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号称美国最严数据隐私法的《2018加州消费者隐私法》出台?将产生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细节不说,这起码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的好方向。


近年来面对个体消费者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愈发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1,相对“收费—提供产品和服务”或“免费—卖广告”的简单直接商业模式,现如今的商业模式愈加复杂,且愈发倾向于将用户产品化。

2,因为特征1,产品设计者会天然倾向于远离提供单次交易性高质产品和服务,而是会以提供密集持续高诱惑力的产品和服务为核心追求。

3,2中所述的“高诱惑力”产品和服务,主要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简单、直接、迅速、从众、焦虑、恐惧、愤怒、虚荣、现实补偿、标签化、极端化...等等。对以上诸多浅层人性的挖掘,必然需要更“夸张”的言论和数据的呈现。而目前,全球各国各行业,商业企业面对最终消费者的言论和数据的呈现,还算有成体系规范的,基本上也就只有金融业而已(典型如GIPS,且大体上也就是欧美执行得还算在线)。其他众多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商业企业面对最终消费者的言论和数据呈现,基本上处于“爱怎么扯淡怎么扯淡”的状态。法律制约,哪怕有,执行力度和违规成本,也基本上可以忽略。


如果对以上三条没有一个感性认识,这里提供一个算是很典型的集大成范例:

第一条,商业模式。显然,肯定不是消费者付钱买服务的模式。目前也暂时不是消费者免费看广告的模式。至于是什么模式,必然存在的元素,其一,用户数据的加工和转卖;其二,依托用户的成长,来在资本市场上击鼓传花;其三,某一个或几个有现成盈利模式的巨头的新转化点。

第二条,不必多说了。我从不反对任何个人干任何不至于超级出格的事儿,但如果“你”竟然不明白,类似的服务,其设计宗旨,必然简直一定是挖掘普遍人性中的浅薄、虚无、无聊、社交焦虑、现实补偿...(请将以上这些词,都暂时看成是中性词)...那么恐怕你我很难在任何层面上形成有效交流。

第三条,上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比如说,若类比金融行业,特别是宣称符合GIPS并经过审计的公司,“活跃用户”、“一线城市”等标签,必然会有全行业统一的定义;“超过3000万”也必然会有第三方甚至政府机构可随时审查源数据准确性;而类似“本科以上60%”这种“言论和数据的呈现”,更是会从数据生成,到定义,到加工,到汇总呈现,皆有第三方甚至政府机构审查。

(其实就是典型的审计方法论。典型如分析性复核,若本科用户占60%以上,用户总数又有3亿,即意味着本科以上用户有1.8亿。而算上大专,再算上在读,目前我国本科及以上总人数,撑死了才1亿人 — 这只是个很简单的例子)

而这种不存在任何第三方审查,且就算名义违规,违规成本也形同虚设的现状下,商业企业为了1和2中所说的最终目的,在“言论和数据呈现”上,基本上处于一个比谁更不要脸的状态。毕竟,这些呈现,面对2中所述的目的,是核心中的核心。

还是以上图为例,如果“你”是一个20多岁的天朝路人甲青年,当你被呈现出,“你”的同龄人,最近1-2年,都在爆炸式地玩儿抖音,且还都是相对高学历的在玩儿,且还都是一线城市的在玩儿,那么,一个认知能力很中位数的,还没有开始玩儿抖音的我朝路人甲青年,大概率能体会到的情绪,有且只有两个,即同辈焦虑,和对落后于时代的恐惧。

而第三条的另一处体现,即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稍微对尽职调查的IT部分有所涉猎的人,都该很清楚,除非企业同意交出整套数据和算法让人翻个底儿朝天,否则,对其数据呈现的判断,永远存在不对等。而就算企业愿意这么做,参与者也没那么时间精力真去这么搞。但“好在”,真正割到资本市场的韭菜之前,也没人在乎。上游和下游,存在围绕利益的暗合。别搞得太夸张,大家都能套到钱就好。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至于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恐怕又要回到经济学经典中找答案了。宏观的那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讲,单说微观这块儿,一句话,维护市场经济,反不正当竞争。

无奈,这是一句很模糊的话,且前后半句有矛盾存在。维护市场经济,就要求政府少参与;但反不正当竞争,又要求政府积极管理。管少了,劣币驱逐良币是必然,纯自由市场经济早已被证明是比烂的必然失败了;管多了,又压制创新,有损经济活力,且这确实是典型奥威尔式的...哎,点到为止。


单纯就事论事的话,纯粹是我个人的倾向,我相信(既然是相信,意味着就不打算给出论证和论据了):

1,政府、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当限制复杂商业和盈利模式的存在,鼓励商业模式的简单、直接和透明。

2,政府、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当要求商业企业面对最终消费者的算法机制备案甚至公开,并要求允许消费者选择是否要部分或全部接受算法服务。

3,政府、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当设立法律法规,允许消费者选择是否要部分或全部放弃个人数据的处置权;并设立中心化的机构,直接接驳企业IT系统,审核其执行。

4,从保护最终投资者角度讲,近一年的各种新规,虽然令金融业人员叫苦连天,但其实...哎,挺好的。私募/一级市场的份额,本就不应该通过任何汇总的模式和层级,传递至普通中小投资者手里。而企业上市这道坎儿,在参与者依然诸多散户的情况下,很无奈,国情所限,确实是越松越没良心。

5,政府、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起对“商业言论和数据”的生产和表述规范,并设立中心化的司法/审计机构,专门用来接受对商业企业“言论和数据呈现”的质疑和申诉。申诉成本,可以先由申诉者自理,若申诉成功,由被诉者补偿。更为重要的是,若申诉成功,一定要让违规成本高到另任何大型商业企业都承受不起。


以上这些“相信”,有可能实现么?


你猜...


然后,话又说回来,继续老生常谈,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全民中,是人多好,还是猪多好,还真不一定吧。


少年宅则中国宅;

所以就都接着傻乐呵也挺好的~

就算Karma is a bitch,反正最后也都是要死的,管他呢是吧?

呵呵哒。




  

相关话题

  大家都用谷歌干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抱怨谷歌上不了? 
  既然一个 IP 地址可以被多个域名绑定,那么服务端是如何区分各个域名的? 
  知乎上那些特别想看干货的用户们,愿意为了干货付出什么持续的代价? 
  GitHub 或者其他的开源平台中是否有一些适合初学者的 C++ 项目? 
  北京锤子科技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罗永浩变为温洪喜,朱萧木等 9 位董事全部退出,透露了哪些信息? 
  如何评价《原神》限时活动中一些逐月符放置地点需要耗很多体力丝毫不考虑萌新的做法? 
  如何看待微信推出「腾讯QQ」小程序,可在微信接收消息,但需要跳转 QQ 回复,你觉得如何? 
  如何看待外媒称「中国准备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有赞被曝开启新一轮裁员,规模比例高达 50%,真实情况如何?SaaS 模式的电商平台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微信称朋友圈表情包评论功能「为灰度测试」并确认已关闭,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是否一级市场的资金正面临「断崖式下跌」?投行、创业者应如何应对?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最高法院5:4裁定不愿加入工会的公共部门雇员无需再缴纳会费?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