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英宗朱祁镇为什么能得到庙号「英」?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明朝和庙号,除了天启和崇祯的谥议丢失之外,别的都是现成的资料,就不需要用「谥法解」来猜了,在下面我会贴出来「宪宗实录」里面对明英宗庙号和谥号的讨论。在此之前,先讨论一下有一些答案说的谥号和庙号的关系。以及能否用谥法来判断庙号。简单的说,就是分朝代,如果单独说明朝,有时候还真的要用谥号的规则来理解庙号。

明朝的礼部官员相对来说比较没有文化,或者说不讲究。给景泰帝上的庙号和唐代宗一样,本意是想说景泰帝代替英宗暂摄大位,然而被王夫之吐槽了:人家唐代宗本来定的可是「世宗」,「太高中世」四大正牌庙号之一,只是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用同义词替代,所谓「代,犹世也。」

类似的例子在给明武宗定谥号的时候同样发生了,在世宗实录里面就记载了武宗的谥议:

汉之武帝,唐之武宗,皆以聪明果毅,蹈厉发扬,思欲振殊俗而威远夷,觐耿光而扬大烈,以今方之殆同,条而共贯也。

我敢说,如果没有世宗实录,有人在知乎上提一个问题:如何理解明武宗的庙号?然后有人这么说:汉武帝聪明果毅,威震四海,而明武宗也有亲征蒙古的记录,所以明武宗这个庙号就是根据汉武帝来的——这个答案很可能被反驳和踩的看不到影子——庙号是庙号,谥号是谥号,用汉武的谥号解释明武宗的庙号,这得多么没有文化才能做出来啊?然而礼部的毛澄尚书就这么做了。

但是,无论我们现在多么嫌弃也好,理解也罢。这确确实实是明武宗谥议的原文。同样的道理,在宪宗实录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英宗的谥议:

大行皇帝德性聪明,天资英武,曩在幼冲之岁,夙承绍统之尊。覆育法乎乾坤,群生咸遂;光华揭乎日月,普照无遗。隆孝餋而得圣母之欢心,溥爱诚而全宗亲之和气。政修钜细,惟成宪之是遵;德懋始终,故大纲之益正。用人必询于众,祀神务致其严。虽细行而克勤,于万几而独断;文命敷于华夏;信由协中而致和,武功服乎外夷,罔不革心而效顺。先后在位二十有三年,培邦基之巩固,衍国祚于灵长。方之古昔,继体守成之君未有盛于大行皇帝者也。不幸奄兹遐弃,恸切臣民。必有羙称,永昭功德。臣等谨摭圣神之迹,用陈群议之公。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臣等拜手稽首谨议。

这就是英宗大行之后,臣下们给上的谥议,庙号和谥号都有了。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在扯淡:

武功服乎外夷,罔不革心而效顺。

土木堡之变,能如是乎?

溥爱诚而全宗亲之和气。

夺门之变,还有传言缢杀景泰帝,能如是乎?

德懋始终,故大纲之益正。用人必询于众

恩恩,王振、石亨、徐有贞皆正臣也。

继体守成之君未有盛于大行皇帝者也。

守成之君,为国守成守到了大漠,确实中原的皇帝很少有人做到啊。

谥号和庙号这一套,是上古传下来的以臣议君、以子议父的系统,在春秋战国直到两汉,上古风气犹存,皇帝还有可能得到平谥,庙号还比较稀罕,这个时候讨论一下庙号和谥号的微言大义,或许还有更多的意义。而明清上承元朝之弊,是两千年来皇权的巅峰,无论皇帝怎么作,死后都是美谥加美庙号,因为这代表了即位皇帝的法统,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孝心,从来都希望把各种赞美放在大行皇帝身上。而明英宗这个英字,在谥议中并没有比之宋英宗(宋英宗也没什么好比的),唯一出现英的字样就是一开始的“德性聪明,天资英武”,英宗的庙号,当就是普通的赞美他「英武」,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的成分。


历史有时候很简单,然而我们经常容易想复杂。英宗的庙号虽然很讽刺,但是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下知道蔡英文下场不会好了吧?

草字头下面掩盖着遭殃的央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吧,单看这个英字,也不是没的说。

陈寿评论孙权,用了一个勾践之奇英,那么拿勾践比朱祁镇,是不是味道就出来了?

打败仗没关系,屈膝忍辱也没关系,能翻回来就是胜利,朱祁镇好歹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换个天顺年号又做回了大明皇帝。

怎么就担不起这个英字了?

不要对皇帝这个工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皇帝最重要的工作永远是保证自己在活着的时候一直是皇帝。

做不到这一点,陛下是尧舜又有什么意义?沈腰潘鬓消磨么?

明英宗一辈子兜兜转转,这个底线好歹是维持住了。


user avatar   shang-guan-zh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明一件事,压根没有“不好的庙号”这个东西。

庙号原意,为不祧之宗立庙,在早期(汉代)是个非常稀罕的东西,能得到庙号的都是功高德勋之主。虽然后世泛滥了,但本意如此,不存在不好的庙号。

理论上,谥号可褒可贬(虽然汉以后不是亡国之君被篡位之主谥号很少有贬义的),但庙号不会有贬义——亡国之君被篡位之主功德不够,根本就不会有庙号。新朝往往给前朝末帝加谥号,平义贬义皆有,但一般都不会加庙号,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庙号只分极好的、很好的、好的、一般好的这么几档。

后世庙号过于泛滥,你把水分挤干净之后就是,好的、不错的、一般的、很烂的。

“英宗”不在最后这档里也差不太多了。

徽宗怎么样?钦宗怎么样?你光看庙号前面那个字,都是好字。明英宗再差,好歹没有亡国。根据庙号一向只褒不贬的传统,用“英”字并不奇怪。

庙号因为水分太大,而且不参考谥法,所以实际褒贬义有时候确实不太好解。但从明朝的情况看,应该是参照前人的意思为多。

英宗真不是啥好庙号。

第一个用“英宗”庙号的是宋英宗赵曙。“英宗”取“三代之英”(不取谥法释义谢谢),名义上,这是个相当好的庙号了。但宋英宗不是个好货色。

宋代庙号(官方)排序里,太祖太宗高宗为第一等,仁宗神宗为第二等,真宗稍次,剩下的庙号基本都可以归入同一个档次里差不太远——徽宗钦宗垫底吧。

按照上面排序,挤掉水分,这就是个很一般的庙号。

而且还夹在儒家理想圣君“仁宗”和可比帝尧的“神宗”中间,挤得一点光的都没有(英宗本人也确实颠三倒四除了濮议几乎啥也没折腾出来),真的很失败。(英宗恐怕是赵宋实际活着做过皇帝的人里第一个明确可以迁祧的——真宗存疑——虽然实际大概并没有祧,但是也很尴尬了)。

明英宗这个,参考着赵曙来吧,不是最糟糕的那一档庙号,反正也是不咋地的那档。

(当然明面上会说得很好听。什么“先后在位二十有三年,培邦基之巩固,衍国祚于灵长,方之古昔继体守成之君未有盛于大行皇帝者也”——这就是睁眼说瞎话,欺负人家代宗没人权)。

但是暗地里,比着前辈英宗们,反正自己掂量一下高低吧。

不过这话说到底,谥号庙号这些评价本来也是很不客观的。你要说明英宗冤杀功臣,不配得个好庙号,那宋高宗呢?他怎么能配得到最高等级的庙号之一?(太高世中,历代公认最高等级庙号,排名有先后,但足以甩开其他所有庙号一大截)赵构岂不是更名不副实??

就那回事吧。




  

相关话题

  你认为历史人物穿越到现在的世界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元朝的龙袍上有十二章纹吗? 
  明朝这么烂为什么还能存在这么长时间? 
  明朝末年的日本能击败同时期的后金吗? 
  有人知道郑成功在潮汕地区老一辈人口中称之为国姓贼的来由吗? 
  秦始皇没杀功臣,而刘邦却把韩信等杀了,但后世评论秦始皇残暴,刘邦仁义,为什么? 
  蔺相如到底有什么功劳,能位居廉颇之上? 
  明朝地大物博,江山为什么会被小小八旗所占? 
  直江兼续是否确实像后世影视娱乐作品中所塑造的那样始终追求正义仁爱? 
  从五四运动到《自由中国》事件,热衷于从政的胡适为何一再在政治上碰壁?为何文豪从政大多不成功? 

前一个讨论
德古日为什么要为路易十六辩护 反抗罗伯斯庇尔?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女人找外国男性就是easy girl,中国男人找外国女性就是为国争光?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