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哈利法克斯伯爵在1940年的内阁危机中拒绝出任英国首相?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利法克斯确实曾经被看作是张伯伦内阁的王子,张伯伦垮台的时候也确实考虑过要哈利法克斯接任。那为什么哈利法克斯拒绝了呢?

首先从绥靖政策的角度看,哈利法克斯是外交大臣确实负有相当的责任。但绥靖政策不是从张伯伦内阁才开始的啊。1933年希特勒上台就开始一系列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动。就算别的都忽略不计,进驻莱茵不设防区总是严重破坏合约了吧?对如此破坏合约的行动视若无睹也是绥靖啊。但那时候张伯伦还不是首相呢,那时候鲍德温才是首相。

一个常见的观点是张伯伦从1935年开始变得越来越积极的过问外交政策。但那也是鲍德温首相鼓励他这么做,毕竟他是公认的鲍德温的继任人。在纵容和安抚德国的问题上,张伯伦是绥靖政策的最后一棒,把责任都推给他是没有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说大部分参加过内阁的人,包括艾登在内都或多或少支持过“绥靖政策”。这些人里最清白的无疑是丘吉尔,他退出保守党影子内阁之后,整整十年跟内阁政策完全无关。但别忘了最早提出“十年无战争”方针的是在鲍德温内阁里担任财政大臣的丘吉尔。

英国在二十、三十年代的局面就是那个样子,谁当财政大臣也只能卡其它大臣的脖子。那要卡其它大臣的脖子,就必须要求外交部“息事宁人”,那外交上的息事宁人,其实就是“绥靖政策”。所以至少在1940年张伯伦辞职的时候大多数前座议员或多或少都支持过“绥靖政策”,也和艾登一样客观上“并不反对绥靖政策”。所以这个理由并不重要。

绥靖政策成为一个帽子,可以让一个人抬不起头来,至少要等到1940年张伯伦因为癌症死去,丘吉尔继任保守党总裁之后。当丘吉尔依靠战争的艰难岁月建立起自己在保守党内的威望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挥舞“你支持过绥靖政策”这根大棒。

那么人民不支持呢?这个其实也不重要。毕竟英国的首相不是直选的,是下议院多数党党首组织的。而此时的下议院是1935年选举出来的。在1935年的选举里保守党拥有247席的多数。如果说1939年张伯伦还惧怕下一次大选的话,那么随着战争爆发,解散议会变得不合时宜,张伯伦也好、丘吉尔也好、哈利法克斯也好暂时都不需要面对一场新的大选。而且即使到决定张伯伦命运的那次投票里张伯伦依然有五十多票的多数,张伯伦确实蒙受了损失,但并没有被打翻在地。

那看来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哈利法克斯勋爵身在上议院了。确实从1902年索尔斯伯里侯爵辞职之后就再没有一个上议院的贵族领导过内阁。而且1923年巴尔弗勋爵曾经对国王说“由上院议员领导内阁是不正确的,因为主要的反对党领袖在下议院”,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寇松勋爵的命运。

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确实没有一个贵族在上议院领导过内阁,但并不等于说没有一个上议院贵族被邀请组阁。1963道格拉斯-霍姆伯爵被邀请组阁的时候还是贵族。他在受邀组阁之后放弃了贵族爵位。也就是说贵族完全可以成为首相,只不过代价有点大。尤其是1940年还没有嚷霍姆本人放弃伯爵爵位而不是影响子孙继承的法案。也就是说如果哈利法克斯愿意,他完全可以放弃自己的子爵爵位,然后作为下议院议员领导内阁。虽然代价很沉重,但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那究竟是什么让哈利法克斯拒绝了这个代价高昂但值得一试的机会呢?你想想看丘吉尔日后为了政治连公爵爵位都拒绝了,哈利法克斯为什么在1940年5月拒绝了成为首相的机会呢?

原因就在于1940年5月这个时间节点。到1940年5月张伯伦确实是遭到了惨痛打击,但他对保守党的控制并没有崩溃。他确实放弃了首相职位,但他还是保守党领袖。在促使他辞职的信任投票里他还保持着八十一票的多数。拥有247席多数的保守党,38个议员投了反对票,二十几个以不同的方式弃权。剩下的保守党议员依然保持着他们对张伯伦的支持。但而且张伯伦看起来精神矍铄,完全不像只剩下六个月生命的人。

也就是说谁在这个时候继任首相,客观上都要被笼罩在张伯伦这个掌握着保守党的组织机器、拥有下议院多数议员的忠诚的党首的阴影之下。甩开他单干是不可能的,丘吉尔都做不到这一点,他本来提名张伯伦为财政大臣,后来依靠各种批评的声音才把张伯伦改为枢密院议长,但张伯伦依然是战时内阁的核心成员。丘吉尔也无法触碰保守党的组织,甚至没有撤换极不得人心的党鞭。

张伯伦又是一个权力欲相当强的人,只要他找到机会就可能自己再出来组阁。丘吉尔和他的关系非常疏远,所以他对战时内阁插手不多。如果换成他的“王子”哈利法克斯呢?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哈利法克斯子爵,为了当上一到两年的过度性首相,期间内阁的大小事务还都要听张伯伦这个太上皇指手画脚,你还要为此放弃已经传了三代的子爵爵位?你愿意么?

说到底丘吉尔在1940年的半年里其实扮演的依然是一个“叛徒”的角色。多数保守党人对他既不信任也没有好感。如果不是张伯伦突然发现自己患了癌症,而且九月退休、十一月就死掉了。丘吉尔到底能不能成功的扮演一个拯救英国的英雄也大成问题。

1930年代的保守党内部其实出了很大问题。从巴尔弗勋爵辞职以后一直在保守党内占优势的“关税派”自己出了问题。在奥斯丁-张伯伦搞砸之后,博纳-劳和鲍德温都不是什么伟大的政治家。而且虽然保守党已经勉为其难的在二十年代行动起来推行改革,让自己跟上现代民主政治,尤其是1928年的男女平权普选的脚步。但1931年国民内阁选举这种天上掉馅饼式的胜利,让保守党失去了改革的动力。

其结果就是从1931年开始已经掌握了将近十年权力的保守党,实际上内部涣散、人才凋零。核心人物里只有艾登具备挑战张伯伦的地位,也有取代张伯伦的能力。但艾登又太软弱、太谨慎、太缺乏人们所期待的那种积极性。结果就是保守党内客观上无人可用,张伯伦几乎是唯一人选。而张伯伦这时候实际上已经七十岁了。

当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老人被迫辞职的时候,他留下的职位又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除了丘吉尔这样“十年来孑然一身”的人之外没有人愿意伸出手去接,而丘吉尔自己也已经快七十了。因为没人能想到张伯伦九月就要因为癌症隐退,十一月就会被癌症送进棺材。




  

相关话题

  一、二战中对华丽战损比的追求一般排在首位吗? 
  英政府前官员称约翰逊曾拒绝封城并表示「新冠死者基本超80岁,已超预期寿命」,如何看待此番言论? 
  如何看待英国2周大婴儿被狗咬死,头部遭狂啃23次? 
  如果这次摩擦中俄罗斯击沉英国舰船会有什么影响? 
  英国人是更认同欧盟还是五眼联盟(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 
  北一辉为什么会背上“其思想提供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直接理论依据”的锅? 
  假设英国在百年战争中胜利世界会如何发展? 
  英法德三国哪个国家对中国的观感最好? 
  联合国五常真的牢不可破吗? 
  英国一移植医生在患者肝脏上刻下自己名字缩写,被医疗登记簿彻底除名,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哈利法克斯伯爵在1940年的内阁危机中拒绝出任英国首相?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