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演义》电视剧有什么硬伤? 第1页

  

user avatar   shi-jue-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都说了武戏、服装、演员换人等方面的问题,但其实我觉得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

武戏。近二千年前的马战,你要多花哨?看三国毕竟不是看武侠。老三国的武戏虽然失之古拙,但也算比较写实了,我认为过得去。而且一些重点的片段比如三英战吕布、张飞战马超、许褚战马超都拍的算不错的。

服装。铠甲问题比较大,明代风重。但一般的服装非常好,王公贵族基本清一色华丽锦袍,非常有档次,完爆现在很多古装剧一堆粗布衣服



演员频繁换人、个别细节的粗疏确实是硬伤,不可否认,毋庸讳言。

(比如合肥会战这段,打得跟玩一样,而且瞧这几位小哥笑得跟花一样……虽然是群演但你们也敬业点啊喂……当然了老三国大多数战争场面还是拍的不错的)


其实在我看来,老三国的最大硬伤是对很多三国时期的关键性史实缺乏详细交代或完全忽略,导致对原著或历史不了解的观众对三国史的起伏、尤其是前期各军阀升沉起落的经过缺乏比较清晰的把握(必须承认这一点新三国做得更好)。

这有很多例子可以举。比如:董卓死后,应该交代的是什么?观众肯定想知道,吕布怎么样了,王允怎么样了,董卓死后的长安怎么样了。可是电视剧呢?全部没有,重要的李傕郭汜之乱只字未提,重要人物王允凭空消失,吕布也不知去向(剧本提了一句)。须知,董卓死后大家都以为东汉可以再起,可为什么随即又陷入战乱?李郭之乱就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这样的事件直接忽略是很不应该的。此事在后来的新三国和动画里都有详细的展现

剧集是在诛杀董卓后直接跳入三让徐州。三让徐州诚然是刘备生涯中的大事,但放在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下,就显得微不足道许多。可是电视剧对此大书特书,必要的背景交代却几乎没有。再有,陶谦让徐州那是出于曹操攻打徐州,那曹操是怎么崛起的?战董卓失败后他就没出现过,现在怎么突然这么兵强马壮了?完全没有交代。

再比如,曹操迎汉献帝,这是改变三国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可是电视剧只在三让徐州的末尾一笔带过,连个解说都没有,而且下一集就是与之无关的孙策立业等故事,这就让观众对这一史实的重大意义根本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前前后后众多的大事,几乎完全淹没在三让徐州的光耀下。

再比如很多重要的军阀,比如袁术,怎么死的?光看电视剧有几个人能注意到袁术称帝这么重大的事件?孙坚这只江东猛虎的结局呢?没有交代,孙坚莫名其妙消失,和荆州的恩怨也根本没说,后面赤壁部分刘琦说的“江东与我荆州有杀父之仇”就让观众觉得摸不着头脑了。电视剧直接跳入孙策立业,观众会纳闷这个胡子粘的这么夸张的人是谁啊?他怎么就莫名其妙跑袁术那儿了?继续说孙策立业,这又是一件三国史的大事,三分天下之一,理应在末尾用解说做郑重其事的总结,可是电视剧没有,收了太史慈就草草结束了(其实剧本这里有解说,但电视剧没有说,非常可惜)。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还有孙策死后孙权的接班、鲁肃的来投、曹丕托孤以及传位给曹睿、曹睿托孤司马懿、孙权称帝和东吴后期的重要史实、诸葛亮死后到姜维九伐中原蜀汉的情况,等等,很多都没有交代。其中有的是剧本写了,但电视剧没有拍(如下截图);有的是根本没写。诚然,电视剧受经费时间的掣肘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关键性的,有节点意义、里程碑意义的情节(如前面提到的这些)是不应该省略的,它们导致观众对三国史的接纳是残缺的。在我看来这才是老三国的最大硬伤。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时的拍摄条件限制,资源调度力有限,因此是为了拍摄进度,分成几个剧组同时开工拍摄,导致了除却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孙权、张飞这六个在片头“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长江水面上浮现的主演外,其他绝大部分重要配角,都远不止是不止一个人演,因此给观众的收视观感,十分违和。

央视版《三国》的主要人物塑造固然极出色,剧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老师、饰演诸葛亮的唐国强老师、饰演关羽的陆树铭老师等的精彩演出,确实无可挑剔,几乎就和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一样,他们的个人角色,也确实经典而近乎无可超越。


但其余人物因为换角过于频繁,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有很大欠缺了。比如鲁肃、张辽前后换了三个人演、魏延换了四个人演,袁绍、姜维、刘禅、庞统、吕蒙、黄忠这些重要角色都不止一个人出演。最最难以接受的,莫过于甚至连赵云这样人气极高、戏份极重的角色,居然也可以换前后三个演员。

即使周瑜虽然只有一个演员洪宇宙老师,但却是反董卓联盟时期的盟主袁绍,摇身一变,就成了赤壁周郎,同样令人十分违和。

同时很多角色的造型、扮相设计都十分潦草,比如濮存昕老师当时本人是何等英俊帅气,然而他的孙策扮相,距离历史上那个“美姿颜”、终年年仅26岁的江东孙郎,差距又有多大?

而再次一级那些角色,如于禁、李典、马岱之流更不用提,基本是每一个时期、甚至每一集就换一张脸孔。甚至他们的剧中功能,大约就是陪主角说话和配戏的NPC,编导也根本不在乎观众是否会在意他们,才会频繁换角得如此随意。

不客气点说,如果不是众口一致夸赞的“经典电视剧”,换现在随便哪家影视公司,哪怕拍一部如《武神赵子龙》这样的戏说版三国电视剧,若是照此办理,也肯定被举国观众一致骂做胡搞,直接喷死了吧?

其次,该剧的历史考据也不算十分严谨,颇有瑕疵,就说个连历史初学者都能一目了然的硬伤错误。片头既有,蜀汉军队高举【蜀】字大旗,而且剧中出现了绝不止一次。

刘备:我大汉……

诸葛亮:我大汉……

所谓“昭烈起蜀中,谁云汉已亡?!”不论曹魏、东吴两国是如何贬称蜀汉政权为“蜀“,一向自称四百年汉朝延续的刘备诸葛亮们,是绝不可能以”西蜀”割据势力自居的。而且这“蜀”字大旗也根本并非电视剧照顾观众”三分天下魏蜀吴“的默认认知,才特意修改的,确实就是道具制作疏忽的瑕疵。

如若不然,怎么剧中同时旁白”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不考虑大众接受度?怎么剧中刘备和诸葛亮一口一个“我大汉”,不考虑大众接受度?

当时播放期的相关介绍,根据明朝词人杨慎《临江仙》词谱曲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还赫然写着「作词:罗贯中,作曲:谷建芬」,仅仅因为清朝毛宗岗修订时,把杨慎这首词放置于通行版《三国演技》小说篇首,制作方历史知识不够丰富,就真以为是罗贯中所作,犯下这等低级错误。

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目前网络版本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片头,好歹没有这样的历史硬伤了。虽然真正的主题歌词作者:杨慎杨升庵的名字,还是不知所踪。

再次,片中的种种精美的武将盔甲,其实很大一部分,来源是80年代一部中日合拍电影《敦煌》中,道具师根据宋代资料对北宋和西夏的礼仪服饰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依据宋代的《武备志》,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北宋和西夏的军队铠甲样式。

然后《三国演义》剧的制作方,就把这些北宋和西夏式盔甲,让历史上的三国名将披挂了,因此该剧的盔甲设计有浓厚的唐宋风格,和真正的汉末三国盔甲式样,相差甚远。

《三国演义》剧播出时,“蜀”字旗就和”罗贯中作词片首曲“一样,在当时报纸上被各路观众来信批得满头包。而且相关的细节瑕疵还绝不止这两处。文戏精彩有余、武戏呆板不足,马战尤其乏味,也是当时播放期就被举国一致公认的大短板。

因此,这部很多人认为“经典”的电视剧,其实是尚有很大缺陷和短板的作品,远不是如同一时期的《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电影一样,属于真正足以载入不止华语、而且是全人类影视史册和艺术殿堂的精品。

当然,不止是《三国演义》剧,之后的历史剧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明明在其播放周期,都是被各路历史专家逐集挑错的作品,如今在网络上,也都无可争议地享受“经典电视剧”待遇了,

所以,这世上本没有真正无可挑剔、不可超越的“经典”,一部影视作品时间隔得久了,喜欢它的大部分观众成了社会精英,掌握了主流话语权,也便成了所谓“经典”。


user avatar   chen-long-64-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无疑是我们童年的回忆,记得那时候每年好像都会重播一样,跟着老爸看完一遍又一遍。但貌似老妈都喜欢看琼瑶和新白娘子传奇这类的。所以,印象中这种爷们儿的戏,唯有我跟老爸乐此不疲。



每一年看,我都觉得新鲜,也许是小孩子都健忘,再加上文言文的对白,还是会让我似懂非懂。然而,我每年都看,回过头来仔细想想,80多集的《三国演义》,我至今都觉得没看全过。

我这里不去说情怀的东西,也不把焦点就聚焦在刘关张诸葛曹身上。下面要讲讲94版《三国演义》里,其他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角色的有趣介绍和花絮,希望能博君一笑。



为什么电视剧里年轻时候的袁绍看起来非常英明果决,而老了却生性多疑,外宽内忌?因为年轻的时候袁绍是周瑜扮演的。


左为李庆祥在《一代枭雄曹操》(1999年)扮演张飞,右为他在央视版的中老年袁绍

年老的时候,智商渐渐向张飞靠齐了。中老年的袁绍还确实在几年后的电影版三国题材中,扮演过张飞。





江东小霸王濮存昕,他的真老爹不是孙坚,而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而他戏里的弟弟孙权,与他戏里的爹地孙坚,都是同一个人扮演的。可以说,孙策既是孙权的兄长,也是他的儿子,所以孙策死后不传给孙权天理难容。



最有意思的是鼎鼎大名的张辽张文远,居然整容了两次。前期感觉弱鸡,是因为他是唐长老客串的。



赤壁之战时,曹老板要求熟悉水战,所以整容成了水浒水战数一数二的人物:浪里白条张顺。只是再好的水属性,也败在了周瑜的火攻之计下,跟着曹老板一起败走华容道,落在了关羽的手里。此时的张辽,也只能靠刷脸卖就交情过关。但明显关羽是冲着曹操的面子放行的,谁叫张辽你整得连爹妈都不认识,何况关羽。



南拒东吴之时,需要再牛逼一点。于是直接整成玉皇大帝托世,梁山第一猛将——玉麒麟卢俊义。于是,便有了八百铁骑大破孙权十万吴军的赫赫战功,威震逍遥津一战,名震天下,江东小儿止啼。

廖化是三国里戏份最长的人物。从黄巾起义到姜维九伐中原,都有他的身影,他见证了蜀国的兴衰直至覆灭。尽管前期一直在跑龙套,但后期终于熬到了一份先锋将军的荣誉。这像极了公司里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终于靠工龄熬出头了,发现公司快黄了。以前吹牛逼的人物都已经走了,自己虽然有感情有情怀有激情为公司奋斗,但扭转不了公司倒闭的命运。

这样一位没啥戏份的男N号龙套角色,在央视版三国4年拍摄时间里,成为了最强龙套将军,他的强大不仅是扮演者众多,还在于扮演者也是最强龙套,在戏中身兼各种龙套将军角色。前前后后四年里,廖化一角被四位龙套演员认领。

最早亮相的廖化戏份,在龙套角色里算非常优质的,有着近三分钟的台词和镜头,搭戏的还是主角之一关羽。也许是因为台词多,所以挑选了一位台词功底很强的配音演员,名叫芒莱。



最牛逼的是,之后三国里这位芒莱还接了五个有名有姓的龙套角色:高览、文聘、吕旷、王忠、吕虔,在戏中都有不错的出镜。此外还饰演了一位无名龙套,报信的小兵。

这位配音演员,之后没有在一线演员前线混,而是专心配音事业:最有名的是央视版《笑傲江湖》里给岳不群配音,《西游记后传》里给无天配音,《石敢当之雄峙天东》里给杨戬配音……



如果说芒莱在三国龙套界已经够牛逼了,那么第二位廖化扮演者陈之辉可谓超神的龙套将军。他不比芒莱扮演的角色少,而且他扮演的角色各个鼎鼎大名。电视剧片头一开场写着“鲍”字的军旗的十八路诸侯之一的鲍信,曾是曹操的贵人以及救命恩人。鲍信迎曹操入主兖州,才让曹操有割据一方的地盘;之后如果不是鲍信牺牲自己,拼死为曹操断后,将黄巾军击溃,曹操可能就在三国开篇不久就Game Over了。

鲍信在央视版三国里,出镜很少,而且也不是耳熟人详的角色。但陈之辉的廖化,开挂了一般,同时期当上了太史慈和许褚,可谓魏蜀吴三方势力里都闪耀了一把。三国里浪完,还到水浒里客串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和病关索杨雄。



多年以后《大明王朝1566》里终于当上了一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



到了民国,成为廖师傅,在佛山开武馆,可惜继承的应该是廖化的武艺,这位廖师傅在《叶问》里被日本兵打死了。

很荣幸,央视版三国里出了三位《人民的名义》里的当代官员。当官最大的是徐庶,当上了汉东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季检察长,前世当官就放走了刺杀董卓的通缉要犯曹操,这次当上汉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就非常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生怕抓错人、放错人、看错人。



刺杀孙策的刺客,咸鱼翻身成了京州市委书记,也就是我们敬爱的达康书记。一直跟达康书记对着干的孙连成孙区长,前世居然是关兴,果然继承了父亲大人的傲娇。



央视版三国演员表里,还有两位日后完成了四大名著演艺大满贯。一位是何晴,三国里演小乔,水浒里演李师师,西游记里演由文殊菩萨化身的怜怜,虽然央视版《红楼梦》里她没有参与,但在89北影版《红楼梦》电影中扮演了秦可卿。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她嫁给的不是周瑜,而是魏延刘威,只不过后来离婚了。魏延的反骨,她算领教到了。



另一位演员很不起眼,但其扮演的角色还是令人印象深刻,他叫王忠信,可以说是中国唯一一位演遍四大名著的男演员。他在《三国演义》里出演了三个角色:秦宓、华佗、伏完。小时候尤其华佗刮骨疗伤的戏码,对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神医印象深刻。这股子仙风道骨,早在《西游记》里就体现出来了。他扮演的太白金星像极了华佗。在87版《红楼梦》里更出演了两个角色,甄士隐和戴权。山东卫视版《水浒传》里,他还出演过智多星吴用。跟何晴一样也算大满贯选手。

央视版三国里面,其实除了在片头里滚滚长江东逝水出现的那几位主演,无论大配小配都存在换人的现象,有时候恨不得前一集还是这人饰演,后一集就换一个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模样差异的演员来演。即便主演里,东吴孙权前一集还是个无毛的小孩模样的人,在听孙策的遗言;后一集就变成了碧眼络腮胡的大叔继承江东产业了。



更极端的是当阳长坂坡被张飞喝破胆的夏侯杰,真是前一秒还像是《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后一秒一张特写脸,对准了明显是另一张脸孔,口吐绿胆水被吓死的夏侯杰。可能导演当时拍的时候,也在犹豫要不要把张飞拍的这么神。到结束了,“贾志国”都离开了,才觉得应该在补拍一段被吓死的画面。所以,临时拉了一个龙套人物拍了一个特写镜头。



还有比这还逗比的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时,杀了一名叫韩福的将军。镜头专门给了韩福头颅被砍落地的特写,看起来跟于荣光还挺像的。你懂得,多年以后的新三国,韩福摇身一变成关羽,真可谓世事难料!

虽然央视版三国号称大制作,也拍摄了四年,但它的首播也让很多观众、专家学者诟病。最大的一个诟病点就是除了大主角之外,所有的配角只要有两集的出现,都有可能经历了换人。这是因为三国人物众多,错综复杂,当初为了赶拍摄进度,节约成本,分成了几个剧组同时开工拍摄,有些剧组因为演员不够,或者请不起,直接把副导演、配音演员等等工作人员,拉进了演员阵容里。当初扮演孙权的演员,就是这么进组了。



最令人诟病的是如此重要,人见人爱的赵云,也是由三人同饰一角。而且其中有一位“赵云”还在前期当过他的第一任老板公孙瓒。

当然,那时候的我们并不介意除刘关张、曹操、孙权、诸葛亮之外的角色换人,因为我们把太多热情倾注在六位主角身上,其他人就当是NPC一样,陪主角聊天跟班,打架出谋。赵云最闪耀的时刻是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阿斗的时候。其他时候,只要骑着白马穿着银盔,屏幕上标上赵云两字,我们也不觉突兀。

在当时报纸上,铺天盖地骂得最惨的就是刘备的军队挂着“蜀”字旗和片首曲的词作者写成罗贯中。相关的细节瑕疵还绝不止这两处。文戏精彩有余、武戏呆板不足,马战尤其乏味,也是当时播放期就被举国一致公认的大短板。

然而,当时间的推移,这些瑕疵,终究被怀旧情怀所掩盖,成为了我们一代人的经典。

时至今日很多好演员,也是从《三国演义》的配角演过来的。



像我们《疯狂的石头》里的道哥,《庆余年》里范闲的师父费介,多年前就是我们鼎鼎大名的上将潘凤。





白门楼叛变擒住“楚云飞”的就是李大嘴(《武林外传》厨子)和夏东海(《家有儿女》里的老爸角色)。



英年早逝的吴景帝孙休,死后看到自己力挽狂澜的吴国,顷刻覆灭,终于人格分裂,开始在《白夜追凶》里一人饰两角。



聪明绝顶的诸葛恪,来到宋朝当上了大宋提刑官。

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被康熙任命为御前带刀侍卫。

只不过,当我们这一代人故去,这一经典终究会被另一经典所取代。


user avatar   shang-wang-cha-zi-lia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事情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所有批评老三国的贴子里,都很少有人提一下老三国本身分了五个剧组的问题。

我这么说,是因为这是评论本剧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王扶林导演也说过,他最大的遗憾就是五个剧组不能像一个人一样统一行动。每位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哪怕每个人都发挥了一百分的水准,五种不同的类型混合在一起,那也是一锅大杂烩,比如曹字大旗,不同剧组就有不同写法,更何况实际操作中还有孙光明导演这样不擅长武戏,明显拉低了评分的情况。当然也不是否定孙导,孙导不擅长武戏但也有他的优势,刘关张曹操都在他这部分退场,这些关键的煽情戏份他拍的非常好,特别是走麦城一段,他扬长避短没有拍太多战争场面,而将重点放在关羽大雪天中和部下诀别的这场戏。而导演组的分组只是一个方面,从编剧角度来说央视三国一共有六位编剧,由于有顾问组等负责统一把关,六位编剧呈现出来的风格看起来还差不多,但实际上每位编剧的风格还是有不少细微差别的,比如第一集到第十三集的编剧杜家福(原定剧本1-11集,但成片第6集和12集最终拆分成两集),他对刘备塑造更靠近历史,如原著刘备对督邮只是诺诺而退,而剧本和成片中则有刘备大段跟督邮抗辩的情节,态度极为强硬,绝不是原著那个不敢发火的厚道人,孙彦军在这一部分也展现出了极强的枭雄气质。实际上杜家福的原剧本里还有刘备小时候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种表现其野心的剧情,成片可能是考虑到有损刘备形象没有拍摄。我觉得杜家福的写法是比较想往正史方向靠,不仅仅是刘备这个人物。比如李儒分析废帝利弊那一段,可以看做编剧本人对废立问题的一个历史经验总结。而赤壁鏖战部分的编剧刘树生,则更偏重于演义,而且喜欢那种漫画式的夸张表现手法,比如在吕范过江说媒这里,给刘备加了一段极为扭捏的台词,孙彦军在这里的表演,也完全像个毫无主见的傻瓜(非贬义),和开篇那个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的枭雄形象形成了鲜明反差。所以完整看过老三国的观众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孙彦军的刘备跟个精分一样,刚出场的时候完全配得起枭雄评价,但自从诸葛亮出山之后智商就急速下滑,在赤壁后到入川这个间隔,整个蜀汉阵营简直就是诸葛亮一个人光彩四射,其他人都跟提线木偶一样,再时不时来点傻乎乎的大笑,完全丧失了历史正剧的严肃感。包括很多人评价很高的曹力版鲁肃,在我这里是打最低分的,因为即使是《三国演义》原著也只是将鲁肃刻画为忠厚长者而非傻子,而曹力版的鲁肃,无论原剧本还是演员表现,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真的只能用缺心眼来形容,比如原著中周瑜设计请刘备过江摆鸿门宴,是诸葛亮自己听说后跑去偷看,但剧本改为鲁肃报信,为了刻画鲁肃的软弱性格,居然让鲁肃在诸葛亮面前慌张到说不出话来,这别说比历史上的鲁肃了,就算是跟小说里的鲁肃比,也像是智商掉线了。反而是存在感不高的第三位鲁肃,倒是有那么点名臣气度。很多人说的什么动不动换演员其实是个表象问题,这种不同编剧思路的差异造成人物形象脱节才是老三最应该批评的点,可惜有些人只能肤浅地看到一些次要角色换演员了。实际上诸如魏吴阵营的一些性格模糊的文臣武将,换演员对表现人物本就无多大影响。

所以, 不厘清这个问题,笼统地去谈央视三国演义有什么硬伤,是非常可笑的,比如你说武戏拍的不好,肯定要举例《合肥会战》,网上常说的小兵几十个人还笑场说的就是这里,然而沈好放组张绍林组的大场面拍的好,他们却从来不提。沈好放《官渡之战》那个大场面即使放到现在的电视剧中都没多少人出来,张绍林则是在硬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他在山西台多年古装戏摸爬滚打的丰富经验,在《南征北战》中呈现出全局最佳的的战争场面,张中一和蔡晓晴两位导演尽管大场面也一般,但还是幸运地得到了武术出身的安亚平和张山,所以马超赵云几场重头戏呈现的效果都不错,火烧赤壁作为收官大戏也基本合格。我反对以偏概全,沈好放和张绍林拍的再好,也掩盖不了孙光明组合肥、汉中、襄樊、夷陵等几场大战的失误,但反过来说,你不能笼统地将孙光明组的问题,说成是整部三国演义的问题。

如果按照编剧和导演为一组严格配对,那么央视《三国演义》应该按照以下序列来分列篇章

1 第一集《桃园三结义》——第七集《凤仪亭》 导演蔡晓晴 编剧杜家福

2 第八集《三让徐州》——第十三集《白门楼》(下)导演沈好放 编剧杜家福

3 第十四集《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三集《大破袁绍》导演沈好放 编剧朱晓平

4 第二十四集《马跃檀溪》——第二十八集《火烧博望坡》导演蔡晓晴 编剧朱晓平

5 第二十九集《携民渡江》——第四十四集《回荆州》导演蔡晓晴 编剧刘树生(这里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按照原剧本署名,《携民渡江》一集在剧本中名为《长坂雄风》,主笔是朱晓平,但成片本集改名为《携民渡江》,且赵云突出重围和张飞单骑退敌的剧情被放到了三十集《舌战群儒》的上半段,所以如果按照原剧本,第三十集《舌战群儒》应为朱晓平刘树生共同撰写,但不知为何目前能找到的最早《三国演义》电视剧资源,从第二十九集《携民渡江》开始的编剧编已经署名刘树生了,这里且按照电视剧署名)

6 第四十五集《三气周瑜》——第四十七集《割须弃袍》 导演张中一 编剧刘树生

7 第四十八集《张松献图》——第五十二集《夺占西川》导演张中一 编剧叶式生

8 第五十三集《单刀赴会》——第五十九集《走麦城》导演孙光明 编剧叶式生

9 第六十集《曹操之死》——第六十四集《安居平五路》导演孙光明 编剧周锴

10 第六十五集《兵渡泸水》——第七十七集《秋风五丈原》导演张绍林 编剧李一波

11 第七十八集《诈病赚曹爽》——第八十四集《三国归晋》导演张中一 编剧周锴

12 郝恒民补拍组若干镜头,比如那种一集里都能换演员的情况,如《定军山》一集出现了两个陈式,就明显是补拍的结果。

当然了,很多观众不是资深粉丝,甚至不知道三国演义有多个剧组这种情况,但我们既然要上升到硬伤的高度,那就有必要把电视剧的序列弄清楚了,不能只看到问题,要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更不能去扣某一位导演的具体错误,说成是整部电视剧的问题,央三本身还存在多个剧组同时开拍,拍摄顺序未按照原著顺序的问题,从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看,蔡晓晴的头7集是最早开机的,开机时间是91年,中间可能零散拍摄了一些赤壁部分的室内戏,直到93年无锡三国城落成后拍摄重头戏赤壁之战,孙光明、张中一和沈好放组则是在92年陆续开机,而张绍林组的演员除了唐国强外相对独立,所以推测唐国该是应该是先在孙光明组完成了有诸葛亮的戏份,之后就长时间跟张绍林组,张中一组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涉及洪宇宙的戏份拍摄时间也应该相对较晚,因为洪宇宙在演完袁绍后中间还离开剧组一段时间,才回来重新演的周瑜,而且据孙彦军的回忆他和唐国强第一场对手戏是在张中一组,也就是取西川部分,细心的观众应该可以看出西川这几集中唐国强状态并不是很好,表情不太自然,没有赤壁时期的收放自如,这就是典型的刚刚开拍还没找到感觉。

还有像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剧中的赵云一会杨凡一会张山,实际上张山的进组时间相对晚,他同时期还演了另一部电视剧《关公》,所以目前能看到的有张山版赵云出场的戏份,拍摄时间应该都相对较晚,而他那部电视剧中还有老年姜维的扮演者樊志启,所以张中一拍摄的三个段落里,以入川争夺战部分时间最早,因为涉及周瑜和姜维的戏份演员档期上明显有冲突,以上都是我根据一些幕后资料的简单推论,具体拍摄顺序还需要更多信息披露。所以很多人说什么第一个鲁肃多好,后面的鲁肃不行,真要严格来说,第三位鲁肃宋帮桂大概率才是最早入组的,庞统也是先由瘦子金书贵完成了主要戏份,才由比较胖的祝士彬完成了赤壁戏份。才还有些演员入组演的时候就是后期的戏份, 比如魏宗万第一场戏据说是在李胜面前装病、马谡张治中第一场戏就是被斩、吴晓东孙权最早的戏是攻合肥等,所以什么前面有钱拍到后面没钱了的说法也非常的无知,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不同剧组资源的调配上。




  

相关话题

  射手网、人人影视发布传播汉化字幕是否侵权? 
  给诸葛亮一百个关羽、两百个张飞、三百个赵云、四百个黄忠、五百个马超,能否北伐成功? 
  曹操为什么没一统天下,而刘邦可以? 
  刘备为什么自封“汉中王”,而不是“成都王”呢? 
  三国里作死的人很多,但如果排起名前五是哪五个? 
  燕小六如果想往上爬,最快的方法不就是娶了郭芙蓉吗?为什么他又拒绝郭芙蓉呢? 
  我想知道易中天关于李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三国】为何存在观点说吕蒙没有战略眼光? 
  如果刘裕代替刘禅三国会怎么发展? 
  央视版《三国演义》有哪些原创情节? 

前一个讨论
工资突然崩塌式下降是什么感受?
下一个讨论
在雅典和斯巴达对立的几十年间,雅典是否对斯巴达公民宣传过自己的制度优势?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