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材料真的到了必须被劝退的地步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engxiang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1世纪的材料科学研究前沿基本上成了伪概念,进入了经院哲学般自洽而无用的境地,成为了人类智力的奇观而悖离了它的初衷。

20世纪的材料学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应用性。从原子分子的物理学到周期性中蕴含的固体理论,这是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石,这理论层面的连续谱衍生出从软物质到晶体学的庞大学术谱系,各自对应着物质世界的一种观测视角。从这个理论内核出发,材料科学又外延出许多重要的分支。其中两个方向十分引人注目,其一是利用各种理化手段(电磁波、粒子束、机械探针等)对材料的各种物理特性进行测试的领域,另一是材料设计和加工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它们对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的材料科学带有深刻的20世纪的科学属性,每次科学范式的重大变化在材料科学上都得以迅速而显著的体现。量子理论、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计算机成为贯穿20世纪材料科学的关键词。但受限于理论水平、技术能力和资源投入,20世纪的材料科学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学术盲点有待探索,它曾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学科。2000年前后,人们曾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抱有美好的期待,显然材料科学能够在整个学术大爆发的版图中占领一席之地。当时相关的论文、报告与评述都是这么认为的。

后世的科学史专家可能并不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但我会把很大的责任归结到2000年美国的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由此,21世纪材料科学开局的第一个热词变成了:nano。在我国,师昌绪等耄老和前辈也推动了中国版的NNI,不过它的作用显然没有学术界前沿方向固有的传染性显著。我相信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设计各自的纳米技术路线图的时候都怀着美好的愿景,希望利用业已成熟的手段对夹缝中的尺度进行彻底研究,毕竟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然而,21世纪畸形的科学评价制度将先行者们的高瞻远瞩变成了追名逐利的赛场。

2000年后的几年,美国诞生了一代材料科学大师,其中不乏华人。一个科学家想要封神,自然个人的水平是基础性因素;但学术界不乏天才,只有历史的进程才是那个决定性的因素。举一个身边的例子,一个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在90年代末利用纳米材料,在一个彼时并不火热的艰深而关键的科学领域做出了一鸣惊人地开创性进展,其工作至今被人赞颂(和引用)。而21世纪初,因为种种际遇,其获教职后却转向了应用的纳米技术研究,于是发了很多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做出了几个重大的专利。然而,其原来的学科一直在不温不火地发展着,直到10年后才突然变成显学,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谁知道如果给这位学者不同的机会,其是否会成为近几年某个诺贝尔奖的得主之一呢?

近年来材料科学的前沿如大家所见,已经成了自己的一个闭环。科学研究的问题环环相扣,构成一个问题的网络,和证据的网络,最终网住的本应当是基本的科学问题,或者重大技术难题。目前材料科学的前沿方向,却往往是一张莫比乌斯网,既缺乏实质性的学术洞见,又没有落脚到实际问题中,它只是一堆具有复杂结构的自我指涉。溶液中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状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及其对电子结构的影响,这样的硬骨头有哪个课题组在啃呢?大面积无缺陷单晶free-standing单层二维材料的低成本制备,又有多少成功的案例呢?(两个例子不是很贴切,请领会精神。)某些虚无缥缈的纳米能源,某些毫无临床转化前景的生物纳米材料,为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研究兴趣?这个里面的原因,相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明白了。因此,材料科学作为一门显学的衰落,或许并不是预言,而恐怕是已经在发生的初期了。

材料科学的前沿走向了狭路,但原生的材料科学也并未止步。那些做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的人总是自嘲脱离时代,而我觉得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火种。一部分凝聚态物理,一部分物理电子学的研究者正在材料学本应趋向的那条道路上前行。高分子材料化学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具有重要方法学意义的新技术出现,不断影响着工业界。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希望,也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

以上是我从工程技术研究者的角度对材料科学的回顾、评述与展望。下面讨论微观层面的问题。

如果你的人生意义仅在于以较低的付出来换取更多的财富,那最理性的做法是调查出各个学科的性价比,画一张横纵坐标分别是付出精力的量化值以及收入的期望值的图,再圈出可行域,找到最优解。这种带有后现代色彩的人生哲学如同agent-based model里面的那个agent,也是饶有趣味的价值取向,在此并不judge,只是需要指出材料科学相关学科很大可能性并不落在可行域里或者会被优化器给优化掉。

如果你想在保障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参与我们时代的发展,材料科学并非死路一条。但不应盲目地追寻最舒适的发展方向,而要找到真正把个人能力、志趣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及国家需求相结合的点。这个点可能在材料科学上,也可能是和材料科学相关或不相关的其它领域里。

在多数情况下,只要能够放弃框定发展方向的执念,本科专业并不是一种束缚。以目前的教学层次和教学水平来说,本科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基本文化素质培养,很多情况下和实际业务并非一一对应,基础学科尤其如此。硕士可能有多一些的职业训练属性,能够以专业人士的标准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视角下,除非医疗、司法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本科专业的限制是很少的。随着学科交叉和生产力转型,当前的社会分工对科班出身的执念正被迅速消解。我们说国内高校材料科学的本科课程设置多有重大缺陷,但是对学生来说,一本无所不包的《材料科学基础》如果能吃透,对以后的工作也往往会大有裨益。本科阶段更重要的是找寻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利用高校的平台帮助自己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本科(非材料)之后转行,临毕业拜访原来系里德高年劭的一位老院士,她听了我的选择的时候明显感到一瞬间内心的遗憾,但她马上对我表达了真诚的鼓励与祝福,表示加入新的学科并不意味着放弃旧的专业,而我恰好对此深以为然,也在以后的工作中屡得印证。可能并非国内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如此宽松的气氛和开明的主事者(比如……<del>以前的某CCME</del>),但院士的这一说法在很大程度上确为事实。

因此,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多在于过程管理。学什么样的技能?怎么选课?怎么开展科研?有一个陷阱对材料科学来说是十分严重的,那就是快速成功的诱惑。曾经有个时代,长一个新晶体就是一篇CryEngCommun,而别人烧炉子、推式子、养耗子、过柱子皓首穷经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去发表。问题是,这样的工作太容易把人培养成熟练工了,我个人就了解不少因此把自己的能力自我局限的人。简历或许很不错,但谈一谈就知道对材料科学都没有入门,还不如我一外行。人们常说,材料科学找个民工就可以做了,即是指的这一方面。材料科学的真正核心技能在于布拉格方程,在于态密度分布,在于flory统计,在于Ising模型,在于直接刚度法(或许我还应该加上Fe-C相图这种恐怖的东西),更在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于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是民工做不到的,也是我做不到的,就是希望你们去下功夫打磨的。

硕士的训练,就更加对接行业了。从本科高年级,有志从事材料科学事业的学生就应该确定自己未来的细分方向,做好职业规划。那么这样的本科生,以及所有材料领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材料科学的专业训练应该已经入门了,不应该听外行如我的劝告,而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即使选择了不合适的细分方向,也应该有自己调整的觉悟了。去寻求一些连Fick定律有几条都未必知道的互联网大佬之建议,也大抵只能是毫无建设性地惺惺相惜了。

带回家的信息就是,无论材料科学的前沿让我们多么担忧,材料劝退仍然是个伪命题。

管好你自己。


user avatar   waffenss-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材料科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迭代,换句话说,没有"新材料“

别看成天新材料概念炒作的很高,黑科技材料什么的在媒体上比比皆是,材料高分文章一堆一堆的,但实际情况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比如说材料里面最火的电池,年化性能提升有多少?10%顶天了,这还是多少科研人员拼命干的结果?这种增长率实际属于技术的自然增长提高,这个增长率比it行业慢多少可想而知。

大家去看Nature Materials或者其他刊物,快二十年里报道的几千篇高大上的材料里真正落到实处的有几个,可以告诉你这个数字基本上是0.

对比另外一个天坑专业生物。我们每年都看到的新药新疗法,例如格列卫,免疫疗法等,其实源头都是几片nature文章的,这说明什么?说明生物研究还是有用的!类似的例子能不能在材料学中找出来,答案是不能。所以我一直坚持材料才是 生化材环 里面最烂的那位。

材料,另一个问题是虽然原子级别上复杂度高,但理论门槛低。比如石墨烯,其实阿猫阿狗都能做,谁都能参和一脚,最后又有什么用?所以一出个新概念,大家可以一窝蜂上去灌水,炒作。

所以,作为材料学院的教师,我一直是坚定劝退材料的。


user avatar   qiu-xi-yi-p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入学被洗脑,誓为材料人; 学习到难点,背了分就高。 名词脱口出,以为学的好; 不想不知道,数理全忘掉。 幻想读研妙,保研我骄傲; 反观那些人,个个要跨考。 跨考课程难,学校没我好; 我若能直博,岂不是更好? 未来要努力,定要补高考; 硕博才知道,败类真不少。 遇事石墨烯,加了都是宝; 你问他为啥,他也不知道。 看看周期表,元素对我笑; 还有磨金相,手破也要搞。 实验的仪器,看着真华丽; 现在回头想,原理懂个屁。 升温调参数,动动机械臂; 各种显微镜,我学屠龙技。 都说导师懂,我向他请教; 他说看文献,想想创新点。 进而问师兄,这才领悟到; 取他人论文,换原子发表。 还能掺个杂,放进锅里炒; 前景多光明,全靠吹牛逼。 材料重性能,工具人一名; 背后的奥秘,原来是物理。 理化和电子,都在做材料; 物化凝聚态,微电半导体。 一入材料门,都是一家人; 学生总抱怨,学校为啥搞? 自然系数高,影响因子好; 灌水更容易,论文易发表。 今日九八五,明日双一流; 材料是怎样,在哪都一样。 三十到而立,车房买不起; 读书读到头,别嫌薪资低。 转行困难大,培养是原因; 和别专业比,真正学了啥? 进入新十年,一切未改变; 君看博士生,堆积有多少。 理工专业多,也有人吐槽; 为何四大坑,沦为万人嘲? 若避免悲剧,止损是第一!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一定退。材料,生物和化学的大多数专业和研究方向都是“体力密集型”搬砖学科,有统一的优点:升学门槛低,资质要求低,出国容易。人生在世,就是心里要有X数,看看你能否利用这三个优点成功地把自己的人生推上一步。

如果你是打算靠读书来出国,再移民。材料还是不错的。因为国外也是搞的伪化生,需要砖工;而本国人又不爱读这种无聊前景也差的专业,所以就招收中国人印度人比较多。也就是说,你可以把材料专业当成一个你出国移民的跳板,至于你踏上跳板之后是转CS,还是嫁老外,还是学好外语好好实习当个国外白领,就看各人本事了。尤其是对于一些人,移民是钢需但是没有钱,例如知乎上活跃的一些LGBT留学生。

另外,尤其你去一些工科材料专业,从各个高校的培养计划来看,属于那种对于资质要求不是很高的,数学物理等特别硬的课其实比较少,要求也比较低,对于智商一般的人来说比较友好。更别说在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搬砖专业保研名额众多。就算如果你不幸高考去了个二本不好保研,读个材料专业也是方便考研之类的。对于有的人来说,读研究生是刚需,家里就需要这个学历给安排户口,安排工作,安排相亲。读材料这种容易深造的专业,也容易二本,甚至专科逆袭,甚至靠材料类的专业最后去985当上教授的。


反正,人生在于先清楚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再做选择。自怨自艾没有用。如果你志向不在或者不需要靠材料专业来出国和二本逆袭,而且对于物质还是有点追求,那么材料专业是个坑,是没问题的。你进了这个坑,如果没有另外下功夫补足,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数理计算机基础只能是残缺不全,除了搬砖不会干别的。由于本行业目前已经远远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终了,即使你出身清华,想找一个高薪、在大城市、发展前景明朗的本专业岗位,都是非常困难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绝没有“因为有些人认为狗是伴侣动物”那么简单。

因为,自己的“伴侣动物”,不同于他人的“伴侣动物”,这是个非常显然的道理,或者说人之常情。鼓动禁狗肉那些人也不至于不理解。


user avatar   yuan-yuan-69-32-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user avatar   huang-xing-duan-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985+北大的,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本科是中南大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到了北大,专业是先进材料与力学。

之前在象牙塔内,也还没觉得这专业有多坑,还是心安理得地搞学习搞科研写文章,主攻电池材料方向,现在也发了不少文章。

到现在研究生阶段已接近尾声,本人也加入找工作的大军,才开始对材料这个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材料的就业面其实不宽,但是也不至于太窄,新能源、制造、电子、车厂、航天、军工等行业都有招材料的。

根据我个人经验,(我接触到的)理工专业中,岗位数量及薪资总体大概是下面这个趋势。

计算机>机电>机械土木=材料化学>生环

材料似乎是排在末尾没错,但其实也不至于太差,因为我们还有号称材料遮羞布的华为。

题外话,华为能把材料应届生的薪资拉到计算机的入门水平,如果你是锂电或者半导体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在华为甚至能领到超越计算机大多数应届生的薪酬。

在材料下属的细分方向中,我个人感觉又大体是如下趋势。

半导体(或IC相关)=电池>高分子>金属>加工>其他

工业界的就业情况细分来说。

大厂

像华为中兴oppovivo这些企业,每年都招大量的半导体、高分子、电池、屏幕、封装领域的研究生。

大厂给材料专业学生的薪资都还过得去,其中不少紧缺的材料方向的岗位,硕士基本都有三四十万年薪的。博士生去华为则都是四五十万起步。

小厂

除了上述大厂外,其实还有很多小厂可供选择。美的,格力,海尔,长虹,长鑫,瑞声,海康威视,华星光电,京东方,中芯国际。其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外企,三星,英特尔,西部存储,宝马.......

这些工资普遍就在14w~25w范围了,但是其大部分本来就在非一线城市,生活花销和买房压力也小,所以生活质量不见得会比大厂差。而且有些小厂的薪资也是可以和大厂比肩的。

国企或研究所

最后还有就是国企央企或研究所这个选项了,这种工资是14w~22w间,但是福利多多,有编制且稳定,要是离家近那就更完美了。某些蒸蒸日上的央企甚至比计算机和金融的大厂更香,还不用担心失业,不过这种基本都是清北本科才能够到门槛。

本回答只针对材料专业,所以什么转行或者公务员的就不在回答考虑范围之内了。


回到正题,生化环材到底是不是坑,我觉得相对计算机专业来说是的,不管是在科研还是就业方面。相对其他专业,则也没那么坑。

而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其中充斥着大量毫无用处的灌水的科研。这进一步导致其性价比低。

什么叫性价比低。在计算机领域,你可能只要成为应届生的前百分之十,就能找到光鲜亮丽的工作。但是在材料领域,你必须成为前百分之一,才能找到对等的工作。

不看我上面说到那么多大厂小厂,我就问问,材料专业每年毕业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挤进这些大厂小厂呢。僧多肉少是也。

生化环材的专业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前沿学科没错。听起来高大上。

但是前沿学科有个问题,就是应用价值普遍不高,别看整天文章发的起飞,但是落地投产基本都是没法实现的。

既然所学所做的应用价值不高,那自然工业界就用不上,企业能招的对口的也就不多了。而每年学校为了参加各种排名评比,又需要大量的文章来秀科研肌肉,所以自然要招大量的生化环材的学生来搬砖干活。

此消彼长之下,供求越来越不平衡,性价比越来越低。学生也不是傻子,自然专业的高考分数线也越来越低,分数高的都往计算机跑了。

当然同一个专业下不同方向就业市场也不一样,像电池半导体这些方向就业会好一些,而纳米材料二维材料什么的那真的就是非常艰难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学生出了学校真的是无一技之长,感觉本科四年下来啥都没学到,研究生读完除了搬砖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总之,如果你已经入“坑”,并且不打算走科研也不想进入工业界。那还是能转专业转专业,能学cs学cs,能选调的选调。如果还没入坑,那就多为自己的人生思考,想清楚自己到底爱不爱物理和化学的结合学科,别被什么“王牌专业”“前沿学科”给忽悠了。

如果各位有准备跟我一样还继续在材料方向死磕的,那我的建议是,不找高校教职的话,就一定要在毕业前一年找个实习,去华为这种有材料相关岗位的大厂实习,这是你进入工业界的黄金敲门砖。或者提前去政府机关实习,为以后选调做准备。

研究方向的话,我首推电池材料领域。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评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优势大。就业也有华为小米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可选,上限足够高。


最后更一个材料研究生出路选择,总有一条适合你。(难度分为1到5级,数字越大难度越高。)(我个人推荐程度分为1到5星。)

硕士:

硕士毕业→工业界(1-3级)(2星)
硕士毕业→头部大厂(4级)(4星)
硕士毕业→国企及研究院(2-4级)(4星)
硕士毕业→头部互联网(4级)(3星)
硕士毕业→金融(3-4级)(2星)
硕士毕业→普通选调生(3级)(4星)
硕士毕业→央选及省组织部(5级)(5星)
硕士毕业→一线中小学教师(4级)(5星)

博士:

博士毕业→工业界(1-3级)
博士毕业→头部大厂(2级)
博士毕业→国企及研究院(1-2级)
博士毕业→头部互联网(4级)
博士毕业→金融(2级)
博士毕业→普通选调生(1级)
博士毕业→央选及省组织部(3级)
博士毕业→一线中小学老师(2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高校(3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211(4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985(5级)
博士毕业→博后→顶尖大学(100级)

博士层次已经超越我的认知(狗头),就不妄自推荐了。

以上所有仅是个人思考,主体写于2020年秋招季,不客观公正,仅供娱乐。




  

相关话题

  清华姚班和刘强东,二选一,怎么选? 
  塑型变形是靠位错运动实现的。塑型变形的滑移面是密排面(很多个),但是刃型位错的滑移面是单一的? 
  如何看待「腾讯起诉今日头条系,索赔 1 元并要求对方全量推送公开道歉」?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BAT 入局会改变现有芯片业格局吗? 
  如何看待薇娅在直播时收快递,电商行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如何看待画手「tenten 云画画」疑似因「漫画腰」作品被多平台网友攻击,指责其作品为软色情? 
  如何看待实现元宇宙还需迈过三道坎的说法?我们离元宇宙还有多远? 
  知乎上的高票答案就是好的吗? 
  如何看待川普发布行政令,在45天后禁止微信及上属公司腾讯在美国的一切交易? 
  Windows 是如何击败竞争对手并统治桌面操作系统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最新公布的z490主板价格?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山西忻州发现约占历史资源量一半左右的巨型金矿?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