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性质的问题,涉及到西方古典文明基本状况的问题,英文wiki上肯定是有解答的
wiki相关链接:
人口:
BC25年,也就是屋大维时期,人口数据为5680万
巅峰时期,也就是图拉真时期(2世纪初),对人口的估计数据在7000万至1亿之间波动,毕竟把安息核心吃进来了
农业情况:
主要粮食输出地区有埃及、北非、西西里、撒丁,这些地区对外输出粮食量非常巨大,当然埃及是最主要的粮食输出地。在获得埃及之前,共和国主要依赖西西里、撒丁,以及后来的北非。
(西西里条件好得很啊,不然凭什么叙拉古就成了最牛逼的泛希腊城邦)
除了这些粮食输出地以外,其他地区也不是不能生产粮食,农业条件也还是有的。在3世纪,希腊地区的收获率虽然说被埃及西西里暴打,但是还是可以吊打北非。高卢和伊比利亚尽管收获率感人,但是凑活着养活当地应该还是可以(个人猜测)。意大利本土还有拉丁姆和伊特鲁里亚平原以及南意。当然在经济交流下,这些种粮食略差的地方会改种不少经济作物。
(一个3世纪地中海区域收获率数据,播种135 kg/ha的种子,西西里能收获1,200 kg/ha,埃及能收获1,710 kg/ha,希腊620 kg/ha,阿尔及利亚540 kg/ha)
找来找去没找到罗马帝国时期详细的各个地区粮食输出量的数据,只找到个埃及的,埃及估计每年对外输出2000万modius或更多的粮食,约1.75亿升折合差不多十几万吨。这批出口差不多也就够养活个百万级别人口的罗马城,而且罗马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这样分配来自埃及的粮食的。罗马大部分地区肯定还是自给为主,以从其他地区的进口为辅。
人口分布情况:
有一组公元14年的数据
可以看到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就是意大利、埃及、地中海东岸地区,和粮食产地基本吻合。埃及人口密度直接顶上了天,地中海东岸新月沃地加上古代文明长期开发自然人口多,意大利本土吞没了全国大量资源也养出来了不少人口。
而其他地区人口密度就低的可怜,新开发的伊比里亚和高卢每平方公里5-6人,连本土的1/5都赶不上,纯粹是地太大了所以(被征服的野蛮)人多。就地养活这种密度的人口应该压力不大。
其他:
东欧大平原和西欧平原在罗马那个年代根本不是什么好地方,好不好?在当时就是苦寒之地,罗马人眼里不值得开发的地区。尤其是东欧,一直到中世纪也都是烂地,西边同为野蛮人的邻居都发展起来了,这破地方还是一地部落酋长,和北欧一起成为欧洲吊车尾。等到技术发展了外加气候因素,从中世纪晚期一直到近代才开始成为宝地。
大概的原因有:
相反,环地中海的农业区在当时才是上好的地带。而且盐碱化、地力衰竭的问题远没有现在严重(尽管罗马帝国时期已经暴露出严重的盐碱化问题了)。至少现在大量盐碱荒漠的希腊,在当时是有农业产出的。现在早都毁的不剩的叙利亚、北非,当时还是产粮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