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博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 第1页

  

user avatar   academ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望从博士录取到找到学术工作的生涯,决定以此作为新年第一篇回答,以飨读者。

读博是一个超长待机的过程,阶段不同,心态也就有所区别。博士生在第一年、第二年或者论文延期时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在第一年时还有新生的喜悦、被录取的优越感,第二年还有研究技能训练、田野调查的闲暇,那么第三年甚至第四年遇到的高负荷工作量则可能是此前无法想象的。修业大限将至,由于文章发表困难,现在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还面临着延期的困境。即使侥幸毕业,最后毕业时长也介于5-7年之间,更不用说一旦延期导致修业时长超过5-7年心态会大概率崩溃,毕业概率大大降低。试观下图:

因此,读博从来就不是水到渠成功成名就的招摇过市,而是一次“勇敢者游戏”,一次survival challenge,也是人生中所操作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项目。

想要顺利通关升级, 就要摒弃学生思维。这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摒弃学生思维!摒弃学生思维!摒弃学生思维!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既然是“读”博,那必然是学生身份,学生思维不是很正常吗?

须知,博士生既是学生,也应该是学徒工甚至科研助手,甚者独立研究人员。在不同阶段,随着能力增长,学生的角色会逐渐弱化,学徒工和助手的角色应该慢慢增强,甚至于到最后阶段你应该独当一面,自己去发表论文申请基金申请职称。如果你一味把自己看作学生,那就会产生消极怠工心理,导师推一下你才动一下;就会觉得这里没做好导师会帮我搞定;就会觉得不就是混一个学位至于那么拼命嘛。但这样的人何尝想过:博士的培养目标正是使你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

既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学位,既然它是一个你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的项目,既然时间拖得越久对你越不利,你就必须像一个生存竞争者那样争分夺秒,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你的对手不是只有你自己。如果你只想着反正我做的比以前好那么一丢丢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那还是学生思维。

你的对手是同样优秀的学弟学妹、同龄人甚至在业界已小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是上看二十年,下看二十年的elder/younger generations。为什么?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职场机会是有限的,受高等教育人口是膨胀的,入这行的人是无限内卷的。你要申基金、tenure职位是不是千军万马去拼杀出来的?你要发论文,版面是不是有限的?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想发SCI/SSCI等,硕士生乃至于本科生都想。即使你只想写一篇毕业论文,你答辩与否谁点头的?不发论文你占着导师的辅导资源不拉屎干嘛呢,更别提有些学校有硬性的发表要求。而且学科热点变化很快的,你这个题目好几年做不出来,这个坑已经被别人提前发表提前填了,你研究啥,还创新吗?

不适合在这个赛道竞争就早点认清现实,转换赛道吧。否则,就去拼杀。摒弃学生思维,转换成职场思维,甚至战士思维。学会时间管理,学会SOP和质量控制,把每一次写论文、写基金申请、做实验、做调研的机会当成你的专业技能实践。做不出来,就去学。学不会,再学。时限内,你学出来了,套路会了,你就能在学术世界里活下来,有一席之地。否则,就被淘汰。被淘汰也不一定是坏事,你会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只是代价和试错成本过于巨大。但是既然一开始选择了学术这条路,也走了好长一段了,如果不去试不去闯就"自杀"你的职业生命,那即便在别的行业你又可以走多远呢?





  

相关话题

  期刊论文初稿发给导师,被批的啥都不是。虽然会坚持下去,却怀疑是否有能力读完这个博士,读博士意义何在? 
  做研究长年没有进展是怎样一种体验? 
  为啥那些博士三年都是可以一作发表sci10篇甚至更多,他们怎么做到的 ? 
  找一个博士男朋友有什么好处呢? 
  你认为出国读博好还是国内读博好? 
  想问一下,专硕想申请美国读博,需要准备些什么? 
  勉强毕业的博士能找到高校教职吗? 
  你的研究领域有哪些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宣传的专职科研人员欣欣向荣、其乐融融? 
  请问各位博士你们后悔读博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写好SCI论文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与方法)?
下一个讨论
你的总收入相比上一年有哪些变化?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做了哪些努力?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