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左良玉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mao-you-m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末年关于辽东边事,一直存在路线斗争。路线斗争的焦点有两个:一是宁锦可不可守,二是辽人可不可用(这里的辽人特指辽西将门,也就是关宁军)。熊廷弼、王在晋等边臣认为关宁是死地,不能守;辽西都是兵油子,不能用。而孙承宗和袁某某则倡为“辽人守辽土”之说,坚持辽人可用,辽西可守。这个问题可参见关于王在晋和孙承宗的争论,谁的主张更得当?,大家可以尽情欣赏知乎明史三大家之一的“墨在朱之上”的表演。

一般过去批判关宁军阀,主要是指责他们在北方的责任,其实不仅明朝在北方的亡机起自关宁,竭天下饷,进退失据,尾大不掉,终成死局!在南方,明朝的崩溃,同样是辽西将门和东林党人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中,辽西将门的代表人物就是左良玉

因为辽东都司选簿现存不多,关于左良玉的家庭及早年事迹已不可考,现在只知道他原本出身辽西将门。崇祯元年,关宁军因为乏饷发生了兵变,崇祯爷怀疑背后有隐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古人罗雀掘鼠,现在只少了折色(银两),本色(粮食)并没有拖欠,为什么会兵变呢?”史学泰斗金庸先生所著的《袁崇焕评传》,为了证明崇祯爷的刻薄寡恩,将银两和粮食混为一谈,造成崇祯妄图饿死关宁将士的印象。实际上,明朝的军饷分为银两和粮食两部分,关宁当时只是拖欠银两,粮食都是按时发放的,并不需要将士罗雀掘鼠。而且,普通士兵本来就只能管饱,是领不到银子的,每年数百万辽饷背后,存在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是他们在背后操纵兵变。东江军被民族英雄断粮八个月,“岛上白骨如莽”,连雀、鼠都没有得吃,尚且在毛文龙的勉力安抚下没有兵变;关宁军只是少了点银子,吃得饱饱的,反而要兵变。崇祯爷有所怀疑是正常的,并非主流明史学界所称的变态。

朝廷在关宁军的压力之下,不得不补发了拖欠的银子,同时处理了一批带头闹事的军官,这其中就有左良玉,当时是个都司,这是左良玉初登历史舞台。他被革职后,拉了几个同伙,以抢劫为生。有一回,是自己发昏,竟然抢了运往锦州的军用物资。军用物资,是能抢的么?本是要问死罪的,但是左良玉跑得快^_^,跑掉了,一路跑到关内,衣食无着,只好去人力市场,在头上插根草卖自己,正好东林党大佬侯恂要买几个家丁,看他孔武有力,就买了下来。

左良玉在侯府上做家丁时,仍然手脚不干净,偷了几个黄金打的杯子,被捉住了。但是侯恂身为大佬,根本不把几个破杯子放在眼里,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了,于是左良玉感激涕零,从此之后死心塌地地效忠东林党了,这也是侯恂善于笼络人心之处。

崇祯四年,皇太极开始对大凌河堡围点打援,以消灭明朝有生力量。明朝上下,囿于政治正确,谁也不敢说放弃大凌河堡,只能乖乖地派部队去送死。这时候,侯恂就把左良玉推荐给自己的亲信——总兵尤世威,让他去边上立功。据侯恂儿子侯方域说,左良玉看到尤世威来到侯府,以为是当年抢劫案发,来捉拿他的,吓得躲到床底下“良玉初闻世威往,以为捕之,走匿床下”,后来知道是举荐他起复,又一次感动至极。侯恂这种拿捏人心的功夫,确实不得不服。

王在晋曾评价辽西将门“边兵善走”,用网上流行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撤退转进其疾如风”的意思。左良玉家学渊源,自然也不遑多让,滑得像泥鳅一样。皇太极的战略本来就是围点打援,打得兴起,还曾派一支部队冒充明朝援军,自己打自己玩儿。现在打不到援了,没意思就退兵了。而侯恂等大佬又在后方运作,左良玉竟然论功第一,侯恂又帮他补了一些履历和战功,一路升到总兵。

侯恂,就是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父亲,是一位大善人,大豪杰,他发现并举荐了当时还是知县的民族英雄袁某某,左良玉则是侯恂另一件杰作。叙起来,袁和左还是同门,一定北,一平南,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双星闪耀照中华!

之后左良玉大部分时间在南方和农民军作战,有胜有败,败多胜少,基本就是流水账。败的时候狼狈到总兵大印都丢了,女儿也被李自成捉走,被李自成许配给部将。胜仗则有东林党大吹特吹的玛瑙山大捷,活捉了张献忠的小老婆。但是他靠着东林党支持,有钱有粮,部队扩充很快,招兵为主,打仗为辅。非东林的杨嗣昌完全指挥不动他,只有侯恂指挥得动,可算是东林的军队了。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进入河南。朝廷以侯恂督师,会同左良玉部进剿。但是左良玉打不过李自成,就跑路了。开封城里的东林名臣黄澍为了不被农民军捉住,竟下令扒开黄河大堤,淹死一万多农民军,但是也造成开封水漫金山,淹死上百万人,给黄河中下游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苦难,黄澍自己却得以乘间跑路,临走时还纵兵抢劫,捞了一票。东林党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黄澍倡决河之议,使汴百万生灵皆殒,罪在万世。”而督师侯恂,还上疏为同党开脱,说是老天下雨造成的黄河决口。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侯恂又投靠大顺政权,当上了兵政府大堂(相当于国防部长)。

“凡受贼伪命诸臣,亲见其贴钦授衔于门者,开列于后;稍属风影,概不敢列……兵政府大堂侯恂,少堂杨士聪。”——《国难睹记》

大顺政权在北京,一个月就垮台了,侯恂只好一路南逃,因为叛变投敌过,不敢去南京,就在四处游荡,顺治三年回家隐居,但是让儿子侯方夏、侯方域参加了大清的科举,并命幼子侯方策加入了清军。侯方夏当年就中了进士,侯恂本人也得到了清政府的封赠,所以勉强也能算是“三朝元老”了,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侯方域虽然累试不第,但这是他八股文写得太烂造成的,直到临死前还在考。后人说他因为晚年悔过而不出仕,实在是往他脸上贴金了。侯方域虽然没有中举,但是他献策再次扒开黄河大堤,把黄泛区变成无人区,剿灭北方最大的抗清武装榆园义军,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空一格先生就决了一次黄河,好歹还是以抵御外侮的名义,尚且被称为“人类永远の敌”;东林党两次扒黄河,都是为了镇压本国人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称为“宇宙永远の敌”也不过分。

崇祯爷殉国后,恭恪皇贵妃郑娘娘的孙子在南京当了皇帝,就是弘光帝。弘光朝廷要追究一些甲申国变时参加农民起义的官员,是为顺案。这里面有不少东林党人,其中就有上文提到的黄澍,他从南京躲到左良玉那去了,朝廷要拿人,左良玉干脆称奉崇祯太子密诏,起兵东下,嘴上说是清君侧,其实就是去杀弘光爷的,因为弘光是东林之敌的孙子。弘光没办法只好调黄得功主力来抵挡东林党的军队,清军乘势南下,攻陷南京,左良玉在完成消灭弘光政权的历史使命后凑趣地病死了,其子左梦庚率部降清,黄澍也跟着一起投降了,后来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左良玉的记载,是混乱而矛盾的。首先他确实不是好人,坏事干了许多,而且那个时代视武将如禽兽,这么对左就有许多负面记载。但左又出自侯恂门下,忠于东林党,所以又有了不少赤胆忠心,能征善战的记载,像两朝领袖水太凉先生,就曾写诗歌颂左良玉“誓剜心肝奉天子”,“数升赤血喷余皇”。特别是需要利用他批判杨嗣昌的时候,更得夸奖一番。东林党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松散,各人悟性、派性程度不一,有的只是倾向东林,有的则非常极端死硬。所以这些史笔在握,掌握舆论的人们,对左良玉的态度也很不一样了。既鄙视他是个军人,又感激他对东林的忠诚,感激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对左良玉的历史评价就比较矛盾了。

清人王士禛因此吐槽说:“左良玉自武昌称兵东下,破九江、安庆诸属邑,杀掠甚于流贼,东林诸公快其以讨马、阮为名,而讳其作贼。左幕下有柳敬亭、苏昆生者,一善说评话,一善度曲,良玉死,二人流寓江南,一二名卿遗老,左袒良玉者,赋诗张之,且为作传。余曾识柳于金陵,试其技,与市井之辈无异……爱及屋上之乌,憎及储胥,噫,亦愚矣!”

(这里的“左袒良玉者”指的就是称颂康熙为圣天子,骂崇祯是魔君的东林大佬黄宗羲,他曾写过《柳敬亭传》。黄宗羲是浙东史派的学术带头人,《明史》实际上也是在他及弟子主导下完成的,“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所以《明史》对左良玉的记载,看看就好,当不得真的。)

而像民间史学家谈迁,就曾记载了左部将三万妇女扔到长江里的反人类罪行,并说“尸浮及于扬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载呢?因为谈迁不是东林党,而是一个被忽悠的底层文人,但是又没有完全被忽悠,他的著作存在许多矛盾的地方。举个栗子,他一面根据档案,记载了民族英雄抗旨卖粮给后金,帮助后金解决入关后勤问题的事迹,并感慨说:“高台堡之粟,转市建州……误国如此,督师之肉,其足食乎?”一面又听信东林党人杨士聪的谣言,在著作里动不动来句“杨士聪曰”,然后留下一段夸赞袁的文字。所以这些立场摇摆不定的文人,会帮助我们记录一些左良玉部队的真实情况,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历史。

而著名袁粉杨士聪,和上文提到的黄澍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东林党人。他本是皇太子朱兹烺的老师,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杨士聪命妻妾自尽,又杀死六岁的亲生女儿“以报先帝”,但是他自己却投靠了李自成,被任命为侯恂的属下,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清军南下后,他倒也干脆,“入国朝,官至谕德”,成为“三朝元老”!

杨士聪还是明末第一谣棍,他杀死老婆和女儿后,晚年又在扬州娶了个美少女,一边红袖添香夜读书,一边出书造谣。“崇祯内库藏银3700万两”的谣言就是他先造的,然后其它野史再抄他的。他还造谣说,王承恩不是殉国的,是勾结李自成被发现后赐死的,“曹化淳献北京城门”的谣言也来自于他。所以说这些东林党人的记载,对我们了解历史是有害处的。

像史学泰斗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当中,说“袁既被执,辽东兵溃,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

这段内容就是出自杨士聪的造谣集《玉堂荟记》,为什么说这是谣呢?因为杨士聪后面还说:“而孔有德之乱,得非伤辽人之心而然欤?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意思就是说,毛文龙的干曾孙孔有德(毛永诗),因为袁某某被“冤杀”而伤透了心,因此叛明降金,这不是非常荒唐吗?孔有德等都恨死袁了,怎么会因为袁被杀而伤心呢?金庸大概自己也知道有问题,引用的时候把孔有德用省略号代替了,只保留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就连纪大烟袋在把《玉堂荟记》收进四库全书的时候,也觉得实在太荒唐了,特地加了个注,说这本书:“而以为由于诛袁崇焕失辽人之心,殊非实录。至于鄙谑秽语,皆备载之,尤为猥杂。”而现在破乎上,杨士聪造的这个谣,仍然被一些人当狗皮膏药一样乱贴,借以颠倒是非,还能骗不少赞,比如这个回答袁崇焕本质是什么样的人?真是现代版的杨士聪,实在可悲可叹!




  

相关话题

  崇祯应该也看过水浒,那么他诏安李自成让李自成去打后金这有可能吗? 
  明末魏忠贤为了大明做了哪些事业? 
  明末为什么那么穷? 
  真心发问为什么相对清朝,我完全看不出明朝有任何优点? 
  萨尔浒之战明军最佳的决战地在哪儿? 
  中国有“精罗”群体,那么近当代国外有没有“精神清国人/明国人”? 
  如何评价2019年播出的2018感动中国人物? 
  李自成的大顺军闯军主力有与满清八旗一战的实力吗? 
  周星驰被黑社会威胁过吗? 
  万历年间的矿税是如何征收的,为什么导致朝野的反对? 

前一个讨论
北宋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人们专门弄了一个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 e,是为什么?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