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样的员工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他们有哪些共同特质?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xi-zhi-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的我,是一问三不知的职场菜鸟,幸运的是,多次遇到贵人相助,一路走过来,在关键时期通过考察,得到了晋升。综合多年来公司内外的培训学习,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对这个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考虑,忠诚、靠谱、能力强等要素,自然是重中之重,具体有如下几个核心要点:

1.业绩好,能出活

忠诚是最基础的要素之一,但同时还要能够干出活干出彩,也是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

Work hard and work smart.

多(更多选择)、快(更快效率)、好(更好质量)、省(更省成本)地开展好各项任务。

我们要能够拎得清重点,能给公司、给部门创造关键业绩,能帮助领导排忧解难,能与兄弟部门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天时、地利、人和来临之际,也就自然而然会成为领导的重点提拔对象。

2.有快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面对当今高速变化的时代,快速学习掌控新知识技能,这种能力对于候选人潜力的考察,也是很关键的环节。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老问题,能够通过学习历史经验的积累,快速解决掉;还能总结归纳,通过提前预判,将问题从源头进行根除解决。

例如公司机房出现过因突发停电,导致服务器故障,IT负责人为彻底解决该问题,就分析并落实一系列措施,购买UPS备用电源与小型发电机,设置机房专职设备管理员(原为软件工程师兼管),当突发停电时,UPS备用电源先顶上,小型发电机同步启用,设备管理员定期维保,多管齐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转。

3.有职场领导力

要带给身边人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

选对方向,比选对方法更为重要。能带给周边人方向感的人,具备团队Leader的潜质。比如在跨部门讨论中,能够主持大局,找准讨论的主线和方向,对于职权范围内的高效达成共识,对于超出权限的及时升级请示,以达成公司任务目标。

真诚地给予身边同事及时、精准的二级反馈,赞赏他这项工作做得好,哪里做得好,给予有效的鼓舞和激励,让团队更有能量与凝聚力。

对兄弟部门以合作优先,但如有人冒犯,也给予坚决反击,不做老好人,给团队成员带来信任感。

职场领导力是能够提升周边伙伴的业绩能力,这是提拔管理人员的核心要点。

4.了解晋升等规则

候选人了解企业的晋升等规则,与相关业务伙伴及相关部门领导建立信任感,则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凑齐之际,实现职场跃迁。

此外,还要了解职场潜规则,以免掉抗。

另外关于职场潜规则的注意事项,可以参考我之前一个900+赞的回答:

关于对职场新人的建议,可参考我的以下1.1K+赞回答:


我是 @杨熙 ,欢迎交流探讨。

user avatar   My-Neighbor-Toto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文共 4736 字,阅读时间 8 分钟。


文章总结了基层、中层、高层管理必须具备的内核能力,你将知道要想被提拔,究竟需要改进哪些方面



抛开理论派那套架构,被提拔只有一句话:

决定你升迁的那个人,他需要你。


如果你没有从基层干到上层的数个项目经历,那你通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需要,甚至会认为把手里的任务做好,有上升机会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你。


这是从下往上看的思维,不可取。


因为决定你升迁的不是你和你的同级,而是你的上级,感动自己并没有实际价值。我举个例子,同一个部门,A 每天上班迟到下班就跑,B 每天准时上班且加班三个小时以上,哪个人更受欢迎?


B 吗?这就是从下往上看的思维,B 是很努力没错,但你的努力和你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A 吗?这就是从上往下看的思维,你开始考虑到 A 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是否有深层次原因。多数时候这种人没被开除,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要么他能 8 小时内漂亮地完成工作,要么他就算不来上班他的客户也给公司带来了数万收益。


成年人的世界看的是价值,在职场里,从上往下地看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


基层管理者——做事


中层管理者——分忧


高层管理者——做决策和占位置


在什么层级做什么事,为上级提供什么价值,被提拔只是附加品。


这篇文章,我带你从上往下看,分享我从基层员工走到股东层,每一层的见闻和视角,没有参照任何外国的管理学著作,纯粹是我个人在多家企业里的经验。已获得 8000+ 赞同和 100 多位网友的留言支持,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精髓」和「真实」。



基层管理者——做事:

基层下面是一线,一线存在的意义,就是活做得漂亮。


你能勤奋,每天联系上百个客户,但不成交,直接淘汰。你能联系上百个客户,有些许成交,留职。


你会办事,每次把上级的任务安排得很好,内勤缺人可以安排到内勤去,专门服务其他人。


你沉得住气,接受更多烦人的工作,那些别人干得要抓脑袋的活,你总能淡定做完。


你做什么改变,有什么特质,和你在入职时简历写的业余爱好、职业特长没有区别,领导只在看到的那几秒表示,「嗯,这孩子还不错。」没下文了。


因为一个合格的基层员工,不等于一个有潜力的基层管理者。


你的勤奋、会办事、沉住气等等特质,都和上级没有关系,别把完成工作当成一种价值甚至是功劳,那是本分!在你完成工作的背后,是公司免费培训、发放工资、额外缴纳社保,还要承担你犯错带来的损失。


那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有潜力的基层管理者?


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有一个公司里真心实意能干事的基层领导要高升了,走之前得选一个副职,让副职熟悉后,接他的班。


他会怎么思考这件事?


1、首先这个接班的人,能把这摊子事给接下来,不出娄子的。要不然我一走搞出个大事故,给我再来个撤职处分,问题就大了。


2、就算出了娄子,也能找相关部门的责任人把事情平下来不要闹大,得有点变通和说服的能力水准。一线做事情,无论出业绩还是赶效率,流程把控肯定该松动时候得松动,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


3、最后,他乐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其他人也认可他,能保持队伍的战斗力和团结,才能可持续发展。



月初他接到上级领导的消息,提醒他好好培养副职。从那时起,他就对小组里的四个骨干进行了一次比较:


  • 小张有结构思维、脑子聪明、能把事办明白,但他的业务能力一般,老投机取巧,适合在有人把关的情况下处理点复杂的事,但不能让他当头,要不然出大娄子。
  • 小王脑子不那么聪明,但是性格沉稳、说一不二、执行力强,可惜他不会搞人际关系,跟我们合作部门的几个对接人关系都僵,也不合适。
  • 小李业务能力强,评优评先他总在前面,或许是个当头的好人选,肯定能把活做漂亮了。在人际关系上吧,多栽培,估计也能带出来。他只是老精于业务,不怎么去走动而已,不是真缺跟人打交道的情商。
  • 小茹业务能力比较好,在我们这行业女孩子少的普遍因素下,她在跟其他部门打交道上有优势,出了事能平事,不出事队伍里其他人也不会不服她,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其间不出意外的话,事就这么定了。


两个月后,领导高升,走之前开会公布了小组内的调动,小茹成为接他班的人,小张负责在新业务、新尝试上投入精力多突破,小李组织业务经验,分享带动团队提升,小王做好本职工作。


接手的第一个月,团队就面临一次巨大挑战。总部派人来盘点公司资产的时候,发现了大问题,一批数量不小的损耗没有按正常流程上报。这个损耗真要员工按比例赔偿的话,大半年收入就算废了,而且集团通报批评,他们整个大部门的评优评先都受牵连。小茹一边跟合作部门借资源充数,一边给中层领导打招呼,找关系跟来盘点的人解释,将意外损耗归入正常损耗里,总算是把这件事平下去了。


一家公司有损耗支出是非常正常的,不可避免,职级越高的人,他手里损耗的额度越大。你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说个人人都常见的损耗,你去饭店吃个饭,觉得这个菜不好吃,叫经理过来,经理能给你退钱退菜,这就是小损耗。饭店高管决定装修了一个水池,采购了不合理的设计,用半年坏了,这就是大损耗。损耗一出,总有人担得起这个责任,只是有没有必要跟你一起担。


对于损耗,制度上要明明白白有法可依,但人情上,不是主观原则问题,太多地方是因地制宜。你想想,如果你自己一个月意外犯了两次错误都被扣钱写检查,恐怕你对基层领导的态度就不会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但你没有被扣钱,还让领导用私人关系把处分拦下来两次,你会真的感谢这位领导,当他是自己人,最少请他吃顿饭夸赞他,然后自己下次一定注意。


中层领导多是基层上来的,深知这一套规则和实际情况,该罚的绝对不会手软,该放的适当就放一放,该站在一起担责的就把责任揽过来,这叫变通,和归属感。


后面小的问题每个月都会有几次,客户投诉销售签单时瞎应承了更高价的服务,打电话过去解释,同时兑现一部分。公司发的福利等行政人员送到他们部门时候,都是被其他部门挑剩的,那之后每次到福利时间,小茹都积极地厚着脸皮先跑去挑好的……


无论上级领导还是基层员工,都对小茹的管理能力比较认可。


所以,做领导需要拥有以下能力:


user avatar   tian-lin-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工作性质原因,经常会跟 CEO, CTO,副总裁,HR 总监,技术经理和各个初中高级的工程师打交道。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里面,管理层是很希望能从内部提拔人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但是他们就是找不到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的人,所以他们只能从外部招聘。
同时公司内部也有很多中高级的工程师,卡在这个职级很久了,也一直在专研技术,想要得到晋升,可是就是难以晋升为管理者。

一来二去,就导致了“空降领导”这一现象的出现。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努力被管理层看见,被提拔晋升呢?

我总结了几个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将持续更新 )

收藏快是点赞的三倍了,我哭了 T.T,求求大家点个赞吧~


1.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协调资源解决问题

首先你要意识到:无论是项目经理,部门经理,还是 CXO,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业绩指标的,在完成这些业绩指标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一些事情需要有人来帮他们做。

可惜当大部分时候当他们提出了某个问题,或者有某个事情需要有人负责处理的人。

下面的人都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土里,假装听不到。

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都是害怕承担责任的。

可是当我们把责任推给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同时把权力推给了别人。

比如说最近做的一个项目需要涉及跨部门协作,需要有人来统筹和协调资源,但是当领导问到有没有人原来来帮忙做这一部分的工作的时候。

大家都默不作声,生怕领导点到自己。

结果往往就是领导自己下场先做着,后面再想方设法从外面招一个项目经理来做这一块的工作。

但其实如果你想晋升为管理者,这就是一个好机会。

只要你先主动站出来把这个责任给承担下来,想方设法地把这事情做好。

那么只要后续项目做起来了,你也没犯啥大错,那么领导肯定会优先选择给你晋升机会的。

当然,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了:“我之前没做过这事,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但你要知道,领导也不是傻子,如果你的能力跟完成这件事的难度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也不会把这事给你。

而如果他把这事给你了,这说明这事你是有可能做成的,至少风险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

这时候咱们就要到第二步了,第二步叫做:“凡事有交代,主动去汇报。”


2.凡事有交代,汇报要主动。

管理层都是很忙的,很多时候,光是把重要的事情梳理好,把每个事情分给对应的人,协调整体的资源和进度,这些事情就已经占用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

如果交代我们的事情还需要领导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天天问我们进度怎么样了,那不是增加人家工作量吗?

所以说咱们得主动汇报事项的进度:

关于您上次交代给我的某某事情,我们目前已经完成 50% 了,预计下周就能够弄好,现在遇到了一个什么什么样的问题,我们这边想了两个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您这边的支持,您看看用哪个比较好。

节奏快的项目每天汇报一次,节奏慢的项目也可以跟领导沟通好,看是每周汇报一次,还是怎么样。

但是重点是主动去给领导反馈,主动去汇报进度,主动去提出现在卡流程的问题,而不是等领导来催促追问。


3.从更高地层次来看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当然,在跟领导沟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要学会从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

比如说你在汇报的时候,重点不要放在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细节是怎么怎么样的。

而是要说: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达成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对我们的 XX 目标有什么样的帮助。

举个例子,同样是领导让组内的资深骨干去面试一个人。

面试完领导问:“这次面试结果怎么样?”

有的人会回答说:我问了他什么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怎么回答的,我觉得他在 XX 方面技术还行,但是 XX 方面的基础有点薄弱。

而有的人则会回答说:我问了他什么什么问题,然后发现他的能力大概是怎么怎么样的,如果把他招进来,可以帮我们解决项目的 XX 事情,但是在 XX 方面我们还需要给他一些支持,我们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培养他,然后预计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同样是面试招人这件事,前者就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在看,而后者则是尝试从一个项目和组织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倾向于提拔谁来帮你带团队?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里,公司内部实际上是有着很多的事情等着人去做,管理层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有人帮忙处理。

如果老板在公司内部找不到人来处理,那么他自然就只能从外部招人来解决。

而如果内部有人愿意站出来,主动承担责任,尝试解决问题,凡事有交代,做事有成果,那么老板肯定是更倾向于提拔这类型的人的。

学着从更高的角度看项目,看部门,看公司,其实你就会发现公司里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隐藏的机会。


user avatar   jiafei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职场中,相较于职能岗位而言,管理岗位永远都是稀缺的。尤其在当前公司架构扁平化的时代,升任管理岗不但意味着升职加薪,更意味着手中掌握了一定的公司资源,从此职业生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题主这里特别指出是“什么样的员工容易被提拔为管理者”,所以我着重从公司内提拔的场景来进行分析。

想要被提拔为管理者,往往有时候不只看员工自身的条件,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基于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所见所闻,我将提拔管理者的要素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部分。今天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天时:企业/行业所处的阶段


实话实说,工作越久,我对于“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越认可。当在一个大潮之下,真的太容易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了。

我有一位远方亲戚哥哥,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入职了电信公司。本身自己没有什么背景,在公司中也不得志。可是等到2000年电信和移动分家,由于有资历和背景的人当时都选择留在电信,TA和一些年轻人被分到了移动。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知道,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中国移动着实风光了一段时间,公司快速扩张。自然,我亲戚这批进去的年轻人得到重用,很多人30多岁就升任主任、经理等管理岗位。同样是移动公司,在2010年后扩张放缓,并且主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年纪都还年轻。现在进入移动的年轻人要想混到一个管理岗位变的无比艰难。

无独有偶,这个趋势在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在阿里巴巴上市前期(大约2013、2014年左右),阿里巴巴确立了电商行业的领军位置并大幅扩张。那个时候很多老阿里员工也得到升职空间,很多人升到P7或者P8,而且都带团队。可是转眼5年之后,现在面试拿一个P7都被大家认为是大牛了,想带团队更难。原因很简单:坑少了。

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我以为只要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就够了,现在看起来,选择公司和行业的眼光才最重要!如果把对一个人提拔为管理者的影响用100分来计算,我给天时打60分。

地利:部门/业务所处的阶段

在公司/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阶段,自然所有人都有大把的机会。然而当公司/行业进入平稳期后,一个职场人士真正所处的部门/业务就变得非常关键了。大家会发现,在一个公司内部业务快速发展的部门往往比较容易升职。其实想想也很简单,业务快速发展自然带来团队扩张,而团队扩张后管理岗位自然就出现了。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之后,一直在进行公司的整合。据我在饿了么的朋友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和其它子公司的人纷纷转岗饿了么。其中很多人在原来的部门是P7大头兵,转岗饿了么之后就升为P8带团队;还有某二线互联网公司,在某些成熟部门内,由于管理岗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些优秀的员工得不到晋升,于是纷纷转岗到公司内新开的业务部门“占坑”。而公司也鼓励大家这么做,因为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然调配。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职场人士所处的部门发展的好,TA才有更大的机会可以被提升为管理者。这里,我给地利打30分。

人和:人际关系 + 自身能力

在公司内被提拔,很多时候人际关系很重要。作为一个管理者,掌握公司的部分资源,需要和周边“兄弟”团队经常合作。所以领导在选择管理者时都会考虑周边人对其的评价,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合群”,能够和其它团队很好的合作。我认识一个“大牛”,他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产品,尤其擅长产品策划。但他的脾气很差,往往和别人一言不和就吵架。最终,领导要任命一个产品的Leader时,没有选择他,而选择了另一个业务能力稍差,但人缘比较好的人担任管理岗位。

看完上面的内容,很多同学可能会疑问了:“难道个人的能力对于提拔为管理者没有影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现在在很多公司里(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是“专家型管理者”。所谓“专家型管理者”是指不但有管理能力,也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这里拿我举个例子,当年我在上家公司来给业务做做风控模型、做dashboard。当时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具体如何做,不知道如何计算。那么一个项目到底要做多长时间他是不知道的,完全由底下人说了算。试问,这样的“管理者”能够管好团队吗?

而当我管理整个数据分析团队时,下面每一个分析人员的工作到底该怎么做,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我都很清楚,没有任何人能够瞒的了我,这样我对整个团队的把控就强了很多。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会“表现”。很多人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觉得自己努力工作领导一定能看在眼里给你升职加薪。殊不知,在职场中的规则不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努力表现自己,他给领导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希望能够“更进一步”,而那种不愿意表现自己的,领导会觉得“你自己都没有意愿,我何必费劲提拔你”。所以勇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成绩和长处,绝对不是坏事。

这里我给人和打10分,不是说这点不重要。相反,人和是一个人提升为管理者的必要条件,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点,哪怕天时和地利再好也和你无关。之所以分数比较低,是因为我觉得人和这点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并不具备稀缺性。而天时和地利真的需要等待,也非常考量一个人的眼光。

上面讲了很多“公司内部提升为管理者”的要点。下面我简单说说如何跳槽成为一个管理者。实话实说,在当前的职场内,直接跳槽到下家做管理者的比较多,特点也比较明显,大致分为两类:

1.大公司跳槽小公司,寻找职业突破

这种主要是在一些有名的大公司内“镀金”许久,但由于公司内不容易升职,所以跳槽到小公司变现。这样的选择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在小公司做一段时间管理工作,其实很难跳回大公司做管理。因为这段经历大公司不太会认,除非这个小公司经过一段时间发展能够成长起来。所以这种方法来实现突破意义我觉得不大,还不如在大公司内部寻找机会更合适。不然未来很大的概率就是在小公司之间来回跳槽了。

比如,一个阿里的P7跳到携程带团队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是TA在携程内工作一段时间,即便还有升职,想要跳回阿里P8带团队也没有那么容易。

2.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物,被大公司挖角

这种情况的岗位往往级别很高,比如VP或者总经理级别。比如我上一家公司的子公司总经理,他本身是某互联网巨头做业务的一个专家(P8以上级别),业界也是有影响力的人物,于是被上家公司的董事长邀请过来做总经理。这种人往往自己就带有很多的资源,对行业也非常了解,有自己的见解。实话实说,这种人去哪里都不愁工作和职位。

在我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我反而劝诫这些在大公司的同学多一点耐心,通过努力在公司内晋升。要知道在当前的时代下,曲线救国式的跳槽已经没有市场了。

对于每一个职场人士而言,职场中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的人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大家实现从普通员工迈入管理者的跨越。


PS:预祝点赞的小伙伴有更好更顺畅的职业生涯~!

欢迎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号:空白女侠 曾经是名互联网数据分析师目前在伦敦从事数据及顾问工作,想通过写一些自己的心得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职场感受。


user avatar   xhtlj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位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胜任。


你不可能在观察到他的管理行为之后才去提拔,管理层要在有限的时间、候选人中作出人事决策。


即便还没有成为管理者「练习生」,你也会被点评是“管理的料子”,或不是。


员工被提拔为管理者,是要直线领导、高层、HR 达成共识的,那到底是哪些特质,让管理层把握到,并作出决策的?


已经有知友分享了身边案例,接下来咱们就从企业和组织的角度分享一下,企业会提拔拥有哪些特质的候选人。



一、优秀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就是智力。)


关于管理者到底在做什么,大家并不一定真了解。


虽然大学读的商科,但当时我也不了解,在财经类书籍里,常看到企业家分享:真正的管理者能超然企业管理具体事务,即使自己休假,也不会影响企业运作。


当时我信以为真。


直到我看到哈佛商业评论合辑上亨利·明茨伯格的一篇文章,大概是《管理工作的本质》的简版,其中说到,他调研了29 位不同行业的管理者,发现这些业绩优秀的管理者脱离不了具体事务。因为即使信息沟通、决策制定、政策的传达都需要花费管理者很多时间。也就是说管理者天生就要做很多的沟通或者具体工作之外的观察,获得足够充分的信息,才能真正承担起经理人职责,在关键时刻做出恰当的判断与决策。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一直很推崇明茨伯格老爷子的原因。但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管理者从来不可能脱离具体业务而成为管理者,尤其是中基层管理者,他们大量的精力都消耗在业务难题上


所以,除了某些国企和事业单位不可名状的某种关系原因,你不会看到一个很笨、业绩还很差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


理解业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要激励、启发和培养下属,这需要一个敏锐的大脑。




研究也发现,当管理者业务管理占比较大,或在团队任务决策中发挥作用越大,智力和管理绩效间就会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如果团队的专业性较强,对于员工来说,被提拔的候选人是否有足够的业务或技术能力,就很重要。

一来不懂业务会让下属不认可管理者,上下失和,形成不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势必会影响业务。

二来,不懂业务也会导致重大决策中的失当,导致错失机会或额外付出。


所以一些专业领域,虽然后备人选管理潜力不明显,但技术水平过硬能服众时,也会优先考虑提上来试试。


所以聪明不聪明,肯定是选择一个管理者的首要条件,用 iPhone 1 代的 CPU 配个 24 寸显示器,告诉我说吃鸡赛过 XS ,我能信吗~



二、旺盛的工作动机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管理者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精力很旺盛。

越往高层越是,这个是跨领域的,民企、外企、国企甚至政府机构都是这样的。


我见过一些高管,精力异常旺盛,经常每天睡 4-5 个小时,加班起来不要命那种。而且请相信,职位做到高处,精力管理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整天睡不醒的小哥哥小姐姐,不适合创业做老板,也不适合做高管,你适合做个富二代。


一方面,关于管理者,其本身就是承担更多职责的代名词。你甚至会因为「来都来了」的思维,而被赋予更多超预期的职责。比如,常听到老板说,谁让你是经理呢


另一方面,如果想管理好一个团队,想让团队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想让每个员工都展现出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很在意工作-生活平衡,显然管理者职位不适合你。

以及,因为更靠近老板,管理者也会有更快的工作节奏。而且伴CEO如伴虎,这种压力本身就比一般员工消耗更多精力。无论央企、国企、私企还是民企,虽然管理者的付出存在效率和意义上的差异,但超额时间付出都是实打实的。你没看见他们晚上接电话、周末加班改方案,要花多少时间。

而且,随着职位的逐步晋升,工作-生活之间就会严重失衡,如果不能把工作和生活当成有机的组成,享受彼此包含的状态,那么,过于频繁的角色切换带来的折磨的难以忍受。


那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超旺盛的精力吗?


也未必。比如我自己,就不是一个精力异常旺盛的人,但很多人总觉得我精力很旺盛。

因为我比较强的自我实现的驱动,总能让我感受到工作对公司、团队甚至个人未来带来积极变化的快乐。所以每当我完成一个项目,我就很开心组织能因此而拥有更到的员工满意度或敬业度,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总需要别人拿鞭子抽着才能跑的人,那你不适合管理,更适合SM。



三、乐观和自信


管理者经常面对困难与挑战,乐观与自信与否,起到重要作用。


乐观与自信的内核,实际上是个体对于工作、生活的控制感,如果认为机会和结果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行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显然他能带来更高昂的士气。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对事件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内控型(internal type)个体,其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也会明显优于外控型个体。

内控型的选手,在面对可控的风险时,也往往拥有更高的决断力和自信心,能以主动的姿态采取行动。在如今这个多变的时代,每个组织和团队都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组织内外环境,乐观与自信的选手,显然更能适应组织的需要。


抛开业务不谈,开会时整天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的人,老板看到就想 K 一顿,问你对新任务有没有信心,你磨磨唧唧,哪个老板受得了?


而且跟着消极悲观的管理者,下属整天也开心不起来,现在的职场青年们,工作好不好,先图个开心,整天吊着脸给谁看呢?



四、优秀的情绪智力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已意识到情绪智力(或叫情商)是多么重要,不管你是自己体验到,还是被各类畅销书荼毒的。


为了便于国人阅读,我们还是叫情商吧。


明茨伯格把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分成 10 类,并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3 大类。

  •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 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无论是串联内外部的人际角色,还是沟通传播的信息角色,抑或冲突、谈判的决策角色,甚至决策本身,都需要情商的参与。

管理无外乎一个词:「平衡」,或者叫多「尺度」。



低情商的管理者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无法聆听他人获得共鸣,或察言观色做出平衡多方的决策,面对老板无法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和肯定,面对同僚无法争取更多支持与同盟关系,面对下属无法获得更多信任获得团队凝聚力,这个团队会被带得士气低迷。


国内常会把情商上纲上线到「做人」,尤其在国企或事业单位,情商的重要性大于一切,你肯定听过类似的话:不会做事有人会做,不会做人寸步难行。


总的来说,情商高的个体,能获得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提高管理者个人魅力,推动工作能取得更多进展,获得组织更高的综合评价。



五、高尽责性(靠谱)


值得信赖,是管理者稳居其位的必要特质。

从老板角度,值得信赖,也就是预期可控,如果性格乖张或行为方式奇特,谁敢托付重任。

从员工角度,言出必行才能获得团队成员的信赖与认可,如果表里不一,前后不一,则会影响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威信。


所以,你知道老板怎么评价信赖的人吗?

靠谱。



如果老板有个艰难的任务需要人承担。

管理者 A 不假思索跳出来,我来我来!老板会不会满意?

可能会。

如果老板有许多个艰难的任务需要人承担。

管理者 A 总是跳出来说,我来我来!老板还会不会满意?

可能会。但可能会有疑虑,他的团队不会工作超载吗?能都搞定吗?


所以,如果不假思索地表现,承担职责超过资源和能力,老板也并不一定非常开心,因为老板担心后面有坑等着他。


所以要有责任感,同事,审慎地承担责任并自律地完成。这才是靠谱!


从大五人格理论来讲,靠谱,就是指的尽责性维度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它反映了个体可信赖度、自我控制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足的能力。


尽责性高的个体,往往有审慎(deliberation)的决策风格做出理性的决定,有较强的责任感(dutifulness)驱使自己履行承诺达成职责,有较强条理性(order)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计划,有较好的自律性(self-discipline)排除干扰完成哪怕枯燥的工作。


所以,如果选择一个管理人员,我们可以优先选择一个尽责性高的候选人。



如果对号入座后,发现自己跟上面描述并不像,也不打紧。

一来,组织选拔管理人员也并不一定都能找到完全匹配的候选人,只要你业绩更优异、特质相对更匹配,就有更多机会。

二来,组织对于候选人特质的考察是通过行为,只要你能往这个样子去学习提升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积极评价。而且,学习是持续的,很多管理者的学习是在管理职位上进行的,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



知乎 Live 专题 「面试加分指南」

部分精选回答

  1. 人力资源新手 · 入行 · 日常 | 书单 · 专业 · 地位 | 面试官 · 性格 · 测评 · 江湖
  2. 心理学计划谬误 · 拖延症 · 决策 · 创造力 | 归因 | 读书意义 ·工作意义
  3. 求职面试简历 · 定位 | 学习能力 · 责任心 · 概念思维 · 缺点 · 计划 | 说服 · 技巧 · 难题
  4. 职业规划20岁· 规划 · 擅长 · 成长 | 工作 · 起薪 · 失衡 · 996 | 战略·高潜 ·专业 · 高效
  5. 跳槽准备跳槽前 · 裸辞? · 裸辞X | 离职原因 · 频繁跳槽 · 跳槽时机 · 拒绝offer | 离职交接
  6. 职场人际自卑 · 学生思维 | 领导 · 职场PUA · 辱虐管理 | 工作倦怠· 不想上班 | 戏精 | 隐孕
  7. 有趣又有学问的专栏:HR小白进化论

.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案比较长,说了一大通,在我看来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决定员工能否升迁完全可以简化为两个标准,和领导的关系,工作能力。

很多人混职场容易犯下错误,以为自己工作能力90分,和领导关系60分,在面临选拔时会比工作能力60分,和领导关系90分的同事更有竞争优势。这是天真想法,在工作能力能胜任所提拔职位的情况下,领导会优先提拔和自己关系好的下属。混职场,很多人升不上去不是因为能力不够,是败在和领导关系不够亲密上。一般人认为职场上的吃得开的都是能力不够,靠谄媚奉承领导上位的马屁精。实际上,这种人才是聪明人,懂得抓住主要矛盾。工作能力再强,也不如和领导关系好重要。因为工作能力达到60分合格标准后,多出来的那部分作用不大。而和领导的关系,比同事们每多出一分,在面临提拔时就比别人多出一分胜算。所以,同样的时间精力,拿去提高能力,远不如拿去和领导搞好关系划算。

当然,如果能力差,不能胜任所提拔职位。哪怕和领导关系再好,领导也不会提拔你。毕竟,要是把你提拔上去,出了岔子漏洞,不仅要劳心来替你擦屁股善后,在他的上司面前也会落得个识人不明的负面印象。

混职场就一个秘诀,成为能替领导分忧解难的心腹。你得先成为领导的自己人,办事能力越强,领导才越看重你。则否,你能力再强,也只不过是公司里面效率更高一点的工具人,和领导一点关系没有,凭什么提拔你?


user avatar   wu-jia-zhe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提问是个很传统的“老观念”,问什么特质?或共同特质?都不管用;因为大前提已经迷失了,而《管理者绝对不是用提拔出来的》,实话实说,《管理者是竞争来的》!

不论是那种单位,包括:公益单位,非营利事业和营利机构,只要是个组织必要有管理者,以管理者帶动来达成组织目的目标。任何员工唯有一路“杀”出重圍,针对目标表现总合竞争力,才能当好管理者去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和理想。

从各种角度来分析现代化的管理,如果还留在以“提拔管理者”的组织文化进行运作,可能已经(或不自知)将来会面临极严峻考验和挑战。

不说什么“八零、九零,还是零零”,那不是重点!如果因为某些理论上的特质,例如:诚实、可靠、沉稳、智慧甚至智商、情商、双商、三商都列第一的“被提拔候选人”,超过九成九,接下管理职责之后,不是变了味,就是失去原来的特质!

那问什么特质?有意义吗?

总结一下:《竞争、再竞争、还是竞争》,不是真的杀个“血流成河”,而是人人力争紮根“竞争意识”,展现“竞争成果”,才能帶出具有竞争力的团队,这才是管理者的基调。

不论位居高层或基础,特别表腰纏万贯大老板,该放下“老观念”了



管理者什么样的员工笔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a-feng-36-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相关话题

  如果对前途迷茫你该做什么? 
  你见过哪些因为缺了一个员工导致地球都不转的例子? 
  哪些职业会对人的性格造成长期负面的影响? 
  真的会有人因不喜欢领导而辞职吗? 
  员工拒绝在线打卡遭开除,后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员工 4 万元,背后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年轻女律师,不喜欢应酬喝酒,老板说我不如刚毕业的助理放得开,再不改变就开除,怎么办? 
  简历上的哪些内容才是招聘者「HR、用人部门、老板」 眼中的干货? 
  进入工作以后,怎么给自己充电呢,求指教? 
  为什么公司高管不去创业呢? 
  遇到两面人大嘴巴同事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男生对女朋友最看重的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刘强东 4 月 15 日就取消快递员底薪事件的回应?新的薪酬结构是否合理?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