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美国东海岸,纽约国际大都市周边的普通人生活。上学加工作在美国也呆了五年了,平时公司没有别的中国人,所以每天跟非中国同事朋友们闲聊扯淡。总体来说人都是非常类似的,文化背景不同会造成生活细节的差异,但是遇到的困惑和思考的问题大致类似。总体来说如下
工作方面
1.我究竟在做什么以及未来职业规划要怎么办
除了目标特别明确的少数人外,大部分人(不分国籍文化背景)都会在最初几年经历这种摸索和迷茫。我原来以为美国年轻人因为从小就打工自己赚生活费,所以社会经验会更丰富,更加得心应手。后来发现他们确实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更游刃有余,但是初次之外,大家都在30岁之前迷茫我究竟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2.工作中琐碎的事情
这个其实是生活的常态。什么老板布置任务不切实际又催的紧啦,猪队友不给力啦,别的部门的同事不给力又背后打小报告啦,花样别出。没有在国内长时间工作过没有发言权,总体觉得跟国内办公室政治应该没太大区别,可能会更简单一些,毕竟人们想问题没那么复杂。
3,升职加薪我要跳槽
来自于同龄人间比较的痛苦和焦虑少一些。美国学校是不允许公开排名的,家长给的"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也相对小,更何况年薪是一个非常个人隐私的话题。当然美国全国都眼红硅谷华尔街的高收入,但更多的还是关注个人成长和生活。相比之下亚洲文化普遍还是会跟同龄人比较,年收入多少,什么时候拿到绿卡了,买了房,孩子上了好学区的学校。
因为美国人没有签证的压力,跳槽换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更随意一点。所有的外国人民都面临着签证问题,于是大家都很关注最近移民局又出了什么鬼政策,
生活方面
1. 吃喝拉撒生活日常
这个就真的太像了。什么周末去哪儿玩了,最近又要参加又差点房东坑了,online dating遇到了不靠谱的妹子/汉子,母亲节该买什么礼物神马的。大家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很容易产生共鸣,除了很多文化的东西不了解外,找到共同话题还是很容易的。不过个人觉得美国人民特别喜欢分享生活的细节,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回应,后来习惯了也就当故事听。
2.买房结婚神马的人生大事
美国年轻人普遍不太在意买房,主要因为买不起。毕竟大部分普通人需要还很多年的学生贷款,再加上大城市周边房价也不低。不过他们也没有紧迫感,不存在婚房的概念,属于有个地方住就行,搞不好过两年就换个州,买了也很麻烦。结婚也并不会像亚洲文化一样被催的很紧,不过普遍妹子们更着急。大城市和中部农业州人民的想法会相差很大。就像国内北上广深和四线城市平均结婚年龄也相差很大一样。
总体来说,人不分文化国度,在类似的年龄都在做类似的事情,烦恼类似的烦恼。但是个体的千差万别让生活特别有意思。
就我的观察,买房应该是个大部分人都不会讨论的话题。
如果没有人生的目标的话会活的比较空虚。
困惑和困难主要还是社交方面的。“我觉得我自己是不被重视的人,没能力也没办法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就跟这句话表述的内涵差不多。只不过西方可能会更少考虑买房产生的价值,更多在于自己不够酷啊,不够有趣啊,孤单寂寞啊什么的。
没有完整的大一统的市井哲学,被现代的知识体系森林整得多数情况下看见的是树,而非森林。进而对如何丰富物质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和基础。
人嘛,全世界的组装技术和配件基本相同,导致人的诸多生化反应趋同,差异主要在软件上。
坐标欧洲北欧,小城市一栋小房子大概30万欧,普遍工资是2000到3500多欧。
换算下来大概8年不吃不喝买一栋,吃喝玩乐算上,大概就是不到20年吧。
大城市嘛就贵好多,不过小城市设施很完善,教育也没区别,和国内小城市比好不少。而且北欧嘛,高福利高税收,大家收入差不多,福利也高,国家相对来说也更有钱,所以也没见我的本地朋友有啥烦恼。
至于说困惑,大概就是人太少了很无聊吧。
最后无耻求赞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