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挖个坑。。。
日本铁路市场大,竞争激烈,人们也较为关心(铁道迷文化盛行),也就催生了各社新世代电车多彩多样的工业设计外观。
所以,列车外观也是日本铁道各社新推出列车的一个着眼点(卖点、亮点)。
以JR自身来说,JR各社的列车设计都各有特点和独有的“设计语言”或“设计元素”。
例如:
同样是面对「减轻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微气压波」的课题,就产生了JR东海和JR东日本两种思路略微不同的车头设计,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N700系又扁又平的鸭嘴兽车鼻(JR东海),以及E5·E6系又窄又长的车鼻(JR东日本)造型。
其中个人最欣赏的还是JR东日本。JR东日本作为本州三社中最阔绰的一家,可能业余之时也自然爱玩设计。这其中就诞生了甚至让国内普通人都有印象的不少经典设计。
稍微改一下题目。因为目前JR及各私铁基本没有机辆客车,只有一些包车才会出动机车,日常机车仅拉货车或者甲种输送无火电车,而包车出动以及甲种输送必然被铁路爱好者沿途围追堵截,辨识度依然足够高。而某种程度上日本电车与地铁区别仅仅是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信号也通用,地下铁跟地上铁跨司运营也不是啥新鲜事,所以将题目中的“机车、地铁列车”合并为“电车”。
以下进入正论。
车头形态多变乃是差异化服务的一环,不爽不要玩。(手动滑稽)
通过各种不同车头上各异的细节(头灯、副灯、尾红灯、涂装、几片挡风玻璃、是否有重联风挡等)差异,根据之前积累的印象来初步判断是不是需要乘坐的列车。不过这种判断时灵时不灵,还是得等车近了才能看清车头的车次及运行方向是不是要坐的车。比如满首都电铁圈乱跑的15节版E231,还全都是窗下绿橘条(另外一种蓝白条15节电车还没来得及查车型),确实有点误导人。
题主有一张图是四季岛,那就从四季岛开始说起。车头霸气的四季岛旅游专列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上,能上车的非富即贵,普通民众基本无缘。为了满足高端乘客在车头展望的需求,四季岛头车的乘客座位布置如同电影院,第一排最低,后面座位逐级提高。配上超大前挡风玻璃,给予乘客影院级视觉享受。当然,四季岛比其他车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司机就坐在第一排乘客作为前面左边,看上去跟个大巴司机也没两样。(实际也差不多,都是车把式)
而普通民众能够乘坐的电车里头,也还是有一些可以坐着展望前面的。比如小田急的浪漫列车(貌似隐退),司机得在客舱开个小升降梯进驾驶室,司机上去还得把升降梯拉起来不影响乘客,给人感觉驾驶室挺憋屈,只能苦了司机。另外一些车虽然也是前排能展望,但是司机还是比较舒服,比如北海道一些内燃动车组,司机背后一块巨大的透明玻璃隔开客舱跟驾驶室,也不影响前排乘客观景。
再次的就是一些通勤电车,一整条挡风玻璃,但是因为司机客舱门的关系透明玻璃只能分段,想看前面展望只能站着,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
最惨的是那些带重联风挡的电车,前面展望视野狭窄,唯一好的是能看到一点风景。另外有些车头虽然是电饭锅造型,但是重联处背后可以展望列车前进。
一点都看不到的有485系及衍生型号的电车,车头犹如电饭锅,还有些电饭锅不带重联风挡。另外还有跑机场的NEX,虽然也是电饭锅头,但是重联风挡藏在两片折页门后面,需要的时候折页门打开,挂上车钩,由司机手动完成风挡连接任务。(我就想问一句,荷兰铁路是不是找了个鬼子来当高层,居然也有跟日本差不多的电饭锅电车。)
铁路公司不傻的情况下,自然喜欢铁路爱好者坐车运转(多赚一份车票钱,能捞一个是一个)顺便拍点视频贴出去(免费的宣传员谁都想要),至于线位这种玩意,真的是秘密?(真不是嘲讽某CR,有心的坐一次车,结合网上各种地图app能自己就能把路径算个七七八八,再结合记忆,能排出不少中途站详细的车站线路图。
当然坏事被铁路爱好者拍到的也不是没有,几年前就有JRF甲种输送时挂车失败的视频流传出来,不过几个JR都死猪不怕开水烫,加上没出事也没报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