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护体:以下内容仅仅是个人从小范围身边的样本得到的结论,不代表一个普遍性的真理。
我从高考放分的一大通电话后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里,“努力就会有回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即使是高考。
葱省小城市考进C9,算是有点发言权(700/60+万)。我只说我身边的,考进C9级别学校的同学(大概2000/60+万的样子?)的特征,因为其他的更大范围,我没有做过调查。
因为各种竞赛和私交的关系,我们这些同届的“尖子生”本身都是熟人,所以我也就很了解这群考进C9+人大的学生的过往经历。
所以在我们那个区,考进C9你需要的是: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机会去争取那张进入C9门票。
大学之前的知识其实没什么区分度的,长时间的足够的学习时间+不错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都足够了。能造成成绩上差异的只有你的见识,见多了自然就没什么能难住你的了。比如我那年的数学试卷,一大票人做不完,包括几个参加了国家数学竞赛的。然而我对那张试卷的感觉就是“没什么难度,就是计算量太大了,需要不停地算”,这就是题做多了,啥幺蛾子都见过了,做题时候连想都不需要想,直接不停的算就行。
至于怎么做才能保证见多识广?不是靠不打游戏,不沉迷网游,不谈恋爱。靠的是
先吐个槽:
马女士在公开信中写道:“从‘魔兽世界’再到‘英雄联盟’再到‘王者荣耀’,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一步步从阳光少年再到一个阴郁甚至陌生的青年,我们的心在滴血。十几年来,与其说我与孩子斗争了十几年,还不如说与网游斗争了十几年——但我输了,我们全家都输了,输的彻彻底底!”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从沉迷魔兽世界转到沉迷英雄联盟最后直接沉迷到王者荣耀去了。
???
怎么这游戏越选越垃圾啊。我身边的DOTA和LOL玩家,就没有一个沉迷农药的,随便就能上钻石的玩意有必要沉迷吗?
我想这孩子大概是天生的不行。
谈及网友认为“孩子沉迷游戏主要责任在家长”的质疑,马女士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责任主要在家长。”被问及是否后悔时,她说,“谁会知道网游有这么大的毒害呢?”她接着问,“我们又有什么方法能将孩子引导出来呢?”
从这段来看,我觉得马女士比很多家长强多了,至少没有甩锅网游,还是承认自己的责任的。
所以题目是不对的,人家根本没有“一切归罪于游戏/网游”,是题主在瞎带节奏。
那么作为一个ACG爱好者和一个父亲,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如果你想教育好孩子,就要深入孩子的生活。这样你们才有共同语言,孩子也才愿意和你交流。
比如在我们和女儿开始看迪士尼动画之后,日常的交流中我们时常会用动画中的各种梗,有了这种交流基础后,孩子就更愿意和我们说话,也更愿意听我们说话,因为“我们是有共同语言的人”。
在这种交流基础下,再加上以身作则和严守约定,现在还没到5岁的她说看一集动画就看一集动画,看完一集不用我们去催促,就会自己主动去关电脑。
将来对于游戏,对于偶像我们也会使用同样的办法,在一起干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是家长身份,而是单纯的同好身份。尽量做到“榜样”,而不是“监工”。
如果让孩子认为你是在监视他,在故意挑他的错,那么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他还是会因为青春期必然的逆反心理而不听你的,到最后花费很大力气,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应该是第一个朋友。
PS:题目里那个链接我打不开,原文在下:
当感情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且无力改变的时候。
与女生不同,大多数男生是不会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的,过日子是头等大事,感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对于男生来说,一段好的感情是能让生活更轻松的。
一个男生可能会因为你漂亮而喜欢你,但这种喜欢无非是荷尔蒙冲动无法长时间维系,真正能让男生愿意和你一辈子走下去的,是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支持陪伴,能够默契相处。
但就这一点上,很多女生都是在逆行。她们所期望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对于男生的索取之上,她们会因为男朋友没有足够专注自己而去作,会因为男朋友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闹,会频繁吵架提分手来试探这个男人是否足够爱自己,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自己一步步在抛掉自己值得被爱的筹码。
当男生觉得和你在一起,不但体会不到丝毫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累失望了。但这个时候男生一般不会直接放弃,他们会尝试逃避,会尝试沟通,会寄希望于你能逐渐去改变。
所以有经验的女生应该知道,男人的态度变化是有个周期的,不会因为你和他吵几次而一下子和你分手,但是会逐渐冷漠下来,这个过程中他就是在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合适,会希望看到你有所变化。然而往往女生在这个阶段,又会因为男生的逃避而更加变本加厉去作去闹,想要控制对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失望积累够了,也就变成绝望。他会判断你已经不会变了,无药可救了,再相处下去只会让那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决定分开,等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理性思考下的分手,往往挽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女生整天担心男生变心不爱自己,但同时却又是亲手在不断把他往外推,想想还挺可笑的。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