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辩论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在哪?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意义。

真的没什么意义。

想当年在大学的时候,我也是参加过一些辩论比赛,后来读研期间也作为辩论队的前辈指导过新生辩论队。

即便如此,我也完全可以说辩论对普通人没什么意义。

曾经我之所以对辩论痴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辩论代表了“逻辑”、“思维”和“表达”。但在后来随着接触东西的变多,我却觉得这只不过是其他人为辩论强行赋予的意义。

当然有人会说“真理越辩越明”。这话固然没错,但“真理越辨越明”这话需要有三个前提:

第一,大家是为了来谈事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争输赢,这种辩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求得共识,而不是分出输方和赢方。现实中一个理想的“辩论”状态应当是双方从各自的极端立场向中间立场移动,但辩论比赛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想要辩明一个理论,每一方都应当有自己的立场,但现实中辩论者往往是没有立场的。现实中我见过很多辩论队在分配正反方的时候,所基于的根本不是对这个问题本身的态度,而是哪个持方更容易打赢比赛。在他们眼里,重要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技巧和对方的漏洞。如果以这个目的来进行辩论,我并不认为会把所谓的“真理”讨论出来。

第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要辩明一个问题,从数据收集到走访调查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确认自己的观点和持方。而辩论比赛是以轻佻的方式在对“真理”这个词进行亵渎。好比说辩论“某某某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类经典问题时,最常见的三板斧无非是:一、寻找对方的定义漏洞;二、死抠对方发言上的细节bug;三、利用极端反例否认对方的观点。而这些东西作为一种技巧,对解决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

比如说吧,看一下当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一个辩题: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是否能够两全?

这个辩题多复杂就不用我说了。我们就看一下这场所谓的辩论界顶级赛事中,正反双方的表现:

这里面的典型问题就是:第一,用了一个根本不合适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将极为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简化为个人奋斗;第二,用词典定义死抠“两全”这个词——然而大多数人都知道“两全”代表的是什么意思;第三,极端化,将“两全”界定为一方的发展完全不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但在现实中这根本不可能,集体行动必然需要个人出让一部分自由和利益。

之后,他们又说:

辩论进行到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说下去的意义了。

一方说,我想干那个但被迫干了这个,这不是两全。另一方说,只要集体胜利了,个人也获得了利益,这就是两全。

双方的世界观都不一样,这辩论还打个屁?

这就好比说当下的疫情管控政策,大多数中国人觉得为了社会的健康安全,公共场所戴口罩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我干啥都是自由,你凭什么强制我出门戴口罩?

不讨论双方对错,但在各自的世界观里,这两个人的逻辑是没办法融合的。一方觉得保障了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后自己也会受益,另一方则觉得个人的利益最大,任何力量都不能强制我。这两个人就是吵上十年八年都不会有结果。

对于一个真的想锻炼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来说,与其费心费力的去搞辩论,倒还不如多抽出时间写写论文。辩论中所谓的那些逻辑、思维,你写论文一样有,并且还更详细。

好比说吧,对于“该不该限制大学生打网游”这个辩题。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辩论题目,这个说几年都得不出结论。但如果你就此设计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然后进行研究后写论文投稿,然后再根据编辑的意见修改几遍,这个过程中你得到的收获,会比在某场辩论会上跟别人撕上两个小时,然后拿一个冠军的价值要大得多。

更何况,你多写点论文,还有机会保研或者在出国留学申请时占点便宜呢。

我不敢说所有的辩论者都是杠精,但在现实中我见到的大多数搞辩论的人,到最后都成了杠精。在日常的聊天中,他们在很多时候津津乐道于说服别人,并不是为了讲清楚一个道理,而是他们觉得能说服你,是他们“赢了”。

当然,如果说辩论一点用都没有,也是不对的。辩论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只是这个表达能力并不一定只能通过辩论来提升,换成别的也完全可以。


user avatar   xie-qiu-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辩论的意义是什么?

有三重。


辩论的第一重意义,是观点。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作者牛顿。

在这本书里,他定义了什么是力,什么是速度,什么是质量......等等。

有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但,且慢——

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有力、速度、质量......吗?

那些断壁残垣、晓风明月;那些迟来的正义、世界的孤儿;那些神明存在与不存在的铁证、人为了活下去选择或放弃的作为;那些表达偏见的自由、需要证明的相信——又是什么?

普通人,或许也需要有人对这些问题,试着作答。

所以当你问什么是「成长」?教科书未必有答案,但有人会试着论证,成长是逆境中被逼迫的社会化,而我们之所以都渴望顺境,是因为人在内心深处都不想长大。

当你问什么是「美」?美术馆未必有答案,但有人会试着归纳和观察,说美不是客观的,美是一种想象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照片不感动,看到油画却落泪。

当你问,喂,什么是「作者未死」?你可能没读过罗兰·巴特,但有人会试着用一个故事告诉你:干将莫邪跳进熔炉之后,你再也难以说他们死了。而之后的写作者只需要决定,在提笔之际,你是不是也打算铸成这样的剑?

公式是世界的解,而观点,是科学以外的公式。面对一个又一个大哉问小烦恼,当你终于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观念,为这一方精神世界框定秩序厘清法则的时候,你,又为何不是神?

顺境还是逆境?好对手还是好队友?从未拥有还是得而复失?

世人忙忙碌碌,但也有人试图停下来,为这些少有回音的提问作答。无论用的方法是剑宗还是气宗,是重切分还是重考据,是铭哥的层层雕琢、少爷的举轻若重、周帅的静水流深、肖磊的精致恢弘、师姐的飞来一剑......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还在为了寻找观点而跋涉,为了给出回答而逡巡。

我愿称你为辩手。


辩论的第二重意义,是语言。

有人说立场分正反,现实生活哪有这么简单粗糙?

我会说,大多数人不打辩论的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才叫粗糙。

分手该不该当面说——有人说该,有人说不该,但还有的人会说,那是恋人的低语被风吹过,上帝在假装听不见。

火灾中的画该不该舍身去救——有人说该,有人说不该,但还有的人问,嘘,你有没有听到远处淅淅沥沥的哭声?

在这些语言出现以前,错过可能是手机里的忙音,是离别的车站;艺术可能是孤高的殿堂,是学院的穹顶;在这些语言出现以后,从此我心里才多了那阵风,耳中才有了那场远方的哭声。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所以,你发现了吗?上帝最先创造出的......是语言。

我一位打辩论的朋友,第一次在双亲争执中,帮他耙耳朵的父亲和母亲据理力争。陈词三分钟,他的父亲先哭了。他说,这些话我早就想说,但不知怎说。谢谢你,今天帮我讲出来。

朋友说,那一晚,他第一次如此庆幸自己曾打过辩论。

在这世上,无法述说的,便是不存在。更何况是那些人心底幽微的情怀、纷繁间理不清的正义?

所以当有人说出「那不是酒,是杯中流淌着的权力」、「微光会照亮微光」、「云端上的公平女神像」的时候,你以为他们只是在比赛么?不,他们是在创造一方又一方,小小的新世界。

这些世界,自他们说出这些话的那一刻,才得以存在。

这就是语言。

当我第一次看到纪德写「他渴,他竟一饮而尽」,第一次看到欧阳修写「人生何处似尊前」,第一次看卡夫卡在《判决》里跳进了那条湍急的河流,我不知何故流泪。

正如我每一次听到少爷「今天,我只要一个普通人的胜负」,听到肖磊引用罗兰夫人「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的时候,心内都澎湃如昨。

而每一道辩题的正反对峙,正如同不断旋转的磨盘,从辩手的心里,挤出一滴滴洞见和风光。


辩论的第三重意义,是存在。

从技术上说,自由辩论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乱。

从政治上说,自由辩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公平。

在这畅所欲言的八分钟里,只要你不沉迷于推战场,你试着听一听对方和自己心内的声音,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一个恢弘的主题下,成为某一句话的王。

许多人,正是迷恋着这种感觉,才一次又一次奔赴那遥远的战场和攻防。

没有人想只是活着,我们还想确认自己的存在。

汉娜·阿伦特说,有辩论的地方,权威就暂时终止了。

我说,有辩论的地方,神明飘然而至,等待着暂栖在某一位辩手的身上。


当然,一定会有人问,你这说的观点、语言、存在,不该是哲学、文学、心理学在研究的问题吗?

嗯,没错啊。

所以辩论,也可以是普通人的哲学、文学、和心理学,或其他。

或者就像某位新生代辩手,为2016新国辩全程最佳奖杯第一次题写的那句话:

「辩论,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对了,还有件事。

2016年3月13日,韩国棋手李世石在对阵AlphaGo的比赛中,下出被称为「神之一手」的白78「挖」,赢下了迄今为止人类对阵AlphaGo的最后一局胜利。

所以最后的最后,既然提问的是一位辩手,那么我也想问问你:

你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有没有想过,围棋的意义在哪?

这是辩手对辩手的提问,也是辩手给辩手的作答。

叨扰啦。




  

相关话题

  怎样评价邓晓芒的学术水平? 
  是什么原因让你努力地读书? 
  得知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被包养,已有的价值观开始动摇怎么办? 
  有哪些电影 / 电视剧 / 书籍是你时隔多年以后才懂得和理解的? 
  射雕中黄蓉说:“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居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如何理解和反击她的观点? 
  最让人热血或是一直激励着你的故事是什么? 
  为什么大学比我想象的累? 
  高考结束的那天你都做了什么? 
  中国所有大学中男女比例最夸张的是哪所? 
  大学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湖南一女主播喝药自杀,骨灰被殡葬从业者掉包配阴婚,涉案人员将面临什么处罚?起到了什么警示作用?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那么多人往一线城市挤,却不愿留在一个舒适工资差不多的二线城市?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