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硕士毕业答辩时,学霸横扫战场,学渣被批成翔,可最后学霸还没学渣工作找的好这种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如何看待,所以我分三部分讲一下自己对这种观察的个人看法:

1. 在讨论一个群体前,先注意有没有观察上的偏差,思考观察到的个别现象能否代表整体

一个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的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好工作,大家可能不觉得特别意外,而年级知名“学霸”前途遇到挫折,炸裂。

比如说,北大学生回到家乡当屠夫去卖猪肉,能成为热点新闻,多少年了还有媒体追踪报道,

事件的首次报道,是在2000年,很惭愧,当时我还拿这个例子当过高中作文素材,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批判他人“高分低能” (那时候就有一个清华人的思维模式了)

这是2013年的新闻,依然有人记得他,从标题来看,仍然是对他的职业去向持否定态度,还顺便嘲讽了一把文科生:

直到2016年,正面的声音才多了起来。

不说舆论的导向变化问题,单单是16年还被人记得这事,就已经足够能说明我的观点了。

也许正因为他是个“学霸”,做了一份在社会看来不这么光鲜的工作,才会被人反复议论,多少年都记得,

换作一个普通三本学校毕业生,同样是没有达到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预期,还会有这么多的关注吗?

反过来说也成立。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并没带着光环的名校。马云成功了,能说明非名校毕业生一定比名校混得好吗?世界上又还有几个马云呢。

简言之,提问者所观察到的现象,也许并不意味着学渣比学霸找的工作好,而是学霸找不到"好”工作大家都关注的到,“学渣逆袭”的故事也更能吸引眼球。

2. 在论文答辩上被批评,不一定代表职业能力差,也不一定说明此人就是“学渣”

正如

@白如冰

提到的,有可能不同人点的技能不同,时间是稀缺资源,在就业求职上投资的时间多了,在搞研究写论文上花的时间就会少,遭受更多批评也是难免。

再补充一点个人体会:论文被“批成翔”不代表学术能力不行,

写一篇四平八稳,没什么黑点的论文并不难,

可以在热门领域稍微加一点新的东西,包装一下。比如最近环保是学术界的热门,有学者研究了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我研究一下pm25的影响;最近P2P的监管问题很热门,有学者研究了美国的监管机制,我研究一下法国的...把别人的冷饭加点新佐料回锅一下,挑不出大毛病,相对受到批评的可能性也就小。

这就好比,在知乎一个热门话题下,写一篇附和最高排名答案的回答,补充一点自己的故事,加几个事例,顺便拔高一下主体思想加点鸡粉调味,虽然得到的赞同不一定多,但被大量点反对+没有帮助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而真正用一些创新的方法,自己构建新的分析模型,为作一篇论文自己再次“发明轮子”,论点站在少数派管观点一边,或是提出未被学界广泛讨论的新颖观点,则遭受批评的可能性会更大。可能是新造的轮子不入老司机的法眼,可能是本来昏昏欲睡的老师听到了新东西一下子清醒过来,可能答辩老师本人就不认可这个观点,总之,这名学生被批判了,但这就能说明他的研究素养和学习能力肯定不行吗?

3. 题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题目啊

所谓“高分低能”,其实已经有很多学者结合具体数据研究过了,

比如清华经管学院的钟笑寒老师和吴斌珍老师,各自都研究过清华大学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影响。研究的一部分,就是基于多年统计数据分析同等高考成绩的学生,上不上清华大学,收入水平会有怎样的差异。

套用第二点的思路,别人研究学校差异与收入的关系,关注劳动经济学的朋友们,也可以研究一下同一个学校中分数差异与收入的关系嘛。




  

相关话题

  学霸高考失利上了个烂一本是个什么感受? 
  性格内向真的不好吗? 
  体制内很咸鱼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都说从《毛泽东选集》学到很多? 
  27 岁省直机关实职副科,想跳槽去蚂蚁金服 P7,冲吗? 
  为何国企给应届生的工资都很低?那靠什么吸引人? 
  女律师助理,已在律师团队工作四年,薪资到手7.5K,但现阶段对未来职业规划很迷茫,大家给点建议? 
  如何劝自己接受一份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 
  为什么部分学霸不情愿帮助同学回答问题? 
  把爱好变成事业,会促进事业,还是毁掉爱好? 

前一个讨论
没有蛋壳的鸡蛋,能不能孵化出小鸡呢?
下一个讨论
芥末真的能杀菌么?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