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15 年 4 月 22 日的《三体》电影发布会有哪些亮点或槽点?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ye-ge-ming-shang-b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有些人,想搞个大新闻”…

先来一发媒体采访稿:

《三体》电影发布会 原著作者刘慈欣接受观察者网采访

作为一枚“被工业党”的药丸,表示此稿信息量太大。马督公一连串充满内涵的问题被大刘轻描淡写揭过,采访完全没能达到预期新闻效果。读罢不知该说这是对督公“深谋远虑”的槽点,作为多年“磁铁”对答复内容失望的泪点,还是旁观者的笑点……

接下来挑几个问题,模拟一下提问者预期的答复,视本文点赞情况补充:

【问题A】

观察者网记者:从《三体》小说到今天已经有三四年了(刘慈欣纠正:五年)。请问这5年的世界和小说中那个世界的5年相比,哪个更有科幻色彩?

或许这是督公想要的答复——

刘慈欣:一样科幻。如果从技术细节角度谈,现实世界的冲击感更强烈。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与集成电路的物理精度加深,使得物质资源与信息交互的配置效率潜力被空前扩张了。如果饱和覆盖打击与精确手术打击在效果上等同,从另一个角度看,更精准的信息本身就是在发掘庞大的能源。

以下是淡腾的现实——

刘慈欣:显然是小说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没有外星人宣战嘛。
观察者网:如果不考虑外星人因素,只考虑我们地球人自己的发展呢?

(不甘心追问)

刘慈欣:不考虑外星人,那就是现实更科幻了。5年前连微信都没有。
……
观察者网:世界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吧。您看刚才飞过去的无人机(发布会上用无人机给三体组织成员颁发任命书),看看电影花絮中航拍的无人机。这在我这个年轻人看来都很科幻。

(还是没达到预期效果,继续追问)

刘慈欣:从世界来说。可以说这是一个科幻时代,但我个人依然是普通人。

(挖掘新闻点失败,接入下一问题)

【问题B】

观察者网:您人生的哪些段落或是哪些教育对您的科幻写作影响最大?

或许这是督公想要的答复——

刘慈欣:我在红色中国长大,童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亲身经历过两次大规模武斗(沉默片刻),(三体)第一部开头场景的描写就源于这里。但同时,我老家是煤炭业主产地,周边多是煤炭工人社区,煤化工大建设与娘子关提水,都直接改变了我的生活环境。《地火》描述的正是这些煤炭企业后来的遭遇。还有当年扎根到山区的教师,也成为了我写作的素材(《乡村教师》)。那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以下是淡腾的现实——

刘慈欣:基本没有。我的科幻概念基本来自于阅读。

(“换下一话题!”)

【问题C】

观察者网:您曾经是一位工程师,我也是一位工程师。请问您觉得工程师经历对科幻写作影响大么?

或许这是督公想要的答复——

刘慈欣:工程师的具体工作很枯燥,但工程本身极富有浪漫色彩。现实主义科幻与当代主流科幻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是套了宇宙背景的魔法,专注趣味性与剧情需要。既然打动人的仍然还是读者能够体会的情感羁绊,是不是科幻主题反而不重要。现实主义的动人之处在于拆解宏大叙事中的可行性细节,从普通人是视角仰视庞大工程的复杂体系,再从宏观描述中把工程缩小成一个点,从对比中感受远超直观理解能力的尺度。

以下是淡腾的现实——

刘慈欣:呃……几乎没有啊。工程师是一个很单调的工作,工科教育也是。理科似乎离科幻还近一些。

(说明大刘也认为只有玩魔法才能赚钱和搞产业。忙于这个方向,恐怕接下来大刘很难有“硬”作品了)

顺便吐槽下,督公乃的发际线快退到一半了:

@马前卒


看看有多少赞。




  

相关话题

  文革时,真的存在女儿跳出来批斗死父亲的现象吗? 
  《三体》里有哪些彩蛋? 
  如果人性泯灭,那人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我不能觉得《三体》不好看? 
  科幻小说作家比如三体的作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与物理研究生相比如何?与一些知名科学家相比如何? 
  男朋友被三体迷住了怎么办? 
  假如三体中由吴亦凡作为面壁者会发生什么? 
  《流浪地球》有哪些超越《星际穿越》的地方? 
  如何广播一个「宇宙危险声明」,表现出人类的好战性,让尽可能多的文明来攻击我们? 
  如何看待奥巴马对《三体》的评价? 

前一个讨论
2015 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人类到了20周岁左右就会长智齿呢?如何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