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让人有些心酸,因为极少见到纳达尔以这样一种毫无招架的方式输掉大满贯决赛,此前即便是第一次在温网决赛上对阵费德勒,或者是连续在温美澳上对阵巅峰德约,纳达尔都从未如此狼狈过,都起码能够在绝境里成功地挣扎一下。要知道,这是纳达尔职业生涯里,第一次在大满贯决赛上0比3输球。。。虽然豆子号称是“战神”,但这场比赛被德约在各个技术环节上都压制成这样,也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了
注意一下几个细节:
1)整场比赛里,德约不仅没有被破发过,甚至只送出过1个破发点,全场比赛69个接发球分,纳达尔只拿到了13分——也就是说,在德约的发球局里,纳达尔三盘总共只拿了13分,平均每个发球局只拿到1分
2)德约在19个二发里拿下了16分,得分率甚至高于一发(50分里拿下40分)
3)德约的接发球得分率高达42%,对比下纳达尔的19%
4)全场比赛德约打出34个制胜分但只有9个UE,纳达尔仅仅21个制胜分,UE却高达28个
我在决赛之前曾经跟我一位友人(虎扑曾经的Alex.Saga)谈到过,纳达尔自从2017年以来,对自己的打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因为年龄的原因,尤其是跑动和正手上旋的衰退,豆子其实已经没有年轻时候那种“久战”的能力了,因此他的调整方式,和17年以后的费德勒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争取尽可能快速下分,加强主动的侵略性。这也令他在面对二线球手时,打得比以往更加挥洒自如
纳达尔这两年以来最大的改变,一是把自己的发球逐渐提升到职业生涯最好的水平,二是更加积极地进行主动变拍,以及更加频繁地主动上网寻求快速解决战斗。事实上纳达尔的正手进攻拍虽然没有费德勒那样绝对的多变性和统治力,但仍不失为历史级的正手,其进攻手感也始终是杀伤力极大的武器。于是,在过去九次大满贯里,纳达尔打进5次决赛,3次夺冠,并且还打进过两次半决赛,半决赛及以上的表现涵盖四大满贯——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改变,他一方面丢掉了对费德勒多年的心理优势,在17年连续输球,另一方面,还加剧了对德约的劣势
于是,这场和德约的澳网决赛,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场景
1)在纳德的多拍相持里,纳达尔往往是没有耐心的一方,在多拍相持里频频地主动求变,但是鉴于德约历史无双的底线技术,豆子很多次都试图用极限角度去击球,这些球一旦发力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出界。因此在本场多拍的相持里,纳达尔拿下的分数很少
2)纳达尔经过提升的发球,对上了德约的历史第一接发球,而纳达尔另一个迅速提升的快速下分能力,则对上了德约同样历史第一的底线布防能力。要知道,年纪渐长之后的费德勒,仅仅依靠一发和进攻手感都奈何不了德约,纳达尔这两个关键环节都逊于费德勒,则机会更加渺茫
3)相反,德约的发球堪称恐怖,而且我的直观感受是,德约这次复出之后,也鉴于自己的年龄进行了某些调整,其中有一个方面他也走了费纳的老路,就是把每一分的回合数尽可能缩短(要知道德约自己也已经快32岁了,年龄永远是伟大球手的最大敌人)。于是这场决赛,我们看到了德约的恐怖发球。。。第一盘盘末时候连续3个ace拿下盘点简直是天人之姿,这事情以往也就某些发球机器和费德勒经常会做。。。
整个第一盘,德约在自己的发球局里,总共就丢掉了1分!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德约以往打纳达尔,最变幻莫测的莫过于那些落点很深的击球,这种球往往首中带攻,外加利用不断的变线来组织防守,也令纳达尔跑动中反杀的击球优势往往没法充分发挥。而面对德约,如果没法打破他底线的叹息之墙,则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然而在瓦林卡衰退之后,整个网坛已经找不出那种可以依靠不讲理的单反变线,来破坏德约底线防守节奏的人了
此役一过,我甚至怀疑在红土上,纳达尔还能不能挡住德约了。。。这样的德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被叹息之墙支配的感觉,14,15两年的费德勒或许最有发言权
德约和桑普拉斯的历史地位之争也彻底没有悬念了(事实上早在18美网结束以后,就已经彻底失去了悬念),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球手活跃于同一时代,对于任何一种运动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盛世。最近9个大满贯,被费纳德三人均分,且自从2016年美网开始,所有的大满贯冠军得主都是30+的老人,这是费纳德伟大的体现,不过也是90-94一代球手的莫大悲哀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