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津的道路名称为何多为「某某道」? 第1页

  

user avatar   eintent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前天津大致可分为租界和华界两部分


华界主要是是以老城厢、南市、三岔口为核心的地区。

这些地方的发展脉络大致是,直到解放后,仍是大面积的老旧平房,改开后陆续改造,最著名的是2000年前后老城厢彻底推平,冯骥才等文保人士痛心不已。改造后虽然建筑十不存一,但道路基本有源可寻,大多是沿用清代以来形成的道路。

因此,这片地区同其他城市一样,主要路名都是“路”或“街”、“大街”,而且大多是民众自下而上地自发命名。

除了老城周边,仍有零星的道路以“街”为名。这些也都是源自近现代城市建设以前就存在的村镇。如大直沽等地。



租界是华界以下游的海河两岸,其中存在感最强的,个人认为依次是英、法、日、德,这四个河南岸的租界比较重要(基本就是现在的和平区)。

租界基本都是从荒地而建起,道路都是洋人所新建,不像华界的道路为历史形成。因此,道路由租界政府以本国语言自上而下地赋名,多是外国人名一类。

抗战胜利后,租界全部收回,再次由国民政府统一命名。

这次命名的结果是:

河南岸的英法德日租界,垂直海河的道路为“城市名+道”,平行海河的为“省名+路”;

河北岸意租界,东西为道、南北为路;

河北岸俄租界,以数字+经纬路命名。

此时只有河南岸租界、意租界两块地区以“道”为名。


相对来说,租界对今日天津的城市格局、产业影响较大。

因此,解放后新建设的区域,沿用的是租界的“道”+“路”名,而没有使用中国传统的“路”、“街”系统。



1952年的街市图中可以看到

中央西北侧方块为老城厢,老城厢以南是南市地区,第一区大致是日、法租界,第十区大致是英租界,第六区城区部分大致是德租界,第二区南侧为意、奥租界,第五区大致是俄租界。


而1945年民国政府命名路名时,使用“道”,逻辑上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没去找租界时期的地图,但是日本作为汉字国家,日租界明确用的是“街”而不是“道”。我记得貌似有文章认为,“道”是对英法租界“avenue”这个词的翻译,1945沿用之

另外或许有可以区分华界租界的考虑

聊作一说




  

相关话题

  中国有从古至今都没有改过名字的地方吗? 
  长沙的拉丁文为什么是“Teganum”? 
  天津麻将几上几听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天津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104.28亿元,暴跌25.02%? 
  天津的疫情己经持续了近3个月了,知情的天津朋友能介绍一下天津人目前的工作生活情况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北京和天津是河北省的一部分吗? 
  为什么天津人都不推荐去狗不理? 
  2 月 1 日天津新增 12 例阳性感染者,目前情况如何? 
  在天津武清发现的,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天津一老太不满常用的公共车位被占,划损车辆并泼洒剩菜,如何看待这种将公共资源私有化行为? 

前一个讨论
北京地铁怎么坐最惨烈?怎么坐最舒服?
下一个讨论
本次 TGA 2018 公布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游戏新资讯?





© 2025-0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