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李翛然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有效。从机制上来讲,冷饮可以让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
2. 这么干安全吗?
有专门讲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护理文献: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796453/pdf/GJHS-7-180.pdf
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减少焦虑,予以冷敷减轻颈部和下颌疼痛,用液体和冷食、舒适环境等来分散注意力。
这么干医疗技术上的安全隐患,应该说很小。
3. 这种方法可以推广么?
即,这件事可以可以用来科普吗?有高票答案认为不应该,因为这是在教普通人处理疾病。
我呼吸科出身,以前几乎天天需要和病人解释‘你得的不是感冒’,因为普通人对疾病的一知半解,他们认为符合感冒的症状就是感冒,然而并不是。
比如高票答案的:急性咽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急性会厌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舌咽神经痛,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可能的: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的前驱感染。
我认为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应该是:在被医院明确诊断(感冒、话多了等)之后,积极治疗的情况下,缓解疼痛的一种辅助方法。并且科普的潜台词应该是:土办法里的绝对忌口是不存在的。
而不是:一旦有咽喉疼痛,我就可以不管了,我就吃冰淇淋来止痛。
4. 那就可以随便吃冰淇淋了吗?
在我国的传统意识里,对于‘冷’有很多禁忌,比如怀孕不能吃冷饮、月经期间不能吃冷饮、感冒期间不能吃冷饮、冬天不能吃冷饮等等。
与冷饮有关的说法也很多:比如冷饮引起腹泻、冷饮引起头痛、冷饮引起牙疼等。
关于月经这种,我以前也写过:阿源老师:四川湖南常吃辣椒的妹子会痛经吗?
我有吃过一次极低温度的冷饮,当时真的是一哆嗦,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对身体确实算一种伤害性刺激,疼痛是必然的,所以适量即可。
另外每个人对冷的耐受度是不同的,真的觉得不舒服就不要吃。
而冷饮与腹泻,也与前面提到的收缩有关,会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加,在胃肠道肌肉本身就被(如药物)刺激的情况下,就更明显。
所以综上,冷是一种感官刺激,也应酌情服用。
5. 答评论疑问
关于冷饮和咽炎的关系,并不是冷饮加重了炎症,而是冷作为一种刺激,激活了感觉神经。某些慢性咽炎(比如变应性咽炎)的患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感觉过敏或者高反应性,而且这类患者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收缩反应,所以感受不同。
再扩展了说,咽喉炎哪怕是细菌性的,也会导致咽喉部变得更敏感,类似过敏反应,所以咽喉炎通常耐受不了冷刺激。
也证明了我上面的说法,酌情服用。
再加几句:
冰淇淋与培养基:冰淇淋毫无争议的高糖食物,那么会成为培养基吗?
很难的,首先冰淇淋一般是蔗糖,而细菌需要葡萄糖才能吸收,所以需要先我们帮细菌消化一遍,吸收进入人体,通过血运给细菌使用。
糖尿病的患者的血液是天然培养基,因为胰岛素起不了作用了,而正常人胰岛素是正常工作的,吃了一个冰淇淋之后血糖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有网友说吃了雪糕之后血糖是 8.2:吃了个麦当劳新的雪糕后验血糖是8,2这血糖正常吗_有问必答_快速问医生 作为餐后血糖并没有异常,所以培养基无从说起。
那么对于痰液刺激,高糖的作用是使得痰液更加粘稠而不易排出,使人感觉痰多了,但并不会增加产出。关于这一点,我来举个例子,假设某人每天要排100ml痰液,由于痰液稀薄,可能有80ml都像口水一样而无感知,以为自己就排了20ml;但服糖之后,由于痰液粘稠,所有100ml都变得可感知了,那就是增多了的感觉来源。
当然不易排痰这一点也不好。
你们这些造谣的出张嘴,辟谣的跑断腿。
@罗化生 说:
昧国等西方国家每年因为感冒死亡人数非常多,这完全不能排除其中的西医对于受寒,(即寒邪对人体所产生的各种急性的或者慢性的传导性的影响),受风(即风邪,频繁的吹风导致人体血压气压随时因为外界大气压力改变而改变进而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患者的死亡。
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医是有深刻研究的,对这一点不能妄自菲薄,搞得像当年的博古一样。
他的依据是美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死亡人数在1万人以上,2017年流感大爆发的时候更达到8万以上。而同期中国报告流感死亡人数只有百人以下,差了两个数量级。然后就把“功劳”揽在中医身上,顺势就开始铺天盖地的骂丁香医生了。
先不管他为什么关于感冒的论点用流感的数据来证明了。我查了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
在全球流感大爆发的2017年,美国死亡人数高达8万
中国通报的流感死亡人数是41人
然而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
我帮大家整理一下文章的重点
仅仅三个月时间,香港与流感相关的严重个案总数达475宗,共造成327人死亡……而与香港同属流感高发季的广东省,截至今年8月6日,却只报告了3例死亡病例
……两相对比之下,广东省面积更大,常住人口更多,流感发病数显然超过香港……
……为何广东省流感病例基数更大,死亡病例却极少?……
多名传染病专家则告诉财新记者,…… 部分原因与两地对流感死亡病例采用的统计口径不同有关。
死亡病例统计口径不同
在流感的死亡病例统计方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财新记者,…… 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倾向于把和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都统计出来,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流感及其并发症后死亡,将被纳入与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因为流感可能加剧了患者原先的病情。但在中国内地,卫生部门通常只把其死亡原因归因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报告为流感死亡病例。
看懂了吗?中国的流感并发症死亡案例通常不算在“流感死亡”的数据里,才会得出相差这么悬殊的数字。
香港报告流感死亡327人,同期相邻的广东省病例基数更大,死亡3人。难道香港人也不懂“寒邪”“风邪”吗?
事实上,流感是被中国公众严重低估的的疾病,去年的《流感下的北京青年》才让很多人头一次认识到流感会死人。相比青壮年,老人和小孩得了流感更容易引发并发症,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跟什么“寒邪”“风邪”没关系,不是“吹风”、“着凉”直接引起的,最好的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和抗病毒治疗。
更新:
@罗化生 又耍赖说财新的信誉不好,只引用了一个主任医生的观点
那我们来看看《新京报》引用的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和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的说法
在中国,国家疾控中心掌握着国内流行病的所有数据。
但对于国内每年有多少人死于流感,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也无法给出答案。
“我们长期缺乏对流感死亡人数的统计。”曾光说,对死亡的监测一直是我国的弱项,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是3.6万,但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这样的数字。
曾光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经建议过要建立一个流感监测系统,但未得到支持。
“中国过去在搜集核实数据方面不舍得投钱,只知道一股脑地把钱投放到实验室去。要想把公共卫生搞好,一定要把基础数据搞好。”黄建始在11月21日的博客中这样写着。
而在已有的死亡统计中,中国又表示出一种对流感的轻视。
中国疾控中心一位专家举例说,比如一个人因流感得了肺炎,最后死亡,但在统计中显示的是其因肺炎而死。
所以当许多中国人听闻“流感是可以死人的”,便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
如今,流感还只是被列入丙级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此类病的发病数字和死亡病例无需报告。
“中国对于生命统计落后美国起码要50年。”黄建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认为,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对流感和肺炎的死亡统计,只靠今年一年无法补上这个缺陷。
这篇文章成文于2009年,我查询2013年修正过的《传染病防治法》
流行性感冒依然位列丙类传染病,按照法律规定依然无需报告发病数字和死亡病例。
和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统计类似的是对甲型流感H1N1的统计
同一篇文章说
“全国甲流共报53例死亡病例,我根本不相信。”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甲型流感临床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这样说。
让人们生疑的还有这样一项数据。据统计,我国甲流病死率为0.065%,而世界各国平均病死率约为1.24%,比我国高将近20倍。
有专家将此归结为防控措施正确、最早使用疫苗和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等原因。但钟南山认为,是否还存在第四种可能,“瞒报”。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在我国 8 个城市开展的 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研究显示,2003-2008 年,北方和南方城市 平均每年流感相关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分别为 12.4/10 万和 8.8/10 万,其中 86% 以上发生在≥ 65 岁老年人 [4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等开展的另一项利用有全国代 表性的死因监测数据评估流感死亡负担的研究发现,2004- 2009 年我国年均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和循环系统疾 病及全死因超额死亡率分别为 5.0/10 万、11.1/10 万和 13.8/10 万,其中 85% 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发生≥ 65 岁老年人 [42]。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的估计结果与欧 美发达国家和热带、亚热带地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