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评价国产动漫《围棋少年》? 第1页

  

user avatar   qi-dong-ye-y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故事的表面是围棋,其内核却是一个类武侠式的故事。

所谓棋招定式,其实就是武功绝学,有正气凛然的,也有剑走偏锋的,还有邪恶的。棋手就是侠客,也分正道邪道以及善恶难辨的。

故事背景与情节也颇具有武侠的味道。勾结倭寇的国恨,父亲被害的家仇,都是武侠小说的常见背景。而情节更不用说,诸多情节完全就是武侠小说情节解构重组的。比如化妆成小叫花的方百花,方百花的父亲正邪难辨的方胜,老叫花林心诚,完全有《射雕英雄传》的影子在。

关于主旨,最根本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主题曲中的那句“寻正道,驱邪念”。这也是一个很“武侠”的主题,用正确的方式提升自己,用正确的方式取胜。第二部中增强智力但副作用极大的药(何尝不是《葵花宝典》的另类体现),还有长盘决胜拖垮老棋手,棋盘外下毒谋害等等,都是被否定的。

当然,也有些不那么武侠的东西。比如通过围棋促进中日民间交流。也算讲了回政治…

论情节,武侠小说式的情节对比同期国漫完全高了一个层次,放在现在也不过时。人设背景方面国漫不乏出彩的,对比来看没那么出众但也相当不错。堪称神作了。

总体来说还是挺高明的,将武侠套上围棋的壳,似乎就避免了各种审查?不过这也是遗憾所在,对围棋本身的表现不够。落子发光啥的算艺术夸张我觉得还行,谈不上教人下棋至少科普做到吧,顺便谈谈棋文化也好。不过这就小众了,也怕看官不买账吧。


user avatar   luo-hao-98-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我跟工作室的小伙伴一起,在刷一部大热的美剧。

刷剧时,小伙伴惊叹于编剧的构思,要做一期解说视频。

而我,则微笑不语,想起了一部国产作品。

那部美剧,实在太像这部国产作品了。

比如,那部美剧中,女主贝丝想下国际象棋,却因身处上世纪,遭到别人的歧视。

而这部国产作品里,女主方百花想下围棋,也因身处古代明朝,遭到别人的歧视。



再比如,那部美剧中,贝丝孤身一人,同时挑战了二十名对手。

而这部国产作品里,大明国手李慕清,也同样摆下过“十日战百雄”的阶梯式对局。



没错。

那部美剧,就是今年网飞出品的《女王的棋局》。

而这部国产作品,则诞生自十五年前,首播于CCTV1。

它与它的相似,还不止于此。


《围棋少年》



刷完《女王的棋局》,我关掉了电视。

沉思许久后,我打开了《围棋少年》。

十五年前,这部动画首播之日,我还是一名黄口小儿。

彼时,看到片中的搞笑情节,我会哈哈大笑;看到对战情节,我会紧张不已。

如今,当我重温里面的故事,心中却只有两种感觉,一种是惊叹,一种是悲悯。

惊叹,在于它的格局,在于它的超前性。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朝中御史江灵运,奉命调查与倭寇私通的汉奸。



然而,江灵运锄奸未成,却反遭汉奸陷害,含冤而死。

江灵运死后,其子江流儿深知,害死父亲的汉奸权势极大,凭官府无法扳倒。

为了复仇,江流儿决心用自己的围棋天赋,成为大明棋圣,直接找皇帝伸冤。

由此,江流儿来到了凌云寺,恳求圆德大师敎自己下棋。

这情节,是不是跟《女王的棋局》中,贝丝的命运很相似?

都是年少失亲,都是寄宿他人,都有下棋的天赋,都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人。



在寺庙,圆德大师意识到,由于江流儿过于天才,自己已经没什么可教他的了。

于是,圆德大师送给江流儿一本《新诚全图》,使其从中学到一招“天地大同”。

就像《女王的棋局》中,教贝丝下棋的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没什么可教她的了。

于是,老人送给贝丝一本《现代国际象棋训练》,使其从中学到一招“后翼弃兵”。

拿到棋谱,江流儿离开了寺庙,开始闯荡江湖,挑战各路高手。

拿到棋谱,贝丝离开了孤儿院,开始参加比赛,挑战各路高手。

……



此后,两部作品还有诸多相似情节,我就不一一细数了。

抄袭?

在我看来,这些,只是剧本创作经常会用到的套路而已。

直到现在,距离《女王的棋局》开播,已有一个月了。

我还没听到任何人,指出这部剧有抄袭的嫌疑。

可数年前,《围棋少年》出现时,网上却有诸多声音,令我始终记忆犹新。

许多日漫迷义愤填膺,跳出来大骂《围棋少年》抄袭了日本作品《棋魂》。



但事实上?

“抄袭风波”传出来前,《围棋少年》的编剧,根本就没看过《棋魂》。

至于两者的雷同之处,也大多是键盘侠强行拼凑,基本等于瞎胡扯。

换句话说。

《围棋少年》与《棋魂》之间,还不如《女王的棋局》与《围棋少年》相似。



同是以下棋为题材的作品,为何国内的观众,给网飞和央视的待遇竟如此不同?

无非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缺乏文化自信。

而,缺乏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又来源于:没文化。

数年前,流传最广的一篇批评文章,是这样写的:



而事实上,此文章的内容,也可用标题中的六个字形容:令人哭笑不得。

写此文章的作者或许并不知道,无论是堀田由美(《棋魂》的原著),还是孙晓松(《围棋少年》的编剧),都深深热爱中华文明。

而,无论“棋盘是六合宇宙,我心即神”,还是“天空就是棋盘,星星就是棋子”,其灵感都很可能来源于,明朝才子解缙的一段绝句:


酒过三巡,李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在我看来,《围棋少年》不仅并非是抄袭的舶来品。

某种意义上,它还承载了许多中华文明特有的东西。

比如:江湖气。

离开凌云寺后,江流儿来到了西金棋院。

西金棋院的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在西金棋院,江流儿结识了“大明棋界五雄”之一的金威远。

目睹了江流儿的天赋,心术不正的金威远,将其收为关门弟子。

在金威远的指导下,江流儿虽棋力大涨,却四处与人赌棋。

很多人,与江流儿赌棋之后,都输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为了把江流儿从邪路上拽回来,嫉恶如仇的老国手刘南如,决定亲自出手。

在与刘南如的对局中,金威远告诉江流儿:下棋就要赢,而赢棋就要不择手段。

于是,江流儿开始耍诈,用“长考”(一天只走一步棋)活活拖垮了刘南如的身体。

可刘南如,还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赢了棋,大挫江流儿的锐气。

临死前,刘南如给江流儿留下了“围棋十诀”:



历史上,这段围棋十诀,最早见载于南宋年间的《事林广记》。

其中的每一诀,不仅是下棋的要义,更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比如第一诀“不得贪胜”,就是在说,切莫被胜利冲昏头脑。

不要为了吃掉眼前的几个子,去下不讲道理和过份的棋。



懂得了这些,江流儿发现,自己虽是天才少年,却从来都没有朋友,也并不快乐。

尤其当刘南如被他耗死在棋盘上后,他的内心饱受折磨。

在周围的棋友眼中,他更是沦为了卑鄙无耻的“魔童”。

是的。

在客栈赌棋的时候,他用尽手段,的确是输少赢多。

可放到宏观的人生层面,他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幡然醒悟后,江流儿离开了把自己带上邪路的金威远。

而金威远,却因想在未来少一个敌手,要把江流儿铲除。

关键时刻,幸得父亲的朋友妖刀王出手相救。

与妖刀王决斗时,金威远被一刀毙命。

江流儿见状,迅速飞奔过去,抱起了自己的师父。



怎么回事?

他要杀死你,你还为他哭?

这,就是《围棋少年》的不同之处。

片中,金威远虽然心狠手辣,为了利益不惜泯灭道德。

但不能否认,他对江流儿的爱和付出,还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

假如没有他,江流儿就不会在首次连续输棋后找回自信,从颓丧中重新抬起头。



《围棋少年》虽是儿童向动画作品,可它的编剧,却从不会轻慢儿童的智力水平。

它并不像国内的某些动画人那样,把人物简单画上脸谱,粗暴地分成坏蛋和好人。

在《围棋少年》的世界里,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充满了立体感,充满了复杂性。

而,正是那些立体感和复杂性,给很多人的童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很多人,不仅会记得里面的正面角色,甚至还会对里面的反派印象深刻。

比如:雷凌云。



雷凌云,是金威远的另一个弟子。

和江流儿一样,雷凌云从小就梦想成为棋圣。

和江流儿一样,雷凌云从小就接受了金威远“不择手段”的教育。

从看到金威远在棋坛上闪耀着光芒的那一刻起,雷凌云就清楚地知道——

围棋,将成为自己毕生的信仰。



然而,与江流儿不同的是,雷凌云没有遇到刘南如,更没有百年一遇的围棋天赋。

江流儿改过自新后,雷凌云深知,倘若只靠正常手段,自己永远也无法成为棋圣。

于是,在棋盘外,雷凌云屡施阴谋,把江流儿和其它顶级棋手搞得痛不欲生。

马车行凶,酒里下毒,蛊惑皇帝,挑拨甩锅……

为了当上棋圣,雷凌云甚至不惜杀人,从道士手里抢走了神脑丹。



何为神脑丹?

吃一粒,可以提升五倍脑力,但会导致自己头痛。

吃两粒,可以提升十倍脑力,但会导致自己发疯。

吃三粒,可以提升二十倍脑力,但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毙命。

说白了,神脑丹的作用,就像《女王的棋局》中,那个令贝丝上瘾的镇定剂。

由于神脑丹的解药只有一粒,雷凌云自己并没有敞开了吃。

在棋圣争霸赛的最后阶段,他把两粒神脑丹,送给了江流儿的对手:棋鬼王。



棋鬼王,是仅次于江流儿的围棋天才。

面对提升了十倍脑力的棋鬼王,江流儿纵使是第一主角,最终也还是力不能敌。

击败江流儿后,棋鬼王也因神脑丹的副作用导致发疯,在决赛中输给了雷凌云。

就这样,天赋平庸的雷凌云,凭借棋盘外的规则,成为了大明棋圣。




坏透了?

十五年过去,我始终都没能忘记《围棋少年》的最后几集。

为了证明大和民族的优越性,日本向中国派来了三名顶级棋手。

没多久,这三名顶级棋手,就横扫了京城的各大棋院。

没多久,他们就向朝廷发起了挑战,意图彻底击败中国围棋。



然而,在这至关紧要的时刻,第一个站出来的中国棋手,是雷凌云。

作为棋圣,雷凌云深知,围棋是中国的国棋。

在围棋领域,假如中国输给了日本,那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摧毁中国人的自信。

于是,雷凌云向皇上保证,自己誓要守护中国围棋第一的地位,守护中国的国威。

在3VS3中日围棋大战上,雷凌云接受了与江流儿同样天赋卓绝的,黑木的挑战。

他说:



比赛前,雷凌云吃下了一粒神脑丹。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作弊么?

但其实,古代的竞技,是没有禁药一说的。

吃药,并没有违反比赛规则,也不会遭受良心的谴责。

所以,中盘落后于黑木时,雷凌云当众吞下了第二粒。



但,正如罗永浩所说——

这世上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智力水平的参差不齐。

许多资质平庸的人,纵使殚精竭虑穷尽一生,也只是能摸到天才的起点而已。

冒着会发疯的危险,提升了十倍脑力,雷凌云也只是勉强能跟黑木势均力敌。

于是,他吃下了第三粒。

于是,就在自己打破智力阶级,马上快要战胜黑木的时候,他的身体彻底崩溃了。



当晚,在雷凌云的病榻上,所有曾经被他坑害过的人,都原谅了他。

而他,却把神脑丹的唯一一粒解药,留给了棋力强于自己的棋鬼王。

没错。

作为棋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雷凌云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中国围棋的荣耀。



棋有黑白。

但《围棋少年》所传达的世界观,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与大多数通俗作品不同。

《围棋少年》想说的,并不是主人公如何一路闯关,成为超级英雄的故事。

相反,直到故事结尾,直到三年过去,江流儿也依然没能坐上棋圣的位置。

那他得到了什么?

就像《西游记》里的那个江流儿(唐僧)一样——

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所得到的,是对围棋真义的理解。

和见过世间百态后,平静且包容的心境。



最后一幕,江流儿率队,再次迎战日本三大棋手。

可当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棋迷,都把目光聚集到棋圣院的时候——

江流儿却带着其它五位棋手,躲开了名利,避开了世人的瞩目。

他把棋盘,放置到与世隔绝的桃花美景中。

至于他与黑木的决战,至于中日的较量,则并没有开始,亦不会产生任何结果。



这说明了,在编剧孙晓松眼中,中日文化在本质上是没有分别,且无关强弱的。

不像某些没文化的杠精,无论什么事都非要挑出个高下,嘲笑所谓的“抄袭者”。

最后,我还想说一件事。

某些没文化的杠精认为,《围棋少年》的一个“可笑之处”,是片头曲的这句歌词:

“和谐……和谐……化在人间和谐中……”



在今天这个大网络时代,“和谐”两个字的含义,已经逐渐被赋予了某种讽刺性质。

但实际上?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和谐,是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也是围棋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看。

有些时候,我们曾经嘲笑过的“幼稚”,其实才是真正高级,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


user avatar   yao-dao-wa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青春永远,永远青春

孙晓松

感谢知乎的邀请,让我能静下心再次回首往事,追忆《围棋少年》一路走来的往事,不禁心潮澎湃。

就如同《围棋少年》主题歌词“围棋少年,历经磨难,尝尽人间苦,熬过夜漫漫。”

《围棋少年》动画片的诞生,既有很多的巧合又有一路的坎坷,好在它终于奉献在观众面前,并受到大家的好评。

回想当年,本是一个写小品的编剧,从未涉及动画剧本创作,也看不起被称之为低幼儿作品的动画片。但是某一天,电视台正好播放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这部片子强烈的吸引了我。等不及每天播放一集的时间量,直接买了全套的《灌篮高手》的碟片,一口气把《灌篮高手》。看完后整夜未眠,没想到一部励志的动画片竟然深深打动了一个30多岁的成年人。因此也产生了要写一部动画片的冲动。

在考虑题材的过程中,我最终选择了围棋,原因第一:围棋是中国的国粹,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第二:年轻是学过围棋,在围棋的对弈过程中,我能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棋手在对弈过程中的痛苦、喜悦和兴奋。因此确定了《围棋少年》为题材的方向。

由于家住上海,当年大纲完成后第一是选择到上海美影厂,由于美影厂没有通过。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听说了央视也有动画部门,因此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稿到央视动画公司。没想到遇到了马风清导演,他非常欣赏这部剧本。在他大力推荐下,《围棋少年》正式在央视动画立项了。

由于我不是科班编剧出身,而马风清导演也是第一次导这么一部大戏,因此两个懵懵懂懂,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的编、导,会经常走弯路,会撞墙撞的头破血流。我跟导演要经常保持电话联系,现在想起当年在长途电话里聊剧本还是非常心疼电话费的,长途电话费实在太贵了。而我们通话半年都相互不认识。直到有一年他到上海,我在火车站举着鞋盒盖寻人,我们才第一次见面。

《围棋少年》正式播出后,我没有想到竟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我上网搜寻后才知道,日本有一部《棋魂》的动画片公映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很多《棋魂》的粉丝也因此攻击《围棋少年》有抄袭《棋魂》的嫌疑,但平心而论,《围棋少年》策划和写作的时间其实应该跟《棋魂》时间段上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因为国内制作和审核,我们推出《围棋少年》成片比《棋魂》稍晚。但《棋魂》粉丝的攻击反而让更多观众去看一下《围棋少年》到底有没有抄袭,最后发现《围棋少年》并没有抄袭《棋魂》,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自己励志的故事。因此《围棋少年》也有了自己的铁杆粉丝,这些粉丝他们自己编写《围棋少年》的杂志,编写《围棋少年》同人故事、做音乐、话剧、做手书等。

看见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这么多观众的喜欢,作为一个编剧,心里是很欣慰的。2005年07月28日,国产动画片《围棋少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到现在已经整整16年了,当年还是小孩的观众现在都已经是大学毕业工作了,但没想到,这十多年他们还一直关心《围棋少年》的续集,还一直在qq各种《围棋少年》粉丝群里为《围棋少年》点赞。还要感谢央视动漫,再次启动了《围棋少年3》的项目,得知项目启动,我推掉了正在进行的电视剧剧本创作,推掉了各种动画片剧本创作,因为《围棋少年》是我一生最爱创作的剧本,对他的爱远远超过了一切。

在《围棋少年》中有四大围棋高手,分别叫“南李北武,东郭西金”,李慕青、郭逢春、武尚咏、金威远。他们名字最后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我对《围棋少年》永远的期望:青春永远!永远青春!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方面都好,只是在下围棋上不怎么专业,印象深刻的是一手天元开局,在不懂围棋的人看来不明觉厉,在现代不可能有人这么下,旗鼓相当的对手一手天元相当于让了对手一步棋。


user avatar   bbji-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天过去了,看的人,关注的人不少,能说得上话的看来是寥寥无几,除了青椒牛老板忆苦思甜了一下,七位靓号豹哥连回答的勇气都木有了,被吓跑了

那我先写一些目前已知的信息,权当是抛砖引玉

先说一下两个现有的低延时(low latency)的gc策略,zgc和shenandoah

zgc应该都很熟悉了,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是oracle官方团队做的,虽然说是官方团队,但其实是bea jrockit的人写的,以前sun的hotspot和bea的jrockit是早期比较出名的两个jvm实现,hotspot用c++实现,jrockit用c和java实现,说起来还挺好笑的,当时的评测结果是,hotspot更适合客户端,需要快速启动的程序,而jrockit更适合长期运行的程序[1],后来sun和bea都被oracle收购了,这两个jvm也就合二为一,其实更确切一点说就是,合并到hotspot中去,然后jrockit被贡献给了openjdk。然后jrockit的工程师per liden就是后来的zgc的team lead。zgc现在已经做到,大部分gc的latency在1ms以内,平均只有0.1 - 0.2ms之间,基本上无感知了,正常人条件反射的时间是0.25s,也就是250ms,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可以达到100ms,眼睛对于动画的感知,在1/60s左右,也就是17ms左右,经过训练的电竞之类的,可能可以达到90或者120fps,也就是8-9ms,就是人的极限了,现在gc最长导致程序的停顿在0.2ms以下,这种级别的停顿,人是不可能感知得到的

shenandoah是red hat的作品,现在red hat被ibm收购了,以前red hat和ibm,都有自己的jvm,分别是开源的iced tea和openj9,后者到现在还在不断出新,据说内存占用上会有一定优势,现在叫terium,北洋的下载网站[2]上对terium和openj9的支持是很好的,更新得很积极。而iced tea在openjdk出来之后,基本上就处于被放弃的状态。那red hat后来基于openjdk,制作了自己的低延时的gc策略,就是shenandoah,shenandoah对比zgc,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低一点,但是对用户给出的承诺,也低一点,就像zgc早期,承诺在10ms以内完成全部gc,shenandoah从来没有给过任何这种承诺,也就是说,我尽力。然后官方oracle提供的openjdk的build里面,并不提供shenandoah,被oracle删了,但是其他的openjdk的build,都提供shenandoah这个gc策略,一般认为,zgc更适合客户端程序,shenandoah更适合服务器端程序,因为前者更满足一些硬性指标,比如保证10ms以内一定完成,后者就没有这个承诺,但是相对应的,前者对于资源的消耗也更大,一般要腾出15%左右的内存富余给zgc使用,然后cpu处理能力会有所下降,因为拿去给zgc用了,那相比之下,shenandoah对于这种资源的硬性要求就低,但是它同样也不给这个承诺,更像是随缘,我尽量,风险你自担

这是现有两个低延时gc

那按照新的gc的论文里面写的内容看,zgc和shenandoah虽然都实现了low latency,但是是以牺牲吞吐为代价,也就是需要一定的cpu和内存消耗,你需要为low latency腾出为了实现low latency gc的资源,相应的,等同cpu和内存的硬件的处理能力,就会相应下降一点,这其实也很合理,不能说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让机器给你干点活,总要给人家点资源

但是,新的gc策略,简称lxr

认为,可以通过基于引用计数的策略,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让gc在实现低延时的同时,又不需要牺牲太多cpu和内存资源,进而使得吞吐不受影响,所以论文的标题就是:低延时,高吞吐的gc策略

然后给出了一堆的评测结果,对于评测结果,你可能会怀疑,是吧,对比的openjdk 11的结果

但实际上,论文中有具体的validity,意思就是,他们打算把这个gc port到17上去,但是他们同时也对比了17的shenandoah,发现17的shenandoah和11的shenandoah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而且11有backported improviement,也就是在后续版本中,shenandoah的改良,都会回溯到11的高版本中去,所以shenandoah的11没什么问题,17的zgc整体策略改变了,比较难对比,这个期待后续的比较吧

所以11没什么问题,然后期待他们给出17的build

然后说一下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他们先用rust开发了一个工具mmtk,然后这个工具提供了openjdk(c++写的)jikes rvm(java写的java研究虚拟机)和v8(c++写的)的绑定,然后再用这个rust写的绑定工具,实现了新的gc策略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现在很多软件的研发,都已经从c++上转移到其他语言上去,这并不是坏事,因为c++的代码确实太难阅读了,openjdk的开发进度,其实受到c++语言本身混乱语法颇深,就是你可以感觉到,一大堆人做了好久(接近10年),但是进步相当有限,没什么成果,相比之下,你用其他语言,往往都能做得比c++更快,而且性能更好,就像graal的jit(用java aot实现的工具),什么都没改,直接替换openjdk里面的jit也就是c1/c2,都能在一些时候有高达15%的性能提升,所以现在这个时间点,没有什么太多理由继续沿用c++,当然openjdk本身的开发还要继续,只是源码这些,正在一点一点从c++中转移出去,那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子,拭目以待了

然后这个gc本身诞生的环境,也很值得玩味

这是一个高校的论文,虽然三作是谷歌,但最重要的一作和二作,都是高校,这就预示了我之前说的,现在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哪怕是技术这种科学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多,不再是企业能够推动得了的了,企业的目的是赚钱,但是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是一项事业,所谓事业,就是你要牺牲眼前短期利益,为了长远的发展考虑,那这个投入,都是动不动十年二十年的投入,企业没有那个耐心去等待,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企业出钱,投资到高校等研究机构中去,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政府对高校的负担,人也更专业,高校里面教授博士一大堆,每天就是搞研究,企业里面,教授都罕见,教授也不愿意放弃铁饭碗去给你修福报,同时,因为是项目制的,所以搞完研究之后,一拍两散,企业不用负担教授博士们搞完研究离开公司(也就是裁员)的成本,所以这是多赢的局面,我国政府其实也正在推动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研嘛

然后这个就很好滴展示了,将来,对于技术的推动和进步,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除此之外,llvm,graal这些项目,研发主体也都在高校里面,现在是连传统openjdk的开发,也在逐步转移到高校中去,企业搞研究的时代,差不多过去了

所以你看,达摩院开始大面积裁员,湖畔大学关停,但是这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开始频频出现,以前关于gc的论文,还有不少是ibm,azul之类的企业发的,现在越来越多是高校发出来的,实际上虽然国内阿里用java的频次比较高,但是你看我写了这么多,有阿里什么事吗?

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求更高的研发门槛,就不是随便一个企业的打工仔,就能凭着一腔热血,搞搞搞,就能有所成就的,现在慢慢都过了那个阶段了,像国外贝尔实验室,早就不行了

最后本论文的一作好像是个华人

参考

  1. ^ https://blog.dbi-services.com/a-comparison-of-java-virtual-machines-hotspot-jvm-vs-jrockit-jvm/
  2. ^ https://www.injdk.cn/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海贼王》里的武装色霸气? 
  都别骂国漫了行不行? 
  众多国产动画开始盛行,中国的动画水平到达了什么阶段? 
  为什么国漫的日文版要把中文主题曲换成日文的主题曲,我们播中文版日漫不是也没有改过主题曲吗? 
  火影忍者中,给你印象最深是哪一个人物(或者说你是怎样被火影忍者圈粉的)? 
  《海贼王》里的人物实力排行榜目前是怎样的? 
  《海贼王》里的谁果实能力开发得最好? 
  多弗朗明哥身上有怎样的气质使得其部下及一些人狂热追捧? 
  如何看待国产动画《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全网下架?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机动车撞了闯红灯的行人后司机需要负责?这合理吗?
下一个讨论
是不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人都不认为国内有性别歧视?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