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袁崇焕射满桂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第1页

  

user avatar   nu-shen-wei-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真的,已存的史料、文献至少有五则证明:

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崇焕按兵不动,物论籍籍。”《崇祯实录》

“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明季北略》

“桂前被流矢 视之皆袁兵矢也”《古今史略》

“桂前被流失 视之皆袁军矢也。《国榷》

“果是袁兵射来的”《镇海春秋》

所有资料里是镇海春秋最为详细


可笑就有猿粉声称这些“谣言”都出自《镇海春秋》这部小说。很可惜,谈迁在著作《国榷》的时候可没兴趣抄袭小说。现成的塘报、邸报不抄抄小说?当然了,明末小说也是以邸报为基础创作的。


也不少袁粉在辩解的时候拿德胜门和广渠门的距离来佐证,很可惜,德胜门之战和广渠门之战是十一月二十日。

而箭射满桂的时间发生在满桂在北京南门作战的期间。大致在二十七日到二十九日左右。因为紧接着就是袁下狱!最基本的逻辑就是“箭射满桂”导致了“满桂的告状”引发了“袁崇焕下狱”。


“清兵攻南城,崇煥復不戰,獨滿桂以五千人與清一日二十戰。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經袁營,竟不出救。”《明季北略》

“丁未建虏攻南城,官兵拒却之。”《国榷》

“闻满帅城南之战杀伤相当 奴骑亦残”《后督师纪略》

为什么双方要在城南作战呢?因为此时后金主力已经从城北转移到城南。

“二十三日。贼移营南海子。晚接上谕令速进兵。”《辽师入卫》

“二十四日,大军驻营北京南苑,凡男女逃窜者,悉招至,给以告示,释之归”,“二十六日进兵,距城关南二里外驻营。”《满文老档》

“惟是贼游骑连日再攻永定广渠等门 岂非亦窥见外城之卑薄难守哉”《文水李忠肃先生集》


敌军的调动让明廷也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总兵满桂自二十五日就转移到永定门,在毕自严的《给发满帅行粮确数疏》“查得大同总兵满桂本月十九日初到德胜门外...二十三日该镇移入本门翁城之内...二十五日满镇复调援永定门”。

当时的新任兵部尚书制订的布防计划里就有满桂的驻防区域:“越数日,援兵大集。公分拨信地,隶各大帅,分兵为六营,以南面外罗城永安、左安、右安三门为中营,满桂主之,隶以宣大兵万余,广宁、东便两门为左翼,祖大寿主之,隶以辽兵九千”《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申公神道碑铭》


而此时袁部已经从广渠门转移到南面的左安门

“二十七日,敌转攻左安门,崇焕挥兵夺攻,具歼一头目。”《皇明四朝成仁录》

“廿日,袁、满城下两战,颇有气色,虏亦惊阻,不于此时以夜烧其营垒,昼掩其惊魂,而俟其从容扎营南海子,不以一矢相加遗,惟求入城自逸,到二十七日之报,半属矫冒。”《近报平虏丛谭》

“二十七日,奴攻外罗城南面,城上下炮击退之。辽将于永绶,郑一麟营,炮药失火,兵立火中不敢退,公当即给赏,每人二十金。”《辽师入卫》

后金进攻左安门的时候,袁崇焕大营内火药失火,正好与下面的史料衔接起来。

“又言满桂战不力差人往崇焕营,速其放砲,及放砲,皆无钱粮者”《石匮书后集》

后金进攻满桂,满桂转移到袁营附近,已经到了在袁部大炮的射程内,但是袁的火炮却集体哑火,因为没有火药!

估计袁粉们又又质疑了,文中明明说的“钱粮者”怎么是火药。

“西洋铳中国初未尝知。自大学士徐文定公在翰林时。从西洋利玛窦学得其法。其国名为无敌神器。又名无勇以勇者遇之无所施其勇也。其名药为钱粮敬重之也。”《武事全书》

当然,还有不死心的说,满桂明明躲在翁城,“丁卯设文武经略以梁廷栋满桂为之,各赐尚方剑,营西直安定二门,桂始屯宣武门瓮城内,谓敌劲我寡,未可战,中使趣之亟。桂不得已,挥涕而出。以五千人同孙祖寿等战安定门外败没。”《国榷》

丁卯那天是满桂战死的那天,离箭射满桂已经过去近二十天,

“丁卯击败明兵于永定门”《皇清开国方略》


而且“始屯宣武门瓮城”又不是一直屯宣武门瓮城,满桂可是有机会就出战的主,能和龟缩的袁大人比?

“桂躬率健丁奋闯 身腹中二矢 气益奋 上闻桂伤使中官赉老醴慰劳 令入瓮城少休 越二日裹创复战 上念其忠勇 特进为武经略以示殊宠 益感激图报 大战于安定门下”,《续表忠记》满武愍公传

“大军战安定门下败之 亡其一贵人”《明名臣言行录》

这就是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英雄。从德胜门打到安定门最后战于永定门!

估计又又有袁粉拿谈迁的理由反驳了,谈迁曰:‘当满桂战败时,谓督师对垒不发一矢。非也。桂战都城北。崇焕战都城南,颇有杀伤。’《国榷》

谈迁连满桂战死的地点都搞错了。满桂战死于永定门而不是安定门,一字之差,一南一北。

ps:之后不少纪念满桂的文章里都把永定门和安定门搞混淆了。

满桂的英勇成了袁大人的眼中钉,毕竟离城下之盟的目标那么近,偏偏有个打不死的小强满桂!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同室操戈又如何!(出自袁崇焕的《携诸将游海岛》)

为了达到城下之盟以解五年平辽,我已经杀了毛文龙,坑死了赵率教,满桂,下一个就是你了!

来人,射!!

“先除毛后除满 毒心辣手 意欲何为 试对镜照之有刘裕之才之福否 值张邦昌刘豫之时否 磔不足偿其罪也”《沈氏日旦》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先声明:以下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来帮各位梳理下思路。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排列个表:

  1. 西汉中期:汉武帝晚年的真实情况
  2. 东汉初年:班固:《汉书》
  3. 三国时期:荀悦:《汉纪》
  4. 东晋南朝:王俭:《汉武故事》;葛洪《西京杂记》、《赵飞燕外传》;
  5. 北宋中期:司马光:《资治通鉴》
  6. 南宋初年:王益之:《西汉纪年》;朱子:《通鉴纲目》;吕祖谦:《大事记》
  7. 改开之初:田余庆:《论轮台诏》
  8. 最近以来:辛德勇:《制造汉武帝》及其引发的商榷

排完表后,我们需要确定看这个表的角度。

第一种是以认识汉武帝晚年的真实情况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汉书》、《汉武故事》、《通鉴》等书就转换为研究汉武帝晚年的史料了。既然成了史料,那么,就有价值高低的差别,而判断史料价值高低,则是以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汉武帝时代为标准。其次,是考察各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史源学追溯,例如《汉纪》是《汉书》的改编,没有独立的史料价值,即在《汉书》存世的情况下,《汉纪》没有史料学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史书成书年代与史书包含内容的时代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这样的思路下,辛著的若干观点是:

  1. 《汉书》的史料价值大于《通鉴》,不能用《通鉴》来研究西汉历史。
  2. 《汉武故事》的史料价值低,《通鉴》采用《汉武故事》的部分不可信。
  3. 《赵飞燕外传》的史料价值低,《通鉴》采用《赵飞燕外传》的部分不可信。
  4. 王益之、吕祖谦等人指出司马光采用《汉武故事》和《赵飞燕外传》的部分不可信。
  5. 田余庆《论轮台诏》据《通鉴》立论,结论不可信。

这5点层层递进,首先在研究汉武帝晚期的历史真相时,《汉书》的史料价值大于《通鉴》,这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对《通鉴》涉及汉武帝晚期历史的叙述进行史源学分析,指出除了《汉书》等基本史料之外,还采用了《汉武故事》和《赵飞燕外传》,这也是没有问题的。最后指出田余庆《论轮台诏》一文据《通鉴》立论。问题在于可信还是不可信

  1. 《汉书》是否认为武帝晚年有悔悟?辛认为没有,林认为有。
  2. 《汉武故事》的史料价值低,但有没有一定的依据?辛认为没有,李峰认为有。
  3. 王益之是否认为司马光采录的部分不可信?辛认为是,林认为否。

如果找出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么《通鉴》采录《汉武故事》进而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就有了历史来源,于是田余庆采用通鉴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在文献学上就有了支撑。但是,支撑不等于结论成立。

参: 如何评价辛德勇的《制造汉武帝》?

第二种是以汉武帝历史形象的建构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也就进入了历史书写层面,即要考察作者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1. 班固在什么样的思想下来写《汉书》,即制造班固
  2. 王俭在什么样的思想下编辑《汉武故事》,即制造王俭
  3. 司马光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资治通鉴》,即制造司马光
  4. 田余庆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论轮台诏》,即制造田余庆
  5. 辛德勇在什么样的思想下写《制造汉武帝》,即制造辛德勇
  6. 其他人在什么样的思想下与辛商榷,即制造其他人

在这一视角下,王俭为什么编辑《汉武故事呢》?辛著认为与刘宋时期的政治有关。司马光为什么这样做呢?辛著认为与他的政治思想有关。现在,林文认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不但班固认为,唐宋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不但司马光这么认为,王益之也这么认为。因此,这不是司马光个人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首先,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书写,都可以视为对汉武帝形象的构建。其次,即便是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也是班固的看法,其看法是否符合真实情况,需要考察。第三,为什么班固、司马光或者唐宋人会这样认为呢?与他们的儒家思想有关,在儒家思想的伦理取向评价中,汉武帝大多是负面形象。第四,这一评价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很难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有从功利主义取向评价的声音,如刘歆《毁武帝庙议》。因此,辛著认为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进行构建,没有问题,认为这一构建与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有关,也没有问题。

综上,林文对辛著的商榷,主要在细枝末节的点上,而且这些点的商榷即使成立,也没有撼动辛著的整体观点。提醒一下,我说的是辛著,不是辛本人的其他言论,而且辛著应以最新版本为准,即在增订本、初版本和论文之间,选择增订本。同其他商榷者相比,林文的新意在指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


user avatar   gong-nong-jie-he-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季北略》: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八九不离十,是真的。满桂在关宁军中是一个异类。首先他对辽西将门没有竞争力。明朝鉴于唐的教训,外族军人到一定的阶级没法轻易高迁。等于是一种公开的规则。所以辽西将门眼里,这就是一个给他们打工的包工头。然后,这个“包工头和他的工程队”也的确能打。这对辽西将门和袁崇焕是有好处的。满桂军即能当保镖,还能粉饰战报。

到了己巳之变,情况就变了。对袁崇焕与辽西将门来说,放后金进入京畿地区。威逼朝廷投降。是他们完成军阀化的重要一步。在他们的谋划中,后金军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下,必然使京师大乱。守卫崩溃。朝廷大佬和小皇帝也会被吓瘫。此时他袁崇焕与辽西将门就是天降神兵,救难的菩萨。不但有救驾的大功,还能使恐惧中的朝廷对他们言听计从。可是这种好事被满桂给搅了。


user avatar   guo-shi-wu-shuang-48-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季北略》: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八九不离十,是真的。满桂在关宁军中是一个异类。首先他对辽西将门没有竞争力。明朝鉴于唐的教训,外族军人到一定的阶级没法轻易高迁。等于是一种公开的规则。所以辽西将门眼里,这就是一个给他们打工的包工头。然后,这个“包工头和他的工程队”也的确能打。这对辽西将门和袁崇焕是有好处的。满桂军即能当保镖,还能粉饰战报。

到了己巳之变,情况就变了。对袁崇焕与辽西将门来说,放后金进入京畿地区。威逼朝廷投降。是他们完成军阀化的重要一步。在他们的谋划中,后金军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下,必然使京师大乱。守卫崩溃。朝廷大佬和小皇帝也会被吓瘫。此时他袁崇焕与辽西将门就是天降神兵,救难的菩萨。不但有救驾的大功,还能使恐惧中的朝廷对他们言听计从。可是这种好事被满桂给搅了。


user avatar   yi-wei-bu-yuan-tou-lou-xing-ming-de-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季北略》: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八九不离十,是真的。满桂在关宁军中是一个异类。首先他对辽西将门没有竞争力。明朝鉴于唐的教训,外族军人到一定的阶级没法轻易高迁。等于是一种公开的规则。所以辽西将门眼里,这就是一个给他们打工的包工头。然后,这个“包工头和他的工程队”也的确能打。这对辽西将门和袁崇焕是有好处的。满桂军即能当保镖,还能粉饰战报。

到了己巳之变,情况就变了。对袁崇焕与辽西将门来说,放后金进入京畿地区。威逼朝廷投降。是他们完成军阀化的重要一步。在他们的谋划中,后金军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下,必然使京师大乱。守卫崩溃。朝廷大佬和小皇帝也会被吓瘫。此时他袁崇焕与辽西将门就是天降神兵,救难的菩萨。不但有救驾的大功,还能使恐惧中的朝廷对他们言听计从。可是这种好事被满桂给搅了。


user avatar   wan-xiong-8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崇焕想不想带兵进北京,其实明朝政府非常清楚:

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崇焕自招云:“遣散援兵,以为京城内溃,不意尚守得定。”即是言而寸斩有余矣。




  

相关话题

  《大明王朝1566》你感觉嘉靖和海瑞谁更孤独? 
  为什么大家觉得南宋屈辱,而不觉得明朝屈辱? 
  明成祖朱棣是“千古一帝”吗? 
  明朝历史,特别是明朝皇帝,有没有是被清朝官修明史抹黑的? 
  明朝末年是否发展出了官僚资本主义? 
  如何评价袁崇焕? 
  单纯从横向对比来看,明朝是不是最强的时期? 
  袁氏宗亲会和袁崇焕纪念园有没有为袁崇焕发声? 
  朝鲜壬辰战争是否算改变了明、朝鲜、满洲、日本等国国运的大战?碧蹄馆之战对后来满洲崛起有没有重大影响? 
  为什么两汉400年明朝200多年都没能彻底征服漠北在漠北建立统治,而李世民二十几年就做到了? 

前一个讨论
毛文龙大帅被袁崇焕生擒行刑时怎么不召唤黑龙护法救命?
下一个讨论
一只鸟被装到铁笼子里从高处丢下,鸟会死吗?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