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放下一切去寺庙呆一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shi-xu-xiang-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有个腾讯有个综艺节目叫《向往的生活》,相信去过寺院的善男信女都会很向往寺院的清净的生活:冬参夏学,晴耕雨读,日常青灯黄卷听法参禅,偶尔做点写写画画的无益之事,消遣这有涯之生,想想就心驰神往······当家中烦心事太多,工作压力太大时,寺院简直就是触手可及的理想国啊。

而作为一个在寺院生活了十年的人,我只想说你想的倒挺美…如果只是要一个世外桃源的幻想对象做心里寄托,这篇文章你可以不用看了,毕竟“不存在的苹果才是最完美的苹果”,人的幻想一旦落了地,总会立刻一地鸡毛。

而如果真的想在寺院住几天感受一下,那就要搞清楚一些事情:

首先寺院的生活其实很累的,起码身体上的疲劳并不会比在家人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说的就是这种生活。而且愿意接受去普通香客住宿的寺院一般都是缺劳力的小寺院·········

其次,寺院也不是想住就能随便住的,如果是没有皈依、受戒,甚至没有佛教信仰的“社会人”,抱着放松休假的态度想去寺院住,肯定是会吃瘪的。

即便要住,一年也太长了,如果不打算出家,七天半个月就够了。


再者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正确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在寺院的生活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南山律在家备览》云: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轶也。

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我们建寺、入寺、供僧的意义。

寺院的建立是为了在这个众苦逼煎热恼无比的娑婆秽土之中,建立一个给予人们内心清凉、安隐,能够在这里修行的“净土”

寺院的别名:“伽蓝”,意译过来就是“清凉地”,寺院因为有三宝的威德摄受,故能化解人们心中的焦虑与热恼。好似“大火聚中 青莲花开”,故名“开净土之因”。


而人们进入寺院,则是为了与佛法结善缘,开发自己的善根,《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如果是为了消遣观光,那就大可不必去寺院。

寺院不是景点,更不是高级会所,是善男信女们熄灭热恼的清凉地,是植众德本的大福田,更是熏习善法的旃檀林。

人们的之所以会心烦、会痛苦,除了被名利缠缚,为生计奔波,陷爱染淤泥,更是因为无明。

世俗的种种“消遣”只是暂时通过刺激感和新鲜感麻痹人们对痛苦的感知,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只有来到寺院礼拜三宝、听闻正法、如说修行,才能让自己被无明缠缚的心得到解脱,所以说“与俗人作入道之缘。”


亲近僧人是因为僧人佛法的传承者,也是三宝之中唯一能与人们互动的一“宝”,更是善男信女的“福田”,人们供养和亲近僧人可以培集福慧,让自己有资粮出离三界火宅,跨度茫茫苦海,得到解脱,这就是“出离之轶”。

(轶即是辙,车所从之道也,这里就是比喻修行出离的路径)


明白了这些,你就会放弃自己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目的,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住寺院好处以及注意事项。


住寺院的好处除了上文提过的培福修慧更容易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寺院有清净的环境和清净的熏习


正所谓“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主观的心与客观的境是相因相成互为因果的的关系,而我们凡夫因为心力羸弱,更多情况下都是“心随境转”的,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环境对我们有“熏习”的作用。

熏,是如露重熏衣,香气袭人。人在兰麝之室呆久了,自然遍体生香;

习,好比是幼鸟鼓动着翅膀不断练习着飞,久之成自然后振翅即起,不假思维。

熏习的作用方式很像练习,都是通过不断地重复给人以某种塑造。但和练习不同的是:熏习的过程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所以它给人的影响自然而然又无可抗拒。


《大智度论》中有个故事: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的地方去呢?是否会投生到恶处?” 佛对他说:“不要担心,如果平时有强大的善业熏习力量,你一定能生到好的地方去。”

佛说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它以向东边倾斜的姿势生长,这样一直向东长,就形成了倾向性。那么,等到把这棵树砍倒的时候,无论从哪里砍,怎么砍,它一定是向东倒下的。

——除了熏习善业能让我们往生善处之外,佛陀的这个比喻还告诉我们:当我们熏习不善业熏出了强大惯性的时候,也可能是在给自己造成一些定业,因此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清净的环境会带来清净的熏习;清净的熏习会带来清净的心相续;心净佛土净,一旦念念之间都是清净的相续,则任何对境都是清净的,都能带来清净的相续。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转一圈有一圈的境界,转一圈有一圈的欢喜。

宋代慧洪大师曾有一首著名的偈语:“道人何故,淫房酒肆;我自调心,非干汝事”,说的就是心相续清净之后的果地风光。境不自境因心故境,一旦清净的心相续建立起来,自然一切都可以往道上会,所谓“心平何劳持戒”说的就是这个状态,祖师大德不是不持戒,而是持的“不持而持”之道共戒,一旦见道,自然“戒与道俱发”。

而在这之前,处于因地的我们先要找一个相对清净的环境培福修慧,训练出清净的相续,在这之前先别谈“心净佛土净”,那是倒果为因,以凡情滥胜解。


住寺院的注意事项客观来说,主要就是那些墙上大写加粗的丛林规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丛林规矩只能吓唬吓唬刚入寺的人,庙里呆久了慢慢也就百无禁忌,进化成所谓的“庙油子”,身段灵活的穿梭在各种规矩之间,但这样子住寺院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就要求我们在三个方面多多要却求自己,即:身、语、意三业

四分僧戒本曰:‘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首先身子骨一定要勤快,寺院的饭菜虽然好吃,但却不好消化,无论你受用的是信财也好,亡财也罢,归根结底都会消自己的福报,如果再懒惰、放逸,不听招呼,整日无所事事,福报消耗的是很快的。(“信财”是指施主以信心敬施之财,信士所供养的任何财物,都称信财,除为亡人超度之财外,彼名亡财。)


其次要少说话,我们日常说的那么多话,但是真正有效率有必要的话却没几句。多半都是散心杂话、闲言碎语、浮言靡语、妄言绮语,看似是打发了无聊,实则是纵容烦恼引来了更多无聊。

既然为了清净去寺院,还是相见无杂言, 互勉念佛声吧。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便非常熟悉,称呼出家人也一定要用敬语,切勿直呼姓名,哪怕是沙弥,也要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

宁以利剑截断其舌,不以恶言、粗语墮三恶趣——《增一阿含经》


再者就要致力于持续的觉知,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数息观、不净观、无常观都可以尝试。


佛教认为三业之中,意业为最,因为意业可以动身发语。

曾经有一个认为身业为最的尼楗子外道,认为佛陀说意业为最是错的,让自己的弟子优波离和佛陀辩论,结果优波离被佛陀辩驳的哑口无言,心悦诚服改信佛法,尼气的楗子外道吐血病逝。

身业口业稍加努力便可清净,唯独意业不仅是三业之中最重的业,而且是我们造得最多的业。

《地藏经》讲,“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而且身业语业虽然难以掩藏,却较为容易消弭,意业则不然,一个恶念3可以不表露出来,不让别人知道,但自己的心却无从躲过扭曲和热恼。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现代人流行断舍离,有朋友就问:佛制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蓄财务,是不是也是在教导断舍离?

我说佛教的确有断舍离的精神,但最能体现的不是这些外相,而是种种祛除妄念的禅观作意。换而言之,上乘的断舍离对象是贪嗔痴,而非人事物;

三业之中意业为最,意业上的贪嗔痴清净了,自然也就没必要积攒太多的“劳什子”,所以才会有“上等行者一个包,中等行者一肩挑”的说法。

但并不是因为断舍离外物,所以清净,而是心地清净后,不需要不必要的负担,看不清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只在一些外相上下功夫,就是肤浅的下乘断舍离了。


其实管好身口意不仅是住寺院的注意事项,更是修行入道的不二法门。

把身口意摄受好,不仅能不触恼别人和大家更好的合和共住,还更容易获得清净的相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身心的收摄回到家中后虽然不易保持,但也正因如此更要努力用功。

乃至一切处,一切时,皆致力于陶镕身心,炼磨身心,收摄身心,使其形骸不得放浪,心念不再纵恣。进而再努力闻思,努力修行,久而久之,内心相续自然清净。

心净佛土净,也就没必要继续猫在寺院吃斋饭了。·······················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能放下一切,彻底看破放下,老实三皈五戒十善业,老实念佛,不用一年,一百天就够打下坚实基础。

修行反反复复,

投机取巧、省力、怕麻烦、追求逼格、不老实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修行的地基是知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苦、无常、功课、功夫是修行永恒的、永远的主题。

八地指南录




  

相关话题

  上厕所没带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假设神通存在,为什么不能随便显现神通? 
  穿越是种怎样的体验? 
  欧美华人不能常吃中餐、天天吃西餐,是种怎样的体验? 
  年收入千万、上亿的你有没有资产缩水,家族财产纷争以及未来打算如何遗产分配? 
  如何看待镇安堂飞虎将军庙供奉二战时战死的日本军人? 
  看中国队踢世界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三国杀国战中有个猪队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一个运动员女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吃火锅时十分low的行为?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