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补充答案,见末尾)哪里也找不到”没有态度“的新闻。
就拿声誉比较好的欧美主流媒体来说。它们报道的内容都是事实,但是文章的结构布局、新闻背景介绍完全是记者个人选择,反映出他和他就职媒体的“态度”。为什么结构重要呢?传统新闻写作中第一段叫lede,把新闻最重要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最后一段叫kicker,决定读者读完文章后留下什么印象。
举个例子,《纽约时报》是公认的最权威媒体之一,2月18日有一篇报道,讲国会预算办公室如何评估奥巴马提出的提高最低工资方案。
第一段是这么写的:
尽管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50万就业人员】,但是会【让90万家庭脱离贫困】。
但同一天的《今日美国》
却这么写:
尽管提高最低工资会【让90万家庭脱离贫困】,但是【是以增加50万失业人员为代价的】。
两家媒体报道的都是事实,但颠倒语序、调整用词,就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同样的,结尾段(kicker)也有同样的效果。结尾段一般用引用某个小故事(anecdote)或者采访对象说的话(quote),选什么样的故事,文章就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
新闻背景对整篇报道的基调也有很大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记者,报道昆明事件的时候,介不介绍中国的民族问题?花多少笔墨介绍?放在文章哪里?采访谁、引用谁的发言呢?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直接回答问题。非要选的话,新闻媒体中”没有态度“的应该算法新社(AFP)和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他们是非营利性质的新闻传线(news wire),通过向CNN、《纽约时报》这类媒体出售新闻稿和照片保持收支平衡。在AFP和AP的网站上,是找不到”专栏作家“这种版面的,新闻记者的名字也不写在文章标题下方。
因为要博收视率,电视媒体的新闻质量普遍低于印刷媒体,美国几大电视台远不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英国媒体普遍比美国媒体更关注国际新闻。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纽约时报》前主编Bill Keller去年秋天和一直跟斯诺登合作的前《卫报》记者Glenn Greenwald
进行了一场关于新闻客观性的辩论。Keller认为虽然记者难免有个人观点,但应尽量客观,把记者本人的影子从文章中去掉,这也是记者的职业操守。但Greenwald认为既然不可能完全可观,那干脆摆明自己的立场,反正读者可以各种声音都听。Greenwald说他写的是“对抗新闻”,adversarial journalism。这一年来他一边报道美国NSA监听,一边在自己的Twitter上、各大电视台上批评美国政府,这在其他记者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意义上,记者都应该是“幕布后面的人”,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下个月普利策奖即将揭晓,两大悬念一个是是否会颁给报道斯诺登的这个团队(毕竟斯诺登现在是在逃犯),另一个就是如果颁给这个团队,是否会包括挑战传统新闻价值观的Greenwald。
下面是北京时间3月20日的更新:
补充了问题,想要一个“妥协于现实”的方法。如果阅读英文没有障碍的话,我推荐
Google News,它把不同媒体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集中起来,方便浏览各家之言。如果有Google账户的话,可以在右侧个人化设置。比如我想看更多关于中国的消息,那就添加中国为关键词,如果我觉得某个媒体经常发不实新闻,可以把它在我首页上出现的频率降低。
我非常喜欢Google News的一点是当有重大国际新闻的时候,比如2014年3月的昆明事件,Google News会在醒目的地方显示“From China”,然后提供一个新华网、《环球时报》或者其他中国官方媒体英文版的报道,可以和美国主流媒体的文章比较着来看。
如果想看中文新闻的话,现在外媒普遍信任的是
财新网。美国的
《纽约时报》、
《华尔街日报》,英国的
《金融时报》和香港的
《南华早报》都有高质量的中文内容。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