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津的道路名称为何多为「某某道」? 第1页

  

user avatar   eintent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前天津大致可分为租界和华界两部分


华界主要是是以老城厢、南市、三岔口为核心的地区。

这些地方的发展脉络大致是,直到解放后,仍是大面积的老旧平房,改开后陆续改造,最著名的是2000年前后老城厢彻底推平,冯骥才等文保人士痛心不已。改造后虽然建筑十不存一,但道路基本有源可寻,大多是沿用清代以来形成的道路。

因此,这片地区同其他城市一样,主要路名都是“路”或“街”、“大街”,而且大多是民众自下而上地自发命名。

除了老城周边,仍有零星的道路以“街”为名。这些也都是源自近现代城市建设以前就存在的村镇。如大直沽等地。



租界是华界以下游的海河两岸,其中存在感最强的,个人认为依次是英、法、日、德,这四个河南岸的租界比较重要(基本就是现在的和平区)。

租界基本都是从荒地而建起,道路都是洋人所新建,不像华界的道路为历史形成。因此,道路由租界政府以本国语言自上而下地赋名,多是外国人名一类。

抗战胜利后,租界全部收回,再次由国民政府统一命名。

这次命名的结果是:

河南岸的英法德日租界,垂直海河的道路为“城市名+道”,平行海河的为“省名+路”;

河北岸意租界,东西为道、南北为路;

河北岸俄租界,以数字+经纬路命名。

此时只有河南岸租界、意租界两块地区以“道”为名。


相对来说,租界对今日天津的城市格局、产业影响较大。

因此,解放后新建设的区域,沿用的是租界的“道”+“路”名,而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路”、“街”系统。



1952年的街市图中可以看到

中央西北侧方块为老城厢,老城厢以南是南市地区,第一区大致是日、法租界,第十区大致是英租界,第六区城区部分大致是德租界,第二区南侧为意、奥租界,第五区大致是俄租界。


而1945年民国政府命名路名时,使用“道”,逻辑上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没去找租界时期的地图,但是日本作为汉字国家,日租界明确用的是“街”而不是“道”。我记得貌似有文章认为,“道”是对英法租界“avenue”这个词的翻译,1945沿用之

另外或许有可以区分华界租界的考虑

聊作一说




  

相关话题

  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单字县级行政区? 
  如何看待白罗斯驻华大使馆发文要求更改中文国名为「白罗斯」? 
  为何天津在知乎如此不堪? 
  如何看待京津铁路推出 30 日定期、20 次计次新型票制产品?将对京津跨城生活工作的乘客产生哪些影响? 
  请问天津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为什么需要设立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什么会成为直辖市? 
  如何看待天津一小区改建「楼房式祠堂」,16 栋楼住十万个骨灰盒?对殡葬改革有什么影响? 
  天津是因为紧邻北京才发达吗? 
  天津 3 份大桥道雪糕样本核酸检测呈阳性,目前情况如何?疫情期间食品安全到底该如何保证? 
  为什么古九州中的兖州和青州没有成为山东的地级市? 

前一个讨论
北京地铁怎么坐最惨烈?怎么坐最舒服?
下一个讨论
本次 TGA 2018 公布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游戏新资讯?





© 2025-04-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