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艺术作品对于人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把目光仅仅放在莫奈、塞尚、毕加索这些人身上,你永远无法知道艺术品对人类的意义。




鉴于题主是一位老师,我先用一句话说一下艺术品对于人类的意义:艺术品可以满足人类的“表达欲”。表达欲是人类出于沟通理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欲望,人与人之间希望能够通过某种简单顺畅的方式达成相互之间“理解”这个状态,然而,这又是一件很困难很复杂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例如想要表达“一位陷入沉思的人是美的”这个概念,有很多种方式。


你可以直截了当的说,“他专心致志的思考的样子好帅啊我好喜欢么么哒!”


你也可以写道:“思考使他仿佛抽干身上的每一丝力气,凝聚在大脑那里,扭曲了时空,让他脸上的线条都朦胧起来,似乎在放着光晕。这时候他脆弱得像个婴儿,或者,像一个在寒冷的空气中逐渐凝结出霜花的肥皂泡,美丽却一触即溃。她不由得想化身成一座堡垒,把他拢在怀里,只有这样她才是踏实的。”


甚至也可以这样子:你爸正在琢磨生意上的事情,你妈甩手就给了不明所以瞎蹦跶的你一个大耳刮子,只因为不允许你个调皮蛋破坏那一刻的宁静,她老公在她心目中最帅的一刻。


第一种我们叫“语言艺术”;


第二种我们叫“文学艺术”;


第三种我们叫“行为艺术”。


然而,“沉思的人最美”这个概念里还有着更多更微妙的东西,全部的表达可能会搞得啰嗦而冗长,与这种美显得很不搭。比如说,人类的演化过程中,智力的成熟使人类成为地球球长,同时牺牲了爪牙之利、皮毛之坚,在人充分发扬智力的时候实际上是脆弱的、易受到攻击的,同样有智慧的另一个人却有明白这种脆弱的强大威力,在短暂的脆弱过后是爆发智力优势的绝对碾压优势。深藏在DNA内部本能让我们敬畏这一刻,让我们沉醉于这一刻。


这些微妙的东西很难传达,传达出来也是啰啰嗦嗦一大堆,简洁了又表达不充分。为了简洁表达这些微妙的东西,艺术的手段开始丰富起来。


你可以用吟唱和弦乐来表达;


可以用照相机、摄像机去凝固住这一刻;


可以用绘画来呈现这种微妙;


甚至有朝一日人类发明了某种机器,可以直接传达这种情愫;


然而有一个叫罗丹的家伙,他选择了用石膏捏个模型,然后弄成青铜的、大理石的,摆得到处都是,大家看了,啊,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文字,固定下来而不是稍纵即逝的语言,是所有表达方式里面最简洁、最经典、最强大而又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我们日常就是这么用的,文字是主要的表达手段,其它艺术形式都是作为补充二存在。


然而文字终究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有一些微妙的东西,文字要表述就必然会冗长,从而失去了美感。直接的、间接的文学描写都有缺陷,直接描写冗长、间接描写难以理解。这时候就轮到了别的艺术形式上场。


比如罗丹。


艺术经典尤其是不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成为大众认可的标准典范,在于其传达的意象精准到位、简洁凝练,戳中你的小心心。不得不承认其实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在追赶文字的表达,从意象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艺术门类实际上都落后了文学很多年。


比如抽象主义,以侧面的、意识流的形象去表达隐藏的意思。


唐朝我们就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糟老头子大冷天的跑出来钓鱼,钓个寂寞啊钓!嘿,他钓的还真就是个寂寞,钓吧老哥从不空军你懂不懂?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表达了中国文人对于空渺宁静孤独自在的一种强烈爱好,寥寥几笔,实际上就三个描写,达成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意境。

这种表达,穿越前年直达钓吧老哥的心中,驱使着一批又一批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寂寞男不屈不挠的奔赴自己打的窝子。


甚至比这个还要早,早很多很多,玩儿文字的艺术家们就精于此道,比如在《诗经》里面就有类似的表达手法,不去直接倾诉而是借场景描写来表达情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没有一个字提到“战友情”,通过穿衣服、动作,表达了“同为行伍、生死与共”的意思,那可是先秦时期啊!


同样的表达手法,出现在绘画里要等到宋朝去了,宋徽宗赵佶这个老王八蛋,当皇帝当然狗屁不是,搞艺术真的是有好几把刷子。他说,“野渡无人舟自横”,哥们儿你们去画吧。历史上最早的艺术生攥着画笔一脸懵逼,“无”怎么画?这是艺术上第一次出现“零”这个概念,把“零”画出来,比画出来“一”乃至于“一万”都更有意义。


当然现在我们的画家连“负一”都随便画,这是后话。但仅就当时而言,画出来“零”是绘画艺术的一次绝大进步,只不过落后了文学上千年。


在表达上,最基础的是数学和逻辑学,然后就是文学也就是“符号学”,紧跟着的才是别的艺术门类。这些丰富的表达手段涵盖的意象越来越多,然而人类的世界也越来越大,需要表达的意象也越来越多,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此。


可以这么说,“低门槛、高表达”是每一个艺术家的最终追求,以尽可能低的门槛去追求更微妙的表达,正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意义所在


一个艺术家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去表达以前只能用文字表达的意象,那就足以功成名就;一个艺术家要是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去表达文字都无法表达的意象,那他就永垂不朽。


平心而论,每个艺术家都在追求这个。




在艺术品诞生以后,它就不再属于艺术家本人了,它属于读者、观众、全人类。它如果足够好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标杆,被所有人拿去丈量自己的世界。


比如像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这个角色,她就成了一个标杆,被所有人借走去表达自己的意思,你啰里啰嗦喋喋不休,叫你“祥林嫂”没错吧?你这个人一辈子就挺惨的,管你叫“祥林嫂”也不错。


再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互联网历史上被恶搞P图最多的人物,也是一种借用的表达。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经典艺术形象、每一个艺术语言,都会被别人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候是一个侧面,有时候是作为整体,有时候完全不相干。文学有,音乐有,绘画有,雕塑有,电影、摄影也有。

比如老杜,哥们儿就是被无辜借用最多的一个,用以表达广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有多么的无聊透顶。




当然了,表达也是有分类的。


有很多人把表达区分为:艺术的、世俗的、庸俗的,其实这个不对,表达就是表达,它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是说艺术的表达就要比庸俗的表达高级。表达实质上只有两种:自由的、借用的


自由的表达,是出自自己之手,不需要借用别人的艺术形象。当然这不可能是绝对的,完全没有基础的自由表达事实上不可能存在,因为无论你使用哪一种形式,你总得服从前人的套路。文学上,你得用文字吧?文字是前人创造的,你不可能自己生造一套符号系统来搞创作,这样本身无法表达任何意思。其它艺术形式是一个道理,你得遵从大众的认知规律,你不能抓一条乌贼让它往树干上喷一团墨汁,管这个叫“完全自由的表达”。


那乌贼是招你惹你了?


自由的表达是独创性的,在前人、别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性应用并且得到了旁人的认可,足以传播出去,这就是自由的。


借用的表达,是纯粹的“拿来主义”,出于表达方便的意图而将别人已经创造的艺术形象拿来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完全的借用并不存在,因为使用环境总有区别,你硬塞进去不大合适,就得修改。网上“刷烂梗”为什么让人讨厌?就是因为这些烂梗脱离了自己的原生环境被借用,却又完全不加以修改适应,于是显得突兀、恶心。


一会儿免不了评论区有人刷“杀进作协、夺了鸟位”,我算个屁啊就杀,抱95式突击步枪去杀(物理)么?这是一篇艺术见解,凭什么杀人家作协?


借用的表达严格来说是偷懒,但是这种偷懒也是必要的,借用得当并不不可。


总之,自由表达与借用表达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有区别但无高低,目的还是为了精准与高明的表达。




我个人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是不以艺术门类去区分的。当然艺术门类本身有区别,只是说表达的精神内核具有共通性。


像绘画、雕塑,讲究光影、色彩、解剖、透视,乐山大佛就是个大头娃娃,因为一般默认你是从下往上看,脑袋小了显得怪异,近大远小嘛。


文学就不存在这个,它讲究时刻、空间、意象、情节,比如说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像个圆规”,你就没法去解构这个圆规的形准、透视,跑去文学艺术里面解构形象的形准、透视,就显得很无聊。


但是抛去这些技术上的区别,从内核来看,所有的艺术都是在高明的表达,最好、最经典的表达,我们就会将其奉为经典,沉淀在我们的“表达库”里,随时拿出来作为表达的工具使用。


这就是艺术品的意义了:


对于自由表达,它成为基石;


对于借用表达,它成为工具





题外话:


我这个人拍照技术烂得惊人,跟莫奈的文学造诣、大仲马的行为艺术水平、希特勒的绘画技术差不多。但是我欣赏摄影作品没问题,很容易看出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原因在于参透了这一点,所有艺术形式都是一个意思,抛开技术层面的东西,精神内核都一回事。


@平老虎 老师,他是个很谦虚的山东糙大汉,他的摄影作品用他的话说叫做“略懂”,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表达的意象是很精准的,他想要表达什么东西,就能表达出来,这在技术上是炉火纯青的。艺术上,他追寻的是一种寂渺与灵动的组合互动,在时间、空间、光与影之中定格存在之物的伟大。


不要太过执着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多看精神内核,你就能超越艺术门类的藩篱,欣赏更多更精妙的表达。从而更广泛的借用,汲取不同艺术门类中的灵感与创造,乃至于技法。


比如要你表达“公路上开着自己的车以充满冒犯性但是又不构成危险驾驶罪的行为,冒犯你的驾校教练,是一件很爽的事情”这个意思,最合适的当然是电影,用分镜头和视角切换去表达。然而你不会拍电影,只会写文字,你也可以用文字去写分镜头、多视角。你以公路上的监控摄像头的角度去写,自然妙趣横生。


毕竟道法自然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宇宙来说,

它最关心的是“再大一点,再大一点,再大一点”,

这样宇宙才能获取更大的熵动力,

这就是它的意义。

而对于人,

这个低熵体而言,

如何制造更大的熵动力?

艺术就是它了。




  

相关话题

  大师级间谍的恰当结局是什么呢? 
  一池霜月白 对照的上句或下句? 
  「玉树琼花衔碧海」下联如何对? 
  为什么人类现在已经不再创造神话(或有神话性质的故事)和足以作为象征的英雄了? 
  现在的年轻人如何看待东北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 
  历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人? 
  为什么现在很难找到一部从文笔到人物形象塑造再到情节设置都堪比金庸古龙的网络小说? 
  为什么电影单从视觉上看起来比电视剧有艺术气息? 
  胡适到底牛逼在哪儿? 
  怎样把睡觉时想故事写成小说? 

前一个讨论
东北三省为什么对低生育率视而不见?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普遍男人更喜欢《斗破苍穹》的云韵呢?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