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2018 年 7 月 23 日发表在 arXiv 上的这篇宣称室温超导的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qfzkl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在前几天,他们发布了第二版。。

相比于第一版来说,第二版作者更多了。。反正我吃瓜不嫌事儿大,看起来又拉过来有更多人背书了。。╮(╯_╰)╭

在内容上来说,第二版补了不少数据,整篇文章长达75页,附录最后的表格中有一百多个实验记录。。


当然我们还是最关心的是repeatable noise。。╮(╯_╰)╭

第二版里,他们更新了最重要的一张图,数据没变,但是图变得清楚多了。。

本来原本只有最下面两组数据(黄绿,绿)能明显看出重复噪音,现在看起来红色的数据也具有相同的噪音。。当然,也有人猜测上述【可重复的噪音】是温度依赖的,可能具有一些物理原因,arxiv.org/pdf/1808.10388

同时,在这张更清晰的图中,可以发现黑色和黄色的数据也有相同的噪音,但是有所平移了,而且这组噪音似乎又跟另一组不同。。

他们在文章中回应,这些【可重复的噪音】是真实的测量结果,噪音强度超过仪器本身的系统噪音,但是原因是测量因素导致还是某些物理原因,还不知道。。╮(╯_╰)╭

如此一来,如果【可重复的噪音】并不是温度依赖的,那更可能是测量过程中时间依赖的,比如使用了相同的降温速率,从而黑、黄两组具有同样的噪音模式但是有所平移。。

目前他们还没有关注于噪音的分析。。这几个月中他们更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但是最重要的【可重复的噪音】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这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弱点,【可重复的噪音】往往直接意味着数据造假,而他们这次一定要自证清白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是不可重复的【噪音】也不表示没有数据造假,因为噪音本身也是有特点的,不同的来源机制会给出不同的功率谱对环境变量的依赖关系。。所以,我更关心噪音的功率谱是长什么样子的,原则上只要对原始数据做一个关联函数就行,这不仅可以帮助定位噪音来源(目前已知),还能给做理论的指明研究方向。。所以即便是噪音,只要做所了解,将会知道很多不能直接测量到的物理。。


观察噪音,是学术圈基本的质疑方法。。因为一般需要数据造假的人,往往都不知道噪音的模式,以为只要看起来随机就好了。。噪音的功率谱了解一下,甚至本身仪器的噪音指纹了解一下。。

╮(╯_╰)╭

但是他们目前对噪音依然是一无所知。。

╮(╯_╰)╭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人数理化学科成绩似乎秒杀外国人,但世界相关的(出名的)顶级的科学家几乎全是外国的? 
  人会被高压电「吸」过去吗? 
  有哪些虽然正确但却没啥用的公式? 
  既然宇宙有最低温度下限,那有没有最高温度上限? 
  核弹当量怎么计算?爱因斯坦给出的公式是E=MC的平方,具体怎么展开? 
  有哪些物理学上的事实,没有一定物理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为何单个电子通过双缝会发生干涉? 
  杨振宁和李政道当年为什么闹翻了? 
  如何解释压铅块导致铅块吸在一起的实验不是因为大气压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下雨的时候,跑与不跑落在身上的雨点是一样多的吗?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碳氘键为什么比碳氕键稳定?
下一个讨论
HBO 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中,为什么科学家都不相信反应堆会爆炸?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