

2 人类有社会,社会不仅继承了性别自然分工,还赋予人社会身份,用文化来固化人的行为。从学前教育就教男孩坚强忍耐,女性温柔娴静,所以每个人的性别特征,包括声音,可能会比生物上的差异更明显。

这两个原因应该是性别发声差异超出生物特征的来源。

相关回答:




  

相关话题

  人能不能造出自然界没有的酶? 
  读格斗书时发现,仔细一想人类浑身都是要害,人类进化到现在形态,生物学上是最好的防御模式吗? 
  为什么贝类肚子里那么多屎,还有人吃? 
  如何看待现在网络用语缩写的泛滥? 
  格陵兰睡鲨可以活500年,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 
  生物学中有哪些好玩的知识? 
  研究员发现线虫交配可带来持续 300 代表观遗传学变化,对此还有哪些消息值得关注? 
  人体生物样本包含毛发吗? 
  如何从科学角度解释良药苦口? 
  作为一种植物蛋白,「蓖麻毒素」为何具有高毒性,其毒性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见过就无法忘记的文身?
下一个讨论
量子通信是否是一个骗局?国际上是怎么看的?





© 2025-05-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