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学生跳楼,留字条称「活得太累了」? 第1页

     

user avatar   mu-mu-6-9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内容和语气有一些偏激,因为高中生内卷所以睡眠时间也很少,逻辑应该会有很大问题希望可以念在年龄比较小的面子上稍稍原谅一下吧(›´ω`‹ )(15岁也不小了其实)如有反对的话,在评论区骂我也是无所谓的啦www我是不在乎的,但是我会反思自己的!

这是重新编辑的答案,第一版因为话太多了所以舍弃了。

这个小朋友真的很有勇气,我是不太敢跳楼的啦,自杀什么的也太痛了_(:з」∠)_

我和这个小朋友的感觉差不多吧…可能他是累,但是我说白了就是对现实的绝望,我小学的时候也不怎么累,就是对现实感到很绝望,各种因素叠加(网络,看的书,家庭,生活等等),也算是初步摸清了社会的残酷,几乎就是优胜劣汰啦…小学的时候有时候也很崩溃很早很早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能一眼望到头的,像大部分人一样读书上学,然后工作,被工作苦恼,买个房子,把几十年的人生挂在房子上,生活工作学习不如意,想一了了之,最后又害怕,然后放弃,碌碌无为的结束一生,期间无数次想奋起然后失败,有时候想想家境这种东西奋起而成功的例子也太少了,能坚强到屡败屡战也是很难得的。

而且,现实也证明了,努力一定有用吗?(画重点是一定)说一定的人绝对是在放屁,那些能举出来的大部分靠着一手烂牌翻身的例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或者是身边的个别人,这算是幸存者偏差吧?

社会压力真的太大了,就连我都能在很早的时候都意识到了如果有一天扫地工人全部消失了,或者是底层人民消失了,一定会有那些社会精英顺势落下称为替补这种事情,现在的小孩子会意识不到吗?

我看到有人在说那是因为那个小孩儿家里有钱,压力大,,,家里有钱的人都能累到这种地步,那些家里不算有钱的,没钱的人要怎么办,那些先天条件的弥补可不是说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有钱人家的孩子的累叫做有盼头的累,也就是说付出以后获得回报的概率比较大,同时也有着家底的保险,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累不会更少只会更多,同时也会有着对于差距的绝望。

成年人自杀的少吗?并不,自杀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绝望的累积。作为成年人,比起孩子,抗打击能力始终要大一些,那么同样的一份(一般来说会更少一些?)绝望放在孩子身上,怎么能承受的住呢?对于大人来说是一根根稻草压死骆驼,那么关于现实巨大的信息量就像是一块块板砖,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甚至不是压在他们身上,而是砸在他们身上,是硬生生的砸上去,密密麻麻的砸上去

谁小时候没有一个清北梦呢?谁不想以后能挣好多好多的钱,拥有一段美好的婚姻,过上幸福的生活呢?这应该是是大部分孩童小时候内心的写照,我在这里要武断的理解为现在的成年人就是靠着对理想与美好生活来在上学期间奋斗拼搏,上社会以后才一点一点体会到现实的绝望。但是现在的网络发达程度不太允许小孩子慢慢接受这些事实了,我就是个典型吧…这样完全没啥奋斗的动力了…

有时候刷刷知乎啊看看b站,上一秒还在看热血沸腾的剪辑,演说,文章,心想着其实生活也很值得奋斗,我未来可期!之类的东西,下一秒一翻,就又是想不到的现实吧,在看着成年人悲惨生活的时候,随着怜悯迸发而出的就是悲伤,因为这也有可能是我以后的生活啊…

有时候想看看鸡汤激励自己,也能很快的发觉那都是假的,看一看各种激励的话语也觉得很没劲,现在的人被激励起来很快,被打趴下更快,很难被真正的激励吧

想说那种激励人的文案,真的很难很难,让我有什么干劲,就比如说网上很火的那个什么,在你在学习还是奋斗啥玩意儿的时候,哪里哪里的什么跃出水面,什么什么极光啊,以后都在等着你之类的。但是我真的感觉离谱,我认为以后过上不那么让人绝望的生活都很难,那这些美好我也是不会在意的,这些东西和大部分人真的可以说是此生无缘了,举极端的例子,就像你对着路边的环卫工人念一遍这段话,他一定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一样。现在激励人的成本太高了。

不知道那个小学生是怎么想的,我是觉得我的人生没什么意义,精英和人才辈出是常有的事,但是也不能忽略大部分陪跑者啊。我这种人大概会什么也没干成的混一辈子吧

如果我有那份勇气我大概也会跳楼,期盼着下辈子或者死后的世界会比较美好吧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年因为溺水不幸去世的小孩儿有多少?

因为交通事故的?

因为先天后天生病的?

因为被虐待残害的?

因为掉进没有加盖的井里的?

多少?

而因为自杀的呢,几个?

然后就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纷纷出来批判一番?

然后还学习巴掌大的小国家教育如何如何。

然后减负?

美国几十年都没实现的目标,在媒体的渗透下,就轻而易举地被内部人实现了。

过去,所谓的寒门出贵子,这个寒门,也起码是个小地主。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机会。

现在,人人有学上了,觉得学的东西太多了!压力受不了!


明明是个小事件(即使是真的),非要无限上纲上线,伟人都搬出来了。


买办媒体在背后数钱数的手抽筋。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都不喜欢去劝说想自杀的人。

如果想透了要自杀,那就死得其所吧。

如果想不透只是说说而已,我也不想浪费表情。

总之都没有劝的价值。

同样,如果没有在绝路上自杀,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有的人因为衣服颜色不好看自杀,有的人觉得活得太累了自杀,有的人就是想死一下好玩儿……

这一类不能代表任何社会问题,否则我们整个社会反而会被死亡挤压,无所适从。

因为学习太累有人自杀,所以要学生减负?

你问过其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了吗?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的事情,但引发的讨论和关注却是属于成年人的不幸。

商业模式,罔顾人伦的发展已经崩坏了,很多人已经不仅忘记了自己是人,也忘记了别人是人,缺乏同情与同理,妄自以自身的标杆去要求别人,不尊重别人。就像这个孩子的留言里反馈出来的,他没有做人的自由,只能任父母他人摆布,今天要他这样做,明天要他那样做,搞得孩子又累又懵,不知道该怎样做,最终一跳了之。成年人的世界里,又何尝不是充满了这样的彷徨?只是挂着成年人耐压能力强,适应力强的遮羞布,勉力支撑着罢了。一旦有了个缺口,例如这个孩子跳了楼,便寻到了一个发泄的契机,纷纷附和讨论起来……

稳定、宽松的环境非常重要,就像一弯安全的巷道,个人就如其中的一条小鱼,可以安然地自由游弋。可现在呢?以改革之名,这里一刀切,那里下绊子,这里一个规定,那里一个办法,其中的人被无形的棍子敲打着,懵懵然四处碰壁受伤,寻不到不被刮皮的去处,巷道似乎还是那么宽,里面疏疏密密的找不出规则的网却成了剥夺人们自由的利刃。

希望精简,希望放宽。


user avatar   zhou-ding-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件事很多家长都想不明白,那就是“负担”和“压力”并不是同一回事。

给孩子极大负担的“精英教育”,在英国也十分常见。英国典型贵族家庭的小学生,课程也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念数学,下午法语课,小提琴和羽毛球,晚上学钢琴和拉丁文。家长也不让玩手机,丝毫没有休息的时间。

但是与中国中产家庭的精英教育不同的是,英国对小学生的教育只强调教育本身,但是不强调排名。一个精通小提琴和绘画的贵族小学生,可能毕业了都不知道自己的排名是多少。

排名,是压力的来源。这种压力,在中国发生在家长身上,随后会转嫁给孩子。然后美其名曰“化压力为动力”。

英国人的“会弹钢琴”和“钢琴弹得很好”,在中国家长这里直接等转化成“钢琴水平在同龄人中前5%”,拿不到比赛前三也好意思说自己会弹琴?

你可以给孩子负担,但是不要给他压力。你可以让孩子学琴学画,成为精英,但是请永远不要去搞排位。

如果生理上的疲劳是导致自杀的原因,那么特种兵和农民工显然是自杀高危行业。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一个特种兵只要完成训练任务即可,永远不会被家长催自己在军队里的排位是多少。

那些对孩子满口说“不要管别人,做好自己就好”的家长们,当你们的眼睛圆溜溜地看着别的家长在干什么,看着自己孩子的排位成绩单时,你们是不是开始焦虑,然后转嫁压力呢?

拿着鞭子抽打别人努力,永远比自己努力要轻松得多。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妈问过我:“你看了吗,现在这帮家长也疯了,孩子也疯了”

那是今年四月。

她说:“小孩跳楼了,要说你们现在啊,就是生活的太好了”

她说:“我们小时候啥都没有,一年到头买俩糖球,也没见那么多事啊”

她说:“一整就抑郁了,就自杀了,也不知道吓唬谁呢”

她说:“你们啊,就是没有责任感,自私,太自私”

她说:“你们就没想过父母为你们辛辛苦苦奔波!满脑子都是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

她说:“你们就是心里承受能力太差了,上学上学嫌累,上班上班嫌累”

她说:“也不知道你们这帮孩子咋回事,一天天也不跟家人说话,成天就鼓捣那个手机,就在那抠手机,就知道玩游戏”

她说:“还不生孩子?你说不生就不生啊,你说不生你对象能干?不把你踹了”

她说:“人家算命的说了,你姐能当官太太,你别不信,你姐那小身材小长相,是那个有福的样”

她说:“XX(我男朋友)这是要被重点培养了吗?那完了,那肯定到时候就把你踹了”

她说:“你得使劲啊,你也努力往上爬啊,你不能人家当官,你扫大街啊”

她说:“你们现在这帮孩子就是他妈惯得,还跟爹妈讲道理,你看你姥爷,他说话别管对错,那我都得听着”

自从二月底从老家回来,一直到六月份找到工作,我自己在家的每一天,我妈都在和我进行这样的对话,视频的两三个小时内,除了这样说我,就是跟我说她自己搞封建迷信那一套的事情。

每天问我最多的就是:找工作了吗?写简历了吗?面试了吗?xx(我男朋友)不嫌弃你在家这么待着吗?

我已经26岁了,我承受她的羞辱、讽刺已经26年了,我当她的出气筒已经当了26年了。

我也曾经想过一了百了,小学开始就害怕回家,因为回到家我要面对常年酗酒喝多了就跟我妈吵架、跟我爷打架的爹,重男轻女说话惯常用吼市侩不讲理的奶奶,唯唯诺诺每天用我撒气的妈妈。

直到现在,除了爷爷,我对那个家没有任何依恋。

他们会偷看我日记并拿出来跟家里人大肆讨论,我青春期的那些少女心事;

他们会跟踪我上下学以期待能够抓住我早恋逃学的证据;

他们会让我站在墙边当靶子,用塑料子弹的小手枪打我的屁股,就为了逗那个大我10的哥开心;

他们会在饭桌上提我的糗事,比如六年级日记里对于两个男生无法抉择,并以此为证据说我道德品质低下;

他们会在别人夸奖我的时候,跟别人说我什么也不是;

他们会在我面前告诉我,其实我更喜欢你表姐;

他们会告诉我,就算你吃亏了,你也不要闹,你要让着小的,你要有“样儿”;

他们会在大年三十那天,所有同辈人都在吃瓜子水果聊天的时候,让我去打扫卫生,理由是“你是快要嫁人的人了,要有眼力见”以及“妈需要你给xx(我妈现任的女儿)做个榜样,也让你叔看看,他教育的孩子不如我教育的孩子”,却没人记得我是腊月二十九晚上才到家;

他们会公然在所有人面前用我因为吃激素药而发胖的事情开玩笑,说我就知道吃,会在我吃饱了的时候说:“你这大体格子你吃这点,你别不好意思,你吃吧,一会在饿”;

他们会在我面前,对我上了大专的弟弟妹妹说:“你看上大学有啥用,你姐那还啥名牌大学呢,这不也是打工的吗”,然而全家,只有我一个人上了大学;


看起来都是小事情,但是26年了,只要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如此。

那次我妈跟我说:“你看现在小孩自杀的,就是现在太享福了”

我当时脱口而出:“我倒是希望我也有那个勇气...”

她当时就骂了我一句,然后挂断了电话。

作为一个90后,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觉得很累了;

我无法想象现在的孩子,他们要承受多少压力?

我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因为真的就只是太累了。

他需要负担的,是全家人寄托给他的希望,希望你学有所成、希望你全知全能,却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育培养。

我小时候需要面对的,只是别人家孩子的成绩,可现在,哪怕你学习已经很好了,总有人钢琴弹得比你好,舞跳的比你好,画画画的比你好。

甚至,只是长得比你好。

那些家长,把自己职场的不得意寄托到孩子身上。

我总听人家说,现在的孩子真物质,攀比心真重。

家长就不是了吗?

家长不是一直以来都在攀比吗?

那又有什么资格来教育孩子呢?


写在后面,人生首个破千赞的居然是这个回答,无心插柳系列。

回应一下评论区里的问题,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滑过了。

1.原生家庭:

我原生家庭确实有很多问题,父亲酗酒,没有正当职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对我妈有过家暴的行为,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

母亲性格方面有很多问题,过于强势、敏感,对我过分苛刻,对家里人又十分懦弱,愚孝愚忠;

奶奶重男轻女,势力,看不起农村出身、16岁就跟我爸谈恋爱同居、只生了个女儿的我妈,日常精神虐待;

我爷相对来讲就比较正常,但是在其他三个人人均不正常的衬托下,他的正常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是这样的家庭对我没有爱吗?是有的,我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不是自欺欺人,他们对我是真的有爱。

尽管我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我青春期之前,他对我真的是捧在手心里的宠,物质上给不了我什么,但是精神方面的宠爱我是真的看在眼里的,东北的秋天,零下的天气,下着雨,我爸骑着摩托带着我和我妈,怕我们两个冷,自己光着膀子,把衣服给我和我妈披上;

2000年之前,从姥姥家农村回来,没有现在那么方便,家里的摩托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我不怪他没有钱买小汽车,我觉得那时候特别开心。

青春期正好赶上我爸妈离婚了,我和我爸的矛盾也逐渐彰显出来,我爸喝醉酒之后,无处宣泄只能找我麻烦,我青春期也是点火就着,但是每次,我爸都会跟我道歉,虽然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虐待,但是在他们那个年龄的人来说,能够低声下气跟子女道歉已经是自己最后的让步了。

俩人离婚之后,我爸为了让我不要被“恶毒后妈”欺负,一直没有和其他女人有过于明目张胆的来往,我高三毕业之后,才接受家里人安排的相亲。

我妈呢,我前面只写了我妈不太正常的时候,我也能理解她,我可以认真的不开玩笑的说,经过我奶和我爸多年的精神虐待,不说精神状态,至少我妈的心理状态已经不太正常了,我妈和我爸是2007年正式离婚的,那一年我妈34岁,她为了让我爸同意签字离婚,净身出户,还给我爸一次性付了几万元的抚养费,小学文化水平,一直在饭店工作,我妈这么多年也就攒了那么几万元(因为她要负担我和我爸全部的开销,还要每月支付给我奶800~1200元生活费),全都给了我爸,她宁愿自己一个人,30多岁重新开始,也不愿意再跟我爸继续下去,那时候我劝她离婚,她一直怕我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走上歧途,劝了两年,她终于动摇了,终于离婚了。

她对我好吗?好,我生病了她比谁哭的都难过,我刚满月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哭着哭着就没了声音,二月份的东北,她刚出月子,才90几斤,见我没了声音,啥也没想,直接用一床炕被包着我,自己穿着单薄的秋衣秋裤,穿着拖鞋就往医院跑,从家里到医院,那么远的距离,她一路摔了好几次,把我送去医院了,那天好像下着雪,我爸推着自行车追她,愣是没追上,去了医院,大夫做了点检查,说没什么大事,她这才放心。

四年级眼皮上长了个麦粒肿,去手术,大夫说没法打麻药,我疼啊,我妈直接把手塞我嘴里了,但我还有意识,我没有咬,我一直在咬我的衣服领子,我妈在旁边哭的稀里哗啦的。

初二因为淋巴结发炎破溃做了个手术,隔一天一换药,我奶觉得麻烦,破天荒的让我去我妈那住一个月(以前我在我妈那住超过3天就会夺命连环call),我妈就隔一天打车陪我去一次医院,去一次医院,她就哭一次,仿佛疼的是她不是我。

高三那年,我不知道怎么了,忽然有一天头疼欲裂,听到声音就觉得头要炸了,当时我妈住的地方离我住的地方特别远,我哭着给她打电话,我说你来接我,我太难受了,她打车到我家的时候,我已经有些不省人事了,她身高一米五,体重100斤不到,硬是把一米六120斤的我扛起来了,还走下了四楼,扛过醉酒的人都知道,人一旦失去意识,即使只有80斤都很难抱起来,我到今天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把我扛下四楼的。

包括我奶奶,这么多年,虽然重男轻女,从我四岁开始带我,一直到我高中毕业,小时候伺候我衣食住行。

我不能说他们不爱我,只是他们不会爱,他们以为,这就是爱。谁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当父母、第一次当祖父母、第一次当子女,大家都不容易。

我看得到他们对我的不好,也看的到他们对我的好,这些好与不好是不能互相抵消的,也不能去计算,天秤两边到底哪边更重?

知识因为题目提到了“活的太累了”,我就想起了我心灵尚幼,仍然视父母家人为全世界的学生时代,那时候我不得不依附他们,不得不仰望他们,因为我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没有强大稳定的心态,也正是因为,那时候的我还小,他们对我的伤害看起来才特别特别特别重要。

2.为什么还要联系?

正如我所说的,我没有那么不幸,遇到一个完全没有善意的家庭,或者应该说,我没有那么不幸,没有被恨意占领?

小时候我真的想过,长大以后,离开家庭,彻底跟他们断绝关系,真的长大了,忽然发现,这是不现实的。

法律角度来讲,不承认断绝亲子关系,而且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情感角度来讲,他们为我付出过很多,我没有办法对赋予了我生命的人恶语相向,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心软,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只是不希望我成为他们那样,凡是付出必求回报的人,不希望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罢了。而且我也从来没认为我自己可怜过,比我惨得多的有很多,妈妈有智力障碍生下孩子就跑了,爸爸吸毒盗窃进监狱的小学同学,跟爷爷奶奶一块住在违建铁皮屋里,他比我惨多了。

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并不是有心给我造成伤害的,我也就没必要去报复,退一万步说,有那个精力去憎恨他们,不如好好给自己做心理疏导。毕竟,自我斗争、自欺欺人是一种内耗,我不想只是为了图一时之快,而去有意的伤害他们,去压抑自己对他们的亲情,有这个时间我干点什么不好,哪怕多看个无脑综艺我也能多笑一会。

现在,我爷爷已经有比较严重的老年痴呆了,我奶也确诊出老年痴呆了,有时候感觉挺讽刺的,自己的境遇居然跟《都挺好》如此神似,更逗的是,我也姓苏,扯远了,老两口现在可能是忽然意识到,除了我,他们谁都不能信任了吧,什么事情都会打电话问我的意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记忆是有美颜功能的。自私一点说,我不像等他们过世之后,我在美好回忆里遗憾哭泣,所以我现在会尽量珍惜眼前的机会,不给自己留遗憾。

父母子女关系,确实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场修行。

3.我的现状。

如果大家愿意去翻翻我之前的回答就会发现,我虽然青春期的时候有过相对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我现在已经80%走出来了,虽然比不上百万年薪,但是日子过得也挺好的。毕竟985/211大学毕业,已经足够在这样的小城市立足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和我男朋友两个人窝在这个小城市,也挺自得其乐的,有房有车,还有几个钱可以支撑我们俩的小爱好,也算是比较滋润了。

今年疫情期间,大家情绪都比较敏感,自从我18岁离开东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时隔多年第一次朝夕相处1个多月的时间,又不能出门,确实是会激发很多矛盾。

其实从2019年中,我就从原公司辞职了,之后一直在做自由职业,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疯狂加班身体实在受不了,出现了太多问题需要休养,一方面也是因为我男朋友研究生毕业回国了,我们俩一拍即合,回到这个小城市了,本来想着gap一年,2020年春节之后再找工作,结果就遇上了疫情,不止打乱了我的计划,也打乱了全世界人民的计划,二月底离开之后,我妈一直很担心我坐飞机会出问题,所以经常性的跟我视频,每周大概会有一两天不视频,我接视频,一方面是为了让她不担心,一方面也是为了看看他们在东北每天的生活,我妈的男朋友是出租车司机,算是高危人群,我需要知道他们每天的动向才能安心。

还有一方面问题就是,我妈的重组家庭,男方带了一个女孩子,那个女孩今年16岁,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时候,我实在太过了解我妈的性格,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缓和只有她们两个人在家的尴尬和矛盾。

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这些家庭带来的问题,我接受到了太多人的善意,小学的作文班老师,给我买了好多书,买世界名著,教育我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培养了我爱看书的好习惯;

初中的历史老师,会在势利眼的班主任欺负我的时候,告诉我你别理她,她这个人是出了名的泼妇,他告诉我,你只要学习,学你自己的,不要管那些事;

高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英语老师,用三年时间温暖我,告诉我,如果需要,可以去他们家里住,直到高考结束,他们的存在填补了我内心,正常长辈形象的缺失;

四岁一起玩到大的闺蜜,会在我走上歧途并越走越远的时候,用最适合我的方式提醒我,你走太远了,该干正事了;

大我五岁的邻居哥哥,在我12岁之前,父母吵架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护着我,陪着我;

我的男朋友,就像是一张柔软的大网,保护着我,让我不受到外界的伤害;

太多太多的人,在给我温暖,让我不至于去恨这个世界,让我有能力治愈小时候的伤,让我看到,生活的美好。

4.对评论区说:

劝我直接对喷的兄弟姐妹,我知道你们是看了之后替我打抱不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理解,但是我的性格告诉我,我要对他们保持最起码的尊重,我会反抗,会和他们讲道理,但是我不会像他们自居长辈身份骂我一样去骂他们,那样我就成为了我最不想成为的人,我觉得没必要也不想。

我也不是软柿子,经济独立之后,我就不再是逆来顺受了,他们也收敛了很多(除了我妈),所以大家不要为我担心啦~

我妈的情况,我觉得,已经不是什么思想腐朽之类的问题了,我觉得她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更年期,最近正在跟认识的心理医生联系,看过年能不能带我妈去看看,前两天还看到一个文章,是说母亲更年期抑郁自sha的事情,有点担心。

归根到底,我相信他们是想要爱我的,只是不会“爱”罢了,她曾经也是个能歌善舞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像我小时候一样,像我现在一样,但是她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走出她的“青春期”,走出她的“阵痛期”,她只是没有我幸运罢了,她的爸妈不帮她,她的老公不帮她,我不能再放弃她了。

至于我爸,说实话,这两年愈发觉得我爸和我相处的时候,变得小心翼翼了,有点心疼他,只要不喝酒,他真的就一直都是我心里的那个喜欢带着我玩的好爸爸。

真的没想到,居然因为这么个问题破千赞了,今后可能评论区就不回复了吧,大家赞的太猛了,我受宠若惊!

最后的最后,非常感谢大家在评论区留下的话语,非常非常感谢你们。

你看,人就是很容易知足,看着你们因为我的经历而留下的痕迹,有人告诉我尽快远离,有人告诉我要奋起反抗,有人跟我分享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迷茫,也有人告诉我要加油,要坚持自我。

这些都是微小而美丽的善意,谢谢你们!

生活不可能一路阳光,对吧。

补充一句"无论你成不成功,是人,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感谢评论区某位老哥告诉我的道理!!!!

啊,醍醐灌顶!!!


虽然但是,我还是要把那句“不要用你的眼界来观察别人的生活”放这。

如果你因为我三年买了三套房的事感到疑惑,那我不想做任何回应,因为不管我回不回应,想质疑的人,总会去抓我说话里的漏洞,一来一去Q&A,没有任何意义。

这回答本意并不想“炫耀”什么,通篇我都没有提到过我什么学校、买几套房子的问题,这是我的个人隐私,我觉得没必要拿出来说。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东西,和问题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不管你什么学历、什么经济实力,你都不应该被亲近的人这么对待!

外在的物质条件与这种“情感虐待”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刚开始,被激怒了,所以在原答案后边写了好多,关于我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兼职、关于我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实习、关于我大学攒了多少钱、关于我毕业之后的薪资待遇、关于我毕业前三年996/007、关于我三年熬出一身病、关于我最后回到三线城市定居的原因、关于第一套房购买时候的房价和总价、关于第二套房是我和男朋友、男朋友家里共同出资、关于第三套房首付是我们两个共同出资,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我们两个人的出资比例。

但是,后来,有一位评论区的朋友点醒了我,他说:不要被他们牵着走,不要再回复他们的问题,无论你成不成功,你都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真的很感谢你,虽然我记不住你的id了,对不起。

冷静下来想想,当时为什么那么急着证明自己?

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这么多年,来自亲情的贬损,来自亲近的人的“情感虐待”

他们觉得不是公职人员那你年薪20w也是放屁

不结婚生孩子那你和另一半的感情再好也是放屁

不在他们身边孝敬顺从那你再给他们钱也是放屁

不盲从他们的想法不愚孝他们那你三观再正也是放屁

对他们来说,我就是一张他们对人生的答卷:

小学第一次双百、中学第一次年级第一、高考考上名牌大学、找了个家境不错的男朋友、每月帮他们还贷款等等等等,都是加分项;

小学第一次逃学、中学第一次早恋、高中第一次去酒吧,第一次醉酒、毕业之后不回老家、和男朋友不领证不结婚不生孩子、找了个“打工”的工作不是国企不是事业编不是公务员等等等等,都是减分项;

用来干嘛呢,用来跟他们的老姐们,老哥们做对比,到现在,我家人给我打电话说的都是“这条gai(街)上,哪个不说咱老苏家姑娘好?哪个不说你爸教育的好?”

(搞笑的是,我爸和我妈现在真的开始给别人讲自己的育儿经了。。。多可怕啊这件事。。。)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布娃娃,没有灵魂没有主见,完成了他们的梦想之后就回归他们身边,他们想要的,是对子女的绝对掌控。

正是这种教育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面对别人的质疑,我的第一反应是解释。小时候是哭着解释,长大了是冷静的解释。

我没有说这不是爱,我没有说他们不爱我,只是他们的爱,多少有些让人窒息,让人喘不过气。

面对面的解释,我可以给你看证据,我可以让你知道我没有说谎;

互联网上的解释,有什么意义?

如果我想,我甚至可以ps出一百张房产证,一百张银行流水,一百张工资单。

但是这没意义啊,我为什么需要“网友”的信任呢?我为什么需要“网友”说我相信你呢?

选择质疑的人,你就算是把所有东西摆在他面前,他也是质疑,更何况这种质疑其实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会影响我的生活吗?不会啊~我评论区一关,咱就江湖不见了啊~

更何况,我跟“网友”较什么劲,真就是想去炫耀,想去嘚瑟,我觉得找现实生活中的人炫耀爽多了!没必要来网上找存在感。

(不针对所有人,评论区的姐妹们,互相安慰鼓励抱团取暖的,你们都是好样的)

我并不是说,国外所谓的“快乐教育”有多好,在我看来不过就是高端的“愚民政策”罢了。

我也不想说,国内的“素质教育”有多好,在某些领域上我们确实因为从小养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某些方面要弱一些。

国民教育问题不是我这种平头老百姓该考虑的,实际上,我之前从事的广告行业,也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也不过就是一边教化群众,一边利用群众。

跑题了,说回来。

关于内卷,我不知道吗?我的妈我可太知道了,我不就是卷了三年卷不动了,跑三线城市养老来了吗?

内卷严重吗,严重,太严重了。

但是,我一点都不赞成爬得越高越快乐,除非你真的能在活着的时候爬到峰顶,不然就是在底层被卷、在中下层被卷、在中层被卷、在中上层被卷。

毕业那年,当公司给出20的年薪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真的特别开心,但是回头想想,直到我离开公司,三年时间,只有拿到钱的那一瞬间我是开心的,那不是生活,那就是依然在喘气,而已。

这个薪资待遇,给了我一个目标,一个我使使劲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目标,也正是这个目标,奠定了我后来三年的基调,直到最后我体检查出来各种问题,我才发现,我是在用命赚钱。

越高越开心吗?我的亲身体验并不是这样,我那么热爱生活的一个人,那三年每天早上醒来,一边抽烟一边哭,哭完了洗把脸化个妆接着去卖命,晚上一两点钟还在开会简直就是日常。

我不算爬的太高,但也算是领略了一把“赚年薪”的空气了吧,但是我开心吗?不,除了拿到钱那一瞬间,我都不开心。

我不评价哪一种更好,精神世界的快乐和物质世界的快乐都是快乐,要我选,我选不出来,我都想要,但是现实就是,没有人能兼得。

年薪百万,有人哭有人笑;年薪千万,有人哭有人笑。

月薪五千,有人哭有人笑;月薪两千,有人哭有人笑

(别杠,我来到这个城市之后,认识了不少月薪2k+的,他们也挺快乐的,出去旅游的次数比我多多了。。。迪士尼人家都去够了,我还一次没去过呢。。。)

总结两个字“知足”

充分认知到个人综合能力的上下限,并加以运用,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不对生活抱有过分的期待与幻想,这就是知足,这就是生活。

最初,我也只是想表达,我太理解这些小学生选择放弃生命的举动了(理解但是不赞成)

当然了如果我直接说理解但是不赞成,估计会有一堆人来喷我没当父母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我就带入了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告诉那些说“也没什么大事啊”的家长,对你们来说,轻飘飘的一句话一件小事可能没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亲人就是他们的全部,最亲近的人都在伤害他,那这个世界对他来说,真的就是很可怕。

如果你相信我,那这就是一个27岁(没错我刚过完生日)女生在努力和自己和解,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的故事,从世俗的标准衡量可能算是有点资产,但是在我看来,那几年我的精神世界真的很贫瘠,反倒不如现在,工资是以前零头来的开心。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这就是一个S13,在这做春秋大梦,我就是一穷diors,天天吃着泡面抠着脚在屏幕前叽叽歪歪,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一天算一天还天天yy网上小哥哥小姐姐,yy自己坐拥无数房产。

上网冲浪就是图个快乐,怎么想怎么快乐怎么来,对吧,别杠,没必要。

2021,大家继续加油!

提前给大家拜年了!


user avatar   li-xin-kui-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

刘慈欣 2003年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母亲:“孩儿,那是羊水。”

胎儿:“我还听到一个声音,咚咚的,像好远的地方在打雷。”

母亲:“那是妈妈的心跳声……孩儿,你是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胎儿:“这地方真好,我要一直呆在这里。”

母亲:“那怎么行?孩儿,妈要把你生出来!”

胎儿:“我不要生出去,不要生出去!我怕外面!”

母亲:“哦,好,好孩子,咱们以后再谈这个吧。”

胎儿:“妈,我肚子上的这条带子是干什么的?”

母亲:“那是脐带,在妈的肚子里时你靠它活着。”

胎儿:“嗯……妈,你好像从来也没到过这种地方。”

母亲:“不,妈也是从那种地方生出来的,只是不记得了,所以你也不记得了……孩儿,妈的肚子里黑吗?你能看到东西吗?”


  胎儿:“外面有很弱的光透进来,红黄红黄的,像西套村太阳落山后的样子。”


  母亲:“我的孩儿啊,你还记得西套村?!妈就生在那儿啊!那你一定知道妈是什么样儿了?”


  胎儿:“我知道妈是什么样儿,我还知道妈小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儿呢?妈,你记得什么时候你第一次看到自己吗?”


  母亲:“不记得了,我想肯定是从镜子里看到的吧,就是你爷爷家那面好旧好旧的,破成三瓣又拼到一块儿的破镜子……”


  胎儿:“不是,妈,你第一次是在水面儿上看到自个儿的。”


  母亲:“嘻……怎么会呢?咱们老家在甘肃那地方,缺水呀,满天黄沙的。”


  胎儿:“是啊,所以爷爷奶奶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那天奶奶去挑水,还小不点儿的你也跟着去了。回来的时候太阳升到正头上,毒辣辣的,你那个热那个渴啊,但你不敢向奶奶要桶里的水喝,因为那样准会挨骂,说你为什么么不在井边喝好?但井边那么多人在排队打水,小不点儿的你也没机会喝啊。那是个旱年头,老水井大多干了,周围三个村子的人都挤到那口深机井去打水……奶奶歇气儿的时候,你扒到桶边看了看里面的水,你闻到了水的味儿,感到了水的凉气儿……”


  母亲:“啊,孩儿,妈记起来了!”


  胎儿:“……你从水里看到了自个儿,小脸上满是土,汗在上面流得一道子一道子的……这可是你记事起第一次看到自个儿的模样儿。”


  母亲:“可……你怎能记得比我还清呢?”


  胎儿:“妈你是记得的,只是想不起来了,在我脑子里那些你记得的事儿都清楚了,都能想起来了。”


  母亲:“……”


  胎儿:“妈,我觉得外面还有一个人。”


  母亲:“哦,是莹博士。本来你在妈妈肚子里是不能说话的,羊水里没有让你发声的空气,莹博士设计了一个机器,才使你能和妈妈说话。”


  胎儿:“噢,我知道她,她年纪比妈稍大点儿,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


  母亲:“孩儿,她可是个了不起的有学问的人,是个大科学家。”


  莹博士:“孩子,你好!”


  胎儿:“嗯……你好像是研究脑袋的。”


  莹博士:“我是研究脑科学的,就是研究人的大脑中的记忆和思维。人类的大脑有着很大的容量,一个人的脑细胞比银河系的星星都多。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容量只被使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大约十分之一的样子。我领导的项目,主要是研究大脑中那些未被使用的区域。我们发现,那大片的原以为是空白的区域其实也存贮着巨量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提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些信息竟然是前辈的记忆!孩子,你听得懂我的话吗?”


  胎儿:“懂一点儿,你和妈妈说过好多次,她懂了,我就懂了。”


  莹博士:“其实,记忆遗传在生物界很普遍,比如蜘蛛织网和蜜蜂筑巢之类我们所说的本能,其实都是遗传的记忆。现在我们发现人类的记忆遗传,而且是一种比其它生物更为完整的记忆遗传。如此巨量的信息是不可能通过DNA传递的,它们存贮在遗传介质的原子级别上,是以原子的量子状态记录的,于是诞生了量子生物学……”


  母亲:“博士,孩儿听不懂了。”


  莹博士:“哦,对不起,我只是想让你的宝宝知道,与其他的孩子相比他是多么幸运!虽然人类存在记忆遗传,但遗传中的记忆在大脑中是以一种隐性的、未激活的状态存在的,所以没有人能觉察到这些记忆的存在。”


  母亲:“博士啊,你给孩儿讲得浅些吧,因为我只上过小学呢。”


  胎儿:“妈,你上完小字后就在地里干了几年活儿,然后就一个人出去打工了。”


  母亲:“是啊,我的孩儿,妈在那连水都是苦的地方再也呆不下去了,妈想换一种日子过。”


  胎儿:“妈后来到过好几个城市,在当过饭店服务员,当过保姆,在工厂糊过纸盒,在工地做过饭,最难的时候还靠捡破烂过日子……”


  母亲:“嗯,好孩子,往下说。”


  胎儿:“反正我说的妈都知道。”


  母亲:“那也说,妈喜欢听你说。”


  胎儿:“直到去年,你在莹博士的研究所当勤杂工。”


  母亲:“从一开始,莹博士就很注意我。她有时上班早,遇上我在打扫走廊,总要和我聊几句,问我的身世什么的。后来有一天,她把妈叫到办公室去了。”


  胎儿:“她问你‘姑娘,如果让你再生一次,你愿意生在哪里?’”


  母亲:“我回答‘当然是生在这里啦,我想生在大城市,当个城里人。’”


  胎儿:“莹博士盯着妈看了好半天好半天,笑了一下,让妈猜不透的那种笑,说:‘姑娘,只要你有勇气,这真的有可能变成现实。’”


  母亲:“我以为她在逗我,她接着向我讲了记忆遗传那些事。”


  莹博士:“我告诉你妈妈,我们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项技术,修改人类受精卵的基因,激活其中的遗传记忆,这样,下一代就能够拥有这些遗传记忆了!”


  母亲:“当时我呆呆地问博士,他们是不是想让我生这样一个孩子?”


  莹博士:“我摇摇头,告诉你妈妈:‘你生下来的将不是孩子,那将是……’”


  胎儿:“‘那将是你自己。’你是这么对妈妈说的。”


  母亲:“我傻想了好长时间,明白了她的话:如果另一个人的脑子里记的东西和你的一模一样,那他不就是你吗?但我真想不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


  莹博士:“我告诉她,那不是娃娃,而是一个有着婴儿身体的成年人,他(她)一生下来就会说话(现在看来还更早些),会以惊人的速度学会走路和掌握其它能力,由于已经拥有一个年轻人的全部知识和经历,他(她)在以后的发展中总比别的孩子超前二十多年。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肯定他(她)会成为一个超凡的人,但他(她)的后代肯定会的,因为遗传的记忆将一代代地积累起来,几代人后,记忆遗传将创造出我们想像不到的奇迹!由于拥有这种能力,人类文明将出现一个飞跃,而你,姑娘,将做为一个伟大的先驱者而名垂青史!”


  母亲:“我的孩儿,就这样,妈妈有了你。”


  胎儿:“可我们都还不知道爸爸是谁呢?”


  莹博士:“哦,孩子,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你妈妈只能通过人工授精怀孕,精子的捐献者要求保密,你妈妈也同意了。孩子,其实这并不重要,与其他孩子相比,父亲在你的生命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因为你所遗传的全部是母亲的记忆。本来,我们已经掌握了将父母的遗传记忆同时激活的技术,但出于慎重只激活了母亲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两个人的记忆共存于一个人的意识中会产生什么后果。”


  母亲(长长地叹息):“就是只激活我一个人的,你们也不知道后果啊。”


  莹博士(沉默良久):“是的,也不知道。”


  母亲:“博士,我一直有一个没能问出口的问题:你也是个没有孩子的女人,也还年轻,干嘛不自己生一个这样的孩子呢?”


  胎儿:“阿姨,妈妈后来觉得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母亲:“孩儿,别这么说……”


  莹博士:“不,孩子说的是实情,你这么想是公平的,我确实很自私。开始我是想过自己生一个记忆遗传的孩子,但另一个想法让我胆怯了:人类遗传记忆的这种未激活的隐性很让我们困惑,这种无用的遗传意义何在呢?后来的研究表明它类似于盲肠,是一种进化的遗留物。人类的远祖肯定是有显性的、处于激活状态的记忆遗传的,只是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遗传的记忆才渐渐变成隐性。这是一个不可理解的进化结果:一个物种,为什么要在进化中丢弃自己的一项巨大的优势呢?但大自然做的事总是有它的道理,它肯定是意识到了某种危险,才在后来的进化中关闭了人类的记忆遗传。”


  母亲:“莹博士,我不怪你,这都是我自愿的,我真的想再生一次。”


  莹博士:“可你没有,现在看来,你腹中怀着的并不是自己,而仍然是一个孩子,一个拥有了你全部记忆的孩子。”


  胎儿:“是啊,妈,我不是你,我能感觉到我脑子里的事都是从你脑子里来的,真正是我自己的记住的东西,只有周围的羊水,你的心跳声,还有从外面透进来的那红黄红黄的弱光。”


  莹博士:“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认为复制记忆就能从精神层面上复制一个人,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除了大脑中的记忆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许多无法遗传也无法复制的东西。一个人的记忆像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到时有不同的感觉。现在糟糕的是,我们把这本沉重的书让一个还未出生的胎儿看了。”


  母亲:“真是这样!我喜欢城市,可我记住的城市到了孩儿的脑子中就变得那么吓人了。”


  胎儿:“城市真的很吓人啊,妈,外面什么都吓人,没有不吓人的东西,我不生出去!”


  母亲:“我的孩儿,你怎么能不生出来呢?你当然要生出来!”


  胎儿:“不啊妈!你……你还记得在西套村时,挨爷爷奶奶骂的那些冬天的早晨吗?”


  母亲:“咋不记得,你爷爷奶奶常早早地把我从被窝拎出来,让我跟他们去清羊圈,我总是赖着不起,那真难,外面还是黑乎乎的夜,风像刀子似的,有时还下着雪,被窝里多暖和,暖和得能孵蛋,小时候贪睡,真想多睡一会儿。”


  胎儿:“只想多睡一会儿吗?那些时候你真想永远在暖被窝里睡下去啊。”


  母亲:“……。好像是那样。”


  胎儿:“我不生出去!我不生出去!!”


  莹博士:“孩子,让我告诉你,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风雪交加的寒夜,它也有春光明媚的时候,人生是不容易,但乐趣和幸福也是很多的。”


  母亲:“是啊孩儿,莹博士说的对!妈活这么大,就有好多高兴的时候:像离开家的那天,走出西套村时太阳刚升出来,风凉丝丝的,能听到好多鸟在叫,那时妈也真像一只飞出笼子的鸟……还有第一次在城市里挣到钱,走进大商场的时候,那个高兴啊,孩儿,你怎么就感觉不到这些呢?”


  胎儿:“妈,我记得你说的这两个时候,记得很清呢,可都是吓人的时候啊!从村子里出来那天,你要走三十多里的山路才能到镇子里赶上汽车,那路好难走的。当时你兜里只有十六块钱,花完了怎么办呢?谁知道到外面会遇到什么呢?还有大商场,也很吓人的,那么多的人,像蚂蚁窝,我怕人,我怕那么多的人……”


  沉默……


  莹博士:“现在我明白了进化为什么关闭人类的记忆遗传:对于在精神上日益敏感的人类,当他们初到这个世界上时,无知是一间保护他们的温暖的小屋。现在,我们剥夺了你的孩子的这间小屋,把他扔到精神的旷野上了。”


  胎儿:“阿姨,我肚子上的这根带子是干什么的?”


  莹博士:“你好像已经问过妈妈了。那是脐带,在你出生之前它为你提供养料和氧气,孩子,那是你的生命线。”


  两年以后一个春天的早晨。


  莹博士和那位年轻的母亲站在公墓里,母亲抱着她的孩子。


  “博士,您找到那东西了吗?”


  “你是说,在大脑中的记忆之外使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东西?”莹博士像自言自语地问道。


  初升的太阳照在她们周围的墓碑群上,使那无数已经尘封的人生闪动着桔黄色的柔光。


  “爱情啊你来自何方,是脑海还是心房?”


  “您说什么?”年轻的母亲迷惑地看着莹博士。


  “呵,没什么,这只是莎士比亚的两句诗。”莹博士说着,从年轻母亲的怀中抱过婴儿。


  这不是那个被激活了遗传记忆的孩子,那孩子的母亲后来和研究所的一名实验工人组成了家庭,这是他们正常出生的孩子。


  那个拥有母亲全部记忆的胎儿,在那次谈话当天寂静的午夜,拉断了自己的脐带,值班医生发现时,他那尚未开始的人生已经结束了。事后,人们都惊奇他那双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力量。此时,两个女人就站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小的自杀者小小的墓前。


  莹博士用研究的眼光看着怀中的婴儿,但孩子却不是那种眼光,他忙着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抓晨雾中飞扬的柳絮,从黑亮的小眼睛中迸发出的是惊喜和快乐,世界在他的眼中是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是一个美妙的大玩具。对前面漫长而莫测的人生之路,他毫无准备,因而准备好了一切。


  两个女人沿着墓碑间的小路走去,年轻母亲从莹博士怀中抱回孩子,兴奋地说:


  “宝贝儿,咱们上路了!”


大刘的早期短篇作品,配合这个新闻看,真是讽刺。

小学生自杀,因为这个信息时代让他们更早了解到了人生的现实,发现未来已定,一片绝望。我们这些成年人,若是提前知道了自己现在的人生,还愿意选择世上走一遭吗?

人生这么艰难了,喝瓶快乐水压压惊吧



中国


user avatar   yu-le-17-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

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这些事情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十岁的没写作业,被老师批评对于二十岁的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二十岁的失恋挂科,对三十岁的我没什么大不了。

我当然知道三十岁的车贷房贷,对四十岁的我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痛苦却是即时且持续的折磨。

我需要的不是这句,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我需要的是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能熬过眼下的生活。

你不能拿三十岁的心态,来批判我二十岁时因为失恋而食不下咽,彻夜难眠。我亦不会拿二十岁的心态,去批判一个小学生因为受不了父母老师的责骂而自杀。

小学生留字条自杀,他的痛苦在老师家长社会的眼里似乎很可笑很稚嫩,但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这就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见。

——————这是一条分割线———————

随手写的答案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多的赞同,评论区的留言我基本都有看,但基本没有回复。

从问题中小学生留的字条来看,他有超乎同龄人的心智,受到的教育肯定也是优质的,同样的,受到的压力也要大于一般的同龄人。

所以我不认为他的崩溃仅仅是因为没写作业被老师家长批评,而是他已经长时间忍受了他这个年龄无法接受的压力,最终导致他的崩溃。

我不认为,更不赞同他的自杀是因为中二病。

我能写下这句话,也是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拿这句话劝慰过我,却从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我从小父母离异,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奶奶,父亲的软弱无能,母亲的自私,加上奶奶强到可怕的控制欲,是我整个青春期痛苦的根源。

我无数次想过自杀,想用死让一切的痛苦湮灭。

我也无数次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告诉自己长大了就好了,不要怕,我会长大的,如果我死了,我再也没法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

现在我大二,二十岁,我几乎断绝了跟家里所有的联系,我的确走出了当初痛苦到失声的生活,可当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我还是没控制住我的眼泪,那些痛苦还是记忆犹新,当时那个无助的小女孩,还是躲在我的心里。

我用这句话熬过了当初的痛苦,可也是这句话,让我对我的家人厌恶至极,至今无法原谅。

我的表姐,父母离异后父亲再也不过问她的死活,母亲远嫁,剩她一个人跟着我的奶奶,她的外婆生活。奶奶当时正值更年期,对姐姐的控制更是变本加厉,令人窒息。我无数次试图寻求姐姐的帮助,希望她能救救我,我觉得她应该比谁都更能体会我的痛苦。

可如今家庭富裕,公婆疼爱,夫妻恩爱,孩子孝顺的姐姐只给了我一句话。

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这些事情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这句话彻底把我打入了深渊。

年近四十的她当然可以轻松的说出这句话,她早已经忘了彼时跟我一般大小的她无助到崩溃的样子。

她试图让我用四十岁的心态去熬过眼前的生活。

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无数次从梦里惊醒,我都想回到过去,去抱抱那个崩溃到深夜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的小姑娘,我也想告诉她,没关系的,会长大的。

可是她永远留在了那里,一个人留在了那里。


user avatar   xue-xi-wei-yuan-tao-ke-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骗了。

他们出生在网络时代,我们这代人在成年前后才知道的事他们人从小就全知道了。

我成年之后才知道“学区房”的概念。我小时候也不知道那些知名补习班、特长加分对于小孩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从小就知道我家买不起学区房,我读不起全市闻名的补习班,我没有系统地学过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加不了分也考不了艺考......我可能从小就心事重重了。因为如果我从小就知道这些,就意味着我已经知道我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起跑线的差距有多远。

然而正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才傻乎乎地在我已有的条件范围内满怀希望地努力。

我还有幸在一个体育分数比重并没有特别高的时代长大,体育成绩只要别太拖后腿就成,所以靠文化课的成绩也能考进不知名985。如果让我出生在现在,让我天天在网上看到新闻中说要逐步提高体育成绩的占比,我肯定也会压力山大。

我小时候好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全心全意地学习,家里干脆不买电脑,或者买了电脑但是坚决不装网络(那个时代手机还不能上网),甚至有的家庭连电视都送走了。现在这个路子走不通了,起码孩子需要上网课,你把家里所有的智能手机都送走、把wifi掐掉,可还行?

除了以上这些之外,小孩子早早通过网络接触了社会新闻,连文化课之外的事他们也提前知道了

比如各种网络论坛上铺天盖地的言论:生孩子就是为了养老,就是为了防止以后被护工虐待;结婚不需要互相喜欢,纯粹就是互相看条件;多子女家庭应该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或者干脆没打算端平;我是新手妈妈,我为了生孩子/生二胎,被单位劝退了;我是新手爸爸,我养老婆孩子累得不想活了......

“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这终极三问的回答全都提前知道了,而且大部分人的答案这么丧。一个小孩子从小就知道了这些,未来世界对TA早就失去了神秘感。说得难听点就是连盼头都没有了。

成年之后我回忆自己的童年,一大感慨就是,傻人有傻福。我小时候的勇气和希望来源于我的无知。而现在的孩子们连保持傻福都不可能了。




     

相关话题

  刻奇(Kitsch)是什么?如何克服刻奇? 
  如何看待陕西一男孩当街脚踹妈妈,保安制止反被孩子吼叫?监护人应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为什么现在大学里有很多假贫困生? 
  为什么近年民谣特别火? 
  为什么有些小孩子会干出很残忍的事情,长大了却不会了? 
  一个关于该不该吃鸡的问题 ……? 
  关于孩子的教育,有没有感觉到理论大于实际? 
  对于少年儿童 7-8岁,如何开始计算机科学教育启蒙(Computer Science)? 
  被熊孩子性骚扰怎么办? 
  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 

前一个讨论
星战宇宙中有没有完全水生的智慧生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丁真的小马珍珠发长文回应质疑?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