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一个普通人发现了一个科学结论,他要怎么做才能将这个结论推广,或者让科学家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michael-4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多数答案都是搞物理、化学的大佬,这方面,尤其是鼓捣数学语言的理论研究,一个人完成工作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是就如大佬所说,一般发现一个Idea,Google学术一下就会发现这个Idea几百年前就有了,除了长期在做前沿工作的人,想出新Idea的可能性极为小。

我来说一下生物领域的情况,大多数工作都完全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不过想出一个全新的Idea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是临床人想出一个基础研究Idea,但是这个Idea不可能是一个“结论”,没有实验资源的人就绝对不可能发现一个生物领域的“结论”。

那么想出了一个新的科研Idea怎么办啊,马上写一篇综述发表,先占上坑啊。

临床方面写清你这个Idea是怎么发现的,已经做过哪些临床数据回顾统计,统计的统计学方法是什么;基础方面保证你的论文里每一句话都有一个描述其它实验结论的论文文献引用,论证你是如何根据既有的发现推理出来这样一种可能性。

论文格式和用词,可以找Google学术这样的免费文献库,多看论文,看上几百年篇同领域的论文,也就会写了。

如果你能写出这种质量的综述,并且确实是有价值的Idea,投稿到顶级期刊应该不是问题,然后就等着有大佬验证你这个Idea了。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差一篇论文和一个实验就能得诺贝尔奖”

还不如:

“就差一个(义务)程序员我就是马云”呢

但是也别灰心,科学家那种日常排在报纸末版的家伙有什么可羡慕的,教主日进斗金,大师笑傲央视,中医玄学养生,哪个不比发论文强?诺贝尔奖不过是几百万存款,哪有卖灌顶,卖保健品来的快?


user avatar   zhuang-lei-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题主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抛开科学基础上的研究发现不谈,如果一个文科气质浓厚的普通人,经过千百次的自我诘问与剖析,突然得出了一个可以解答人类哲学困惑的答案...那他该怎么做,才能在不被认定为是神经病的前提下将他的发现传播出去呢?

其实我就是一个特别喜欢想奇奇怪怪的问题,然后自我寻求解答的一个人...我很少以探索全人类问题的终极答案为确定的目标去想事情,相反地,我只想自己的事儿,不断自我纠结不断难为自己,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好像很少有这种特质。虽说有时候会陷入迷茫之中,但我从不会舍弃自我诘问的做法。但是,往往在我想通自己问题的那一刻,我会突然觉得,貌似也适用于更多人们...

那我就是一个哲学家了麽?一个普通的哲学家可能就是一个神经病...因为我没有办法找到和我拥有相同困惑的人。我这里的真理,在别人那里一文不值,因为他们没有感同身受这个前提。

题主问题的关键,我觉得在于,哲学或者文学上的答案往往都是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的...如果我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我绝对说不清道不明...谁都无法保证佛洛依德解析梦境之前街头的乞丐有没有有过对自己梦境同样的猜想...然后乞丐和周遭的朋友诉说,其他乞丐纷纷表示认同,然后兢兢业业继续乞讨去了,他对过往的路人说了自己昨天的怪梦和他给出的对应解释,结果就是他的乞讨碗里装了比平时更多的钱...然后某然有一天,乞丐突然捡到一本《梦的解析》,乞丐拍了拍大腿!这个什么德他说的太对了!我也这么想!

...因为他不是弗洛伊德。

乞丐只能做自己的梦,而没有登门拜访向他诉说梦境的朝圣者,所以他不可能对梦进行研究,只停留在猜想...

所以,普通人发现真理如何传播,不如分割成,普通人如何发现真理。以及,真理如何传播。

嗳...

难鸭...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出这个问题之前我就猜测过回答的风向,也知道会被冠以民科的头衔,这些没有关系,欣慰的是还是看到了一些比较耐心的回答。


大多数答案是一口咬定,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要有科学的结果,必须要长期的实验、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朋友圈、过硬的论文写作能力。你们说的是很对,但是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这样的答案是很傲慢的,因为你们的答案归根到底就是一句:不是科学家不可能发现科学的结论。


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想问一句,所谓科学家,是否从有历史开始,就一直是那么的专业,那么的严谨,一直用实验说话,一直混专业的科学圈,拥有极其强大的论文实力?


现在这样的科学圈,固定的形成当前这么稳定的模式,才多少年历史?为什么你们就认为除此之外就无科学了呢?那么科学家的前辈们,那些巨人们,是否要被开除科学的行业?


科学是发展的,必然是要经历从草根到职业,再到专业的过程。现在科学界是很专业了,但是就因此有了傲慢的资本,足以拒绝一切“不专业”的养料了吗?


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其目的就是希望能找到一条科学界与普通人交流的通道,我相信这样的交流是有益的。


不要说什么普通人就不可能发现科学结论了,只是他们的大多数发现被湮灭了而已。比如古埃及人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难道你们敢否认其中有很多科学的技术吗?只是古埃及灭亡了,没有留下他们的科学知识,后来很多科学知识和技术被重新发明了一遍而已。那么,会不会依然有一些科学结论被普通人发现,但苦于没有表述的渠道,最终被湮没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法拉第一直是一个普通的铁匠,他对电学很有兴趣,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然后有一天他在摆弄他的小玩意的时候发现通过切割磁力线能获得电流,于是他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手摇式发电机。但是他并不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他只知道这个发电机能产生能量,但是他不能说清楚切割磁力线之类的那么专业的术语,他也没有科学家朋友可以依赖,他只是一个小铁匠,他甚至不能用发明的发电机来干一些能让他出名的事情,因为当时的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与电有关的东西,他无法通过简单的点亮灯泡来证明他的发明有多么伟大。也许他试图将自己的发现告诉那些科学家,但是身为普通人的他所能接触到的科学家是很少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个看上去是搞科学的人,他将他的发现告诉了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并非研究电学的,这个科学家一贯认为只有专业人士才可能发现科学结论,所以他根本不重视法拉第。于是,当新发现的激动过后,法拉第自己也觉得自己这台机器并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打铁,于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被延迟了,一直到某个幸运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理论,他成为了第一个发明电磁理论的人。


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发电机其实并不十分复杂,一块磁铁,一个线圈,一个摇手即可。你们凭什么认为一个非专业的人士就一定不能偶然的制作出来呢?现在的科学界非常专业,科学的划分非常的细致,也许所有的领域都有人在研究,但是你们就凭什么认定,除了这些人之外,普通人就一定不能有一点突破呢?哪怕这个突破并无实质性作用,仅仅能给那些专业的科学家带来一点启示,在特定的时候可能也会带来及其重大的结果。科学家们难道就没有苦苦研究不出,偶然灵光一闪的经历吗?


很多人过多的去关心这个普通人是不是足够努力,他是不是想出名。其实我问问题目的是希望通过增加交流来促进科学,这个人也许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者,从个人奋斗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解释这个人的成果不被认可,他无法成功这件事,但是他个人是否能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他的成果被发现。一个普通人的成果湮灭了,不只是他失去了一个成名的机会,科学也失去了一次进步的机会。我希望大家把回答的重点放在这里。


我希望各位回答者能耐心一点,不要那么傲慢的回答行吗?你们看,所谓民科,是指那些自以为自己发明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其实是无知的人吧,本人可曾说过我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本人是在问问题,不是在发布结论,结果大多数答住们是什么态度?我问这个问题,不是说我发明了什么东西要你们认可,而是希望寻求一条普通人与科学界交流的通道。你们认为民科可笑,我认为固步自封,否定圈子外面一切交流的人更可笑。


现在的普通人,大把大学生,而博士生被认为是可能在某专业取得突破的人,本科生与博士生差多少?数年学习而已。全世界的科学家数量有限得很,但全世界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他们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太专业的知识,没有混过圈子,没有写过论文,但是你们就一定能认定,他们中的一些有业余爱好的人,不能发现点什么新东西吗?


——————————————解释题目的分割线————————————

我发现有很多人没有看懂题目,所以在此解释一下:

首先,我这个题目的问题是,假设某种情况出现,问应该怎么办。所以各位如果要回答,请重点回答怎么办,不要去纠结这个人能不能发现科学结论。正如有人问”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会怎么样“你去纠结恐龙为什么不灭绝,这就是答非所问了。


我在问题下设置了4个条件,因为这4种问题是普通人常见的难题:

1.这个人非常普通,意味着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和关系。

首先,普通人不是文盲,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现代社会的普通人可以轻易接受大学教育,可以轻易的接收各种科普知识,甚至一些比较专业的论文也是可以阅读的。所以,不要认为普通人连一点科学素养都没有。但是普通人不会去混圈子,他们不认识科学家,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可以”告知天下“的渠道。


2.这个结论客观上是正确的,至少是部分正确的。

这个条件的意思是,这个人发现的结论是正确的,你别管他怎么发现的,总之是发现了。既然是正确的,意味着是可以被验证的,这个人也具备验证的能力。要验证一个东西是否正确,一个大学文化的人完全可以做到。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是非常庞大的,每一个方向都可以细分为很多研究分支,所以一个人就算发现了一点什么新东西,也不太可能就能够独立的作出一个完整的、直观的成果,所以我说”至少是部分正确的“。


3.这个结论不是一个很容易被理解和证明的结论,可能是从来没有被研究,或者仅仅停留在猜想或哲学层面的。

这个条件重点是前面半句,后面半句只是对前面半句的实例化补充。因为现代科学的复杂性,一个新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被解释清楚的,一方面有些东西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了实验结果但不知道怎么去定义,他需要一个懂行的专家来帮助他定义这种新东西;另外一方面,有些研究结果是打破了常规理论的,普通人可以去描述和证明他,但是必须要对方也有研究才可能看明白。但是普通人的难题是难以找到一些能理解他的人,因为他不混圈子,所以他无法找到一个专家来帮助他,也无法找到一群能理解他的人。请注意,这里的不容易理解和证明,不等于不可以被理解和证明。很多人直接把这句话理解为了不能被理解和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需要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专家来帮助他,或者找到一群专家来看他做实验。


4.由于这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无法用精确的数理语言去描述这个结论。

这也是普通人面对的一大难题。要精确描述一个新东西,有时候比发现一个新东西更难。普通人可以知识,可以去阅读少量论文,可以有一定科学素养,但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工具的人是凤毛麟角,如果这个人要将发现的新东西写成论文,特别是要写成能够打动知名杂志编辑的论文,必须需要使用大量数学语言,还需要大量引用其他学者的论文。但是一个普通人显然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论文的。但是他不能,并非说这个新结论就不能被描述。


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普通人困境吧:

有一个大学生,他长期以来就在思考某一个问题,为了这个问题他也去查阅过相关文献,但是他并非科学家,这种思考更多的停留在业务爱好方面。后来有一天他觉得他的思考有了点突破,于是他去购买了一些实验工具,空闲的时候就摆弄一下,渐渐的他感觉他触摸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这种新东西在他的实验中能够得到体现,但由于他设计的实验并非很专业,所以这实验结果体现得并非很明显,比如实验十几次才能成功一次,他不知道怎么提高成功率,但是这种实验绝对是可以重复的。后来这个大学生成了一个大人物,他聘请了一群科学家来为他服务,因为他很有名,又有钱,所以他说的任何话都能够得到尊重,他将他的实验拿了出来,虽然这实验有很多缺陷,但是科学家们都很用心的去理解,去研究,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重要理论。


同样还是这个大学生,但是他一直是一个小人物,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没有赚到什么钱。他也尝试将他的实验做给周围的人看,但是周围的人根本不懂他在干什么,甚至还嘲笑他异想天开。他希望找个人帮助他改进实验,但是他不认识科学家,偶尔遇到几个搞研究的,也根本不重视他,连用心的倾听他的叙述都做不到,于是最后他的研究无法更进一步。


我的问题只是想,假设有这么一个大学生,他能够通过什么方式让他的成果被科学家们关注。各位答主,希望你们的回答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去纠结普通人是不是可能发现新东西了。


下面引用一个小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也足以说明普通人发现新东西是有可能的:

“我们需要立刻观察三体世界!”斐兹罗将军对林格博士说,他们在哈勃二号太空望远镜的控制室中,望远镜在一星期前最后装配完成。
“将军,可能不行。”
“我怀疑现在的观测是你们天文学家在偷着干私活儿。”
“私活儿要能干我早干了,哈勃二号现在还在测试中。”
“你们在为军方工作,只需执行命令。”
“这里除您之外没有军人,我们只按NASA的测试计划执行。”
“博士,你们不可以就用那个目标做测试吗?”将军的口气软了下来。
“测试目标是经过严密选择的,有各种距离和亮度种类,测试计划是按照最经济的方式制定的,使得望远镜的指向只旋转一趟就可完成全部测试,而现在观察三体世界,就需要把指向转动近30度角再转回去。将军,转动那个大家伙是要耗费推进剂的,我们在为军方省钱。”
“那就看看你们是怎么省的吧,这是我刚从你们的电脑上发现的。”斐兹罗说着,把背着的手拿到前面来,手中拿着一张上面已经打印出图像的纸,那图像是一张照片,是从上方俯拍的,有一群人在兴奋地向上仰望,很容易认出他们就是现在控制室中的这批人,林格站在正中间,还有三位搔首弄姿的外来女士,可能是他们中某三位的女朋友。照片中人们站的位置显然是控制室的楼顶,图像十分清晰,像是在十几米高处拍的,与普通照片不同的是,这幅照片中叠印着一大堆复杂的参数标注。“博士,你们站的是楼顶的最高处了,那里不会有一个那种拍电影的摇臂吧?如果说把哈勃二号转动30度要花钱。那你们转动360度要花多少?况且这一百多亿的投资好像不是用来从太空为你们和女朋友拍写真的,要不要我把这笔钱算到各位的账单上?”
“将军,您的命令当然是必须执行的。”林格赶紧说,工程师们也立刻忙了起来。
目标数据库中的坐标数据被很快调出,太空中,那个直径二十多米长上百米的圆柱体开始缓缓转动,控制室中的大屏幕上,星空的图像开始平移。
“这就是望远镜看到的吗?”将军问。
“不,这只是定位系统传回的图像,望远镜传回的是静态照片,需经处理后才能看到。”
五分钟后,星空的平移停止了,控制系统报告定位已经完成。又过了五分钟,林格说:“好了,返回原测试位置吧。”。
斐兹罗惊奇地问:“怎么,已经完成了?”
“是的,现在观测图像正在传辅处理中。”
“不能多拍几张吗?”
“将军,已经在不同的焦距范围内拍摄了210张。”这时第一张观测图像处理完成,林格指着显示器说,“将军,看吧,这就是您渴望看到的敌人的世界。”
斐兹罗只看到一片漆黑的背景上的三团光晕,很模糊,像雾夜中的街灯,这就是决定两个文明命运的那三颗恒星。
“看来真的看不到行星了。”斐兹罗掩盖不住自己的失望。
“当然看不到,即使将来直径百米的哈勃三号建成,也只有在三体行星运行到少数特定位置时才能观测到,而且能分辨的只是一个点,没有任何细节。”
但还真有些别的东西,博士,你看这是什么?”一名工程师指着图像上三团光晕的附近说。
斐兹罗凑过去看,但什么也没看到,那团东西太暗了,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觉察到。
“它的直径比恒星还大。”工程师说。
“说直径不确切,它的形状好像不规则。”林格说。
那片区域被连续放大,直到那个东西占满了整个屏幕。
“刷子!”将军惊叫道。
外行往往更适合给专业对象命名,其实专家在进行这种命名时也总是从外行的视角进行的,“刷子”这个名称就这样固定下来,将军的描述很准确,那就是宇宙中的一把刷子,更准确地说只有刷毛,没刷柄。当然,也可以把它看做一排竖起的头发。
“是贴面划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我就提出,镜片的粘贴组装方式必然出问题。”林格摇摇头说。
“所有贴面都经过严格检验,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划痕,也不可能是镜片的其他瑕疵产生的,在已经传回的几万张测试图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镜片制造方蔡司公司的专家说。
控制室陷入沉默中,人们都聚集过来盯着那幅图像看,由于人太挤,一些人到另外的终端上调出图像细看。斐兹罗明显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因漫长测试的疲劳而显得懒散的人们同时紧张起来,像中了魔咒似的僵在那里,只有他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再说一遍,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普通人是有可能发现新东西的,不要去为例子中的一些不合理较真。在这个例子中,林格是科学家,但是作为外行的斐兹罗将军坚持下,望远镜才开始工作。相片出来之后,林格因为有情绪所以并没有细看,结果是一个工程师发现了”刷子“,此时林格还认为是镜片问题。例子虽然是虚构的,但世界上有很多偶然,假设同样的事情上演,那个工程师也没有发现”刷子“,说不定最后是一个业余的天文爱好者通过观察照片发现了刷子,但是由于业余爱好者不混圈子,可能这发现就被当作划痕处理了。也许最终科学家还是能发现”刷子“并提出雪地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业余天文爱好者先发现,只是苦于没有办法将他的发现公布出来。


user avatar   zhangxiu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般的引起同行关注的方法为:写出研究方法,论证,投稿,或者参加学术会议。

其实学术圈子到了今天,大部分发达国家经过二战之后接近80年的和平发展,学术圈子的法则,性质,资金来源,自我机制完善已经发展的很不错。没有任何学术背景的人,其实理论上都可以参加很多牛人的学术会议----交钱就行(在美国),可以旁听,厚着脸皮聊几句,别人也不会拒绝你

你以为交很多钱? 然而并不是,基本上都是50-200美金的价格(会议注册费 registration fees),就可以旁听到圈子内顶尖的人的会议。

前面很多人讨论机械,电脑,生物,化学,药物学研究----那些需要仪器和实验,发表学术门槛相对高一些,我跟你讨论下社会科学内的: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残疾人保障学/儿童福利学,不需要用设备,纯理论研究----其实这种民科在中国很多,自己封自己为企业管理,营销大师,帮助企业做内部结构管理,或者协助企业谈判。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设备,不代表没有推导过程,不代表没有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法,假设你不是这个学科的----你不了解前人的理论,但是你用自己的经验,或者天赋,研究出了终极行为心理学奥义-----假设:每次人和人讲话的时候盯着左下方的,必定是骗子;或者,跟异性聊天的时候每隔4秒摸自己的头发的----证明对异性有性幻想。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可以更好的帮助刑侦机关辨别骗子。或者很有趣,可以帮助男人和女人互相了解。这个时候,你想发表成果,那么其他社会科学家问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证据呢?

他们没有耐心给你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开始讲起,然后讲到斯坦福心理学实验,假设所有的科学家都不看重你的基础,但是你需要具体的数据来讲,你观察了多少人,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可靠的。如果你观察了100人,他们会问你,你凭什么用现有的100人来推导60亿人。

或者,实验性再弱一点儿,用国际关系----其实知乎上自封自己的国际关系大师也挺多。不了解任何现在主流学派。有一个人(天才)一拍脑子说,我发现了一个国际关系理论,凡是有肯德基炸鸡店的国家从来不打仗,他们会签订商贸往来,所以,只要朝鲜开设肯德基店----那么就算拥有核武器,这个世界也是和平的。

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是由于你不了解国际关系学理论,没有基础,这种观点高度类似于新自由主义的麦当劳理论----会被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人质疑。质疑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质疑你是否分析了所有的元素。比如国家的软实力,政府类型,力量等级,领导人性格,民族文化,军事力量,经济规模等等等

或者,你研究教育学,你发现了,中国在日本留学生如果找了AV女优,平均学习成绩可以上升百分之五十(learning efficiency)。会加快日文的听说读写效率,所以你的结论是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都应该受到政府资助,或者打折,女留学生可以去找AV女优,减少学习压力。

这还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可是,其他的教育学者,会要求你公开你的数据。不能靠自己的臆想和意淫。会让你联系到现有的学习理论,学习分析法,学习时间投入和成绩比,包括文化因素,语言障碍,学习技巧和方法,如果都不了解这些,如果得出这种结论?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跳级研究。也不存在孤独研究。简单的理论就是:你想学乘除,必须会加减法。但是无论加减法和乘除法,都不是天生就会的,是后天被人教给我们的。所以,所有的语言,理论,研究方法,基本都是继承前人的经验。就跟我们不会说话,是父母教给我们的一样。

有些学者不善言辞,或者不喜欢浪费时间,或者去学术会议交流不多----但是不代表不用其他方式交流。比如看书,看对方的论文,通过文字看别人的研究,就是最常见的交流方法。所以,我觉得突发性的黑科技,不存在,所有爆炸,都是前期的积累。

但是----写到这里,我夹带私货几句----我同样讨厌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因为高考制度决定了很多人不能申请大学,有些有天赋的人,可能是农民,可能是民工,可能是电脑前的你我,本来是有天赋的,但是没有经过科学训练,不懂理论,不懂研究方法,这样非常不好。希望有天我们可以改革下,学习美国,使得一些早年没有机会或者金钱的朋友,可以重新进入大学系统的学习各种知识。

如果真的是对科学研究有兴趣,就算60岁重新读大学,读博士,也算是丰富晚年生活,有什么不好的呢?


user avatar   sun-ao-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效率的问题。如果你为你的工作没有能够得到一位教授的关注而感到不平,请打开arxiv,尝试在未来的一周读一下arxiv上过去一周的所有文章,总结一下每篇文章的结论。这里面的每一篇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的文章,都有可能蕴含着如同你所说的重大的科学结论。请尝试一下,哪怕只是读一读它们的introduction的部分。现在每周arxiv上新出现的文章数量超过2500篇,即使一篇文章你只读5分钟,恐怕一天24小时也是不够的。当然,一个专家可能只专精一个方向。但即使是这样,也得没日没夜才有可能看完新出现的文章的introduction部分,更不要说仔细验证文章的结论了。注意,arxiv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经过训练的科研工作者经过修改和提炼后的比较精炼的版本。

科学共同体的出现,就是要为效率服务。比如文章你写一个格式,我写一个格式,那大家读的时候就得切换阅读的模式。所以学术共同体统一的写作的格式要求,就提高了大家读文章的效率。一个科学结论,你说一大通,我说一大通,都说不到一块儿去,所以要求要用精准的数理语言描述自己的结论,让大家有共同的思考背景。

不要说普通人,即使是经受过训练拥有博士学位的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他的结论和工作也未必能进入专家的视野。他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让自己积攒学术界的声誉,最后让自己的工作被大家所关注。Wiles在发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之前就已经解决多个数论领域的难题,所以大家在他即使发生过一次错误后依旧愿意对他的文章进行检查;Atiyah虽然过去是很伟大的几何学家,但几次乌龙事件让他的学术声誉受到损害,他之后的工作也就很难继续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不要说普通人了,连顶尖的科研工作者的待遇也是一样的。

题主提出的要求其实就是要求逆效率而行,这在大范围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低效率的组织形式肯定是要被高效率的组织形式淘汰的。

那要如何把你的科学发现推广开呢?其实也不难,只要你愿意从另外的方面提高效率就好了。比如说像廖凯原先生那样捐几个亿出来,解放一些学者申请经费的时间精力,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那他们自然也就愿意花时间精力来听一听你说了什么;或者你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出发,先发表一些小的文章和工作,那自然也会有人注意到你,愿意和你一起工作、合作;或者你到旁边的大学去旁听,好好学习一下科学工作的语言,证明你能够高效率地和这些教授们交流、工作。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不起,如果:

由于这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无法用精确的数理语言去描述这个结论。

这玩意儿不叫科学结论,你开了上帝视角都没用……




比如有人发现了超越相对论的理论,或者突然发现了生命的本质,他应该怎么办?

建议洗洗睡。




地球上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这种可能正确的猜想,你见到几个推广开了的?


其实你这个问题基本等价于:

未来的某个学渣穿越到了今天,怎么把未来的科学结论介绍给今天的人推动科学发展。

答:

首要的事情是,避免被抓到疯人院。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媒体在科学对新型肺炎疫情尚未有定论的时候就开始辟谣,科学类谣言应该如何界定? 
  民科这个称呼是不是阶级固化的表现?阿贝尔,伽罗瓦当时看来是不是民科?民哲更有意思了? 
  如果人类的知识越来越多,增长速度远超人类寿命增长,会不会没有人可以掌握以前的人类知识进而人类无法进步? 
  中国为何看重基础教育,却忽视高等教育? 
  我骑自行车时,边骑车边放屁,会不会起到加速作用? 
  现在科学是否发展到,我给某个粒子的所有数据,就可以知道它的所有属性? 
  为什么近年民谣特别火? 
  有哪些建议和提醒送给大一学生? 
  到 2035 年,你想象中科技领域将出现哪些颠覆性的创新技术? 
  大学和职场脱节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最棒的对偶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金庸小说中,如果可以选三个女子谈恋爱,你会选择哪三个?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