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关系这么铁? 第1页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前面的两位答主 @忠君爱国洪承畴@安国大将军 的回答 ,都很不错,前者提到了70年代巴基斯坦著名的亲华派政要阿里布托,后者也讲述巴基斯坦的教派问题。

遗憾的是,对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两国关系的历史起源这点上,二位说的还不多。

我写这个答案,补充下这部分内容(大坑填完了)~




前言

开门见山,先说一句结论:沙特与巴基斯坦建立特殊友好关系,是早在巴基斯坦还没正式建国的20世纪40年代、二战刚结束时就已经开始的。40~50年代,当时沙特阿拉伯的王子、后来成为第三任国王的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曾多次公开宣称:“巴基斯坦是沙特的骄傲”。

我以前写过两个和印度、巴基斯坦历史有关的答案:


只要对南亚和西亚历史略有了解,多多少少都了解到,在伊斯兰教诞生、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兴起后,相对近古的1000年(即公元8世纪到17世纪)当中,伊斯兰教经过阿拉伯半岛——(波斯)伊朗高原——中亚腹地——南亚次大陆——东南亚群岛,向东方传播的这个传播过程。

具体到印度的历史上,11世纪的德里苏丹国和16世纪的莫卧儿帝国,先后征服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广阔地区。这两个突厥人政权的出现,也就把他们信奉的伊斯兰信仰,进一步加速渗透到印度社会中。

随着伊斯兰教对印度的深入,由此造成的诸多后果之一,就是血腥的宗教冲突。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大规模流血冲突,不是死几十人就可以结束的,而是几十万人丧命的大规模屠杀。直到今天,宗教冲突依然在印度频频发生。

巴基斯坦是个伊斯兰教郭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和信德族,是该国的主要民族,占据全国总人口的81%。属于波斯语族系的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5%。他们还是跨境民族,俾路支族人分布在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几个国家;普什图族也是邻国阿富汗总人口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第一民族。

旁遮普族和信德族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绝对优势比例。我们可以笼统的说:所谓巴基斯坦人,其实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印度人”。




一、宗教冲突与印巴分治

巴基斯坦官方货币的名称和印度一样,也叫”卢比“。在巴基斯坦卢比纸币上,印着一个人的头像。这个人叫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uhammad Ali Jannah)。他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就相当于孙、毛在中国的地位,被视为巴基斯坦的缔造者、国父。



1906年,当时还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各地穆斯林教徒组织成立了一个宗教政治组织——全印穆斯林联盟。真纳出身于卡拉奇的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富裕家庭。优越的家庭条件,给可以给他提供优质的教育,供他去英国留学,考取律师职业资格(印度开国之父尼赫鲁也是走相似的道路)1913年,真纳加入穆盟,凭借出色的出身背景、教育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他在1916年就成为这个组织的主席,并在1934年成为该组织的终身主席。


在1906~1934年这段时期,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政治主张,也发生过三次重大改变——

A、在初期,穆盟基本承认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统治的合法性,保障和争取全印度穆斯林教徒的权益;

B、鉴于印度国内两大教派冲突不断,真纳等新生派穆盟成员加入后,穆斯林联盟和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大党,开始协商制定全印度改革纲领。1916年12月,全印穆盟和印度国大党签署《勒克瑙公约》,双方达成和解,还共同提倡一个建国计划:都赞同通过和平手段,与英国殖民当局展开谈判,先实现印度的有限自治,最终目标是彻底终结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可以共同生存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真纳自己不但是印度穆斯林,还是少数加入印度国大党的穆斯林。

C、很遗憾,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历史上形成的冲突矛盾,双方积怨深重,不是靠一个和约就可以完全化解的。1928年,随着两派宗教冲突再次激化,全印穆盟和印度国大党也彻底分裂。真纳也早在1921年就宣布退出国大党。


在对印度穆斯林未来的规划中,真纳曾一直抱着两条路走路的方式:如果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能做到相安共处,那就同意建议一个独立完整的印度,同时不放弃穆斯林独立的可能;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无法做到相安共处,那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就各过各的,走“印巴分治”的道路。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演进,最终让真纳和印度的穆斯林教徒,走上了后一条路。

就在二战刚结束的1946~1947年,印度宗教冲突再度激化。

1946年,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印度爆发了一场罕见的大饥荒,约300万人直接死于饥馑。自然灾害又加剧了印度的教派冲突,随机引发了1946~1947年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其中1946年7月29日,全印穆盟宣布:8月16日为穆斯林们争取建立独立巴基斯坦国的“直接行动日”,这个举动直接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流血冲突,在加尔各答一地,就有15万人丧生。1947年9月8日,印度刚独立不久,又发生宗教冲突,并迅速升级为一场大屠杀,超过50万人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生活》杂志在1946~47年拍摄有关印度大饥荒和宗教冲突的照片。宗教冲突死亡者的尸体泡在河里,没有及时收殓处理,腐烂鼓涨,任由秃鹫啄食——


1947年5月,英国政府接受了印度穆斯林联盟关于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政治要求,同年8月正式成立巴基斯坦自治领。真纳就任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督。

我们国内的历史书,说到“印巴分治”,都习惯说成是英国殖民当局为了制造矛盾,故意在印度搞的小动作,让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掣肘。其实不然,对“印巴分治”呼声最强烈的,是当时印度的穆斯林势力,他们主张从印度分裂出去。如果没有穆斯林如此兴风作浪,今天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巴基斯坦这个国家。

1947年,《印度独立法案》的各方谈判商议会场。中间是一直努力扮演调解人身份的末代英印总督蒙巴顿勋爵(中),右侧为全印穆盟主席真纳——







二、外援来了

印度的穆斯林强烈呼吁“分治”。他们不愿意和印度的印度教徒生活在一个国家,他们愿意和有共同信仰的人一起生活。

就在这个时候,沙特阿拉伯国内一些政治野心极大的王公适时站出来,向印度的穆斯林们招手了。

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的历史也不算长,1926~27年前后,他才成为独立国家。但是从1932年开始,在沙特阿拉伯的地下相继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通过与美国石油公司展开开采合作,丰富的石油资源让这个刚建立的沙漠穷国迅速暴富。

石油财富进一步刺激了沙特王公的政治野心。当时执掌沙特外交事务的沙特王子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就主张依靠本国的石油财富,通过伊斯兰教这个全世界穆斯林的“信仰语言”的影响力,将沙特所推崇瓦哈比派的教义教俗,向全世界传播出去。


印度发生的惨烈宗教冲突,成了全世界的大新闻。自然也引起沙特王子费萨尔·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关注。他决定要向印度的穆斯林族胞们伸出援助之手……

费萨尔·伊本·阿卜杜拉·阿齐兹,后来也成为沙特的第三任国王。1964年,他通过发动政变,推翻了第二任国王(他的长兄)后取得王位。1975年,他又被他的侄子刺杀——

多说几句:在继承问题上,沙特的王位不是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所以新闻里提到沙特王室,经常听到这种消息——在位的国王80多岁,等着接班的王储也70多岁了。2015年,第六任国王以91岁高龄去世,继任的王储都79岁了。我家人看新闻就感叹,说阿拉伯人结婚也太早了吧,12岁就当爹了。我赶紧解释说人家那王位不是老爸传给儿子,是哥哥留给弟弟。
迄今为止,沙特阿拉伯先后传承7位国王。第2~7任国王,都是开国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的儿子。

沙特向巴基斯坦伸出援手,巴基斯坦也迅速抓住沙特的来源。他们做出这种选择,不仅各自都有着复杂的意图,而且在其中,还有第三个国家在里面发挥的影响力——这个国家就是美国。接下来,笔者就从巴、沙两国的立场角度,分别进行具体讲述,说明下他们各自的诉求。





三、巴基斯坦的不安全感

按照由简单向复杂的讲解顺序,笔者先说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迅速接受沙特阿拉伯对他的示好和支援,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四个字——国家安全。

不妨先看下从南亚到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阿拉伯半岛这几个国家与地区的相互位置——

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南亚次大陆与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之间的过渡地域,也是从印度洋北上进入中亚腹地,或者从北方南下到达印度洋沿岸的必经之地,如同十字路口。当年英军入侵阿富汗,还是现在美国在阿富汗打击塔利班,或者假设俄国势力南下,都要经过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刚宣布独立时,和他接壤的这些邻国里,有“两敌一友”——两个敌对国,分别是西北的阿富汗和东边的印度;一个友好国家,是西边的伊朗。

除了和印度不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也存在激烈的领土归属争端,双方都宣称对普什图尼斯坦拥有主权(约49万平方公里)。印巴关系紧张,巴阿关系也是剑拔弩张。巴基斯坦加入联合国时,唯一一个在联大投反对票的国家就是阿富汗。

1950年和1953年,阿富汗军队与部落武装,在边境争议地区与巴基斯坦军队发生交火,造成两次普什图尼斯坦危机,此时阿富汗的军事强人是有“红色亲王”称号的亲苏派铁腕人物达乌德。苏联就站在了偏袒、支持阿富汗的立场上。

万幸,伊朗和他的关系非常好。

1947年8月,巴基斯坦刚宣布独立(注1)。伊朗迅速给予承认,在次年5月就向卡拉奇派去大使,还盛情邀请巴基斯坦总理利亚格特·阿里·汗(Liaquat Ali Khan)在1949年5月来伊朗访问。1950年年初,两国元首签署《伊朗—巴基斯坦和平友好条约》,互相称呼对方为“亲密的朋友”,并在1955年双双加入由美国主导的“巴格达条约组织”(注2)。尽管在上世纪70~80年代,双方曾产生一些波折,但伊巴两国总体友好关系,一直平稳保持至今。

卧榻之侧,环伺着两个充满敌意的邻国和不怀好意的苏联,刚建国的巴基斯坦如坐针毡,严重缺乏安全感。虽然和伊朗的关系不错,但伊朗并不是军事强国,无法给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他觉得不能只依靠伊朗,还需要物色更多的帮手和他们的援助。

基础这种考虑,巴基斯坦不仅在建国初期就走上了全面靠近美国的一边倒路线,也赶紧抓住了沙特阿拉伯主动伸出来的援手。到了1960年初,出于共同对抗印度的需要,他又确认了第三个实力强劲的友好邻国——中国。

注1:
巴基斯坦政体,效仿西方议会制。巴刚独立时,名义上还属于英国统治,宣称自己是英联邦“自治领”,国家名义元首是英国君主任命的“总督”,实权元首为总理。1956年,巴议会通过本国的第一部宪法后,正式宣布自己是完全独立国家,国家名义元首不再叫总督,改叫总统,实权元首依然是总理。
注2:
“巴格达条约组织”,是1950年代的冷战格局下,美国主导的、意图在南亚—西亚一线,对苏联进行战略围堵的地区性军事与安全保障组织——“中东防御区(M.E. Defense Command)”。美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国,签字国有英国、伊拉克王国、土耳其、伊朗王国,巴基斯坦。1958年7月,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哈希姆费萨尔王朝,新成立的伊拉克共和国政府退出了这个组织。






四、沙特王公的野心

说完巴基斯坦,笔者再来讲述下,沙特又是出于哪些考虑,向巴基斯坦主动伸出援手的。这个话题非常复杂了,需要比较多的篇幅。



1、内志(沙特)酋长国

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如今给许多人留下一个“富而不强”的普遍印象。富的流油,流油致富,仗着储量惊人的油气资源,真是太有钱了。

但是他的军事实力可真不咋地,打个也门胡塞武装,损兵折将不说,花大钱从英美买来洋枪洋炮,也没少送给人家当战利品。沙特军队素质之差、战斗意志之低,指挥水准之劣,在2017年开始的这场战争中暴露无遗。沙特政府被迫向美军求助,在国际上丢尽颜面。

也门胡塞武装缴获的沙特军队美制M1坦克,以及被胡塞武装击落的沙特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沙特的军事实力,今天是这个样子,历史上基本也是这么弱的水平。不光是沙特,什么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波斯湾沿岸这些阿拉伯酋长统治的产油国,都是这德性,甚至还不如沙特呢。

伊拉克的萨达姆,别看他的结局挺悲惨,但萨达姆统治时代的伊拉克军队,反而是阿拉伯国家当中战斗力最强,最能打的呢。假设在2003年3月,进攻伊拉克的不是英美联军,而是沙特军队的话,那么萨达姆指挥他手下那只已经被制裁了十多年的伊拉克陆军,不仅能成功御敌,还能反攻回去(另外三个军事实力较强的阿拉伯国家,是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


那么,沙特的军事实力长期薄弱不堪,这个国家当初是怎么建立的?他靠什么维持他自身的统治基础?在形势错综复杂的海湾地区,他靠什么维持自己的安全信心呢?

简而言之:沙特和英国、美国,是传统友好国家,沙特长期依靠英国和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力量,为他提供安全保障;沙特这个国家的建立,除了依靠沙特王族自己的军事与政治实力,更多的是搭上了二十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肢解、打击奥斯曼土耳其的这趟顺风车;以及英法两国不愿意看到阿拉伯民族实现统一、有意在阿拉伯半岛扶植亲西方的代理人、制造多个阿拉伯国家,互相制衡的结果。

笔者依然贴出若干张地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讲述这段历史——


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行省政区简图。重点是我用红圈标出来的这几个省,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巴士拉省Basra、巴格达省Baghdad、摩苏尔省Mosul、祖尔桑贾克省ZorSanjak、哈勒颇省Halep、贝鲁特省Bejrut、叙利亚省Syria、耶路撒冷省Jerusalem、汉志省Hejaz……其中一些地名,想必您各位并不陌生,在过去这些年里,凡是报道有关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巴以冲突、中东战争等等国际新闻中,都是经常出现的词汇。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错综,为了便于理解,笔者举个不太稳妥的例子:有点类似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清朝政权崛起时,控制蒙古各部的方式。

阿拉伯帝国在公元九~十世纪衰落后,先后遭受了西征的蒙古人入侵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军事征服。

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通过数次亲征,于1517年和1534年,分别征服了北非的埃及、利比亚和今天的伊拉克,占领巴格达。随后,他宣布由他来担任伊斯兰教的领袖,以及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继承者(注3)。他和他之后的历代奥斯曼苏丹,要求阿拉伯半岛和北非的诸多阿拉伯裔部落酋长邦国,向他宣誓效忠。奥斯曼帝国向这些省份派去埃米尔(Amir,意为总督、酋长),或委任当地阿拉伯裔部落酋长为埃米尔。

17~19世纪的二百多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不断衰败和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势力的入侵,他已经失去了对北非的埃及等地的控制。不过直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依然控制着伊拉克、叙利亚、贝鲁特、约旦、阿拉伯半岛的红海沿岸等地区。

具体到阿拉伯半岛上,形势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阿拉伯半岛上的各方政治势力图。

位于一左一右,处在红海沿岸和波斯湾沿岸这几块长条状黄色区域,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省,分别是西边的汉志省hejaz和也门省Yemen,东边的巴士拉省。奥斯曼帝国通常任命当地声望显赫、并向他效忠的阿拉伯部落酋长,作为该省的埃米尔。

而在半岛的中部、南部和东南波斯湾沿岸,则有沙马尔、沙特、阿曼、卡塔尔、阿布扎比、迪拜等众多贝督因人的部落政权(注4)。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满目沙漠,别看在地图上这些部落酋长邦国似乎有各地的领地分界,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以少数绿洲为中心的小部落酋长统治的邦国。

在地理地形上,阿拉伯半岛西部的红海沿岸,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汉志省和也门省,地图上左边黄色的这部分,是阿拉伯高原,被称为“汉志地区(hejaz,又译作希贾兹)”。

地图上中部白色的这一大片,由更广阔的内夫德沙漠—代赫纳沙漠—拜雅德平原组成的地域,被称为“内志地区(najd,又译作纳季德、纳杰德)”。

在地图上的内志地区,我用篮圈标出来两个部落酋长国——下方的Wahhabis,就是当时的沙特(saudis),他主张伊斯兰极端复古主义瓦哈比教派;上方的Shammar,翻译成沙玛尔,统治者是拉希德家族(Rashids)。

信奉瓦哈比教义的沙特家族和沙玛尔酋长国的拉希德家族,是血海深仇的大冤家。拉希德家族通过向奥斯曼苏丹效忠、结盟,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

除了奥斯曼土耳其以外,约从16~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殖民势力也纷纷侵入阿拉伯半岛,其中以英国最为显赫。十九世纪晚期,英国先后强迫波斯湾沿岸的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曼等部落酋长国与他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其中科威特还受到奥斯曼和英国的双重统治,即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巴士拉省下边的一个卡扎(kaza,相当于县),随后又成为英国殖民势力侵入下的保护国。

直到1914年,阿拉伯半岛上的形势,就是既有奥斯曼的行省,也有众多受到英国殖民势力操控的贝督因人酋长国。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三个——奥斯曼帝国汉志省的总督、侯赛因·伊本·阿里出身的哈希姆家族Hashimi,内志地区沙玛尔酋长国的拉希德家族Rashids,以及内志地区沙特酋长国的沙特家族saudis。

在这三个家族当中,哈希姆家族因为是圣裔血统,声望最高。拉希德家族的沙玛尔酋长国,则控制着内志地区最大的绿洲和最多的人口。和前两者相比,沙特酋长国没有优势。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他提供了意外的机会。

注3:
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就是中国人说的“黑衣大食”。
注4:
贝督因Badawi,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贝督因人分布在西亚、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于阿拉伯民族当中的一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叙利亚等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基本以贝督因人为主。




2、阿拉伯民族起义与《赛克斯-皮科协定》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和德国的关系是越走越近。就在一战即将爆发的1914年8月2日,两国又在伊斯坦布尔签定了《军事同盟条约》。同年11月,土耳其正式对英法俄宣战,加入同盟国阵营,几乎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都当作赌注,押到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去赌国运了。

随后的历史不用细讲,土耳其看走眼了,押错了局,输的是一干二净。

土耳其参战后,协约国最关注三个对土作战要地——

A、

一个是分割欧亚大陆、联通黑海与地中海的达达尼尔海峡。英法联军试图凭借他们强大的海军力量,夺取海峡要道,给东线作战的俄国送去支援。这个战略计划失败了,在1915年2月~1916年1月的加里波利战役中,土耳其人顶住了英法联军的轮番进攻,守住了海峡;

B、

另一个就是分隔亚洲与非洲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与西奈半岛以东,就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叙利亚省和耶路撒冷省。如果土耳其军队组织起来,从叙利亚西进,发动进攻……战略价值极高的苏伊士运河一旦失守或被迫关闭,对于在东半球的南亚和东亚地区有广阔殖民地和利益资源的英法而言,那是不可想象的灾难。

1915年1月,土耳其军队果然从叙利亚南下,对西奈半岛和苏伊士运河发起试探性进攻。虽然英军很快就把土耳其人击败。但威胁依然存在,英国不敢掉以轻心。

C、

土耳其的东侧邻国,就是波斯(伊朗),当时由英、俄两国殖民势力瓜分控制。英国和俄国都很担心土耳其军队进攻波斯。

当时的波斯,还是英国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一战前夕,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进行大规模军舰建造的军备竞赛,在军舰使用的燃料方面,已经逐渐用石油取代煤炭。英国本土没有油田,需要从波斯进口。波斯的油田,又集中在靠近伊拉克的波斯湾沿岸。一旦土耳其军队进攻波斯,肯定会威胁原油产地;如果土耳其威胁苏伊士运河,波斯的石油和从印度征调军队也运不过来……

因故,为了确保苏伊士运河的安全,防止土耳其东侵波斯。英国首先以埃及和印度为基地,组织英军防御苏伊士运河区,并伺机经过西奈半岛进攻叙利亚;同时波斯为基地,以其殖民地印度军队为主,防御和伺机进攻今天伊拉克境内所属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英国最先联系的不是内志的沙特家族,而是汉志地区的哈希姆家族的族长、奥斯曼汉志省埃米尔——侯赛因·伊本·阿里(Hussein ibn Ali)。毕竟人家是圣裔,声望最高——

在阿拉伯语当中,对圣裔的称呼是“谢里夫”(Sharif,衍生含义为贵族、高贵之人),所以侯赛因经常被称作“谢里夫侯赛因”。

受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侯赛因也很早就有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的束缚,重建阿拉伯王国的想法。

1893年,当时奥斯曼苏丹哈米德二世以血腥强硬手腕镇压阿拉伯民族运动,认为侯赛因是不安全分子,把他抓到伊斯坦布尔囚禁起来。直到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发动政变,在次年废黜苏丹哈米德二世。新即位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鼓吹用伊斯兰教来团结“奥斯曼帝国所有穆斯林”,试图用伊斯兰教笼络境内各民族,淡化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

嘴上宣扬伊斯兰神圣,鼓吹圣战,却把圣裔家族的后代族长关押起来,这还像话吗?为了笼络人心,穆罕默德五世赶紧把侯赛因释放了,还任命他为汉志省的埃米尔。

侯赛因回到汉志,很快想方设法绕过苏丹安插在他身边的监视人员,秘密联络各方势力,组织反土耳其活动,其中也想到在中东地区拥有显赫殖民势力的英国。因为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在侯赛因身边派驻了很多眼线监视他,侯赛因自己并不方便外出活动,就派遣他的次子阿卜杜拉,在1913底~1914年春这段时间,偷偷穿越西奈半岛,前往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开罗,与英国接洽,希望得到英国的支持。

但此时大战还没爆发,英国、法国在土耳其有很多利益,他们对土耳其保持中立还抱有很大的幻想,不希望把土耳其逼到德奥同盟国一方。为了不过分刺激土耳其,英国人对阿卜杜拉的态度非常冷淡,回绝了侯赛因的请求。

同样在1913年,位于内志的沙特酋长国,也主动向英国求援。

沙特向英国求助,目的是为了对抗他的仇家、向土耳其效忠的沙玛尔酋长国。英国出于相同的考虑,也回绝了沙特的请求。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沙特还没有发现石油。海湾地区的油田勘探史,是从伊朗(波斯)开始的。1908年前后,在伊朗所属波斯湾沿岸地区,首先发现特大油田。而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油田,是从1928年开始,先从伊拉克发现的,然后才是沙特和科威特等国。

在1913年,沙特酋长国还是一个游牧经济为主、贫穷、封闭的贝督因部落政权,又处于阿拉伯半岛内陆,即没有让英国人感兴趣的物质财富,地理位置也没有战略重要性。


一战爆发,土耳其参战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了。

在英国计划的中东战区上,重点放在土耳其帝国南部的薄弱地区,从当地阿拉伯人当中加紧物色和培植反土耳其势力,从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这一地区,对土耳其作战。

于是乎,英国对阿拉伯人的态度由冷转热,主动联络汉志的侯赛因。后者虽热情地保持了英国的联络,但一直没有答应,双方讨价还价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A、1909年,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即位后,就对境内的穆斯林热情鼓吹伊斯兰教教义,当土耳其对英法宣战后,穆罕默德五世更是一阿拉伯哈里发的身份,极力鼓吹“圣战”,讨伐异教徒。侯赛因如果和异教徒英国人联合起来发动反土起义,如何解释?

B、侯赛因希望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阿拉伯半岛、黎凡特(注5)、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在内的大阿拉伯帝国。这个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阿拉伯半岛、叙利亚、约旦、伊拉克、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全部。他要求英国必须做出承诺,支持他建立这个庞大的阿拉伯民族国家,他才愿意作为领袖,站出来号召阿拉伯人发动反土耳其武装起义。这就涉及到英国在阿拉伯地区已经取得的殖民权益。

C、法国对叙利亚和黎巴嫩,一直有殖民统治的野心。这与阿里的阿拉伯帝国构想中,对对叙利亚、黎巴嫩的领土要求,构成冲突。

这ABC三条,第一条其实是比较虚的,真想造反起义,还怕找不到借口吗?后面两条才实实在在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冲突问题。

如果侯赛因设想的这个统一的大阿拉伯王国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今天的中东地区,不会有伊拉克、沙特、科威特等诸多阿拉伯酋长小国,而只有一个纵贯阿拉伯半岛到死海两岸的大阿拉伯国家——

侯赛因这个想法,对英、法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形成了严重的冲突。英国人觉得阿拉伯人的实力比较小,但胃口又太大,跟他提的要求太高,不能接受。双方谈判从1914年11月持续到1915年初,因各自利益意图差距太悬殊,暂时搁置了。

注5:
黎凡特(Levant),泛指中东托罗斯山脉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的全部领土和伊拉克的西北地区——


然而,到了1915年的夏秋之季,中东战区的形势,对英法两国而言,愈加不利。

1915年2月,英法联军发起意在夺取达达尼尔海峡、攻占伊斯坦布尔的加里波利战役。防守海峡的土耳其军队顽强抵抗,对英国海军和登陆陆军造成沉重打击,至当年8月,战场已彻底陷入僵局,英军败相已露,这场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登陆战,眼瞅着要以损兵折将告终。

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场上,英军陷入了更难堪的困境。

1914年11月,以伊朗为基地的英军(主力是从印度征召的殖民地军队),进攻巴士拉和巴格达。土耳其军队采取退避三舍和坚壁清野的方式。英印军队因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和疫病困扰,于1915年9~10月间,被土耳其军队阻击在巴格达城外,随后又在撤退中被土军包围。

1916年1月,英国从达达尼尔海峡撤军,加里波利战役彻底失败。土耳其随即抽调兵力,延叙利亚南下,再度进攻西奈半岛和苏伊士运河区。虽然驻守开罗的英军迅速击退了土耳其人,但在土耳其人的策动下,埃及一些亲土耳其的部落和军官,突然发动反英起义。英国最担心的所谓土耳其苏丹号召伊斯兰教徒驱逐异教徒的“圣战”,看起来也正在发生。

一时间,中东战区形势急转直下,英军疲于应付,颇有全盘崩溃的迹象。

受极端被动的中东战场形势所迫,为了让阿拉伯人赶紧站出来牵制土耳其,英国不得不考虑对阿拉伯人做出更多更大的让步。

1915年9~10月期间,通过书信的方式,侯赛因与英国派驻埃及事务专员亨利·麦克马洪(Henry McMahon,在中印边境划出“麦克马洪线”的也是此人),展开了新一轮的接洽谈判。在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授意下,麦克马洪正式向侯赛因做出承诺,支持后者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的理想。但是,双方就“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的存在形式,以及国家领土疆域是否确定包括黎凡特地区的描述措辞,却含糊不清,各自有着出入明显的解释差异,这给后来事态的恶化,埋下了伏笔。(注6)

注6:
在国内一些中文的历史翻译资料里,声称麦克马洪是在英国政府不知情的前提下,自作主张地在信件中向侯赛因做出了支持后者建国的承诺,因故随后英国官方凭此声明“侯赛因-麦克马洪信件”没有经过英国政府批准,不具备法律效力。
其实不然。依已披露的《英国外交档案》H辑中相关内容,驻埃及英军司令马科威尔在1915年10月12日致信陆军部大臣基钦纳,就提到了支持阿拉伯人建国的重要意义。英国政府随后在10月20日,通过外交大臣格雷,致电驻埃及专员麦克马洪,明确同意,可以向侯赛因表示支持建立独立阿拉伯国家的承诺。


侯赛因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英国随后又与法国展开了在战后瓜分奥斯曼土耳其亚洲领土的秘密谈判。

法国虽然也意识到鼓动阿拉伯发动反土武装的重要作用,但法国坚持强调自己对叙利亚、黎巴嫩的领土要求与殖民地权益,不愿意对阿拉伯人做太多的让步。而英国为了满足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即得利益和预期利益,同时又要尽量满足法国、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要求,选择了在“暂时搁置争议要求,视事态发展,再对协定进行修正”的借口下,牺牲了阿拉伯人的要求,欺骗了包括侯赛因在内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在未告知阿拉伯人的前提下,英法两国政府经过持续两个多月的讨价还价,于1916年2月签订《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英国议会和法国内阁通过该协定后,又将其告知俄国。在俄、法两国再次就势力范围进行简短的讨价还价后,该秘密协定得到英法俄三方的共同认可——

A、深红和深蓝色的区域,为英、法两国的直接统治地带。英国占据波斯湾东岸、科威特、下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法国占据东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西叙利亚等地。英法两国派遣总督或殖民地事务官员,对上述地域施行直接统治;

B、浅红色和浅蓝色区域,是英、法两国通过与当地部落酋长”委任“、”合作“的方式,进行间接统治,成为各地殖民势力范围;

C、以约旦河为界,将迦南地区分成东西两部分。约旦河以东为外约旦,属英国势力范围;约旦河以西就是巴勒斯坦,为国际共管。

D、最上方的绿色区域,位于土耳其东部、靠近外高加索与亚美尼亚地区,是承诺留给俄国的势力范围。

E、地图底图上的灰色线条,是今天伊拉克、科威特、约旦、叙利亚、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的实际边境线。

侯赛因和阿拉伯人,就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英国人出卖了。

也是在同一时间段内,英国也转变态度,热情地和位于内志的沙特酋长国展开联络。英国同意支持沙特酋长国对沙玛尔酋长国的征讨行动,凭此打击土耳其人的势力。1915年12月26日,沙特酋长国国王阿齐兹与英国中东殖民事务总督佩西·考克斯(Percy Cox)签署《达林条约》(Treaty of Darin)。

A、沙特接受英国提供的物资军火和经济援助,英国支持沙特酋长国对沙玛尔酋长国的征讨;

B、沙特成为英国的受保护国,将自己外交和部分内政职权交给英国处理;

C、沙特承认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布扎比等处在英国殖民势力保护下的波斯湾沿岸小酋长王国的政权,承诺不会以武力吞并这些小酋长王国。




3、阿拉伯的劳伦斯

接下来,就要提及世界电影史上一部名著、在第35届奥斯卡将一口气拿了七个小金人的经典大片——《阿拉伯的劳伦斯》


影片以真实人物事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其原型叫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Thomas Edward Lawrence),是英国驻派遣到中东地区,组织和协助当地阿拉伯酋长进行反土耳其起义的特工人员——

劳伦斯生于1888年,出身于英国贵族家庭,是第7代查普曼男爵的私生子。他在少年时代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教育,大学时代主攻历史,22岁就成为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学与考古学家,前往埃及、西奈半岛和叙利亚地区从事考古探究。对当地气候、地理颇有了解,阿拉伯语也是越说越溜。1914年,一战爆发的当年年底,劳伦斯参军。不过军方最初舍不得让这位高材生上战场,而是让他在驻埃及英军,留在开罗担任情报官员。


自1914年始,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已经断断续续地联络了两年,土耳其已经获悉了一些情报。从1915年底到1916年5月间,土耳其多次向汉志地区派遣兵力,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凭此震慑当地阿拉伯人。

1916年1~2月间,侯赛因再度致信麦克马洪,称土耳其不仅派军队加强了对汉志地区的控制,还加强了对他的监视。现在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赶紧发动武装起义,否则有可能被土耳其人瓦解压制。

1916年6月5日,侯赛因的第二和第三个儿子——阿伯杜拉和费萨尔,带领大约1500名本部落阿拉伯战士,从麦地那起兵南下,向驻守在麦加、吉达(注7)的土耳其军队发动袭击,宣告阿拉伯起义爆发。

英国在红海的舰队,对进攻吉达的阿拉伯人提供炮火支援。

但是在战斗中,这些阿拉伯部落酋长和他们的武装力量,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战争都没有了解,军队组织混乱,更缺少纪律和战术素养,打起仗没有章法,也不懂与友军的配合。只是靠初期的奇袭给土耳其人制造麻烦。

英国人意识到,光靠海军军舰提供炮火支援是不够的,要想让阿拉伯起义者成为能够跟英军协调配合作战的力量,必须有人去指导他们,提供必要的军事指挥和技能培训,并充当阿拉伯武装起义者与英国军方之间的沟通者。

基于这种考虑,就在1916年10月末,英国埃及驻军司令派遣劳伦斯前往麦地那,与侯赛因和他的两个儿子接洽。

就如电影里的情节:为了能够获得阿拉伯人的接纳和信任,劳伦斯脱下英军制服,换上阿拉伯人的长袍,骑骆驼,适应阿拉伯人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凭此获得了阿拉伯人的好感(英国向阿拉伯派遣了多名情报特工,劳伦斯是其中之一)。

在劳伦斯等英国特工的参谋指导下,阿拉伯起义武装部队成为英军的一只附属武装力量。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对土耳其的汉志铁路搞袭击(注8),组织游击战。


注7:
吉达: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岸中部、红海东岸、紧邻麦加的海港城市,如今是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沙特外交部及各国使馆所在地;
注8:
汉志铁路,又译为希贾兹铁路,Hejaz Railway。北起叙利亚大马士革,南到阿拉伯半岛西岸的麦地那。这是奥斯曼土耳其为加强对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控制,由德国提供技术和资本资助,在1908年修建完成的窄轨铁路,全长1320公里,轨距1050毫米。


阿拉伯起义的战斗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

A:1916年6月~1917年1月末,为第一阶段,在英国提供的协助下,阿拉伯人发挥游牧民族的特长,对汉志铁路沿线展开游击战。因铁路被炸毁阻断,援军难以南下,在阿拉伯半岛的土耳其残军,被迫龟缩在麦地那等几处据点。汉志地区大部分被阿拉伯人控制;

B、1917年3月起,驻埃及的英军,向土耳其发动进攻,越过西奈半岛,攻占黎凡特地区。阿拉伯武装从汉志北上,配合英军作战。1917年12月,英阿联军攻占耶路撒冷。1918年1月,英阿近抵约旦和叙利亚,法军在同月占领黎巴嫩;同年9月30日,英阿联军攻占大马士革。

1918年10月30日,耗光了国力,油尽灯枯的奥斯曼土耳其,只能跟协约国签署《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宣告投降。

根据协定,土耳其向协约国海军开放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让协约国海军舰队可以自由进入黑海。土耳其海军全部军舰交给协约国处置;陆军部队的武器弹药装备交给协约国处置,士兵解散复员。协约国军队有权占领土耳其境内任何战略要地,并对铁路加以监管。

协定签订后,叙利亚战线的英阿联军和美索不达米亚战线的英印军都停止了军事行动。




4、1921年开罗协议

土耳其战败投降。但是英国对阿拉伯人许下的承诺,却没有兑现。

1916年11月,谢里夫侯赛因宣布自己是“阿拉伯诸之王”,但英国不予承认,只承认他是汉志王国的国王。1920年3月,费萨尔自行宣布自己是“叙利亚阿拉伯王国国王”,但随后受到法军进攻,在当年7月出逃,流亡英国。

而英国,则对一心想建立大阿拉伯王国的侯赛因家族,采取了软硬兼施,恩威并用的手法。

一战结束后,英国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黎凡特等地大片原土耳其领土,但英国无法应对当地复杂的部族和宗教问题,土耳其统治被推翻了,各地爆发骚乱,局势更为混乱。为了稳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殖民统治,在1921年3月的开罗会议上,英国决定在阿拉伯地区采取多个国家并存、让他们互相制衡、互相制造矛盾,避免阿拉伯民族实现统一的原则。因此,英国承认谢里夫侯赛因为汉志王国的国王;迎谢里夫侯赛因的次子阿伯杜拉,出任外约旦(约旦)的国王;奉迎谢里夫侯赛因的第三子费萨尔,出任伊拉克的国王;承认沙特为内志沙特王国(注9)。

英国向这四个阿拉伯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这四个阿拉伯国家允许英国驻军,接受若干英国官员作为本国的“政府顾问”;这四个国家要把本国的外交事务和部分内政事务交给英国处置;当上述四个国家发生边界冲突时,由英国出面进行调解(注10)。

注9:
1917年,俄国国内接连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推翻。当年11月24日,苏俄领导人托洛茨基在《消息报》上公开之前英法俄三国秘密签署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全部内容,曝光了协约国预想在一战结束后接手奥斯曼帝国、欺瞒阿拉伯人的如意算盘。
《赛克斯-皮科协定》内容被公布后,英法两国一度陷入外交危机,非常尴尬。
已经武装起义的费萨尔也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甚至私下重新和土耳其取得联系,只要后者能答应他的条件,就脱离英国人,重新回到土耳其一方。土耳其负责阿拉伯地区军政事务的杰马尔帕夏没有答应费萨尔提出的要求,费萨尔才没有倒向土耳其。
1917年,美国参战。次年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着眼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威尔逊十四点计划(Woodrow Wilson's 14 Points Speech)”。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和“民族自决”。
英法两国并不想接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里这些内容,但因为美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强,在协约国集团当中的实力越来越重要,英法只好很不情愿地表示欢迎和赞同。
因此在1921年开罗会议上,英国只好顺应战后大形势,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安排阿拉伯圣裔哈希姆家族出身的阿伯杜拉和费萨尔兄弟,分别出任约旦、伊拉克两国的国王。
注10:
直到一战前后,贝督因人仍然是游牧社会状态,对现代国家的领土版图、边境线没有遵守概念,各部落政权经常因放牧越境、争夺沙漠绿洲发生冲突。

当1918~1921年期间,汉志王国把重点都放在黎凡特地区时,内志的沙特王国,进攻汉志王国故地麦加和麦地那。1925,沙特攻占麦地那、麦加和吉达,兼并了汉志。谢里夫侯赛因在英国的保护下出逃,随后宣布退位。

趁虚扩张的沙特王国,也曾短暂地产生过统一阿拉伯的南头。在1920~1921年和1922~24年期间,沙特组织发动了对科威特、伊拉克和约旦的袭击。但是在英国的“劝说、调停”下,都通过签署边界界定跳跃的形式被平息了。

各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地区并存,相互之间矛盾不断的格局,由此确立下来,并一直保持至今。

1958年,伊拉克发生“7月14日革命”,费萨尔二世和王室成员在政变中全部被杀,伊拉克哈希姆王室绝嗣。政变发生后,费萨尔二世的尸体被拖到大街上,遭到羞辱和肢解。

下图左边为被吊起来示众的费萨尔二世已经残缺不全的尸体,右边是首相努里·赛义德的尸体——


外约旦在1950年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并在1953年废除了《英约同盟条约》,彻底摆脱英国殖民,完全独立。

约旦王国的国旗,依然是在沿用1916年汉志王国宣布民族起义旗帜的基础上,做了一点改动。也是在1920年曾短暂存在了三个月,被法国镇压的“叙利亚阿拉伯王国”的国旗。

以下三面旗帜,分别是1916年阿拉伯民族起义旗帜、1920年叙利亚阿拉伯王国国旗,今天约旦哈希姆王国国旗——







三、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世界

已经有朋友在评论里指出,我这个答案“有点跑题”。

我想说的是:不是有点跑题,是跑的实在太多了,写1916年阿拉伯民族起义这部分时,我一激动,就没搂住。

因本文内容题材,涉及国际政治和伊斯兰教的内容,我不指望哪家出版社愿意出实体书或者哪家杂志社看上刊登的可能了,再加上又到年底事多的时候,所以不打算再特别细致的写下去。

现在阿拉伯民族起义这部分已经收尾。您就当是看一篇历史人文科普吧。

接下来,把重点放到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上。



1、伊斯兰教的的软实力

通过上述1916年阿拉伯民族大起义的故事,就可以了解沙特这个国家的建国缘由:

A、沙特阿拉伯是在英国唆使下,当汉志王国把军事政治的重点放在叙利亚时,他在背后进攻汉志王国旧地,吞并麦加、麦地那等伊斯兰圣城,驱逐圣裔家族族长谢里夫侯赛因,趁机崛起的一个阿拉伯酋长国封建政权;

B、沙特的势力壮大后,也产生了统一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大阿拉伯王国的想法。在1921~1924年期间,他数次发动对科威特、伊拉克、约旦、卡塔尔等周边国家的侵略。在英国的“劝告、调解”之下,他只好知趣的选择了跟这些邻国和解,签署边界条约。

C、在1920~1940年期间,包括沙特、约旦、伊拉克、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在内,都和英国签署条约,接受英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在政府里安插英国指派的“顾问”,受英国殖民势力直接干预。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20年代,阿拉伯人遍布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黎凡特、北非等地,社会发展极不均衡。

当时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和黎凡特的阿拉伯社会,是最发达、最开化的。原因有二:

其一、、这一地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植被覆盖率更高,自然条件相对而言更适合农耕,当地的阿拉伯部落大都从事小麦种植、种桑养蚕和手工业。你没看错,就是养蚕,叙利亚不仅在19世纪末是中东地区的生丝出口国,还长期是世界排名前十的粮食出口国。叙利亚的传统冶金业也很发达,大马士革刀那是赫赫有名。

2、黎凡特地区,有一个很特殊的城市——耶路撒冷。

这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圣城。从十字军东征开始,西方人就很关注这里,到这里旅游、朝圣,经商。因此叙利亚在19世纪就广泛接受西方的投资和文化影响。

当地的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相对更能接受西方文明、社会世俗化,能接受外来事物,象阿拉维派干脆都过圣诞节。


相比之下,阿拉伯半岛因为气候更加干旱、水资源更少、沙漠面积更大等原因,当地贝督因部落反而还处在部落游牧社会的落后状态。汉志王国的经济支柱,是朝觐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信徒来麦加朝觐,由此给当地带来的客观收入。

内志的沙特王国吞并汉志,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且直到今天,朝觐收入依然是沙特阿拉伯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从1928年起,从伊拉克开始,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相继发现储量惊人的石油。石油经济改变了他们的社会经济结构,实现了陡然致富。

1930年代,美国”三标准“石油公司(注11),与沙特政府签署协议,沙特向美国石油巨头出售油田开采出租权。石油开采收入不仅改变了沙特的社会经济结构,实现了陡然致富;而且也让沙特与美国结成地区合作同盟。沙特又和美国套上了近乎。

注11:
1911年,根据美国反垄断法,洛克菲勒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被分割成新泽西标准公司(埃克森石油)、纽约标准公司(美孚石油)、加利福尼亚标准公司(雪佛龙石油)。1920~30年代,这三家标准石油公司都在海湾地区组织勘探和采油作业,向沙特王国政府购买油田开采租让权。
从1930年代开始,在石油利益基础上,美国和沙特就成为长期友好国家。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卡舒吉事件上的表态,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沙特王储的暧昧关系,不过是两国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丝体现而已。

因此,沙特阿拉伯在1925年占领麦加,驱逐圣裔,一直受到名不正言不顺的嫌弃。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世界,他的社会发展状态也是落后的。哪怕在1930年代有了石油财富,也难以改变其“暴发户,没文化”的既有印象。

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英国都是战胜国。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冷战格局迅速出现的国际新秩序环境里。以王子费萨尔为首的沙特王室成员,认为沙特可以利用他和英美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上发挥一定影响力,改变自身的传统国家形象。

那么,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靠得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么是工业大国、军事强国、经济富国,有能力把自己实力雄厚的某些方方面面对外输出。

但是沙特都没有参加二战,除了石油经济以外,他在军事、工业、金融等领域都没啥强项。他唯一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地方,就是伊斯兰教。麦加圣地在他的境内,穆斯林都要来沙特朝觐。

因此沙特,就确定哦以宗教作为国际影响力输出的主要形式。首先从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信徒开始。




2、宣扬正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播瓦哈比教义。

瓦哈比派Wahhabi,其创始人叫瓦哈卜,其教义的特色是“复古”,要革除多神崇拜和一切形式的偶像,主张整肃社会风尚,净化人们的“心灵”。沙特阿拉伯还是酋长部落时,其祖先穆罕默德·本·沙特支持和赞赏瓦哈卜的宗教改革主张,瓦哈卜则支持伊本·沙特实现政治统一的主张。伊本·沙特与瓦哈卜遂结成宗教与军事联盟。瓦哈卜担任教长,专事讲学、宣教,借武装力量传播新教义。(注12)

因此瓦哈比,是沙特阿拉伯这个政教合一国家的国教。言下之意就是说,瓦哈比只是沙特的国教,不是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国教。

约旦、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印度穆斯林、中国穆斯林……这些国家和教众,都是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教徒,但他们并不接受瓦哈比教义。

具体1940年代的印度穆斯林教徒和后来的巴基斯坦,和沙特的关系则更加疏远——和阿拉伯世界没有多少真感情。

这是因为在南亚的历史上,伊斯兰教主要是通过突厥人和突厥化的蒙古人,随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政权的建立,传播到印度并扩大影响力的。

由突厥民族文化带来的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力才是最显赫;阿拉伯人原汁原味的正统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影响反而是很次要的。

一直到20世纪前半叶,在印度穆斯林心目中,最伟大的伊斯兰国家不是阿拉伯的哪个酋长国,而是奥苏曼土耳其。土耳其的苏丹,才是印度穆斯林教众最崇敬的哈里发。

所以,沙特阿拉伯从40年代开始,向印度穆斯林提供各种援助,对巴基斯坦施加影响力,就是考虑到要强化其阿拉伯正统伊斯兰的文化身份,淡化巴基斯坦的突厥伊斯兰文化,同时宣扬他的瓦哈比教义。

注12:
最讽刺的事,是虽然沙特对外宣扬瓦哈比教义,沙特国王和王室成员自己却做不到。
瓦哈比属于伊斯兰复古主义,严禁高利贷盘剥和商事交易中的巧取豪夺,禁止吸烟饮酒、赌博、淫秽,反对将音乐、舞蹈引入宗教仪式;反对一切腐化、堕落和违背人格的享受,谴责奢侈豪华,禁止装饰豪华的清真寺,禁止穿着丝绸和华丽服装、佩戴金银珠宝首饰等。
但是沙特国王和王室成员却常年过着穷凶极奢的生活。
真正严格遵守瓦哈比教义的,反而是基地组织创始人、恐怖大王本拉登。从1980年代到阿富汗抗击苏军,打游击战开始,本拉登就遵循教义,过着刻意极端清苦的生活。911事件后,本拉登隐藏到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2011年,本·拉登被美国派遣的特种部队击毙,美方发现,他长期隐藏的这座建筑不仅没有太多装修和名贵家具电器,而且也不装空调,在巴基斯坦的夏天是很难熬的。
1990年代,本·拉登曾写信给沙特第五任国王法赫德,指责其奢华的生活,是在违背瓦哈比教义。对本拉登的指责,法赫德国王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3、与伊朗展开宗教与国家实力的竞争。

伊朗是波斯人国家,也是海湾的地区大国。

虽然波斯人被阿拉伯征服,接受了伊斯兰教,但波斯人的民族自尊很强烈,其民族历史文化工业颇为源远。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是千年的冤家。而且伊朗和沙特都是产油国,都有财力对外施展影响力。

二战结束后,伊朗也产生了在中东地区,试图扮演地区强国的雄心。

伊朗的伊斯兰教,以什叶派为主;而沙特这个瓦哈比教派,属于逊尼派。

笔者在前文中说了,1947年巴基斯坦刚建国时,周边三个邻国里,有“两敌一友”——两个敌对国,是印度和阿富汗;一个友好国家,就是伊朗。

伊朗和巴基斯坦关系融洽,因此什叶派穆斯林,在巴基斯坦很有势力。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就出身于卡拉奇的一个什叶派穆斯林商人家庭。

1960~70年代,巴基斯坦政坛上的“亲华派”代表人物阿里布托,也是什叶派穆斯林。1974年,阿里布托访华,与周、邓等在一起——

沙特阿拉伯不愿意看到波斯人的伊朗在巴基斯坦发挥什叶派的巨大影响力,认为必须赶紧行动,也要在巴基斯坦传播他阿拉伯人的逊尼派瓦哈比教义。

什叶派的波斯人国家伊朗,与沙特阿拉伯,都对巴基斯坦发挥影响力,造成的影响,就是让巴基斯坦国内持续发生教派冲突。

一直到今天,巴基斯坦国内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依然时常爆发教派冲突。




4、互相利用与一事二主

由此,沙特和巴基斯坦,可以说是互相利用。巴基斯坦甚至代办了沙特的部分外交职能。比如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穆斯林信徒如果想去麦加朝觐,不必去沙特大使馆办签证,在巴基斯坦办理就可以。因为沙特在50年代初就授权巴基斯坦,有代办签证的权利。

中国和沙特,是迟至1990年才建交。在60~80年代,中国赴麦加的穆斯林信众朝觐团,就是先抵达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在当地办理赴沙特的签证。

而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利用地缘特殊性,他不仅在冷战时期,与中、美两个国家建立地区军事合作关系,对抗印度、苏联。而且还利用沙特、伊朗这两个伊斯兰国家都试图对他发挥宗教文化影响力的机会,同时得到沙特和伊朗的援助。

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后不久,就制定了全面倒向美国的外交政策。1950年代,出于冷战时代,对苏联展开战略包围的需要,美国也开始大力武装巴基斯坦白,拿出来的都是诸如F-86战斗机、AIM-9响尾蛇导弹、M-48坦克等当时的先进武器,让巴基斯坦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拥有超过30万人的现代化陆军(其中10个精锐的全美械师)。

美国虽然可以提供军援,但军援并不是免费的,巴基斯坦又是个穷国,哪里买的起?

是沙特这个油霸大土豪,大手一挥,给巴基斯坦提供美元赞助和金融担保。你买东西我掏钱。

巴基斯坦的美制F-86战斗机——

沙特这么大方,伊朗就坐不住了。

当时伊朗是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巴列维国王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一看沙特掏钱给巴基斯坦买单,自己脸上挂不住,好歹也得表示下吧,不能让阿拉伯人把我们比下去,那多没面子啊。沙特给你钱买美国的武器,那我们就支援你的经济建设吧。1955~1958年期间,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累计5.8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款。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沙特宣扬圣战,号召穆斯林前往阿富汗,帮助抵抗苏军。通过这个机会,中国和沙特,通过巴基斯坦取得间接联系。1987年,尚未和中国建交的沙特,居然从中国购买东风3型导弹,巴基斯坦在里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尽管由此导致在巴基斯坦国内,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教派冲突不断,但相比同时得到两个伊斯兰富国的好处而言,这点负面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基本就如此吧。

我这篇文章,把沙特和巴基斯坦的特殊关系的历史成因做了简单的总结,稍带着还狠狠地跑了题,把1916年阿拉伯民族大起义的来龙去脉也讲述了一遍。

至于巴基斯坦陆海空三军对沙特发挥的影响力,其他答主也多少说了一些,我不展开细说了.

全篇2万字出头,不打算再继续耗时间精力。这个坑填完了。

END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下结论:电影想把Freddie塑造成一个有人性的神,却忘了真正的Freddie只是一个有神性的人

如果作为一部粉丝向的情怀片,《波》已经达到了满分,哪怕不谈对细节出色的把控,光是最后二十分钟的神级还原已经足够让所有的情怀在we are the champions中泪流满面

感受一下当时的直播:

Live Aid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941240030597120


Live Aid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941515751579648

但是作为一部传记片,《波》还是太流程化了,才华横溢的主角惊艳出场,遇到小人,遭遇挫折,众叛亲离,踢开小人,亲友重聚,完美收场。作为人物小传也算及格,但是对于Freddie这样的传奇人物的剖析还是不够大胆,想要表现其人性的一面,又不敢去探索Freddie其实也有自私功利的角落,想要表现其亦男亦女的魅力,却又只是浮于外表没有触碰到灵魂,以至于片子自始至终有种畏手畏脚的憋屈感。

不过不管受众是谁,《波西米亚狂想曲》至少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再加上Queen的音乐加成,哪怕不至于血脉喷张,但让观众在电影院点点头抖抖腿还是绰绰有余了

看完电影之后,再看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词,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freddie的生命像一场华丽的错觉,但他所留下来的,is not fantasy




  

相关话题

  印度航空计划增加直飞美国航班,对此你怎么看? 
  印度是否有可能最快在 2022 年就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比较自由浪漫的国家,为什么《何以为家》里却完全没有提现这一特点? 
  中东女人为什么把自己捂那么严实? 
  62年的中国可以打得过现在的印度吗? 
  为什么没有国家因为德尔塔病毒向印度索赔? 
  伊朗人是如何看待马拉松的? 
  “印度首超中国成全球FDI最大目的地”,野蛮人在敲门了? 
  印度开通阿塔尔边境隧道,可加速运兵至中印边境「拉达克地区」,你怎么看? 
  如何评价印度?印度是否可能超越中国? 

前一个讨论
如果伏地魔选择留下来变成一个幽灵会发生什么故事?
下一个讨论
知乎上怎么这么多国民党地主的后代?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