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未来三十年内,哪些行业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顶尖的棋手,自己和自己对弈一局,一两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但是同一时间,顶尖的下棋AI已经自己练习了成百上千盘了,并且还是7天24小时无休止的工作。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比你成绩好,又比你努力”的“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来了——那就是人工智能。既然又好又努力,那么它会不会真的要逐渐的取代人们的工作呢?这是长久以来大家一直热衷于讨论的热门话题。从工业革命的车床和磨坊所带来的工厂化生产对效率的提高,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的诞生,再到八十年代机器人技术在生产工厂中的应用,可以说每一次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都会引起对人类和机器之间关系的思考。


如果我们单纯的回顾历史,毫无疑问,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乐观的,且不说工业革命和自动化给人类创造了多少新的岗位,就说从1980年到2007年,这三十年为一个周期来看的话,就业率整体提升了17.5%。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从历史去推断未来,很可能就犯了“看着后视镜开车”的错误——因为人们总会说:这一次可能和以前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个理论的框架来综合的理解就业和科技的突破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给就业带来什么影响呢?根据MIT的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的说法,主要有四点:

首先,也是最直观的就是替代效应。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可以替代很多领域内的人力的。比如IBM和Local Motors合作的无人驾驶的汽车Olli,乘客甚至可以一边乘车,一边通过对话的方式和人工智能交流,讨论该车是如何做到自动驾驶的、如何选择路线、以及为什么会做出各种非常具体的行车决策等等。

再比如导游,有家公司叫Pebble Beach,他们几十年来一直是通过纸质的地图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而如果客户还是觉得不方便,就只能雇佣人工的导游来帮助客户游山玩水和讲解。但是现在有了云计算和AI,Pebble Beach也和IBM合作一款手机应用程序,不但基本上取代了地图的导航功能,还可以识别人的自然语言,和人进行交流,这相当于游客对人工导游的需求也跟着下降了。

所以替代效应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就是会降低某些领域的人工劳动力需求。


但是和替代效应并行的,还有生产力效应。人们之所以愿意在某些行业和工作中用人工智能来替代真正的人力,那必然是因为人工智能在成本和效率上比人力有过人之处,也就是说,这种替代本身,会带来生产力的增加。而这种生产力的增加,会导致其他尚未由AI所取代的产业的繁荣以及这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比如说基于IBM Watson的人工智能律师助手ROSS,相比人力的学徒而言,人工智能的律师助手在搜寻和过滤信息方面更加的强大,并且还会从反馈中进行学习,帮助律师从海量的案例中搜寻到真正和案件相关的例子,从而帮助人类的律师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处理更多的案子。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对话(概念示意):

生产力效应所带来的作用对人类来说则是正面的。比如律所能够办理更多的案子,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就可以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人手来做机器暂时无法替代的工作。这个过程带来了资本更快的积累,所以也会需要更多的人力与之配套。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取代着过去「不那么智能」的机器生产线,这个机器自相替代的过程,同样也增加了对真正人力的需求。

尽管生产力效应很重要,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样的话,我们能预见的未来依然会是悲观的——机器会缓慢而坚定的取代人类所有可能的工作。就像在美国老工业基地所发生的那样:

但是,这远远不是故事的全部。就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所说的,人相对于机器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可以从事新的、更加复杂的任务。计算机诞生之初,对程序员的需求可以说非常的少,更不用提运维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络安全专家等等的职位了,这些新的职位,都是信息革命之后被创造出来的。从数据来看,还是从1980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总就业人数增加的17.5%中,有8.84%都来自于新职位的驱动。

阿西莫格鲁教授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人类发展的均衡路径上,最核心的权衡,便发生在机器自动化对现存的行业和工作职能的替代,和新的行业和工作职位的产生之间的。在最基础的模型中,也就是技术进步,工作机会的创造和资本的积累速度是固定的,这就像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成熟行业,比如汽车装配等等,更加智能的机器的出现,会不断的减少工人的就业率和工资」。

但是现实中,工作机会的创造和技术的进步速度并非是固定的,于是阿西莫格鲁就在模型中引入了技术发展方向的内生性,结果一切就都改变了。

当技术革命产生的时候,某些行业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个时候继续的去更新技术往往只能做出一些边缘的改进;相对而言,以技术为基础,去开发周边的商业应用则不但能够创造新职位,而且对企业而言,也是更加有利可图的选择,所以这个时候社会的资源会更多的投入到新职位的创造和新机会的开发中。

也就是说,自动化和创造新工作两者本身的收益不同,所以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这两种发展方向的热情也不同。如果自动化搞太多了,那么自动化就会变得无利可图而劳动力会很便宜,于是创造新的、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就变得很有利;反之,如果一个行业成熟了,总有人会琢磨着用机器来替代人来压低成本。从宏观上来看,每一次技术跃迁和革命之后,我们都能观测到社会会进入一个“技术平台期”,在这个平台期,技术并没有本质的突破,但是大量的工作职位会被创造出来。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员”和“人工智能维护员”这些职位,在没有人工智能之前,基本上也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如果根据阿西莫格鲁最全面的模型来观察的话,其实我们并不用太担心人类大面积失业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会自我调节自动化和新职位之间的关系,每次科技革命之初,自动化的突飞猛进会造成暂时性的就业率下降,但是社会很快就发现,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用来做一些更加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这个时候社会会让科技暂时进入平台期,然后开始大力的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发展新工作、新职位,最终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也是工业革命、工厂自动化和信息革命以来,在人类社会不断发生的故事。


整体上来说,阿西莫格鲁的模型给出的结果是乐观的,人类社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的拥有调节力,未来,我们的后代很可能从事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工作,进行着我们想象不到的事业。至少,我们应该不用太担心人类会面临大面积失业的问题。相反,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和人工智能共存,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平常做决策的时候,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能有一个人和自己一起讨论,就会感觉思维扩宽了很多。IBM的Project Debater, 可以自动就某个特定的观点在网上搜索、过滤并且组织语言和人进行建设性的讨论,这对于人们权衡新想法、新理念的利弊,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显然是大有帮助的。比如说金融顾问可以通过Debater找出金融事实,用以支持或反对金融分析师所思考的金融投资选择;而律师可以借助Debater来寻找相关案件和主张,或借助Debater模拟法庭辩论来分析优势和劣势;公共事务决策者则可以通过Debater公正的优/缺点分析和对人类困境的模拟,为决策提供基于事实、没有人为偏见的观点。

与机器争辩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571900672790528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在丹布朗最新的书《本源》里面,有一个计算机天才开发了一个个性化的,可以随时随地与之沟通的虚拟博物馆向导,而在现实中,在圣保罗博萨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向导也已经由IBM做出来了,叫做“艺术之声”。它取代了预先录好的语音导览,而是从书本、旧报刊、最近的文章、传记、采访和互联网收集大数据。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它可以回答许多问题,会话范围从历史到创作技法,甚至还包括和当代事件的联系。

The Voice of Art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0614426880749568

这些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并且也创造了很多新的相关的职位。

但是,说了这么多人工智能的利好的同时,要注意到阿西莫格鲁的模型所描述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而作为个体而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冲击还体现在人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变化和新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上。事实上,信息革命取代的职位和新产生的职位所需要的人是不一样的,个体的幸福,除了宏大叙事本身需要乐观之外,自身的选择和努力一直都很关键。

因为新创造的职位的背后,往往都需要新的技能,如果具有新技能的人没有那么多,显然我们上面的描述的整个调整的过程就会出现延迟,甚至倒退。这也是我们通常能观察到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经常出现的现象:一方面一部分职位减少了甚至消失了,而另一方面很多职位虚位高薪以待,却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就职者。这本身对教育和自我教育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作为微观的个体,多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多了解人工智能,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中,有更大的概率立于不败之地。


文中相关数据和观点的参考文献:

Acemoglu, D and P Restrepo (2017) “Robots and Jobs: Evidence from US Labor Markets” NBER Working Paper No. 23285.


Acemoglu, D and D Autor (2011)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4: 1043–1171.


Acemoglu, D and P Restrepo (2016)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 22252.


David, H.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3 (2015): 3-30.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问题:

你玩过网游没?(尤其是MMORPG)

玩过的话,那很好解释了:

网游里面,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毫无意义。

对于服务器来说,就是一个int或者一个float的改变,或者new了一行日志而已。

明白了没?这就是未来。

我经常会去想想一下一些小说的世界观,方才思考了一下一个问题:

“假如一个人的产出,就足以养活整个世界60亿人,会有什么情况?”

当然,不说一个人了,一个团队。

回到寝室以后,看见电脑,突然就想明白了,这个东西现实中存在——

网络游戏,正是这样一个“不需要任何人产出生存资料的世界”,你在游戏里什么都不做,不会饿死

同样,也是一个团队就可以做出这样一个游戏——这很好的对应了我上面那个设定。


如果说github是“当前程序员群体的共产主义世界”,那网游世界就是“当前网民的共产主义世界”

当然,眼下网游有RMB玩家,但是这种“未来世界雏形”还是较好的被反映了,你可以脑补一下没有RMB玩家的MMORPG世界,这就是未来。

当前世界,很多出产还可以勉强被称为“有意义”——科技还有进步的空间,艺术,哦探索的空间已经很稀少了。

实际上,现在所谓的“流行音乐”几乎对艺术的开拓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你当然可以说“两首歌是不同的”——确实实际上就是这样。

现在“流行音乐”在做的事情,只是在“满足期望”而已。

正如你现在在刷的知乎,有多少“有用”的东西?大多数回答,只不过是“满足了你的期望”罢了,并非真正的有意义。而很多提问,从“探索”这个角度来说,也毫无价值。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在的进展仍然是“天才”和“团队”可以驱动的。

假如有一天,“天才”也没有办法开拓更多东西,会怎样?

总有尽头。

况且,假如有一天,世界不再需要科技进步,就像现在的美帝不需要粮食产量增加一样,那么会怎样?

这两条假如都实现后,那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online”。

这样的世界,一切意义,只对你自己有意义。

在我的抽屉里面,躺着一只小熊——对其他人没有任何意义,对我来说,是一份记忆。

在我的电脑里面,放着一首歌曲——对其他人没有任何意义,对我来说,是一份回忆。

何为虚空?代码空间是否虚空?欧几里得空间是否虚空?

一切本来就没有意义。

人类大脑,是个裸空的神经网络,数千年来,被“生存”刺激,创造出了非常多的“应激”——包括种地,包括科学——这一切本不存在,只是因为一些生物学的原因,人类花了几千年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已——由此衍生的道德、文明等一切,导致“意义”本身被关联到了一些特有的行为上,比如“种地有意义,艺术无意义”这种对比。

“意义”本身就被掺杂了太多东西。

大脑的纯粹本能,只有“期望”一件事,这里的期望,是“反射”的一个高级说法

神经网络,本能需要信息的输入——对于人类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期望”的产生原因,这种本能衍生了一切形而上的东西。

“期望”是怎么产生的?给定输入即可。反复灌输“紧张和弦”到“和弦解决”的过程,你就可以形成这种“期望”,当然,你可以理解成高级的“反射”。所有的“期望”都是或者先天或者后天被构建的,因为人类比较特殊,所以没有用“反射”这个次。

音乐是什么?是给你个紧张和弦,你“期望”这个和弦被解决,音乐家给出“解决”或者先“阻碍解决”再去“解决”而已——这个结论,你可以扩大到整个艺术——无非“期望”不同罢了。

宗教是什么?是给了你一套“期望构建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构建的“所有期望”,都是可以被很“符合人类思考方式”解决的——除了与观测到的现实世界有冲突之外,一切都是好的。这也是为何宗教即使和观测到的世界有这么多违背的地方,还有很多人热衷的原因——严格来说,dota或者lol也和世界“没有什么共同点”。当然,dota和lol没有“强行要去解释现实世界”。

你有期望?神会满足你的,在你死之后。

宗教就是是如此的深刻的利用了大脑的本质。

那么,活着究竟是什么呢?我想道教和佛教,在千年之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道教是“道”,佛教是“尘”。所谓先知,应该是在那个生产力还极度落后的时代,意识到这个道理的人。他们创立宗教,也是在当时生产力很落后的情况下,希冀给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一份回答。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尤其是,有了数千年历史的现代人类。
未来的人类,就像今天的知乎,同样的问题,变着花样提,变着花样回答。

即使这样的毫无意义,现在的你还在一遍一遍的刷着知乎。

有人想过出家吗? - Eidosper 的回答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棒的问题,从工业革命起就一次又一次被提起。人工智能勃兴的时代,劳动力市场不可能不发生改变。知乎上类似问题很多,可见其重要,希望这个答案能有所启发。先放结论:对个体,不要循规蹈矩,要追求创造力;对就业,不必关注数量,应关注岗位结构和收入分布;对社会,两极分化可能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也可能是许多人的机会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工智能会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劳动力市场。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大家担忧的替代:人工智能能更快、更好、更便宜地完成以前人完成的任务,让雇工变得没有必要。近年全球岗位结构清晰展示了这一点。上图是欧洲数据,第二列是1993-2010年间对应岗位占总比例的变化。中等收入中许多流程化工作,如文员、机械操作、金属加工等岗位显著减少。下图是美国的就业岗位变化,从2007-2012年,操作、制造业等行业数量也开始下降。从收入分布角度看,可以说社会中间层在萎缩。






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第二项途径是互补,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这一点可能是增加岗位数量和收入的,因为同样的劳动力投入,借助人工智能,现在产出更多。典型例子有二:一是法律,类似Ross等软件可以帮助律师和法律助理查找并整理案例,把宝贵时间节约到核心业务上。二是围棋,Alphago固然是击败了所有棋手,但棋手可以选择和人工智能一起工作来提升棋力。这类互补常出现在高收入行业,对应着全球高收入岗位比例的上升。






人工智能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最后一项途径是创造需求。比方说,人工智能兴起创造了对人工智能课程的需求:)前引图一二三共同传达一点信息:高收入人群占比增加,中等收入占比下降。前者需要更多商品和服务,比如二次元,比如机械键盘,等等。与此相关一点是低收入岗位占社会整体比例,尤其是低收入的服务业,上升了。他们在做一些机器暂时比人更贵,或者机器暂时无法实现灵活应变或有效沟通的工作。他们也有对应的需求。高低两块需求上升会提振就业。






最后,影响劳动力市场还有一项与人工智能无关的因素:外包。技术进步让世界变“小”,各国劳动力之间展开更加激励竞争。曾经无法进出口的服务业,包括教育、客服、咨询等,现在可以在全球内流动。发达国家从业人员可能在激烈竞争中受损,岗位转移,工资下降,发展中国家则可能捞到好处,承接岗位,赚取高收入。上图是今年刚刚发布的一项对欧洲部分地区1999-2010年岗位数量变化的研究。蓝色越深,岗位增加越多,具体数字在图例左上角。如果考虑整体,11年间工作总数增加了1.9%。没有证据说明岗位整体变少。







再补充一些事实。以美国为例,近年来受过高等教育劳动者比例持续上升,新职业类别快速产生,新职业从业者中接受过高等教育者比例较高。同时,有高等教育经历劳动者报酬上升,且相对于没有高等教育经历差距持续拉大。这与前面提到的“中间衰败,两头增加”吻合,说明技术进步偏向高等教育人群,提高了这部分个体竞争优势。人工智能这方面偏向可能更强,导致分化速度可能更快,幅度更大。尽管人工智能可能“解放”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但他们可能失业,最早利用人工智能并获取利润的很可能仍是受过特定高等教育的人群。






因此,就业不减少不代表万事大吉。无论是通过学习再就业,还是接受比以前收入低,更不体面的工作,还是领取政府救济,都是痛苦的过程。至于收入分配不均,如果是短期现象,也许不必太担忧。但从历史看,这一不平等可能长期存在。上图是著名的“恩格斯停滞”:在英国劳动力产出起飞的1830-1860年代,人均工资增长是0%。幽灵的诞生和徘徊,都要充满血泪和控诉的土壤。很多享誉至今的奢侈品牌都在那个年代起步,很多到今天仍有号召力的思想也在那个时代诞生。如果这停滞发生在现代,贫富分化再加剧,是否会有新的名著诞生?



至于能否享乐,有一点应该注意:消费部分商品是为了求生存,消费另一部分商品意义常在别人消费什么,邻居朋友亲戚消费多少。哪怕你还记得落后的年代,如何解决奢侈品消费带来的负外部性? - 经济 - 知乎这股力量怕还是要扯着你前进。最后,做个总结。既然中间变小,两头变大,上头挣得更多,作为个体当是力争上游。如果是做无法取代,而又与人工智能互补的工作,最佳。会有很多人尝试在各行各业把人工智能与人结合起来。高收入人群时间变贵,需要更多工具来提供服务,比如社交、交通;低收入人群比例增加,相适应的市场也会膨胀,比如网文、直播。这部分商品便宜,但不低劣。只要对大众口味,需求够大,即可收回精心制作的成本。最后,在社会分化的年代,贩卖意识形态也是生财之道。这些可能都是风口起源的气团。



参考文献:


Acemoglu, Daron, and Pascual Restrepo. The race between machine and man: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No. w2225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6.


Allen, Robert C. "Engels’ pause: Technical chang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equality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6.4 (2009): 418-435.


Autor, David H., and David Dorn. "How technology wrecks the middle class." The New York Times 24 (2013).


Boustan, Leah Platt, Carola Frydman, and Robert A. Margo, eds. Human capital in history: The American reco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Autor, David H.,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9.3 (2015): 3-30.


Goos, Maarten, Alan Manning, and Anna Salomons. "Job polarization in Europ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9.2 (2009): 58-63.


Goos, Maarten, Alan Manning, and Anna Salomons. "Explaining job polarization: Routine-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ffshoring."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4.8 (2014): 2509-2526.


Gregory, Terry, Anna Salomons, and Ulrich Zierahn. "Racing with or against the machine? Evidence from Europe." 2016. R&R a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S. 对此话题,Daron Acemoglu 2016年9月讲座 The Impact of IT on the Labor Market 很有参考意义。


user avatar   stark-einste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答题主,所谓的享乐时代是不可能有的。现代普通人的物质水平完爆以前的皇家贵族,你享乐了吗?很大程度上,人的幸福感是通过对比产生的,和别人对比,和过去的自己对比。如果你现在年入三十万,在大陆来说算可以了,但和你中学同班了六年的那帮同学最少都四十万起,你照样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社会天梯上的排名是基本不会变的,而且每一个时代总会有大量新的稀缺的东西,你得不到稀缺品,因为稀缺品的分配主要看排名,你就不开心了,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我大概在前年就开始经常思考“大众失业”这个问题了,最早的时候看过了一本书叫《Race against the machine》。每有空闲我就不禁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做算法的,我是推动这个疯狂的世界前进的一分子,或者叫共犯,我希望能想明白我们在做的这些事情。看过很多人写的书和文章,比如KK最近的新书《必然》,我只看到他们的态度是乐观的,大体就是“过去也有过很多次大变革还是适应过来了”“人们会在新的生产力水平上发现新的工作的”,道理虽然是这样,但是现在的情况跟过去大不一样啊。没有哪位大师在提出大的解决方案,也许是因为世界还没有足够疯狂,悲剧还没有足够触目惊心。

如果是时间跨度更大一些,也许大家还能更容易适应一点,就像过去工业革命革掉工匠们的命,那是一个钝刀割肉的过程,割着割着这一代人也就老死了。但我们的时代,变化的速度太快了,我们一生必然会经历好多次革命,也许每十年就一轮。零零后应该是比较能够适应这个世界的,因为他们出生的年代就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但是更多的人呢,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是做好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改变工作内容的心理准备的?即使是日新月异的IT行业,绝大多数人都在忧虑着那几个经典的问题“我三十岁了还能做**吗”“三十五岁还能写代码吗”“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这句马化腾说他们产品经理的)。是的,我们都还没有适应这个进入快车道的时代。

机器眼下正在取代的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身强体壮的劳动者,比如说美国开货车的彪壮司机们正在面临自动驾驶的威胁。就算你有强大的工会让老板们不准炒员工,要照常发工资,事情并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福特,我不炒你们可以,你们每天就来一个屋里坐着发呆吧,不准上网不准开窗看风景,你拿我钱,我恶心你。我还要把工厂搬到别的州别的国家去,那里是新的环境,更低的税收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友善的工会,机器人爱用多少用多少,效益怎么高怎么来,没有那么多历史的负担。

世界不可逆转地在向高人均产出发展。whatsapp五十几号人做到190亿刀,特斯拉十万级的产能工厂里也没几个人,spaceX一年几十亿刀的订单也就一千来人。中国也在往这个方向走的,IT行业自不用说是高人均的,制造业也在逐渐增加使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使得个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美国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1%,却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有了专业的搜索引擎来查案宗,一个律师就能顶过去两百人;有了云技术,whatsapp估值几十亿刀时候也只需要两个半后端。全球产值当然是在飞速前进,失业也在困扰着各个大国,失业早已是各大国们的政治主题。美国竞选最振奋人心的口号绝对是“抵制中国,把工作抢回来”,相信工业回流美国就能解决失业问题的人不要太天真,能回流的都是不用低端劳动力的,增加不了多少个就业岗位。

我经常思考一个方案,就是只有少数人工作,养着大多数人。这不就是极左社会嘛,如果左是可行的,欧洲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困局。社会是一个人类协作的组织是一个价值交换的组织网络。如果我不工作了,我不产出价值,我没有可交换的东西了,你为什么还要和我共存于同一个组织网络中呢?那么,不是政治玩家不是金融高帅富不是科技搬砖工不是教授医生律师,又不会卖烧饼卖包子的普通人,拿什么来跟别人交换呢?不远某天,能源像空气一样不稀缺,材料科技像变魔术一样点石成金,粮食亩产一万八,长相和能力平庸的你而且还五六十岁了,将以一个什么姿态存活于这个世界上呢?那都太远了,想像不了,也许人们在那时候找到了新的协作框架(生产关系)了。 短期而言,机器是不会一下子取代大多数人的。有一些机械的、长时间集中精神的、固定套路的工作,比如产线工、司机、配药师的,机器比人还擅长,你就别做了。这些是一不留神就取代掉了你的。很多工作需要人搭配机器做才最高效,这些工作是主流的新工作。不过在你和机器协作的过程中,机器一定会不断学习优化的,在单一专业的工作内容中,机器逐渐又会把人赶出去的。业务沟通事务还是人跟人的,人跟人之间做比较好的事还是人比较擅长。审美是模糊的、社会性的,这个还是人比较擅长。

单从个人物质增长看,科技的发展是极好的,那些易于复制的产品都容易进入你的购买力范围中。从这个角度看,那些随大流的人其实都问题不大的,比如我们码农,安心地码字搬砖,来什么技术就学学,来什么业务就做做,工资随社会产值自然成长,社会天梯排名基本不变,生活其实还是不断在改善的。比如能源便宜了材料便宜了制造便宜了,物流人流也就便宜了,你想环游世界也都不贵了,不稀缺了嘛。糊里糊涂就一辈子了。

但是呢,你又不服输,当年成绩比你差的同学开公司市值几个亿。那你也拼嘛,拿你安定的生活来赌,拼两把没中你就快四十了,最坏的结果是钱没捞到人又老了。选择哪种,就看自己的风险偏好了,愿赌服输最好。

对于尚未出道的年轻人,我建议是好好学习,知识是未来最大的红利。你没二代的命,但有知识又能动手干活,生活就不会太亏待你。而且要有持续学习持续自我更新的态度,因为这个时代里,所有人都永远是菜鸟,保持更新进步会让你偶尔比别人飞得快一点,因为没有人永远都能抓到对的节奏。

----------------------------- 材料科学、聚变能源这些在二十年内有可能不会出现大进展,但是机器智能的发展却一定是非常迅速的,导致很多人失业是就在眼前的事。我有个同学移民去美国之后读了药剂师,这种职业是要读好多年有相当高的职业门槛(应该是行业协会之类的人为制造的门槛),还没毕业的时候,这个岗位已经有大量机器在替代她们了,现在在阻碍机器进入的主要力量是工会和行会这些力量了,但这撑不了多久的。我举的这个例子算是那种有不小文化要求的岗位了,而那些制造业之类的,你看看珠三角的工厂看看富士康就知道了,机器人大批大批地进驻。用富士康的一个产线管理人员的原话说,“一开始我们也是不接受机器人的。后来发现机器人很好,不用睡觉,又听话,不像那些工人那么难管,太省心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是用三年就可以回本的,又不会跳楼,简直不要太爽。当然很多小工厂是还没有动力去换机器的,毕竟前期投入会比较大,而且小工厂的业务随时变,目前的机器人还只是适合那些大批量的业务。很不幸又有幸的是,那种能快速学习做新业务不需要重新编程,只需要一个师傅手把手教它做几遍就能学会的机器人也已经有了,只是目前还比不上原来那些机器人的力量和精度,但这只是短暂的时间而已。 看到没有,大批大批的人马上就要失业了,到时候怎么解决就业怎么维稳就会变得越来越严峻了。不只是中国这样的,全世界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 zhuanlan.zhihu.com/p/26

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新工种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user avatar   di-diao-wu-yu-fei-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user avatar   xi-men-zi-zhong-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大约在90年代,他出了书,不过出书是不赚钱的,而且是花钱的,自己出的书买下5000册,然后送人。

有段时间,我家听到有出版社跑来说帮咱出书,跟卖保险一样,都当成骗子。

从在知乎上小有点名气后,我也收到了10多家出版社邀约出书。

我肯定不比我外公更出色,但是感谢知乎,我得到了更便利的环境,有机会通过分享观点,把自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人,打造成一个有些许名气的知友。


对等的地位

我为什么不去投稿?

因为地位是不对等的。

出版社是高高在上的评判机构,而我只是数百人,甚至数千投稿者中的一个。

出版社为什么要选我?

即使如今,我小有名气之后,和出版社在一起聊的时候,我都会发现,有些出版社,虽然认可我有近40万关注者,能写出万赞回答,但是我的思维方式他并不理解,甚至并不认可。

比如,我写过:

这些诸如“光努力没意义”,“要保持跳槽心态”,“有实力也不能涨薪”的非主流观点,很多报社的编辑是不认的。

如果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投稿者,编辑看到这种文章或许会说:

这人是傻X愤青吗?

然后把我的稿子扔到垃圾桶里。

事实上别说我这种文笔根本不入流的写字人,就算是沈从文这样的大家,在上世纪20年代北漂的时候,投稿也是屡屡被拒,甚至到没钱吃饭的地步。

沈从文的翻身,是从认识郁达夫和徐志摩开始的。

但通过知乎这样的平台,我接触到了多家出版社,认识了很出色的志同道合的出版人(求这位出版人不要气我拖稿)。

即使是那些并不算理解我观点的出版公司,也愿意坐下来了解一下我和我的文章,原因无他,就是知乎上近40万关注者,让我有了和出版社平等对话的地位。

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是行业里顶尖的水平,比如北京三甲医院某科室主任医师,那大概率全国和你同等水平的也就不到10个人,你手里有硬技能,是不怕别人发现不了你的。

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普通的供稿文青,你如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至少知乎给了这样一个平台。

对于我来说,知乎就是我的「郁达夫」

选择权

有一个答主提到过,供稿给别人,多是要受制于人的。

觉得你写得不够细致,或者是没有突出他们想要的内容,或者是不符合他们刊物的风格,都不得不改。

别说一个投稿人,就算是广告公司的文案专家,还不是“甲方虐我千百遍,我待甲方如初恋”。

在这种时候,我们只是刊物、客户或者出版社的生产线上的一个棋子,为人所驱使,就算是挣钱,也多半得跪着。

而有了平台则不同。

在知乎写作,给自己写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出版社或者杂志看得上,那自然看对眼,一拍即合。看不上,至少我们也不用低声下气去求。

有这么一个写作平台,其实撮合了意气相投的写作者,也撮合了企业和知友。

我给IBM写过人工智能对于职场领域的影响的稿件。

写得很开心,IBM从头到尾都不干涉,只是提供了案例给我,而我恰恰很需要有价值的案例完善我的文章。

相比乙方文案们,我幸运多了。

前不久,有幸去 @西门子中国 分享我自己在知乎的写作历程,和西门子同仁聊起来,大家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是外企背景,B2B业务背景出身吧。如果是B2C业务的杜蕾斯,真不一定喜欢我的风格。

我这样写字的人,多少有点酸气,跪着赚钱,心里别扭。

个人品牌

我是写职场的,所以在职场这个领域多啰嗦两句。

未来的企业会更扁平,更平台化。人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这对我们职场人是好事,但是需知,最好的资源,不见得能够找到最有能力的人,但很可能找到很善于打造个人品牌的人。

能力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需要通过平台,告诉别人,想别人展现你的能力。

  • 如果你是有才华的舞者,你可以用抖音快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视频效果直接有冲击力(我一直关注快手的工地小哥霹雳舞凯凯);
  • 如果你写网文,那起点中文网这样的平台,聚集了众多愿意看网文的目标受众;
  • 如果你是段子手,微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 如果你声音甜美,或许可以考虑在喜马拉雅上给孩子们讲一讲睡前故事;
  • 如果你善于摄影,Ins和Pinterest是你可以考虑的方向。

而对于职场白领来说,知乎是最大的个人品牌宣传阵地,没有之一。

  1. 你的受众,也多半是同领域的专家;
  2. 你的能力,无论是销售、财务、人力资源,都比较抽象,需要用文字观点来展现;
  3. 你的观点不可能100-200字收工,你需要受众有阅读长文字的习惯。

而我从知乎一位同仁那里了解到的数据是:

知乎的人均访问时长超过1小时。

须知,相比直播、视频、音频以及图像来说,文字是最抽象,对读者理解能力要求最高的平台。

而知乎的用户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一打开就花上一个小时。

一个礼拜前参加一场B2B营销峰会,作为主讲人分享了我发展知乎个人IP的故事。

在场有化工行业领先的外企白领,有数字化行业的经理人,还有软件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对知乎充满了兴趣,感觉这里是一个能够逐渐打造个人品牌的地方。

我相信这是职场的趋势。

出版社和雇主,本质上是一样的。

想要拥有平起平坐的对话权,我们就需要打造出靠谱的个人品牌。

更不要说,知乎(互联网)的影响力远在出版社(传统媒体)之上,我的文字在知乎就有超过4000万阅读量,我自己也很庆幸,放在10年前,我根本没有这种机会。

从过往来说,我每个回答阅读量大约在5万左右。

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三五万小伙伴们,现在立即开始,找准一个领域,开始在知乎为自己的个人品牌码字吧。

我们一起加油。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推荐更多千赞回答:

简历加薪跳槽面试性骚扰离职

职场女性 | 企业文化职业规划 | 职场潜规则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深度学习之父Hinton发布的Capsule论文? 
  苹果6p相册所有照片突然变成双份了? 
  消息称华为有望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将弥补国内技术空白,对此你有何期待? 
  神舟笔记本靠谱不? 
  云米在米粉节发布一系列黑科技新品,值得米粉们期待吗? 
  互联网大裁员,如何看待去年劝应届生进互联网的人? 
  你觉得是去大公司打杂好,还是去小公司磨炼好? 
  有哪些看了让你醍醐灌顶的书籍、论文、期刊,使你对如何做数据挖掘、特征工程、统计挖掘有了眉目? 
  视觉Transformer如何优雅地避开位置编码? 
  三本本科生能搞人工智能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羊肉有羊膻味?甘肃宁夏那边的就没有?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晋朝?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