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里应该是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其他回答里有提到的语言能力不过关。阅读看得慢看得吃力,以及上课觉得教授语速太快都属于这同一个问题,阅读和听力都不过关。
我意大利语水平比你菜很多,顶多A2,我目前的主要学习语言是英语,但是用外语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听力练习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上高中的时候被托福培训班按着一遍一遍魔鬼精听练习,努力分辨每一个录音里的单词听写下来,然后和原文对照。每周两次每次仨小时,基本上三个月出效果,去到讲英语的高中一个月内完全适应老师语速。现在大四,听老师讲课录像一般开二倍速,太慢了会坐立不安。
阅读速度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是大量输入,强迫自己习惯用意语阅读。我直到前两年英文阅读速度还很慢,比中文慢很多,用英文阅读会很失落(也有我中文阅读速度实在比较快的因素在这里)。我觉得主要要过心理上的坎,把自己对外语阅读的抵触磨平。这两年不光阅读速度上来了,而且发现用英文阅读会强制我把阅读速度相对放缓下来,反而有益于大脑慢慢处理和理解内容。
第二个问题是人文社科独有的问题。你学习的学科非但不是没有任何基础上来就能学的学科,而且是门槛很高的学科,需要海量背景知识作为铺垫才能顺畅地学习。我不知道你知识积累功底如何,但是作为年纪不大的大一新生,而且会出现不认识术语而且一筹莫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原因都是基础知识有巨大不足,脑子里既没有世界历史的框架,也没有学科脉络的大致轮廓。这里卡住了绝不是语言问题,你硬背下来每个术语的中意对照翻译也无济于事。
这里没有太多投机取巧的地方,只能由你自己来尽快找相关学科的发展史和导读来迅速过一遍。针对哲学和社会学,推荐找比较好的思想史、哲学史(别看罗素那本,他死太早了,和现象学的诞生基本上是同时代人…)和社会学经典理论导读来尽快过一遍做好笔记,什么语言阅读速度快就用什么语言来。跨学科学习最好自己手动建立word文档拉一个大时间轴,把不同学科的笔记全部整理进去横向理解。找当代的、崭新的、权威的、完善的、简洁的教科书,越晚近越好,理想情况是出版于2005年之后。不要啃古早的原著大部头,这些东西在这个阶段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实话说我并不觉得现象学和美学是普通学生大一刚开学就有能力接触的知识领域。我觉得要开始学习这些内容至少需要一整年的哲学思维方式写作方式训练和哲学史课程,外加一年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基础,更不要提在这之前的坚实的欧洲历史基础。你入门需要达到的背景知识积累程度是看到一两个名词或者术语,三秒之内脑子里大概能粗略定位到年代,国家/地区,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概况,相关人物和理论,相关作品,它们的之前的来源以及它们之后的影响。而且这种定位绝不能是机械的记忆,而必须是深刻、完整且多维度的理解才能支持你进行下一步学习。
另外推荐和本地同学们多聊聊天,请教一下他们口试的考试经验和方法。他们从小到大经常考口试,包括高考也有口试部分,应该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默认的范式,这个对中国学生来说太陌生了。
也推荐问问教授,他对于学生各种学习困难显然比我更有经验。顺便让他了解到你作为国际学生的特殊情况也有助于考试的时候他口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