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哥特字体 (Fraktur) 为何会在纳粹德国因「犹太字体」的原因被突然禁止? 第1页

  

user avatar   deutsch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则电视报道能帮到你。

可以肯定的是,后来出现的聚特林是为了帮助孩子们书写(和钢笔的出现有关)。

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两位老人坐在一起研究二战时的战地家书,她们分别出生于1933年和1938年。


只有那位33年的老人可以阅读无障碍。38年的(以及你)就根本认不出。


为什么?德国过去长久流行的字体叫Fraktur(德文尖角体,属于哥特体的一种)。今天我们在报纸头版等很多印刷文字或者街道名牌都能见到




但这是印刷体。其手写体则差别很大,很难对应到正确字母。



为什么呢?责任在于1850年前后发明的钢笔...


在钢笔之前,鹅毛笔已存在了上千年。老字体用鹅毛笔写,写起来顿挫有致,写出来美轮美奂。


但鹅毛笔的缺点是使用不便且极易磨损。钢笔倒是结实,但想写出鹅毛笔的效果,难度很大。行笔的时候,须注意不同方向的力度不同,否则会扎破纸张。(早期的钢笔头是个尖尖,不是现在日常的圆头造型)


说白了,就是写字工具改进了,但执行老字体的效果却不好。特别是学童写字时状况频出


因此1911年,普鲁士政府委托艺术家Ludwig Sütterlin,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发明一种适合儿童学习书写的字体


结果不负众望:他结合了钢笔的使用特点和儿童手部构造的特殊性,从艺术的眼光创造出一种新字体!即Sütterlin!(聚特林:聚在一起写特别灵!)


虽然不好辨认... 1924年,该字体被全国推广。(奥地利的学校则从未使用过该字体)


1941年,纳粹指责聚特林是犹太人,立刻废除了他发明的字体。


但其实真正原因是:纳粹发现这字体太TM不好认了。如果劳资占领了全世界,所有人都会被这个字体折腾死。


所以取而代之的则是Deutsche Normalschrift,并沿用至今。


与此同时,力透纸背(到处戳破)的钢笔也被工匠们改进成了圆头:


(PS:侧面证明,人一定不能太有棱角)



现如今,能够熟练阅读和书写Sütterlin的人已经非常稀少了。但律师、公证员、史学家等专业人士,因为必须和手写领域打交道,聚特林也是必修科目啊。


咱再看看开头的那两位老人:33年的是1940年上学,正好学了一年的聚特林。38年的老人,就无缘接触这个火星字体了。


德语火星字体Sütterlin https://www.zhihu.com/video/1424086262412685312

↑戳这里看完整视频↑

节目最后,我猜吃瓜群众最喜欢看评论了吧:


“哦,其实现在还在用呢,比如医生:)”


“聚特林或行书字体不难学,真正的挑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风格,并把它融入了字体里。”


“我奶奶当年学的是聚特林,去年我自学了一下,现在我俩可以互相写信交流。(我是2002年出生,左手写字,聚特林真的很适合左撇子。)”


“我的奶奶是1910年生人,只会写聚特林。我在80年代后期上大学读数学专业,当时必须学习聚特林,因为矢量都是这种字体表示的。突然我发现,能看懂奶奶写的字了!”


“我写的字放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反正没有人能看懂。。。”


“改革的不仅是德国。中国在1956年进行了汉字改革。土耳其人从阿拉伯语拼写改为拉丁语拼写。韩国在1945年之前官方语言是日语。”


峥哥是前国际台(CRI)德语主持人及资深译审、政府高级别磋商口译,现为每日德语听力首席讲师。拥有歌德学院C2大语言证(口语92分)、中德两国教师资格证、德语翻译一级证书。 在我这里,你可以从更高的角度看德语,从更巧的角度学德语!

公众号:德语范儿V




  

相关话题

  德国支付一战赔款连本带利总计多少金额? 
  要陪伴签去德国,意外怀孕,是在德国生还是中国生? 
  希特勒执政时德国百姓幸福吗? 
  苏德战争时期有没有德意志族苏联士兵? 
  为什么说德国日本永远不可能加入五常? 
  法国在哪些领域胜过德国? 
  二次大战中战败的是日本,为什么被分家的却是朝鲜?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什么时候(隆美尔元帅)? 
  德意志邦联与神罗国界有时包含比利时、丹麦却没有东西普鲁士,介绍一下普鲁士东部领土的加入德意志邦联流程? 
  苏联在遭到德国入侵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为何战后可以迅速与美争霸?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要说Merry christmas而不是Happy christmas?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法拉利F1在2021赛季的表现?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