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
才想起从小到大在课本里
见过无数次“猛回头”三个字
却从来没有读过原书
惭愧之余 马上百度起来 通读一遍
这一读不要紧
战鼓惊雷一般的文字
瞬间把人拉回那个邦国沦丧的年代
先百度一下
看看陈天华 以及猛回头的概述
1903年在日本东京出版发行。该书以通俗浅近的民间文学形式,控诉列强侵华罪行,向人民陈述中国面临的危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和“洋人的朝廷”,进而批判勤王立宪,宣传反帝救国和反清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905年,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进行革命活动的决定,因而愤慨自杀,时年30岁。陈天华还是辛亥革命前夕最为出色的宣传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许多反帝爱国、宣传革命的文章,其中尤以《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最为著名。这些作品,大都是用白话文写的,通俗浅显,富于激情,控诉和揭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达了中国人不屈的精神,成为当时革命的号角,在长江流域各省流传非常广泛,文章对仗整齐,铿锵悦耳,就连毛主席也是听了他的《猛回头》从而坚定了投身爱国事业的决心。
再看正文
即使和亡国灭种的那个年代隔了百多年
猛回头里的文字
依旧让人血脉喷张 拍案怒起
大地沉沦几百秋,烽烟滚滚血横流。
伤心细数当时事,同种何人雪耻仇?
拿鼓板,坐长街,高声大唱;
尊一声,众同胞,细听端详:
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
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
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
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
论物产,本是个,取之不尽;
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看起来,那一件,比人不上;
照常理,就应该,独称霸王。
为什么,到今日,奄奄将绝;
割了地,赔了款,就要灭亡?
这原因,真真是,一言难尽;
待咱们,细细数,共做商量。
想当日,那金元,人数极少;
合计算,数十万,有甚高强!
俺汉人,百敌一,都还有剩;
为什么,寡胜众,反易天常?
只缘我,不晓得,种族主义;
为他人,杀同胞,丧尽天良。
他们来,全不要,自己费力;
只要我,中国人,自相残伤。
这满洲,灭我国,就是此策;
吴三桂,孔有德,为虎作伥。
那清初,所杀的,何止千万;
那一个,不是我,自倒门墙!
俺汉人,想兴复,倒说造反;
便有这,无耻的,替他勤王。
还有那,读书人,动言忠孝;
全不晓,忠孝字,真理大纲。
是圣贤,应忠国,怎忠外姓?
分明是,残同种,灭丧纲常。
转瞬间,西洋人,来做皇帝;
这班人,少不得,又喊圣皇。
想起来,好伤心,有泪莫洒;
这奴种,到何日,始能尽亡?
还有那,假维新,主张立宪;
略珍域,讲服重,胡汉一堂。
这议论,都是个,隔靴挝痒;
当时事,全不懂,好像颠狂。
倘若是,现政府,励精图治;
保得住,俺汉种,不遭凶殃。
俺汉人,就吞声,隶他宇下;
纳血税,做奴仆,也自无妨。
怎奈他,把国事,全然不理;
满朝中,除媚外,别无他长。
俺汉人,再靠他,真不得了!
好像那,四万万,捆入法场。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俺汉人,自应该,想个计策;
为什么,到死地,不慌不忙?
痛只痛,甲午年,打下败阵:
痛只痛,庚子年,惨遭杀伤。
痛只痛,割去地,万古不返;
痛只痛,所赔款,永世难偿。
痛只痛,东三省,又将割献;
痛只痛,法国兵,又到南方。
痛只痛,因通商,民穷财尽;
痛只痛,失矿权,莫保糟糠。
痛只痛,办教案,人命如草;
痛只痛,修铁路,人扼我吭。
痛只痛,在租界,时遭凌践;
痛只痛,出外洋,日苦深汤。
怕只怕,做印度,广土不保;
怕只怕,做安南,中兴无望。
怕只怕,做波兰,飘零异域;
怕只怕,做犹太,没有家乡!
怕只怕,做非洲,永为牛马;
怕只怕,做南洋,服事犬羊。
怕只怕,做澳洲,要把种灭;
怕只怕,做苗瑶,日见消亡。
左一思,右一想,真正危险,
说起来,不由人,胆战心惶。
俺同胞,除非是,死中求活;
再无有,好妙计,堪做主张。
陈天华从困境出发 从历史入手
最后得出自己的救亡主张
第一要,除党见,同心同德。
第二要,讲公德,有条有纲。
第三要,重武备,能战能守。
第四要,务实业,可富可强。
第五要,兴学堂,教育普及。
第六要,立演说,思想遍扬。
第七要,兴女学,培植根本。
第八要,禁缠足,儆俗矫匡。
第九要,把洋烟,一点不吃。
第十要,凡社会,概为改良。
这十要,无一件,不是切紧;
劝同胞,再不可,互相观望。
最后
陈天华用一段铿锵激昂的檄文
为文章杀尾
那怕他,枪如林,炮如雨下;
那怕他,将又广,兵又精强;
那怕他,专制政,层层束缚;
那怕他,天罗网,处处高张。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
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
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
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
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俺小子,无好言,可以奉劝;
这篇话,愿大家,细细思量。
瓜分豆剖逼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文章不长 匆匆读完
内心激荡 难以平复
中国之所以数千年悠悠不绝
之所以无数次浴火重生
就是因为我们看似平和淡泊的性格之下
涌动着永不屈服的滚滚热血
就是因为有无数陈天华一样的仁人志士
在民族危亡 社稷倒悬之际 挺身而出 拍案奋起
救苍生于水火 为民族谋振兴
陈天华的铮铮铁骨 浩荡英气
是我中华不屈不灭之傲骨忠魂
看到有人认为陈天华是极端皇汉,我想说其实陈天华在晚清革命党中算温和的。晚清革命党的目的是反清排满,《猛回头》的主题就是反清排满。然而针对具体如何“排满”,革命党人则有不同的观点。
邹容对“排满”的看法比较激进, 他主张:
“张九世复仇之义,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刃,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以驱除凌辱我之贼满人,压制我之贼满人,屠杀我之贼满人,好淫我之贼满人,以恢复我声明文物之祖国,以收回我天赋之权利,以挽回我有生以来之自由,以购取人人平等之幸福。”
“推倒满洲人所立之北京野蛮政府。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株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
章炳麟认为对满洲人不是一既“歼杀满人”, 而是“逐满”归其分地。
“自渝关而外,东三省者,为满洲之分地;自渝关而内,十九行省者,为汉人之分地。满洲尝盗吾汉土以为己有,而吾汉人于满洲之土未尝有所侵攘焉。今日逐满,亦犹田园居宅为他所割据,而据旧时之契约界碑,以收复吾故有而已。而彼东三省者,犹得为满洲自治之地,故曰逐满而不曰歼杀满人。”
陈天华对“排满”的看法是使之归顺并平等待之:
“主张民族者,则以满汉终不并立。欲使中国不亡, 惟有一刀两断,代满洲执政而卵育之。彼若果知天命者,则代之以德川氏可也。满洲民族许为同等之国民,以现世之文明, 断无仇杀之事。故鄙人之排满也,非如倡复仇论者所云,仍为政治问题也。盖政治公例,以多数之族,统治少数之族者为顺;以少数之族,统治多数之族者为逆故也。”
孙中山对“排满”的看法与陈天华很相似:
“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种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们的政权,……惟是兄弟曾经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国家。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人的满洲人。”
有革命党就有保皇党,梁启超应该算是保皇党,他对“排满”的看法比较宽容,主要担心排满的火药桶一旦被点燃就无法控制:
“若就感情方面论之,鄙人虽无似,抑亦一多血多泪之人也。每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未尝不热血湓涌。故数年前主张排满论,虽师友督责日至,曾不肯变其说;即到今日,而此种思想,蟠结胸中,每当酒酣耳热,犹时或间发而不能自制。苟使有道焉,可以救国,而并可以复仇者,鄙人虽木石、宁能无歆焉! 其奈此二者决不能相容。复仇则必出于暴动革命,暴动革命则必继以不完全的共和,不完全的共和则必至于亡国。故两者比较,吾宁含垢忍痛,而必不愿为亡祖国之罪人也。”
“满汉两族并栖于一族之下,其互相猜忌者二百余年如一日,一旦有人焉刺激其脑蒂,其排满性之伏于其中者,遂不期而自发,此革命党之势力,所以如决江河,沛然而莫之能御。”
梁启超还认为满洲人已在很大程度上已同化于汉人。他写道:“吾所主张,则谓满洲与我,不能谓之纯粹之异民族也。”并引用历史上氐羌、鲜卑入主中夏,而旋折入同化于汉族为例,来说明满人可同化于汉人。
胡汉民对梁启超的观点进行了批驳:“然向氐羌、鲜卑之同化于汉,为当其僭王猾夏之日而许之乎? 抑俟我汉族复振,被我摧夷,散伏在下之曰,而后许之乎? 故以满政府不倾,而遂许其同化者,以狐猸为虎伥,无耻之尤者也。”
陈天华的革命目标是:“汉族与满族许为同等之国民”。有人认定陈天华是极端皇汉,那我只好认定对方是极端满遗了。
倘若今天满政府不倾,不知其能否做到“将汉族与满族许为同等之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