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资深中医黑/粉里医生寥寥无几? 第1页

  

user avatar   yan-mu-xue-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拦车救狗、乱放生的所谓动保人士里真动保寥寥无几?

为什么田园女权里关心失学女童、男女平等等问题的真女权寥寥无几?

某些人说“中医诊断是扯淡”“望闻问其他传统医学也有……中医诊断垃圾”

然而

“舌生白珠,累累如栗,甚则上颚牙龈满口通生”by《麻疹全书》

起病2~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微隆起,周围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此征有早期诊断价值。初少许,随后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及唇龈等处。粘膜斑多数在出疹后1~2天完全消失。by《传染病学.麻疹》

答程郑二君论滑寿斑by高镜朗.《中华儿科杂志》 , 1957 , 8 (3) :255-255;祖国医学对于麻症的贡献by高镜朗.《中华儿科杂志》 , 1956 , 7 (4) :303-303

高镜朗(1892— 1983),浙江上虞人。早年就读于桐乡文艺学堂、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23年,与颜福庆等人共同创办国立上海医学院。1928年——1930年期间赴欧美等国的儿科医院和研究所进修。回国后,开设上海最早的儿童专科医院——福幼医院。建国后,参与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和新华医院。1954年,受聘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主任。1978年指导成立上海市儿科医学院究所,并任所长。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高镜朗被誉为儿科医学界的一代宗师。

某些人说“没做过正经临床实验的更容易信中医”

然而

对中西医結合治疗骨折的原则及其理論基础的探討by方先之.《人民军医》 , 1962 (3)

方先之,我国骨科奠基人,著名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在医学界有骨圣之称。先生于1928年到1933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193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担任襄教授。1942年7月,在天津创办天和医院。1944年8月在天津创办天津骨科医院。1952—1968年任天津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及天津医学院教授。先生首创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在对骨肿瘤的诊断分类上,先生提出采用临床,X光,病理所见三结合”的骨肿瘤分类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1953年,先生年创办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培养了许多骨科人才,为中国骨科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还创办《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 ,为促进骨科学术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方先之一生单独或参与写作发表论文85篇,主要论述骨折、骨关节结核及骨肿瘤的治疗。方先之早在1936~1941年即在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有关胃肠、破伤风等普通外科及骨折治疗文章。先生和陶甫、郭巨灵、尚天裕、邸建德、李瑞宗、李春林、周映清、王宝泉、蓝文正、袁世祥等骨科大家为骨科进修班精心编写了18本油印骨科讲义,图文并茂,内容包括骨关节局部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骨关节病理学、骨关节结核、骨病、骨创伤、骨小儿科、手外科、骨放射学、理疗、假肢制造,石膏外固定等。进修班学员及本院医师人手一册。在当年骨科书籍少之又少的情况,真是国内骨科教学的罕见完善的教材【by中国骨科医师的摇篮——回顾天津医院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创建伊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21期】。著有《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在1973年由后人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临床骨科学》,包括《结核》、《创伤》、《骨病》、《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护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实用骨科手术学》等。他还曾参加由黄家驷主编的《外科学》有关运动医学章节的编写。

阳虚(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阴虚(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血浆环核苷酸的对比by许曼音.《中医杂志》 , 1979 (7) :23-26

许曼音,内分泌学专家,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年入上海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曾任内科副主任、医疗系一部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肾上腺学组组长、法国糖尿病学会会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女医师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糖尿病学会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还担任《国外医学内科分册》、《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等编委。

中医辨证论治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by陈家伦.《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3 (6) :343-345

陈家伦,我国著名内分泌学家。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年至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1956年建立内分泌实验室;1957年在发现了我国首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979年,先生和邝安堃先生一起主编出版了《临床内分泌学》,同年任刚成立的上海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历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科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上海市政协第七、八届常委,国家教委学位评审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内分泌、风湿病药物评审组组长,卫生部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及临床药理、临床医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国际内分泌学会中央委员会中国代表。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和疗效100余例的经验总结by王叔咸.《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59 (1)

王叔咸,我国内科肾脏病学奠基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历任北平清源医院内科主任、代理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前身)内科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学系主任,肾脏病研究室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by邝安堃.《中医杂志》 , 1980 (11) :29-32

邝安堃, 巴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我国著名内科学家、内分泌学家,我国内分泌学奠基人。历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一级教授,广慈医院小儿科主任、皮肤科主任、内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顾问,瑞金医院内科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分会理事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顾问,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1985年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顾问,同年被授予法国国家骑士荣誉勋章。1992年,邝安堃先生以90高龄谢世,学生们献上的挽联写道:学贯东西,探歧黄奥秘,节节攀登,中西医结合楷模,誉满中外,察体液精微,孜孜求索,内分泌学派先驱。

中医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报告(附53例临床分析)by陶甫.《天津医药》 , 1959 (1)

陶甫,我国著名骨科学家。1937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1947~194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海员医院进修骨科。历任九三学社天津分社常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天津分会主任委员、天津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上海软组织学会顾问、《中华骨科杂志》总编辑、天津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先生率先在国内开展髓内钉固定长骨骨折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手部肌腱转移术等,并在腰腿疼痛、软组织损伤、骨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有所创新。1953年先生受中央卫生部委托和多位骨科名家共同创办全国骨科高级医师进修班,负责组织领导、编辑讲义、教授课程、临床辅导、示范手术、临床病理和专题讨论,并编写《临床骨科学》系列教材,促进了我国骨科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骨科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天津医院逐步发展成为骨科教学、医疗的重要基地。先生在骨科临床工作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特别是在骨疾病、手外科和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独道见解和突破。先生十分注重中医中药在骨科中的应用,曾与中医名家李墨林先生合作写出《按摩》一书先生一生发表骨科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实用骨科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

肌肉内在动力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骨折的机理探讨by尚天裕.《中医杂志》 , 1982 (6) :67-70

尚天裕,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中西医结合治骨奠基人。194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作外科助教。1947年随我国外科名家万福恩先生去南京陆海空军总医院工作,任外科总住院医师。解放后,历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天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所长,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骨伤》杂志主编。1950年,尚天裕先生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前线为志愿军战士们服务。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先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医治骨确有疗效,因此先生虚心向苏绍三先生等中医骨科名家学习中医治骨方法。先生和方先之先生从中医各家采用的木板、竹帘、杉皮、纸壳等外固定用具中,选择了具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的柳木,设计出适用于肢体各个部位骨折的各种形式的夹板。在学习中医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屈伸收展、端挤提按、摇摆触碰、成角折顶、夹挤分骨、对扣捏合及推拿按摩十大手法。并按照骨折部位、类型、受伤原因、移位方向、复位质量、稳定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病人进行及时合理功能练习,逐渐形成了以内因为主导、以手法整复为特点、以小夹板固定和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先生一生著述颇丰,由先生主编及参加主编出版的著作有21部,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汇辑》、《临床骨科学·创伤分册》、《临床骨科学·骨病分册》等。在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39篇。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先生还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曾获中国中医研究院“模范导师”称号。

中西医结合治疗長管狀骨折及其机制之研究by过邦辅.《天津医药》 , 1962 (5)

过邦辅,我国著名骨科专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4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院骨科进修,194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骨科学院皇家国家骨科医院进修,1950年回国后在上海宏仁医院骨科任职,并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任教。历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第二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一部副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央卫生部科委伤骨科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先生长期从事小儿矫形外科、骨病、骨肿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1956年开展改良先天性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为国内广泛采用至今,195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研究成果获中央卫生部奖状。先生主编、主译和参加编写了《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大全》、《骨与关节肿瘤》、《矫形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等多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某些人说“中药都是安慰剂”“中药有效都是因为里面掺了西药”“中药垃圾”

然而

在中西医结合思想指导下中药药理研究的某些进展(一)by周金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83 (1) :56-58

周金黄 ,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药药理学奠基人。1928年就读于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4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协和医学院任助教。1935年7月至1936年1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任药理学客座讲师,1936年1月至6月在德国佛莱堡大学药理学研究所从事客座研究,后回到协和医学院药理科任教。1937年8月转至广州孙逸仙医学院药理科任主任副教授。1938年6月到贵阳医学院任药理学副教授,1942年6月应聘到成都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任药理学教授。1947年5月到武汉大学筹建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任代理院长、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1949年12月回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药理系主任、教授。1958年6月调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任药理学研究员,1960年5月任副所长,1963年8月任所长。周金黄先生一生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先生对中枢神经系统递质乙酰胆碱类药物与抗乙酰胆碱药物的神经精神行为药理学的研究,为我国防化学神经毒剂与抗毒剂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先生通过党参、黄芪、枸杞等补益药对神经与免疫功能的调节等作用的研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免疫功能网络三结合作为中医药整体思想,开拓了天然药物研究的中西医结合道路。1986年,先生作为七位主要贡献者之一积极参与完成的“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9月荣获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功勋奖”,1996年5月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药学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特别奖”,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的荣誉称号。
联苯双酯、二苯乙烯、五仁醇及灵芝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by宋振玉.《药学学报 》,1979年10期
宋振玉,河北安国人,我国著名药理学家、我国药物代谢研究事业的开拓者。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任讲师。1948年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学习,后转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深造,1952年获博士学位,任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先生于1954年回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前身)药理室工作,任副研究员。1963年晋升为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药理室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生是我国药物代谢的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进行了许多种药物经典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先生主持编写了全面阐述药物代谢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的学术专著《药物代谢研究》。他还长期担任《药学学报》主编,为我国药学文献的编辑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治学严谨,循循善诱,为药理学界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位药理学一代宗师,对中医药不存偏见,对五味子、灵芝、苍耳等中药进行药理研究,撰有《五味子仁七种成分的一些药理作用比较》、《联苯双酯、二苯乙烯、五仁醇、灵芝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等论文。

四种滋阴药对四种高血压模型的作用 by丁光生.《药学学报》1962年11期

丁光生,安徽阜阳人,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临床麻醉学家。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47年获生物化学硕士,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做外科临床麻醉医师四年,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药理学博士。1951年7月回国,进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筹建药理研究室;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被选为上海分社宣传部副部长。1980年,创办《中国药理学报》,任主编。1981年,入选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82年创办《新药与临床》(现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任主编。曾兼任国内10种及境外9种期刊的顾问或编委、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生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为三方面:心血管药理研究、抗血吸虫病的研究和重金属解毒药的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血吸虫病泛滥成灾,特效药酒石酸锑钾毒性很强,很多病人都是因药丧生的。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反复筛选,找到了酒石酸锑钾的解药——二巯丁二酸钠,一经推广应用,拯救了许许多多人的生命,这种解药还被意外地发现对重金属中毒和毒蘑菇中毒有一定作用。在心血管药物研究方面,先生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西医就像某些只为站队的中医黑高票答主一样张口就来“中药都是垃圾”,而是制备模型,对复方“二仙汤”、知母等对治疗高血压有效的药物、方剂进行药理研究。1985年,丁光生先生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秦伯益院长为丁光生先生题诗:“丹心报国渡重洋,细雨润物绣华章;几案常展经纶书,杖履不涉名利场。新药评价自君倡,期刊规范赖翁扬;最是难能可贵处,直人快语暖人肠。”。

中药菟丝子保肝活性的研究by苏中武.《时珍国医国药》,1992(2):62-64

苏中武,字汉征,笔名惠迪堂,浙江平阳人。我国著名药理学家,生药学专家,中国现代生药学主要开拓者之一。1939年考取当时西迁至贵州安顺的前陆军军医学校药科。1943年2月毕业后志愿应征为药科生药学系助教。1946年春考取公费留美,到美国军医大学进修卫生器材管理,1947年秋回国时在国防医学院生药系工作。1949年6月回平阳敖江。1949年9月任华东人民医学院(即第二军医大学前身)药科生药学系讲师。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历任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第三届理事(1963.7~1979.3),第四届理事、常务理事,生药学会副主任(1979.3~1984.6),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人民军医》特约编委、《中药通报》(现《中国中药杂志》)常务编委、名誉编委,《药学通报》(现《中国药学杂志》)编委,《药学文摘》专栏编委,《国外医学(药学分册)》专栏编委,《中成药研究》副主编、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届评审组成员,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发展规划处上海中心植物药组顾问。主编或参编有《生药学》、《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等12部专著;发表论文190余篇。率先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于生药学研究,提高鉴定水平;对生药学科的发展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开拓作用。先生主张生药学研究必须在继承祖国医药遗产的基础上,广泛地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他着重对防治部队多发疾病如痢疾、血吸虫病、疟疾等病的中药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优劣评价研究,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初,他主要对常用中药材进行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这时期他先后指导研究生及与青年教师合作对菟丝子、苦杏仁、乌梅、商陆、夏枯草、刺人参、巴戟天、芸香草、蛇床子、楤木、红花、假鹰爪、郁金、葛根、杜鹃叶、紫珠草、海风藤、葶苈子、草珊瑚等中药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即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源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做分类鉴定,收集对口药材和商品,作性状、显微鉴定和理化分析,进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全面地作出品质评价。大多数研究课题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承担菟丝子研究专题及楤木研究专题的博士生分别获1993年与1995年度第二军医大学李瑞麟奖。

滁州白头翁的煎剂及其所含皂硷素对溶组織阿米巴的作用by吕富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58(1)

吕富华,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药药理学开拓者。193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留校任助教。1933-1936年,先生赴德留学,先生留学德国期间,先在佛莱堡(Freiburg)大学Aschof教授的研究室从事实验病理学工作,首次以实验证明烟草焦油对家兔的致癌性。继在Koln大学Schuler教授和Jena大学Labes教授处研究药物的构效关系。后又在Berlin大学药理研究室Heubner教授和Lendle教授指导下,从事理论药理和强心甙的研究工作,发表了有关洋地黄毒苷蓄积作用等论文。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德国药理学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馆主任Kuschinsky教授病休,校长电邀吕富华先生回国,回国后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药理馆主任。。1940-1952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顾问、教授、兼药理馆主任。1950—1951年兼任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952年任中南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教授。1955-1966年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1956-1986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1979年任中国药理学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1984年任该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任中国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会第一任主任委员,1987年受聘为名誉主任委员。1980年任湖北省及武汉市药理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87年受聘为湖北省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参加编著《医用药理学》、《现代临床药理学》等。先生一生致力于药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中国药理学界培养了许多人才。吕富华先生对中草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30年代,他就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草药的药效方面作过成功的尝试,证实了“百里香的解痉作用”,并在德国刊物上正式发表。1955年,吕富华先生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从个人工作的角度里看学习中医的重要性》的论文,阐述了他对研究中医中药的态度与体会。文中列举了麻黄、杜仲、五味子、常山等中药研究的历史状况,指出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并强调研究中药要向中医学习的重要性。中药药理研究中,吕富华先生的一个经验与体会是学习中医经验必须与多项指标实验相结合。吕富华先生认为,以中医所描述的症状为引导,常可推知其相当于西医中的某一疾病,从而找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他对延胡索的镇痛作用研究,就是根据《药性赋》“心痛欲死,速觅延胡”的经验进行的。 又从中医“身肿、尿短、倚壁不得卧”等症状描述及其治疗方剂中,寻找出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葶苈子含有Helveticoside等强心甙。1989年11月,中国药理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在总结大会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王振纲和丁光生、宋振玉、徐叔云等,代表与会全体代表和全国会员祝贺吕富华82岁高寿,表彰了他50余年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药附子的研究——Ⅴ、附子对“脉微欲绝”病理模型的影响by谭世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2(1)

谭世杰(1910-1999),湖南湘潭人。1936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湘雅医学院讲师、中正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第六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在国内首先发现野金针菜根对视神经有严重的毒害作用。指导并参与研制新抗疟药。译有《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

车前子对于尿量之排泄及其成分之变异之研究by经利彬.《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中文报告汇刊》,1934

经利彬(1895—1958),字燧初,上虞驿亭人,我国著名药理学家、生物学家。早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任助教。归国后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生物系主任,后改任中山大学教授。1934年任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物部部长。1937年北平沦陷,只身随研究院前往昆明,继任该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兼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去台任台湾省卫生局局长,因不善官场应酬卸任。1958年在台逝世。一生著述甚丰,较有影响的有《脊椎动物之脑量》、《金鱼鳍及鳞之复生》、《槐实之生理作用》等,与人合著《滇南本草图谱》《卫生学》

这样的例子还多得是,想看我可以再举。

为什么资深中医黑里医生寥寥无几?因为正常西医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卖生发梳的和纸糊上某些中医黑高票答主是为了……


user avatar   situel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程序猿,老婆是医生(公立医院心内科)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用来看病的,不是用来划分阶级阵营的,所以大部分医生,既不是中医粉,也不是中医黑,而是对中医的认同程度有所不同。


另外,中医粉和中医黑都是很宽泛的概念,没有一个判定标准,到底是中药有无治病效果,还是认同一整套中医理论体系,粉和黑相互辩论之后,全都带沟里去了


我老婆中性偏粉,她认为真正的中医还是有用的,只不过现在太多打着中医旗号胡说八道的江湖骗子把保健品当神药卖,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另外,现在的药材不如以前,速生的药材并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所以药效不行


对于她说的,我保留认同,但是我觉得,即使她说的全对,那么中医也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潮流,既然无法用速生的手段种植出符合条件的中药材,那中医最多也就算是小众产品,跟有机蔬菜一样,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健康问题


总之,如果理性的探讨问题,不带偏见不站队,无论是否认同中医,都会轻易在事实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无法达成共识的,只有对中医的认同感而已。




  

相关话题

  红军为何可以躲过各路军阀的重重包围而生存下来? 
  中医真的有疗效吗? 
  波普尔是如何论证「可证伪性」原则的?后人对这个命题如何反驳? 
  明明中医那么厉害,为什么医院不采用? 
  为什么网络上反对中医的人这么多,现实中却很少见到拒绝中医中药的人呢? 
  中医是否没有炎症的概念?很多的中药消炎饮片是怎么回事? 
  过去和未来有失误率为零的事件吗? 
  最近看到很多中医不科学言论,那中成药的药效是否好呢? 
  菲尔普斯身上的圈圈是拔火罐吗? 拔火罐到底是有益有害呢? 
  请问各位真正了解过中医的人,对于学习中医的大一学生,有哪些善意的提示和指点吗? 

前一个讨论
对于中医和反中医,大家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青鹿中医控诉丁香医生造谣?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