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入学要求,申请条件?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66-24-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2018年进入康奈尔大学就读CS项目的,在申请的时候就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现在已经毕业了,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值得,所以想介绍一下,希望有更多人申请。
申请录取
我当时申请的学校不少,经过一番纠结,最终在一堆offer中选择了CT CS。这个项目是一年的项目,没有实习的机会,我当时只有在国内非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所以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去CT CS。但是又很喜欢CT在专业度的排名和其浓厚的科技氛围,想踏实地学学编程,因此还是硬着头皮选了CT CS。虽然最终没有实习,不过拿到了三家公司的offer,所以算是个完美结局。
我们这届的同学人数不多,一共不到50人,中国人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样子,大多都是来自名校的。CT的招生标准和其它学校的招生标准不太一样,所以被招进来的同学背景非常多元化。我们那年的不少同学都在谈论,说有人成绩/research比自己强很多,但是背景稍微单调,却被CT拒绝了。其实学校这样做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经历的人,同时,还能了解到各个行业发生的事情。

课程介绍
我上的是国内本科,有些课程在本科学过,上课就会很轻松,就像复习一样。有些课程之前没接触过,学起来难度会大一些。所以学习压力大不大全看怎么选课了。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studio课程。studio课程两学期都有,第一学期是product studio,第二学期是startup studio/bigco studio,这两门课能锻炼我们在别人面前做presentation、贩卖项目的能力,可以增长很多coding之外的经验。
第一学期的product studio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和一些学校合作的公司一起解决某些问题。上课形式为lecture和做project,并不喜欢听课,我觉得project才是这门课的精髓所在。这门课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组队不是自愿组队,而是学校分配的,分配的依据是开学时每个人填写的技能树和对product studio的preference。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认识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我的运气比较好,同组的同学都是想认真做项目的,并且我们性格很合拍,所以在做项目之余,也成为了好朋友,还经常一起出去约饭。有的组就没有我们组这么和谐了,总能看见他们在撕逼,原因无非是性格不合,或者对同组队友期望不符心意,我还作为“热心市民”去劝导过,顺便涨了一些调节内部纠纷的经验。带我们的mentor很靠谱,指导完我们做项目后,还让我们接触了解了一些公司内部资源,比如venture group这样的投资部门,让我们涨了不少见识。

第二学期的startup studio同样也是分为讲课部分和project部分。讲课部分我们那届是由一个天使投资人来讲授的,他在每一节课上都会讲授很多在创业中能用到的trick,许多知识都能让人有恍然大悟,“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有时候这位投资人还会动用自己的关系去请一些VC来给我们做访谈,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Project部分的设计稍复杂,要求我们自己组队,提出一个proposal,然后通过去pitch,一步步实现;每个阶段都要求我们展示出成果,从原型到high fidelity demo,再到最终demo,我们要不断在过程中完善产品。最后会有评委评审,评委都是在VC或者科技行业有经验的人,他们能够提出一些有启发的建议,但有时候也会说些废话。
除了studio课程,再简单说一些其它课。有一门叫Master of Engineering Project的必修课,会和Uber、Bloomberg这类科技公司做项目,这也是学内里非常珍贵的一次锻炼机会。这门课上曾经有同学采访过谷歌的前总裁Eric Schmidt,在几百人面前采访业界翘楚,是非常锻炼公共演讲能力的。
CT CS的tech课程都紧跟潮流,我那一届第一学期学了machine learning,第二学期学了computer vision、nlp,还有一门ECE的课程,这门课包含了reinforcement learning。另外,还有blockchain这样比较潮的课、networks and markets这种结合了tech和经济学的课、以及revolutionary technology这样要读马克思哲学的课,据说这门课被取消了,不过我觉得学校肯定会开设新的有意思的课程。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整体上我很喜欢,但是不意味着没有缺点。CT CS的传统system课非常少。我那一届只有第一学期的时候有一门networked and distributed system,课程质量很高,无论是老师讲课的内容以及引导我们思考的水平,还是在做project时得到的锻炼,都无一让我如获至宝。听说这门课现在也取消了,非常可惜。CMU会开一些OS、DS、CC这样的比较出名的神课,我之前在B站上看过15213课,也做过他们的lab,收获很大,所以我觉得CT没有全面又高水平的系统课,实在是很遗憾。

生活方面
CT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我经常跑到曼哈顿吃饭,能吃到很多地道经典的美食。平时多数时间还是会待在house里,那里住的人比较多,所以大家有时间就会组各种热闹好玩的局,也因此我结识了一群work hard and play hard together的朋友。这也是CT的一大优点吧,人际关系比其它学校的紧密很多。
交流方面基本不成问题,我之前在美国交换过,大部分情况下交流无障碍,只要对方的口音不那么重,语速不那么快就行。肯定有人关心印度人讲英语能不能听懂的问题了,事实上我遇到过几个不同地区的印度人,他们讲话区别挺大的,有的人说的我很容易理解,有的人说的话我听不懂。我提升交流沟通能力最大的一个渠道就是做product studio和startup studio的project,可以和同组的外国人交流。
生活整体上略微单调,除了上课和做project之外,我每周大概会学习20小时左右,这个学习时间我觉得拿到A不是很难。
CT CS是计算机Master里难得奖学金很高的项目,不少同学都能拿到1-2万刀的奖学金,如果拿到奖学金,对生活花销会减轻不少压力。

就职情况
CT CS 的就业情况比较乐观,几乎是100%的就业率,并且我们那届有很多人都去了谷歌。
19年毕业的中国人所拿到的offer中,我能想的起来的有6个去了谷歌、4个亚马逊、2个Oracle、2个Adobe、1个微软、1个ebay、1个继续创业去了,还有1个没有打算留美的老哥回国去了独角兽。这里面没有去FB的,FB前两年就几乎不招毕业生了,而是倾向于从自己公司的实习生里招人,如果有人很想去FB的话,最好从实习做起。印象中大家都去了不错的公司发展,没有人fail to launch。
我们投简历基本是通过内推和海投,学校CF作用很小,来的大多都是小公司。写简历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实习经历,可以和我一样,把Product studio的项目写上去,不管公司认不认,总是没什么坏处的。
如果不想立刻就职,对研究更感兴趣的话,我推荐申请Information Systems,这是CT的友项目;或者选择Stanford CS,更有利于跟着教授做research。
个人认为CT C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项目,如果有美国公司实习经历,可以放心大胆地申请这个项目。如果system基础扎实,并且想拓展coding以外的能力;或者有创业经历/想创业的,同样也非常适合这个项目。



user avatar   awliu-xue-fu-wu-ping-t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背景简述

我的本科先是在澳洲国立大学就读,后来转学转到了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并顺利毕业,取得了本科学士学位。

本科期间,主修的专业为统计学和经济学,辅修的课程为日语和数学,专业课GPA成绩为3.85分。

硕士成功申请到康奈尔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因为是美本,所以享受免托政策,GRE成绩为319分。

申请院校

本科期间,从澳洲国立大学转学,当时只申请了一所美国的大学,即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被成功录取;

硕士申请季,同样也只申请了一所大学,即康奈尔大学,也被成功录取。

前言

从19岁到29岁,这是每个人最快成长的十年,我的青春是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两个国家读过的,我感受过冬天最低气温都不会低于0度的堪培拉,感受过冬天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度的麦迪逊,感受过别人笔下风景绝美的康奈尔,感受过繁华都市的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也感受过被称为最适合华人居住的洛杉矶。

不得不说,这十年我去过的地方,自认为还是不少的,体验了不同城市的生活,感受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10年中,我渐渐成长和成熟,从碰到困难就想要逃避,到后来的用于直面挑战,积极想办法去解决;从害怕拒绝别人,做事唯唯诺诺,到后来的有原则,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从不爱运动的小胖子,到后来的一周七天,有六天都在健身的健康型选手;从凡事都是想着妈妈希望我做什么,妈妈希望我怎么样,到后来的我自己想做什么,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这10年我经历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我其实并不认为是时间的流逝让我变得更好,我认为我之所以可以改掉我的那些缺点,并不单单是因为时间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在这10年中,我遇到了很多愿意帮助我的朋友、同学和老师,以及我家人对我长期的支持,是他们给我的鼓励和爱,让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律、自信。

出国留学非我所愿

我之所以会出国留学,其实只是因为我的那个喜欢“做梦”的妈妈。她从我出生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想要把我培养成琼瑶笔下的那种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文能精通国内外的各种历史,舞能精通探戈华尔兹,要有名校的学历,同时具备第二语言的能力。她一直都很想让我变成一个看起来尽可能完美的人,对我各个方面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我妈妈很喜欢用之前的一些“历史数据”进行推理,用统计学的话说就是inference,虽然当时她了解到的数据可能本来就是错误的。

她观察且分析了我的3年初中生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并不适合国内教育。她感觉我有必要尝试一下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说不准会变得更好。

然后在她的精心挑选下,我准备去读澳大利亚国际高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最开始本科是在澳洲读的根本原因,当时澳洲大学的申请需要提交澳洲的高中成绩以及高考成绩,也就是这两个成绩的总分作为排名分,作为录取的参考成绩。

高考之前的寒假,我学了一个假期的微积分,好在努力没有白费,虽然是突击学习,但是在模考和高考中发挥超常,拉高了排名分。也算是运气吧,最后压线成功入学澳洲国立大学。

澳洲转学到美国,并不是偶然

在澳洲上学是真的苦,每天早上6点起床学习和上课,晚上回家之后,还要预习和复习,差不多每天都是凌晨1点才能睡觉。周末也在学习,那一年的中,我就像个学习机器一样,不参加社交活动,也没有周末可以放飞自我,每天就是学习,甚至都没有时间去思考,我想要的是这样的人生吗?我以后要过怎样的人生?

后来偶然间,我认识了一些从加拿大和美国来的交流学习的同学。

我到现在还记得,在聊天的时候,他们特别憧憬地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梦想,那种有信仰和目标的状态是多么的吸引人和闪闪发光。他们愿意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喜欢和别人交流,那种侃侃而谈的能力是我十分羡慕的。他们在聊天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储备量,也深深地震撼到了我。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我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到底是缺少了什么。

我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缺少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来了澳洲这么久,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满了,我从来没有好好观察和感受过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我没有体验过这个国家真实的生活,也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这也是我第一次这样问自己,我想要的是这样的人生吗?

同时,在思考之后,我找到了答案:目前的状态并不是我真实想要的状态,我想要和那些交换生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人生中不能只有学习,还有诗和远方。

申请大幕就这样拉开

我对美国大学的申请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不过好在自己运气很好,结识了一些从美国和加拿大过来交换的同学。

对于美国大学申请的很多问题,我都会跑去问他们。他们也很愿意帮我解答,告诉我如何申请美国的大学,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官网上的信息应该如何分析和解读等等,还告诉了很多细节。

前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他们帮了我很多忙。在后期准备申请的时候,他们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每当我感觉申请程序过于繁琐,澳洲学习压力太大,特别累的时候,我都想过好好在澳洲读完本科毕业也蛮好的,要不然放弃吧。每次我的那群朋友都会给我加油打气,告诉我要坚持下去。那段时间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也就没有今天的我,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勇敢和善良。

我感觉一个人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勇敢,并不是他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逃避,而是他面对的困难的时候,用于解决;一个人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善良,并不是他能够帮助别人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可以冷静、有逻辑地分析,帮那个需要帮助的人相处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原本是打算先拿本科转学试试水,等本科毕业之后,在好好申请美国的硕士项目,所以在申请转学的时候,我只申请了一所,就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我第一次了解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这所大学,是通过一部爱情电影了解到的。电影讲述的是,女主角是该校的学生,男主角是去麦迪逊分校交换学习的欧洲王室的王子。女主角通过大学的教育,让她找到并实现了最真实的自己,最后还收获了专属于自己的爱情,和王子走到了一切。这个电影现在听起来可能会带有一点童话色彩,不过当时我看的十分上头,我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这所大学深深地吸引了。

我专门利用课余时间查了一下这所大学的校史,杰出校友,国际生比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师生比例等等,当然主要了解了一下我想要申请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授的学术背景、科研方向、他们成功录取的同学的学术背景、对转校生有什么要求。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我得出了一个自认为还算靠谱的结论,就是我申请的那几年,大到整个大学,小到各个分院和专业,大部分招收的学生都是美国本土的学生,不过学院和学校都希望提升一下国际生比例。我要申请的专业,在我入学之前的5年到6年之间,本科生数量比较少,一直没有超过30个人。

我感觉我的直觉还是比较准的,我的直觉告诉我,我可能会申请成功。然后就开始执行,准备各项材料了。

转学申请文书很重要

在准备过程中,感触最大的就是转学申请文书,文书真的很重要,题主一定要重视。

我最开始读的是统计学,如果题主了解统计学的话,就应该知道这个学科的理论特别深奥,同时还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细心,标记的方法十分细致。比如说,何为random variable。再比如说,假设大写X是一个random variable,那么小写x1就是X的一个实现。

在我们上统计学的时候,授课教授一节课能写6个黑板左右的板书,他自己都说:我可能是在教你们拉丁语,而不是统计。

从最开始我说的学习状态,题主你就应该知道,我是真的有很认真的在学,不过学习效果并不好,我的成绩平平,并没有特别优秀。其他方面我也没有特别出彩的经历,只有一段3个月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

所以在撰写文书的时候,我能利用的素材不太多,只能有侧重点地去写,这样才不会显得过于单薄。

我在文书中,先是写了我是如何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去抽取会计凭证;然后写了我如何运用统计方法,来保证所抽取到的凭证不仅可以保证数量足够,而且样式多样;最后又写了我是如何确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依据什么得出的结论。

我尽量把一个案例细致地分析和阐述,通过这种方法,尽可能地展示我对统计学这个专业的热爱和了解,也希望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了解和学习更多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并且明确的说明了希望学到统计学哪些分支和方向的知识(当然我都在撰写前了解过麦迪逊的课程设置,写的都是他们开设的课程),以此来实现我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提交申请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那段等待的时间还是很煎熬的,我不止一次后悔当时我没有多申请几所,如果没有收到麦迪逊肯定的答复,直接全军覆没,还要继续呆在澳洲读书。

题主打算转学去美国读书的话,绝对不要孤注一掷,还是多申请几所大学比较好,最起码给自己一个plan B,给自己留一个备选答案。

在麦迪逊我开始了新的挑战

在2011年的8月,我带着对之前认识的交换生朋友们的崇拜,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待,以及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麦迪逊,这个冬天平均气温可以达到零下14度的地方。

麦迪逊的生活和澳洲相比,简直根本没有可比性,在麦迪逊生活的那几年,我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和快乐,就算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有些情景我仍然记忆游戏:我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过我喜欢的知识,我拿到过我很喜欢的那家公司的实习offer,我感受过从未感受过的多远的文化,我也尝试过接触社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同时,最重要的,我在那里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在美国读大学的这几年,我实现了在澳洲没有实现的梦想,也成功达到了自己刚来美国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用心去感受生活,要活得开心,活得多彩。我终于明白,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无缘无故的自信,所有的自信,无非都是来自于自身的经历和阅历,在遭遇磨难又成功克服之后的那种满满的成就感,会让一个人变得自信。

成功入学麦迪逊,经过了快乐的本科时光之后,我拿到了学士学位,顺利毕业,同时也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录取通知。

其实有一家我很喜欢的公司,在我网申之前就已经给我发了工作offer,但是当时我已经有了想申请硕士的想法,同时也考完了GRE,成绩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也还可以,我感觉如果不去读个硕士,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备考,随后就拒绝了offer,继续进行硕士申请。

既然说到了GRE,这里我就简单提一下GRE如何备考。

我个人感觉,GRE的Verbal单项主要考察的就是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替换。GRE的单词量巨大应该是人尽皆知,所以备考GRE第一个要突破的就是词汇量这个难关。当时我在背单词的时候,会额外注意背诵的单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除此之外,在备考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平时在看文章的时候,有时候是报纸,有时候是课本,会把文章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都找出来,然后自己思考,如果这个单词出现在考试中,我要怎么换。如果这一点你可以做的很好,其实GRE的Verbal你已经备考得差不多了,我感觉最起码拿到150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题主不满意这个分数,那么就要在其他方面提升自己了,比如说阅读速度、长难句的理解和拆分,不过因为篇幅有限,这里我就不具体展开分析了。

我承认,在本科期间,能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录取可能存在一定运气的成分。不过,申请季我可以拿到康奈尔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录取offer,绝对是我综合分析,并且努力过后的成果。

除了校友背景、项目录取需求之外,当时我还专门问了我认识的所有被康奈尔大学录取的学长学姐,通过论坛、帖子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分析该校的录取倾向。我发现康奈尔大学很喜欢具备实务经验的申请者,同时招生官会根据你本科选校课程,来分析你是不是在根据你未来规划进行选课,也会考察你对统计学的热爱程度。

我本科期间有大公司的实习经历,选修的课程是机器学习(当时机器学习这门课程还是很火的,行业发展前景也不错),也属于统计学的相关课程,结业成绩也不错。所以在文书的撰写上,还是有一定的素材进行参考的。

后期撰写文书的时候,我侧重于突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于统计理论知识是如何帮我解决实务问题的。

我举了一个例子,在实习中,有一次在给客户做咨询的时候,我曾经运用过随机森林模型,从而发现了其实最赚钱的门店,是地下一层地铁出口旁边的门店,并不是第一楼层地铁出口旁边的门店。因为顾客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内,按照他们的思维习惯去找门店,因此地下一层地铁出口的门店会更加赚钱。

第二部分,侧重于讲述一些在生活中有关统计的事情。

我在文书中写到北京的地铁站,大家都是随机地选择车厢门口排队进行等待。我从二层向下看的时候,在1分钟到2分钟时间内,大家排队的队形和正态分布的样子一模一样。

撰写文书的过程虽然比较好费时间和精力,但在梳理的过程中,想到之前经历过的那些事情,还是蛮有趣的。这里我要提醒一下题主,文书一定要好好修改,初稿普遍都会出现很多错误,有些是语法错误,有些是表达错误,可以找老师或者其他前辈看一下,让他们给你提提意见。多修改几遍,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在康奈尔我也学习并收获到了很多

后来我如愿地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的offer,且成功入学。

在康奈尔大学读硕期间,还是很开心的。我的同学们都有很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很热心很热情,大家都是良性竞争,共同努力,会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在和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中,我的逻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我学会了如何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能力在我日后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康奈尔顺利毕业后,我选择了一家纽约的公司,工作了一年。但是真的适应不了,纽约冬天的天气。后来正好碰到同届的康奈尔的校友在给帮他的公司招聘,恰巧也有我可以选择的岗位,随后就跟着他去了气候宜人的加州。

到了加州之后,也得到了康奈尔校友的很多帮助,他让我学习到了应该如何在工作中与同事和领导沟通、交流,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教会了我如何有技巧有逻辑地说服其他的同时。他待我十分友善,因为当时我并不注意身材管理,他帮我做了很多工作,为了给我腾出一些时间去健身,鼓励我去做一个爱健身、自律的女孩子。

2009年到2019年,这10年我走过很多地方,我踏上过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土地,看到过南十字星和冰山;我也去过日本,吃过日本当地新年后第一场雪的雪蟹;也去过美国的各个城市,感受过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对于未来的10年,我希望自己仍旧可以保持这颗赤子之心,对未来仍旧抱有期待和憧憬,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实现梦想和目标。我一直都很喜欢乔布斯说过的那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希望题主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内心,跟着自己的初心去生活和学习,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成为自己梦想成为的那个人。

毕业时,跟康奈尔最美图书馆合照





  

相关话题

  明年一月适合去英国留学吗? 
  留学英国,绩点太低怎么办? 
  如何理解杨振宁的话:「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比中国好」「把中学生送去美国教育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如何跟国外大学的导师搞好关系? 
  申请国外学校,前期应该如何准备? 
  机械专业的学生如何出国留学? 
  香港商科硕士申请,GMAT和实习哪个更重要? 
  国内本科生想要跨专业出国读硕士需要做哪些努力和准备? 
  如何评价留学生花10万在莫斯科市区买了套33平二手房? 
  自学考雅思 7.0,要做到些什么? 怎么学? 

前一个讨论
荷兰研究生留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下一个讨论
三本院校往届生如何申请出国留学?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