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8 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 0:3 不敌克罗地亚? 第1页

  

user avatar   zi-qua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根廷遭克罗地亚三球暴打,小组出线已经十分渺茫,很多人都在从战术层面来分析阿根廷怎么输的。

但我以为这场比赛失利后暴露出阿根廷最大的问题,不在战术,而在心理。

我之前也很喜欢梅西,但这两年下来,发现势头有点失控:

梅西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

以至于他踢成啥样子,都,不,粘,锅。

作为是阿根廷核心,球队被0-3暴打,世界杯出线岌岌可危,然而热搜是什么呢?

梅西是累了,阿根廷丢第三个球的时候,弧顶那个就是梅西。

再看梅西到底出了多少汗。

梅西全场跑动7624米,在阿根廷打满全场的人里面排倒数第二。

倒数第一是门将卡巴列罗。

梅西全场84%的跑动落在Zone1(0-7公里的时速),散步的时间全队第二。

倒数第一还是门将卡巴列罗。

场下桑保利出的汗估计和梅西差不多了都。

然而在输球之后,桑保利仍然是如此急于给梅西甩锅,以至于他作为阿根廷国家队主帅,竟然说出来自己手下的人除了梅西都是猪队友这种话。

讲真,我要是阿圭罗奥塔门迪什么的,都要闹兵变了,合着这么多英超球星都是残疾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993471318238633984

而阿圭罗这段对桑保利的回应也挑明了自己的态度。

桑保利为什么如此毫无原则的吹捧梅西?

一个曾经放弃了美洲杯夺冠奖金,毅然开除了智利足协的男人,为什么在梅西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因为梅西已经被吹捧成了一个容不得一点批评的神。

上一场阿根廷平冰岛,解说申方剑发微博说梅西跑动太少。

结果被群起而攻之。

上一场阿根廷平冰岛,申方剑发微博说梅西跑动太少,结果被群起而攻之。

梅西不能批评,一批评就有梅吹们上来谩骂,质疑你的动机,仿佛那些个流量明星的评论区。

而梅西在阿根廷,地位比在中国恐怖多了,说梅西是阿根廷的耶稣,毫不过分。

阿根廷最大的体育媒体《奥莱报》首页最显眼处,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做“Messi”,这个栏目的位置甚至比世界杯还要靠前。

不只是《奥莱报》,从《马卡报》、《阿斯报》、到《每日体育报》、《号角报》、从穆里尼奥、桑保利、到拉基蒂奇、莱因克尔,各路媒体名宿,变着法儿的,开着花儿的,经年累月、连篇累牍的去吹捧梅西。

甚至衍生出了一种文化:“梅吹”。

长此以往,给大家形成了一种非常扭曲的印象:梅西就是神。

因此

阿根廷的主教练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别给梅西添堵。

阿根廷的队友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配合梅西。

甚至和梅西的关系也会成为一个人在国家队的地位象征。

比如阿圭罗作为梅西好友,总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

而参加不了世界杯的伊卡尔迪,则被人们认为和梅西不对付,“不上道”。

当时桑保利火线上任阿根廷主教练,核心标签就是“梅吹”。

上台之后,还到处宣扬“阿根廷是梅西的球队”助长这种歪风邪气。

对比之下,看看葡萄牙主教练桑托斯是怎么评价C罗的?

也难怪FOX的Martin Liberman会批评阿根廷已经成为“梅西朋友队”。

但很多人还沉浸其中,他们还在维护着梅西,乐此不疲的转发着各种“梅吹”的段子。

在他们享受这个造神的过程中,阿根廷也在慢慢的变成一支围绕梅西的大型男子偶像团体,梅西C位出道,其他杂鱼负责喊666。

结果就是

毁了教练

毁了队友

毁了阿根廷

最终也毁了梅西。

最后一提,我去年在迪拜采访过葡萄牙主教练桑托斯本人,我当时问他,在欧洲杯决赛上,C罗受伤下场后,在场边不断的大吼指挥队友,您如何评价他这种做法?

我至今记得桑托斯的回答。

“我理解克里斯蒂亚诺在那个情况下的反应,你知道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压力吗?”

“每次国家队比赛,如果有C罗,那么那个酒店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成千上万人涌入,如果没有C罗,那么酒店就空空荡荡,当地人常常意识不到我们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偶尔面临这样的压力,就感到很吃力了,但C罗,他从里斯本出道到现在为止,十多年,每一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压力。”

没有甩锅,也没有责问,而是理解。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梅西身上,桑保利会怎么说呢?

我都能想象得到:“那正是梅西责任心的体现啊!那是因为梅西不在场上啊!那是因为阿根廷需要他的攻击力和灵魂啊!”

梅西是梅吹捧上神坛的。

因此当他摔下来那一刻,也没有一个梅吹是无辜的。


最后打个广告,关注我的公号“小声比比”(ZiquanM),看我在PVP区尽情怼人。


user avatar   jazzra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不明白了,为什么这问题底下的答案都是站在阿根廷视角,分析阿根廷为什么输?

克罗地亚赢阿根廷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仅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没有任何理由预期阿根廷会赢这场比赛,这年头大家分析强弱,是直接看国家名字,不考虑队员的名气和实力了么?

克罗地亚的中前场是什么配置?尤文的曼朱基奇、国米的佩里西奇、国米的博洛佐维奇、巴萨的拉基蒂奇、皇马的莫德里奇。这些球员,大多是欧洲顶级联赛的一线球队的一线球星,而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更是欧洲顶级豪门的一线球星。

科瓦契奇这种欧冠三连冠豪门的主力替补在克罗地亚都打不上主力的!

再看看阿根廷,除了梅西和阿奎罗,中场前场有几个拿得出手?更何况阿奎罗在现打法下的实用性显然是不如曼朱基奇的。别和我提马斯切拉诺,中超whoscored评分略高于7分及格线的马斯切拉诺最近几年在巴萨打过几次中场? 诸位看看阿根廷的首发,就知道为什么打不过克罗地亚了。

请问,梅萨上一次在欧洲踢球的视频大家可曾找到?

请问,佩雷兹上一次在欧洲踢球的视频大家可曾找到?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朋友不愿承认阿根廷联赛与欧洲联赛在技术、战术、力量上的巨大差距,咱就看看佩雷兹在阿根廷联赛的表现吧 -- 16场首发2场替补whoscored评分6.79,6.79,6.79...

whoscored大概6.9属于及格,在阿甲联赛才得6.79的球员在国家队打主力中场,面对莫德里奇拉基蒂奇,阿根廷有任何胜算么?


user avatar   li-yang-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桑保利空有报国心,两场比赛下来暴露了他在执教阿根廷国家队过程中最大的问题。

根本不适合带国家队打世界杯。

美洲杯、欧洲杯和世界杯都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同一个技战术等级能够覆盖的。

为了强行打造一个“适合梅西发挥”的战术环境,桑保利对克罗地亚排出了3-4-3。这个阵型完全是削足适履。话说回头,克罗地亚如此奢华的中场配置,攻守自适应能力几乎可以和欧洲超一流球队媲美,要结构有结构,要轮转有轮转,要弹性有弹性,要厚度又有厚度。世界杯小组赛打到目前为止,强队当中只有西班牙和墨西哥的战术匹配度能和克罗地亚相提并论。

墨西哥没有夺冠经验,还不是超一流强队。

这样明显的基本面底下,桑保利竟然选择和克罗地亚对攻。以至于三后卫把本方半场的两肋全部送给对手,加上中路缺少足够的人员回撤,衔接后场传递,向前组织推进比对冰岛还要困难,进攻上很难变成3-5-2或者4-3-3。

上届世界杯,萨维利亚打的可是5-3-2变5-4-1或3-5-2。

另外,阿根廷的精神属性很差,桑保利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却没有足够的预案调和队内情绪。

除了战术上桑保利应对很差,战略上也很差。战略部署包括人员选择、技战术配套的丰富,小组赛三场的整体应对、单场比赛全场应对、半场应对、伤停应对,等等。人员选择就不说了,如果过分参考梅西的意见,单纯复制巴塞罗那的模式,无法在球星踢法和整体战术之间形成最好的平衡,那就丧失了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对世界杯的整体认知。

巴塞罗那的传控流如果这么容易复制,阿根廷早在2010年就应该天下无敌。

世界杯之所以难踢,再强调一次,30天,最多7场最少3场豪赌,每一场都是满分100,却要求教练到球员付出120分的考卷。这不是联赛,不是欧冠,不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联合会杯。想走到最后,最大的定律就是“防守赢得冠军”。

定律的奠定者不是别人,正是梅西要平起平坐的户口本前辈,旷世球王迭戈·马拉多纳。而他的成功除了自己技盖天下,靠的正是队友的努力防守。

1990年之前的世界杯赛这里先略过。从1990年起,世界杯能走到最后的队伍,有哪一支是单纯靠进攻一路轰杀过来的?就连2002年拥有“三R组合”的巴西,也是建立在至少6人防守的基础之上。而2006年更加华丽的梦幻四重奏,只走到了八强。

2014年萨维利亚带队,把“进攻从防守做起”演绎得无以复加。前场全靠梅西、伊瓜因迪、马利亚,其他人基本纯防守,打反击的时候才有限跟进,给予的资源支持非常有限。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让攻强守弱的阿根廷队走到决赛。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先保证基本比赛容错率,再充分发挥核心球员的最大作用,是阿根廷在世界杯最得当的战略前提,成功的验证者基本确保阿根廷进入决赛,没错,走到决赛的过程都很难看,而且代价很大。但至少你能出线,才能憧憬有决赛可踢。要逆天改命,首先就是出线。

桑保利何德何能笃信自己是教练界的瓜迪奥拉,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打造出适合梅西的战术体系?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瓜迪奥拉,也没有带过西班牙国家队打世界杯。现实是冰冷而残酷的,上半场阿根廷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机会,是第29分钟打反击,阿库尼亚左路突破后传中,皮球被维达挡了一下后滚到跟进的恩佐·佩雷斯面前,结果面对空门推射竟然打偏。除此之外,阿根廷的双中前卫马斯切拉诺和恩佐·佩雷斯,再也没有获得更好的前插机会。

输身高打脚下,这都不是问题,足球除了技术,还有大量的无球跑动,还要有人敢于频繁在危险区域持球。四前卫运转不起来,原因就是没有人回撤持球串联两个边路。梅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他回撤开始,右路的攻防人数就处于劣势。这样一来阵型变成3-5-2,看似人数占优,在左肋的传跑和做墙也打成了几次,但因为无法起高球,又要从边路回传到中圈重新来过。

焦点就是克罗地亚人给不给你阿根廷队“重新来过”的机会。格子军的防守弹性会一直外扩,直到完成对马斯切拉诺甚至是三后卫的高位逼抢。中场根本没有防守屏障和防守层次的阿根廷人根本扛不住如此强力反弹的防守——

这是克罗地亚本场比赛整体技术型防守最大的含金量所在,也是本届世界杯最好看的整体防守,不夸张地说,这是有克罗地亚特色的“结构化防守”。你无法想象有哪支球队能在阻拦阿根廷二次进攻的时候,有效防区的扩张和强度竟然可以有效蔓延到对方的后卫线。

这是整场比赛的常态!

反向暴露出的问题,就是阿根廷前中场队员回撤不及时,无法在格子军前锋形成对本队后卫的对位防守之前,就跑出无球位置,便于三后卫将球传出。在中后卫一次次回传36岁老门将卡瓦列罗的无奈选择下,终于由这位老门将酿成大祸。

明明克罗地亚防线外扩以后,前卫线和后卫线之间有着明显的纵深,为什么阿根廷人总是无法利用起来,还是因为有效跑动不足,克罗地亚中前场的有效跑动和到位率,让这些纵深在1-2秒之内就迅速消失了,加上三条线有效的衔接,形成一个在攻防两端都有效运转的系统。

这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就是本场比赛MVP,C罗的小媳妇(据评论球迷自己说),皇马“莫妈纳爹”两大男配当中的莫德里奇。

上半场7次一对一拼抢,3次有效拦截,6次协防阻断;下半场5次一对一拼抢,4次有效拦截,4次协防阻断。无所不能的莫德里奇如果换件阿根廷队服,绝对能帮着梅西把这支队伍带到四强。对了,还有每个赛季都要来一次、“不惊世骇俗算我输”的禁区外远射。

得益于莫德里奇的位置前提,以及阿根廷没有队员冲击中路,双后腰7号拉基蒂奇和11号布罗佐维奇的防守压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克罗地亚队长的奔跑方向和防守站位为风向标,其他队友迅速在局部组织人手进行逼抢,肋部和边路都可以形成完全的压制;进攻上莫德里奇大部分时间会突然回撤到中圈,让出中路给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插上,驱动两肋的对角线起球传中,直接打阿根廷三中卫的身后,由雷比奇穿插、曼朱基奇抢点。

牺牲了佩里西奇的边路突破,克罗地亚的跑位更华丽,战术打得也更为立体。

莫德里奇前插和拉基蒂奇打双前腰,是一变。

莫德里奇和布罗佐维奇打双后腰,拉基蒂奇前插是一变。

莫德里奇独自担任前腰,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在身后形成支点,是一变。

曼朱基奇打左前卫,雷比奇回撤和莫德里奇打双前腰,构筑无锋阵,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打双后腰,又是一变。

还有一变,是莫德里奇打单后腰,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双双位置前提,支援两个肋部。

最后一变,莫德里奇站在中路,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分居左右,打三后腰。

上述六种变化,中路始终有三到四名队员,不但中路填塞得满满荡荡,攻守两端还都能迅速支援边路,如此精妙的跑位和传控效果,为克罗地亚2002年以来第一次。而且这是西班牙传控盛行以来,第一次在欧洲拉丁派以外的国家队出现攻守两端都能自洽的结构化战术体系。

克罗地亚对阿根廷的针对性,已经做到了32强当中的极限。在均势下能和阿根廷面对面硬撼,而且赢得有头有脸,必须归功于莫德里奇这一代球员的百炼成钢。打进的三个球除了第一个是大礼包,第二个和第三个完全没有毛病。

最后之前,来说说梅西。他的缺憾不是性格,也不是责任心。如果说责任心,那么队长袖标应该给马斯切拉诺,由他来号召全队;如果说性格,阿根廷从里克尔梅出任核心开始,12年来已经缺乏足够的强势性格,单纯归咎于性格站不住脚。梅西是球员大工业时代成长起来的最优秀个体,而这个时代,早就不负责出产个性,只负责流水线制造合格的战术组装件。

综上所述,主教练“知人”是一回事,“善用”又是另一回事。

最后要说的,依然是莫德里奇——克罗地亚这么早出状态,未必是好事。

2017-2018赛季欧冠到俄罗斯世界杯的总体表现,足以证明33岁的莫大妈依然是当今超一流中场。俄罗斯世界杯最大的特点是比赛强度被摆到第一位,从第一分钟开始全场拼抢、挤压、绞杀,对空间和球权的争夺,已经远远超越了整体战术方向的范畴,加上VAR视频裁判的存在,重杀伤性的犯规大量减少,常规烈度的犯规也大大增加,这就是比赛强度被无限推高的结果。

能带领克罗地亚在死亡之组率先出线,就必须要有高出本届世界杯大基调很多的理解,莫德里奇无疑是目前俄罗斯32强的中场第一人。


user avatar   francoi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根廷队这个结果,可以说是这个国家20多年以来培养球员策略的恶果,至于梅西和阿根廷队其他队友,在很多层面上其实是无法割裂的,甚至他们本身也都是阿根廷足球20余年来某些糟糕培养策略的结果


先看一组数据:阿根廷队的中场首发,恩佐佩雷斯177,马诺174,阿库尼亚和萨尔维奥172;阿根廷队的前场首发,梅西170,阿圭罗172,只有梅萨是180;即便是阿根廷队的后防线,奥塔门迪181,梅尔卡多181,塔利亚菲科169——全队除了门将之外,最高海拔是181,这就是本场首发的阿根廷队


众所周知,矮个球员在身体对抗上,面对高个球员是先天吃亏的,静力量上除非有逆天的肌肉群弥补劣势,否则基本就是从静力量到抢高球被全方位碾压。阿根廷队全场10个外场球员,只有3个是180和181的身高,其他人全都在180以下,这意味着,阿根廷的力量,对抗劣势完全可以预料,这种球队只有一种弥补的方式——靠局部和脚下的速率,靠整体移动的速度,简而言之靠小球优势


然而事实上,阿根廷队根本做不到快速流畅地倒球,场上每一个人在拿球之后都在停顿,都在黏糊糊地带球或者控球,事实上阿根廷大部分人的技术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比下墨西哥就知道,草帽军团的局部区域解球,以及整体移动速度有多快,尤其是进攻的时候移动有多么坚决

桑保利当年带智利,靠小球在世界杯和美洲杯上也极佳表现,然而智利的小球,在中路有比达尔和巴尔迪维亚的引导,在后场有梅德尔这样虽然个子矮但是球风极为斗犬的流氓,前场的桑大腿也因此得以发挥。而阿根廷的小球,中场和后场其实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依赖的支点,全队唯一的支点是梅西,阿圭罗算是半个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梅西的问题

这个答案里,我其实很清楚地提到,梅西在竞技层面上是有明显弱点的

不过接下来需要提到梅西在控带突破环节里的不足之处


1.梅西的肌肉群不够坚硬。而这个事实上是梅西竞技素质里最大的不足之处,也是他相比贝利和马拉多纳最大的差距之所在


2.梅西的爆发力非常强,但是他的极速在足球场上不够快,且保持长距离高速不衰竭的能力不够
其实上述两点都属于身体素质和竞技素质层面上的内容,但是足球场是一个技术能力没法与身体竞技素质割裂的环节——就像梅西的步频和重心同样是他竞技素质的一部分,且对他的技术能力全貌异常重要一样,梅西的肌肉群,绝对速度和长距离高速不衰竭能力上的相对缺陷,也是他个人能力全貌的一部分。


3.梅西其实并不是特别擅长用身体其他部位去处理球。说的通俗点是,梅西的控带本质上是有些偏二维的,在用其他部位处理球方面虽然偶有佳作,但是比起贝利,马拉多纳,小罗这三位有着很大很大的差距。比方说,这三位都非常擅长连续凌空挑球做过人尝试,包括秘鲁的传奇球星库维利亚斯(Teofilo Cubillas)和萨尔瓦多的魔术师冈萨雷斯也精于此道,但梅西就极少有连续凌空挑球这种表现。

梅西的最大弱点其实就是他的竞技素质,170的身高下,能够起到的无理冲击效果有限,在静力量的对抗上也天然地吃亏,所以梅西需要动起来之后的比赛状态,或者静止下来在禁区弧顶面对防守的情形。因此梅西需要能够在中路和他进行小球联动,或者在核心区域顶开对面防守的人——前者,颠峰时期的哈维和伊涅斯塔,后者,埃托奥和苏亚雷斯,两者叠加,内马尔


这场比赛,在阿根廷中后场没法顺利倒球,被克罗地亚持续骚扰的时候,梅西回撤的幅度相当有限,这本身又是一个两难命题——梅西大幅回撤,也就意味着远离禁区,阿根廷给对手的客观威慑就降到临界点;梅西不回撤,以阿根廷中后场的技术能力,根本没法把球送出去,梅西在前场等于放风筝

========================================================

我说了,阿根廷队的结果,是这个国家20多年来培养球员策略走偏的恶果,梅西也是这个培养球员策略下的产物。而且可能最坏的时候还没到,2022年梅西不在了,他们无缘世界杯都是大概率事件


简而言之,阿根廷足球的培养体系里,对小个子前腰的迷恋到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也是马拉多纳在86年的封神表现后,阿根廷全国对老马那种造神般崇拜下的产物。在2000年左右,《体坛周报》有很多关于阿根廷联赛的报道,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不少报道,都非常强调一个“河床10号”的概念


简而言之,在阿根廷的培养体系下,往往倾向于让技术超群,并且身材矮小的球员,出任前腰的位置,并且对其进行从小开始的重点培养——奥特加,加拉尔多,艾马尔,达历山德罗,都是这种矮个子前腰的典型,河床后来甚至走火入魔到,培养出了一个身高不到160的伯纳诺特。河床体系里,前腰比前锋更重要,其他球队也相若,甚至在前锋的培养上,都往往倾向于矮个前锋,萨维奥拉,特维斯,阿圭罗,都是典型“球王身高”的前锋,梅西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梅西的缺陷,也是阿根廷所有这些人的缺陷,他们都无法超脱矮个球员的先天缺陷。而当矮个球员在球场上聚团时,这种缺陷自然会进一步被放大


事实上绝大部分打小球的球队,都并不是那么极端的小球,西班牙作为这波小球潮流的鼻祖,照样需要依赖中锋迭戈科斯塔;摩洛哥队同样也是踢小球的,第二场比赛里中锋本塔伊布起到了“本塔”伊布的很多支点效果,他和阿姆拉巴特的组合拳给葡萄牙制造了极大的威胁;墨西哥看上去并没有高中锋压阵,但墨西哥靠着快节奏,摇滚乐一般的快速小球,不断冲击防线从而形成威胁


与此同时,法国队的进攻端,当吉鲁在第二场比赛里首发后,吉鲁-格里兹曼-姆巴佩形成的高快联动,对防线的冲击效果显而易见,比起第一场格里兹曼-姆巴佩-登贝莱的三剑齐发不可同日而语。原因何在?核心区域需要冲击力,或者是绝对速度和爆发力,或者是绝对的体魄优势,或者兼而有之,上述几点请诸位对照阿根廷一一过目


阿根廷极端的培养体系,逐渐就没有了中锋的生存空间,甚至这次被桑保利扫地出门的伊卡尔迪,本身并不是阿根廷培养的,而是在拉玛西亚和桑普多利亚锻炼出来,并且在国际米兰磨练了多年才成材的,可以说他的青训过程,和阿根廷没什么关系。。。当年阿根廷培养过的那些中锋,巴蒂,克雷斯波,帕勒莫,米利托,甚至西尔维拉等人,如今何在?


当一支球队在培养进攻球员时,开始逐渐崇尚单一价值观的时候,就已经离自取灭亡不远了。须知老马是足球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如果人类历史上能够量产牛顿和爱因斯坦,恐怕今时今日早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星辰大海了。。。


梅西是最接近老马的人,但同样也是阿根廷“马拉多纳情结”的最大牺牲品,大体如是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


user avatar   xsea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卡巴列罗的致命失误是这场的决定时刻,并且是可以预见的?

343这套战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边路进攻,一个叫中场控制。

边路进攻是指,在进攻中,以球队的两个翼卫为基础承接点,而以包括两位偏两翼的突前前锋在内的三前锋互为威胁发起点和最后终结点。边路进攻,是343战术体系的核心。

中场控制是指,双翼卫,双中场,以及灵活跑动至肋部乃至更深位置的两位突前前锋,共有高达6人以中场控制和彼此传切配合为己任。中场控制,是343战术体系的灵魂。

当你选择343作为球队的打法时,你的门将出球方式一定是短传,没有任何疑问。门将高球打到中场,远不及从后卫线开始逐层疏导推进进攻那般有效,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343在中场控制上的优势。更何况,以阿根廷队中前场的平均身高,门将高球开往中场,唯一的结果就是丢失球权。

而以门将短传出球作为一级进攻方式,需要门将和后卫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出球能力,当然还需要一定的位置感、预判和决断等。在今天这场比赛还未丢球时,阿根廷后场队员不具备相关能力的劣势,体现的就非常明显。

有人会问,后卫和门将技术能力不足,不支持门将短传出球,桑保利难道不知道吗?这就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叫赌一把:为了将梅西推到他在巴萨时的战术位置,桑保利赌博式的上了巴萨式的战术。另一个,别太意外,还叫赌一把:桑保利赌的是克罗地亚的逼抢策略。只要克罗地亚逼抢策略不奏效,阿根廷队把球顺利过渡到中圈乃至更靠前位置的如意算盘,就打成了。

很遗憾,当我看到克罗地亚的具体办法时,我的心已经凉了半截。克罗地亚采取的既不是典型的高位逼抢,全场紧逼,也不是等到阿根廷把球过渡到中圈乃至更前时再逼抢,克罗地亚采用的是一种区域收缩后的高速上抢,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球权,而是最大限度的破坏阿根廷的出球。在阿根廷后卫还在拿球寻找出球点时突然上抢,在阿根廷后卫被迫选择将球传回门将时,继续上抢。

阿根廷队的基本节奏,到此已经失效了一半。

另一半,是桑保利力图最大限度改变第一场球队过度依赖梅西所做的尝试,这一点前已述及,就是让梅西放弃中路组织,回归梅西走廊。以两翼进攻打开进攻局面,防止上一场冰岛8人防守体系主要堆叠在禁区前沿中路,3~5人重点防守梅西,而梅西一旦失去威胁,阿根廷队进攻完全停滞的问题再度出现。

很可惜,真的是应了那句用了千遍万遍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把进攻主导权从梅西这里拿走的后果就是阿根廷全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进攻了。由于阿根廷全队再没有任何一个人具备梅西的持球和突破能力,所以当阿根廷的进攻点从梅西变成其他任何一名球员,就真成了炮换鸟枪了。

从一开场,克罗地亚队就能在两肋制造威胁,正如贺炜点到的,当两侧翼卫在防守时回位不及时,三中卫的覆盖范围是很有限的,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的发挥边路优势,把对方边路队员压回本方半场,使他们无法在攻防转换时形成足够的威胁。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本来即是这个意思。

然而阿根廷队后场的技术实在无以支撑合理的出球,中场不是传球被断,就是被克罗地亚队员及时放倒在地。前场缺乏进攻核心,完全沦为球员个人的单打独斗。

当阿根廷队的控球越来越多的沦为数据型控球,反之克罗地亚凭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踢出真正高效的攻防转换与进攻思路,比赛的天平已经向克罗地亚队倾斜了,但没有完全不可逆转。然而当卡巴列罗操着他那不熟练的控球技巧想模仿一下诺伊尔——却模仿成了某个时刻的巴尔德斯时——比赛就此失衡。

一场比赛的主线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当一个难以落地的战术一再对球队提出高于球员能力的要求时,失误就成了一件高概率事件。当战术失效导致球员只能在进攻防守中偏废其一时,你就更不能有效阻止对方球员的巨星发挥。而当球队技战术已经完全丢失准心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时,就会出现今天阿根廷这样兵败如山倒,甚至输球输人的情况。

当然,说的乐观点,一场比赛,一场失利,或许没那么严重,况且阿根廷确实还有出线的可能,这也是明摆着的。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阿根廷即使出线,它真的有希望吗?

最最严重,最最可怕的问题反而是,这场本是阿根廷天王山之战的比赛却打成了一场惨案,而这届世界杯对阿根廷的那个男人,不啻于是一场人生分水岭。

这一刻全世界阿根廷球迷,或许还包括大多数巴萨球迷,内心一定都十分难受。而这一切累计叠加起来也无法相比的,一定是梅西承受的那份煎熬。

梅西31岁了,这几年,他个人能力,个人荣誉乃至团队荣誉上的相对衰退是明眼可见的,这次世界杯本来被认为是梅西最后一次「最好的机会」,结果现在踢成了这个样子。梅西会一蹶不振吗?梅西会到此为止吗?这一切会成为梅西心中过不去的那道坎吗?

事到如今,我仍然选择相信,答案是不会。因为在这个无法入眠的夜晚,我总觉得梅西一定会想起,另一个男人在31岁的时候也还是一个追赶者的身份。现在他如日中天,享受着全世界的欢呼。绝代双骄的闪耀夺目,难道不正是在这残酷的竞争中绽放出来的吗?

我还是相信,梅西会走出来的。这段二人的史诗不会永不谢幕,但至少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加油梅西。


user avatar   wang-bin-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比赛中一个细节就是84分钟阿根廷队的一次恶意犯规,然后克罗地亚全体围了上来


但是镜头中始终没有阿根廷的队长,一般这种时候队长一定会作为大哥冲出来保护小弟,不说面带微笑的掐住对方的脖子吧,

但最起码队长得第一时间冲过去啊,但是镜头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概得一分钟,镜头中才慢悠悠的走过来梅西

可能这个时间在这里感觉不出来,但是相信看过比赛的朋友能感觉出来,那个镜头真的好长时间没有梅西。想想拉莫斯,那才是队长,队友受了气第一时间跑过来占场子,而不是像个局外人一样慢慢悠悠的走回来看看热闹,单从这一点我没看出来阿根廷还有走下去的希望。队长都选的不合适。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终于知道什么叫毒奶了!



user avatar   rickid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比赛,就阿根廷而言,没有给人任何「心疼」和「惋惜」的空间,纯粹就是「踢得烂」。没有战术,没有激情,没有决心,当然了,更没有进球和胜利。

-

全场比赛下来,除了开场梅西前场右侧策动了一次进攻以及伊瓜因上场初期给球队带来了一段时间的进攻支撑之外,阿根廷全场比赛毫无亮点,没有创造出任何像样的机会,输得连底裤都没有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阿根廷世界杯历史上最糟糕的比赛,但肯定是我从 2002 年看球开始见过最烂的一场,烂过八年前被德国横扫。

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真的是不容易,镜头扫过一下马拉多纳看到他似乎也是在抹眼泪。这样的惨败对球迷而言太过残酷。四年前巴西几乎举国哀鸣,今天阿根廷虽然是远征俄罗斯,但家乡的球迷也一定是痛苦不堪。

上场比赛结束之后,其实球队很多问题都已经暴露得很明显了。对桑保利来说,虽然很难一夜之间完成所有调整,但有些事情明显是可以迅速修正的。比如中后场的衔接传递,向前场三十米的输送,以及对中锋球员的明显需求。

结果桑保利做的决定是:既然中后场没有好的后腰来串联和衔接,那就干脆别走中路了。虚晃一枪之后直接边路起势。或许他这么安排的时候,还考虑过能避免硬刚克罗地亚强大的中场,是个不错的路数。既然是剑走偏锋,那就没必要上伊瓜因了,还是需要穿插跑动更强的小个子们。

阿根廷这番设计,并非完全不合理。开场之后确实打成了两次。梅西在右路发起的那次进攻,套路清晰完整,中路策应左路包抄,该有的都有了。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哪怕战术发起调整到边路,阿根廷其实还是一支等着梅西来启动所有的事情的球队。所以无论怎么扑腾,如果对梅西的使用就是这样直接简单,那对手的防守也是简单明了,打蛇永远打七寸。冰岛都能看明白,克罗地亚会放过你?

因此,好景不长。克罗地亚的球员们战术上足够老道,球员能力也跟得上。格子军团中场硬碰硬接传统强队的招都不怕,更何况是偏重一隅的战术呢。克罗地亚用局部包夹和提前切割传球路线迅速瓦解了阿根廷的战术。

而阿根廷也不再有其他战术应对,知道伊瓜因上场前,都是瞎踢。而伊瓜因上场的作用,也就维持了十分钟的样子。

格子军团今天踢得很耐心,第一场的胜利让他们有保平争胜的资本,球队也瞄着阿根廷本场急于取胜的心态。所以克罗地亚始终保持匀速,前场逼抢的强度也始终维持着,到不了疯抢的地步,但就是不让你舒服出球(顺便说一句要让阿根廷的中后场不舒服出球,也确实没啥难度)。慢慢磨着阿根廷,即便磨成平局,也完全没问题。

但,一旦让克罗地亚嗅到机会,那真的是瞬间追着猛打。莫德里奇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敬佩。「磨」的阶段,不显山不露水,偶尔来一脚「诶我就想不到」的传球,仅此而已。但当对手的阵型越来越松散,顶防越来越弱的时候,莫德里奇该下脚就绝不软。这粒进球,应该是开赛以来的最佳了。

-

四年前当德米凯利斯还在担任首发中卫的时候,多少球迷在哀叹。然而看了阿根廷后防线今天的表现,想必曾经的德米+加雷组合已经是奢侈的回忆了。我一直说,三后卫体系对于球员的位置感和球商要求特别高,今天阿根廷的后防线们算是提供了典型范例了。

-

最后不得不说几句梅西。虽然我是中立球迷,但某种程度上,我是更支持梅西的,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他是「自己人」。确实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桑保利的战术对现在的梅西来说过于简单粗暴,他要做比在巴萨时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他曾经能做现在不能做,有些他一直不做,这样用梅西,是出不来效果的。

但即便如此,今天在被进球时,落后两球时,被打花时,梅西都只是默然。

难过吗?肯定难过。

但你是队长,大家都在看着你。

队员需要你的鼓励甚至是呵斥。或者你不善言辞,那就在场上做表率。很遗憾,我们并没有看到。

-

阿根廷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请不要轻言放弃啊。哦对了,如果教练也计算跑动距离的话,今天桑保利怎么着也有个四五公里了。


user avatar   alan_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场比赛槽点太多,把锅扔到谁身上都不合适。

不过,阿根廷是不是考虑换个队长?队友心态炸了也不知道喊一喊?

从第三个球来看,阿根廷如果像98年预选赛的中国队那样倒在世界杯外或许是个更好的情况。


user avatar   yu-wen-shen-j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兄弟,你可真够损的呀,这是往巴萨伤口上撒盐呢,我一皇马球迷都

好吧其实我挺开心的

这个比分,更多的是小组赛强度不够,而不是差距缩小了

巴萨是被彻底压制了,拜仁稍微上点对抗或者冲刺卡位一下,连射门机会都拿不到

属实挺惨,就这还要被说反话嘲笑一番

不太厚道呀




  

相关话题

  如何评论2018年世界杯韩国 2:1德国? 
  如何看待c罗在ins点赞并评论球迷诋毁梅西获得金球奖的文章? 
  梅西和 C 罗相比谁更幸运? 
  巴萨官宣梅西离队,作为球迷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如何评价梅西的巴萨生涯? 
  如何看待梅西C罗的俄罗斯世界杯之路? 
  如何评价 2018 年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 2:1 绝杀尼日利亚惊险出线,罗霍86分钟打入绝杀制胜球? 
  如何看待梅西宣布退出阿根廷国家队?对他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哪些影响? 
  梅西国家队淘汰赛真的不如C罗吗? 
  如何评价 2018 俄罗斯世界杯 H 组日本 0:1 波兰,凭黄牌少成为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亚洲球队? 
  如果梅西离开西甲联赛,对巴萨是否有影响?西甲联赛水平是否会下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子相亲首先就是问有房有车没,车是什么车,房在哪里?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灌篮高手》里的流川枫?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