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淞沪会战中为什么要将日军由北向南的进攻路线诱导为由东向西呢? 第1页

  

user avatar   kgb10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什么为什么,因为中日两军在战争初期的战略指导思想都有严重问题。

说难听一点,是都对战争的规模和长期性没有认识,没有明确的战略指导。


所谓将日军由北向南的进攻路线诱导为由东向西的这个说法,最早见于陈诚。1945你抗战胜利后,陈自己撰文,说是如果当时日军凭借机械化部队沿平汉线长驱直入,直接攻占武汉,则整个东南的果脯力量都会成为被截断退入四川盆地退路的瓮中之鳖……

这个说法的发扬光大,自然是蒋纬国上将担任中华战略协会理事长这种闲职时,高唱爸爸哥哥真伟大的结果。

这不是果脯某一人的想法,也不是仅仅为了吹捧蒋介石,李宗仁回大陆后撰写的回忆录也有类似说法。


这种说法不论是从军事地理还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基本都是胡说八道。

从军事地理上来说,所谓由北向南一统中国、南北朝对峙等等。

请问中国历史上有南北朝,但是有东西朝吗?

历代以北统南,从晋统一三国、隋灭陈、宋灭南唐、金攻南宋、元灭南宋等等等等,有哪一个是直接走陆路而不利用长江顺流直下的?有哪一个是以北统南的势力能顺顺当当的突破湖北河南交界地区大别山-伏牛山-幕府山山岳丘陵、苏北鲁南的江淮地带的?

就抗战而言,占领武汉的日军依托长江这条交通干线是怎么进攻的?这在军事地理上的意义不清楚吗?

南浔路诸战斗和39年的赣北-南昌会战,在军事地理说明了什么不是很清楚吗?


就实际情况而言

日军哪有什么机械化部队?昭和五年日军师团内有载重车辆的,不过是辎重兵联队里的一个自动车中队和炮兵联队少量运输车辆(还不是牵引车)。战时编制25600人的挽马制四联队师团,载重汽车一百五六十辆,这叫机械化?昭和14年支那派遣军百万之众,卡车数量都不到一万,怎么机械化?昭和19年打通大陆交通线,支那派遣军动员了1.2万辆卡车,就是日本历史上单次作战动员载重汽车最多的一次了。

平汉线、津浦线支撑的有多大的运量,能支持日军灭国之战?别的不说,破路这种事情,发动老百姓拿着锹镐就能毁掉大部分路基,炸桥、破坏涵洞隧道这种事情,很难吗?很费时吗?


七七事变本身有下克上的偶然性。事变之初,日军高层将其视为918一样鲸吞蚕食,通过军事压迫,最多是短期的军事打击,就能迫使果脯屈服,放弃华北。而且以当时日本陆军的员额和动员情况,完全是仓促应战,根本就没有做好全面战争准备。战争开始之后只能是添油战术,常设师团补足员额,补一个调一个。

不要说7月如何如何,一直到9/10月份101、106师团这种特设师团刚刚完成组建,严重缺乏训练都要派上战场。日军哪来的一击灭国的兵力?

从果脯自身来说,参谋本部36年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自己做的预案还对日本海军忌惮的要死,认为无力与之抗衡,要避免在沿海与日军决战。真到了民国二十六年,就视日军舰队如无物,赶着去上海送死……

这个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甲案乙案都说要搞江阴封锁线,真到了民国二十六年,连水雷都不够,只能搞沉船封锁线……匆忙的连自沉舰艇上的火炮都没有拆完……


综上

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并无多少长远战略考虑。完全是寄希望在上海这个英美势力盘踞之地,引发国际干涉。

淞沪和之后的南京,把果脯的财税根基砸了一个稀巴烂,把中国交通条件最好、近代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扔给了日本。

附带着,还把日本引到了长江这个东西推进最便利的轴线上;日本船舶不是古代的划桨船、帆船,逆流而上不是多么大的困难。溯江而上,对武汉快速失守起了极坏作用。


果脯统治集团这种狗屁不通的说法,只能说明其低能。

如此低能统治集团,被赶出中国大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其鸣冤叫屈、以国军基层官兵的流血牺牲给其涂脂抹粉的,这首先不是一个立场问题,这是智商问题。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属于先射箭再画靶子。有时候我也会这样,开弓放箭,抛射八九十米,三箭过后再去找箭。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找不到。怎么办呢?就回到原地冲着原先的方向再来三箭,然后再去找,这个时候就好找了。

仗打成这样,并不是双方有什么充分地谋划,而是他们站在原地冲着那个方向放箭,最合适的落点就那一片。射完以后再说,你看,我本来就打算箭雨覆盖这一片的。其实你让他们找箭他们是找不到的。

真正的战略级别的军事进攻,应该是夺取合理的战略要点,然后进行后勤线路整理,随后继续向狭义战略目标前进。中间可能又变化,但是变化本身通常是捕捉到了更佳的战机。像西晋灭东吴之战,战略上就制定了顺江东下、三路进兵、合击江东的计划,但是实战中演变成了顺江东下一举灭吴的情形。李唐灭萧铣之战,战略上也制定了顺江东下、多路进兵、合击江东的计划,实战中也转变成了巴蜀军团以快打慢顺江而下直取核心的情形。朱元璋北伐元朝,战略上制定了先取河南、西守潼关、东取山东,北夺河北、燕云,然后反包抄关中的计划,并大体按照战略执行了。那么日本侵华的战略呢?

如果我们不将目光局限于1937年-1945年的八年抗战——或者提前到1931年——而是将日本侵华战略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那么我们会看到日本对华侵略在战略上有明显的变化。

以甲午战争为标志和高潮,19世纪末,中日之间最初的争夺集中在双方势力重叠范围,并涉及到中国边疆。甲午战争使得日本在全世界都遭到欧美殖民的国际环境下逆势扩张。而清朝代表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并且一度被迫割让辽东半岛。俄国不愿意让日本过快挺进,强迫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清朝为了阻挡日本,将大连等地租界给俄国。俄国在此建立了“关东州”。但是台湾还是被日本控制了。为了争夺这一区域,日本又于1904年发动了日俄战争,最终夺取了“关东州”,并建立了“关东军”。此后张作霖开始了在日本与俄国之间左右逢源发展壮大的历史,并最终因为拒绝日本的指令被炸死。

以巴黎和会、五三惨案为标志,日本取代德国获得了山东特权并得到巩固。蒋介石北伐经过济南时,遭到日军武装挑衅,蒋介石坚决下令不低抗。北伐军被迫抗命,在日军将机枪架在营房门口、机枪子弹可以穿透营房墙壁全灭北伐军的状态下突围而出。蒋介石在枪声不断的情况下强令北伐军不携带武器经过日军防区,导致中国军人遭到日军杀害。最终蒋介石弃城而逃,“绕道北伐”。日军将蒋介石留下的外交官团队尽数屠杀,只有两人在死人堆里装死逃脱。此后,日本对东北的渗透变得十分频繁和激烈。日本以朝鲜的名义大量组织移民进入中国,试图圈占土地建立定居点,最终像美国驱逐印第安人一样驱逐中国居民。对此张作霖、张学良父子都进行了坚决斗争。

以万宝山事件、九一八事变为标志,日本大举侵占中国东北。万宝山事件中,日本组织朝鲜移民以欺骗手段骗取中国土地屯垦,并且开挖水渠,导致中国农民水源断绝。中国农民及中国东北地方政府一再进行制止,日本悍然出动军警,在中国领土上捕杀中国农民,并在朝鲜和日本刊发新闻,称中国杀害朝鲜移民,挑动两国矛盾。最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以长城抗战、何梅协定为标志,日本解除了中国在幽云十六州东部的军事防御,为进一步入侵华北奠定了基础。国民党政府一再破坏抗日,甚至颠倒黑白,称日本侵华系因抗日活动引起,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北军军官以汉奸罪名逮捕入狱。最终,日本杀出东北,进攻河北。中国军队进行了坚决抵抗,挫败了日军进攻企图。随后国民党政府以送往国外学习军事为名,将指挥抗战的优秀将领调离军队。经过何应钦的“和平谈判”,中国在河北东部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几乎被完全摧毁。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驻守北平的中国军队居然只剩下北平西南卢沟桥一条通道,没有开战就已经被包围。敌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得到了。

这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1895,1919,1928,1931,1935,这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日本基本采取了逐步蚕食的办法,先是朝鲜,接着是辽东半岛和台湾,接着是东北和山东,然后是河北北部,形成了先占领较近的地区、然后巩固统治,接着再蚕食下一个地区,如此循环推进、持续入侵的格局。与之对应的是日本执政者。明治1912年死,大正1926年死,昭和1945年沦为傀儡、1989年死。在大正时期,日本对华侵略呈现出了稳定巩固的态势,大规模的激烈行动较少(巴黎和会可以说是适逢其会)。日本对华策略变得激进,正是从昭和时代开始的。

从日本昭和时代开始,日本的对华策略就变得十分飘移不定。比如说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的本质原因是代表日本天皇在前方指挥的参谋——相当于皇帝侍从——根据前方形势,在比较仓促的条件下临时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由于日本自身实力较为强大,以及对手的应对失当,九一八事变日本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于1937年仓促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一开始,日军的本意是在1935年何梅协定的基础上,将已经布局良好、基本失去防御能力的河北纳入囊中。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已经于1936年底、1937年初形成了抗战统一战线,日本担心对进一步入侵造成阻碍,所以快速发动入侵。

对此,国民党政府试图效仿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胜利,在上海进行攻势作战。日军面对这一行动,也采取了应对手段,组织军队投入淞沪战场。双方死顶了一段时间后,日军发现国民党军存在明显的侧翼漏洞,于是发动迂回。国民党政府被迫下令后撤,各军在混乱中放弃第二道防线退往南京。日军跟随进攻。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爆发了南京保卫战。日军由于作战比较仓促,后勤供应压力很大,前线补给不足,在从上海进攻南京的过程中倍感艰难,军心士气受到极大折磨,最终在攻克南京后,日军有组织地发动了南京大屠杀。随后,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淮河以北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继续进攻的势头。蒋介石立即于次月发动兰封会战,试图取得同样规模的胜利赢得名声,但是由于其指挥十分拙劣,惨遭失败。于是蒋介石悍然下令绝地花园口,制造了花园口惨案。这样,在全面抗战开始后一年内,中国接连遭遇了南京大屠杀和花园口惨案两大惨案。

可是,日军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进攻思路。华北战场和华中战场几乎分裂为两个部分。华北日军在山西等地与中国军队发生反复激战,华中日军也在华中地区和中国军队反复激战。北方的阎锡山、傅作义、卫立煌坚决抵抗日军,傅作义并多次组织对日军重要战略基地发动反击。中部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华中地区反复鏖战,但是,台儿庄战役阻击日军的名将张自忠将军被国民党政府宣传成汉奸,最终战死沙场。台儿庄战役中和张自忠一起抵抗日军的庞炳勋也在山西被迫向日军投降。

后来日军又侵占华南,攻击了广州周边地区。其目的则是为了取得入侵南洋地区的中转站。

这样,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战略态势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海岛作战”的模式。日军像对待岛屿一样,夺取了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些孤立的要点,主力集中在广州、武汉、南京、上海、青岛、济南、太原、北平,以及台湾、东北。除了东北地区由于投入重兵长期经营控制较为严密以外,其他区域都存在极大的空当。华中日军甚至形成了每隔一段时间就进攻当面的国民党军、削弱国民党军实力之后就撤军休息的“传统”。而负责湖南等方向防御作战的薛岳陈诚等将领甚至习以为常,国民党军甚至形成了白天日军大炮轰完步兵冲、晚上国军好好睡一觉等明天接着挨炸的军事传统,最终在豫湘桂战役中日军企图打通交通线时遭到了“意外”打击,并且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面对解放军不分昼夜、炮火随时支援的进攻疲于应付。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国民党政府将日本进攻路线诱导为东西方向,其实是战后自我美化的说法。因为国民党政府其实也没有相应的计划、也没有能力执行相应的计划。国民党政府也仅仅是丢掉一个要点,退守一个要点。比如说中条山、洛阳丢失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潼关布防。说到底,不过是“节节抵抗”四个字。国府还是喜欢被动。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国府开始主导进攻,就缺乏这样“诱导解放军用兵方向”的设计,而是简单的试图将解放军围堵在一起然后决战。就好像有网友提到印度的作战计划:印军对进攻战斗的阶段划分准备、突破、混战、纵深战斗、追击。而我国划分为展开、火力准备、突破、纵深进攻、抗反冲击、歼灭被围之敌。中间这个“混战”让我笑了很久。而国府的计划大体上就是“驱赶,包围,决战,歼灭”。说起来似乎是没错的,问题是怎么决战呢?正常玩法其实应该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国府的玩法集中在捕捉解放军主力上,这说明他们在机动性上问题极大,无法在自己具备决战能力时捕捉到解放军主力决战。

以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战略思想来看,他们不可能在抗战时期就有这么明确的诱导日军的思想。特别是这样明显应该有战略格局的情况,在抗战初期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要么说明具有这样思想的人没了,要么说明一开始就是蒙的。

实战中,我军应该按照打破日军优势的方式布局。日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水运和铁路运输。那么从实战出发,应该是在长江沿线东西向阻击日军,在华北沿铁路线南北展开、重点是东西向截断日军(水路难以截断,铁路易于截断)。但是实战中国府完全是被日军压着打的时候沿江抵抗,事先仅仅是在上海后方设立了所谓的永备工事,甚至工业撤离时一开始也只是撤到武汉,完全没有表现出沿江逐次防御的预先设计。特别是国民党在指挥军队后撤时,也没有根据表现出诱导敌军进攻、因此提前设立抵抗层次的想法,大量军队一窝蜂地集中在上海,随后又在南京遭到重创。至于北方地区的抵抗也是沿着铁路线逐次抵抗,全是顶牛作战,十分被动。只有李宗仁在徐州会战时,面对两个方向日军夹击的危险,有意识的调动、调整日军攻击节奏,实现了分割打击日军的战略设计。因此从实际表现来看,国府并没有诱导日军攻击方向的打算。同时日军也很愚蠢,也是单纯的顶牛进攻。可以时候是两个臭棋下到一起去了,打了一场损失惨重但毫无意义的混战。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败仗洗地罢了,忽悠懂历史不懂军事的中国文人。

侵华战争,是一场建立在铁路和水运之上,以补给线为主,现地补给为辅的战争。其逻辑显著不同于古典时期以现地补给为主,补给线为辅的战争。

抗战时期,不计必丢无疑的南京和徐州的话。真正的战略要地是石家庄(正太平汉交汇),郑州(平汉陇海交汇),武汉(长江,平汉,粤汉交汇),岳阳(长江湘江粤汉交汇),株洲(粤汉湘赣交汇),衡阳(粤汉湘桂交汇),南昌(浙赣湘赣交汇)。以上枢纽决定着中国的战略机动能力和战略补给能力,一旦失去,则无法组织全国性有效抵抗,陷入被战略机动性更强的日军各个击破的局面。

所以日本真要打全面侵华,战争计划必然是以最快速度控制以上交通枢纽,所有作战都要以此为核心展开。

以上七地,有五个位于长江流域。而长江本身又是最重要的东西交通线。因此主力沿着长江打,并向沿交通线两翼延伸控制各枢纽,偏师沿平汉进击的战略,本就是最合理的侵华进攻路线。如果将侵华方案委托给不清楚中国历史的西方某国参谋部的话,其计划必然是以长江为主轴。如果不沿着长江打,完全可以证明其作战计划不是全面占领中国。

更何况在战役层面上,最有利于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地区就是宁沪杭三角地带,没有之一。日本没把握住合围国军主力的机会,不意味着在淞沪送人头就是什么高明策略。

中国战场的战略结构,跟苏德是反过来的,华北相当于南线,长江相当于中线,华南相当于北线。长江方向日军,是承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任务的最重要战略集团。而日军没有像德军在白俄罗斯一样,在宁沪杭合围中国军队主力,打开战略突破口。然后又在拿下南京后转向徐州浪费时间。这仗打得,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中国事变陆军战史》:“日本对于事变没有一贯的方针,呈现出一种遇事现打主意的状态”。。。。

应该庆幸国府瞎指挥遇见的是日本瞎打,并以此为戒。而不是把瞎指挥洗成什么高明策略。


user avatar   su-yan-Lawy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根据史料可以得出的包括

1、在参谋本部拟《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确实有“长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区,为我国最重要之经济中心,敌今已在上海构筑相当根据地,将以有力之部队,在本方面登陆,协同海军而进攻,期挫折我国抵抗之意志。”及“敌增兵淞沪,或以海空军袭击我首都,企图遂行其强迫谈判及威胁挟持等时期”

也部署了“第四方面军”之第八、九集团军以“扫荡上海附近路上之敌人,破坏其根据地的”为内容作战想定(吐槽一下,这支部队似乎就只存在于想定当中,从来就没有摆在台面上)

但是由于总的对日判断是“敌惯以武装恫吓,以达其不战而胜,遂行其外交谈判,以局部军事活动,实行其国策”,所以一开始这份这么庞大的计划估计在1937.7.7-1937.8.13的日子里,完全没有人认真研究和执行……

所以说, @kgb1059 ,国府东南开战还是有计划的,虽然国府海军却是没什么X用(计划里很明白的说……即敌不增加其主力舰,亦足以乱我海疆有余),但是陆地上五个方面军却是按照与“自北平-天津南下之敌,实行决战之时期”、“以主力进出上海附近,扫荡该地陆上之敌人,破灭其根据地”、和在上海-广东台山一线阻敌登陆三个作战决心进行了规模宏大的部署……,只是按照最后的作战态势来看,国军似乎没有放在心上。因此,蒋纬国很可能也就是这份当时没什么人在意的档案的受害者。


2、第二份才是打脸文

《何应钦关于前后方调运兵情况谈话记录》(民国26年8月12日)

在这份文章中,我们看到当时各支部队在这个节骨眼上的位置是

1、十八军(11D、14D、67D),处于津浦铁路南段过江中

2、第九师,在衡阳

3、广西部队四个师,还未出动(三团师)

4、(拟)广东部队2师

5、(拟)四川部队10师(40团)

6、(拟)云南部队2师

7、(拟)青海、宁夏各1、2师

8、一线预备部队第98、57D,已经在上海外围

也就是说实际上除了第一天第一波就上去的88、89,后稍微迟一些接战的36D,淞沪战场实际能在短期使用的兵力,似乎也只有不到10个师


3、到1937年11月,从参谋本部才就《江防计划纲领》(南通至武汉)提出草案来看,应该说诱使日军自东向西进攻的计划这时才正式浮上台面。



综上,可以认为淞沪战场的确是一开始就在国军预料之中的作战战场,但是因为对日军现役部队部署的判断和日军动员能力的忌惮(预测日军在战争初期和开始后各可以扩军 17和34个师团,然而对中国战场使用的判断为……最高额为12~14个师团),因此一开始就对淞沪战场按照次目标慢慢吞吞,然后到了8.13前夜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师可以接战……不但最后打成那个烂样子是咎由自取,还连累了随后几场战役的准备工作……


user avatar   lu-chen-xi-9-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huang-si-yong-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灵感来源于南明弘光朝“南渡三案”之一的假太子案)

1644年,北京城破,崇祯帝朱由检死。留都南京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拥福王朱由崧,一派拥潞王朱常淓,内讧一触即发。驻南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冯都督,得到一个南逃的千户的报告,称太子朱慈烺已经出逃,化名“王之明”,流落在北方,冯都督在与东林党钱部堂商议后,即决心派出四大高手,北迎太子南下,早定国本。

四大高手(暂命名为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奉命北上。为首的赵甲原是赵靖忠的“义子”,因其义父投清,不被信任,发配至南京孝陵司香,此时无人可派,只好由他领衔北上;钱乙是钱部堂的本家,临行前钱部堂与他交底,说东林党上下一致,决心拥立潞王,为保潞王能顺利即位,因此,钱部堂密令,让他无论真假,都得除掉“王之明”;孙丙一心报国,欲迎回太子,定国本共抗满清;李丁本是李自成部下,归明后态度暧昧,与江北四镇中的李总兵有旧,他在此事中秉承左右两策:如果是福王或潞王即位,他便杀了“王之明”邀功输诚;如果这两王内讧不止,都不能即位,他便挟持“王之明”南归,成为“定策元勋”。

四人北上不久,得知福王已即皇帝位。这一消息令四人不得不重新设计自己的计划。赵甲认为,福王即位,必会将“王之明”认作“假太子”,因此无论真假,他都要杀掉“王之明”,才能在新帝面前邀功请赏;钱乙明白,一旦福王立稳脚跟,去翻当年旧案,他们东林党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转而与孙丙合作,保住“王之明”;李丁见福王即位,于是决心杀“王之明”邀功,而孙丙则陷入两难之中。

四人虽各怀心思,但首要任务是找到“王之明”。谁知“王之明”却自己冒了出来。四人于是分别见了“王之明”。最后,孙丙、李丁转而结盟,要杀“王之明”,而赵甲、钱乙则护卫“王之明”回到南京。四人在途中几番交手,最终,孙丙被擒,李丁逃走,赵甲、钱乙,带着“王之明”和重伤的孙丙回到南京。

“王之明”到南京,果然掀起巨浪。已即位的福王,如今的弘光帝下令会审孙丙、让其明白回话。

孙丙于是交待出:经他与“王之明”会面,与保护“王之明”后,发现“王之明”是清人的奸细!他受命于降清的赵靖忠,为的就是掀起政潮,瓦解南明。

于是,各方再度开始争斗。曾经的拥福派首领马阁部最终保护孙丙,为的是将“假太子”“王之明”彻底斗垮!而钱部堂、冯都督再命赵甲、钱乙杀掉被保护在马阁部军中的孙丙。

最终,二人如愿已常,杀入大牢。正要得手之时,李丁杀出,赵甲也突然反水,三人杀掉钱乙,救出孙丙。

原来,二人早已决心降清。他们敬重孙丙,于是想劝他一同降清。

孙丙此时,生无可念,自杀了。

数月后,南京城外郭,观音门外。

“王之明” 、冯都督、钱部堂,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滂沱大雨中跪在地上。

清军要入城了。 他们是来跪迎的。


user avatar   li-yang-77-8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


user avatar   zhang-yun-2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在London时,撞到一个旅行团

妹子指着我和基友们喊


“Korea!”

我和我的基友们一时没听清,我随口回了句

“What?”

妹纸瞪大眼睛又开心叫着

“欧巴?欧巴!欧巴!”

虽然同是黄种人,我还是很谨慎

“uh…Excuse me.r u is japanese?”

“No.I'm chinese.”

“你会中文早说啊,这就不更方便交流了吗?”

妹纸哽住了,到现在我还记得那表情




  

相关话题

  在写一部二战小说,内容涉及到一名飞行员驾机飞越大西洋去英国,想问最窄的海面在哪里? 
  日本要让二战军旗旭日旗进入奥运会场,韩国强烈抗议,还要扬言将日本告上联合国,为什么中国一点都不出声? 
  如果没屠杀犹太人,对希特勒的会不会有所谓的正面评价,就像拿破仑? 
  网上流传的“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是真的吗? 
  为何鳌拜明知道康熙迟早会清算,还会把持朝政? 
  如果让战争雷霆玩家回到二战期间,在各大战场参加战斗,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在你看来,到 2035 年中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在清灭明的过程中,长江天堑或江南水乡有没有起作用?明朝强大的水师呢? 
  如果遇上必败的战役选择了投降 战后会被如何处置? 
  赵宋和清朝有什么区别? 

前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 2015 年美国本土 77% 的黑人婴儿、56% 的拉美裔婴儿出生于单亲妈妈家庭?
下一个讨论
哪吒的父亲是李靖,既然哪吒是出生于唐朝,可为什么《封神演义》里也有哪吒呢?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