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频繁跳槽会不会上瘾?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da-l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上瘾。

比如建议你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这就像你年轻时觉得吸烟很酷,想试试但又怕上瘾。所以当你去向老烟民咨询意见时,他激动的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给你点上,拍着你的肩膀一边咳嗽着,一边劝你道:“没事,你别真吸进去就不会上瘾了。”

再比如建议你去不断试着找寻真爱的。这就像你大学隔壁宿舍的屌丝同学,当你刚跟女朋友吵过架,喝了瓶啤酒开始抱怨自己的女朋友时,他关上自己的10G硬盘,洗了洗手后,跑过来热心的与你分享他至今单身的丰富恋爱经验。

所以说,怎么可能会上瘾呢?如果我不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

我想很多工作多年的朋友,特别是我的投行同行们,心里应该都清楚:频繁跳槽这个词,是多么现实而又糟心的一个词儿,特别是在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而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应该是我们最不需要遇到,或者说遇到了,又最需要去摆脱的一个境地。但在现实中,往往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或者说无能无力

但现实是,一旦走上了频繁跳槽这条路,很多人是很难停下来的。有过跳槽经历的人,应该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在新公司还没呆多久,尚处于磨合期的时候,会发现各种不舒服的事接踵而来。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后悔自己的跳槽选择。如果你能挺过这段磨合期,那后面可能会逐渐的适应新环境。一旦你熬不过去这段磨合期,那可能就会重新再去选择公司或者行业,对于这种不满意就跳的情况,会让你大概率的走上频繁跳槽之路。而这种在职场的坏习惯,会让你们每一次遇到不合适、不舒服的时候,都优先的从公司、团队、或者领导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说先去看看自己,有没有努力做到位,也不会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改进一下,去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有些朋友如果一直想不通这一点,恐怕是很难跳出频繁跳槽这个循环怪圈的,甚至会觉得自己非常酷,穷酷穷酷的。

因此,对于那些不以为然的朋友,我要好好给大家说一说,如果走上了频繁跳槽的道路,会对你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就以我所处的投行为例吧。

首先,给你们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在这条路上,你们会逐渐的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积累了

这个积累一方面是指收入,因为在投行行业里,收入的大头是项目奖金,但大部分的券商,都是把项目奖金放在年终进行发放的。而且如今的年终奖,很多券商对员工都不是一次性发完的,发放的时间被拖的越来越久,甚至有的券商会拖到第二年的七八月份才发。一是因为监管有要求,必须递延发放;二是因为很多券商对员工比较抠,或者是为了公司的财报更好看。所以频繁的跳槽,别说你是做周期很长的IPO 项目了,就是做时间稍短点的债权业务,每次一跳槽你必定会损失些过去的收入。

另一方面,这个积累指的是,对自身业绩和能力的积累。因为大多数跳槽,本来就是一件很糟心的事,别说频繁去跳了,哪怕只是简单的跳一次,光前后交接工作,磨合新公司的环境,差不多都要耗费两三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这就非常影响自己的业绩和专业上的积累。

其次,频繁跳槽对自己的人脉关系,也会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最缺少的就是信任。特别是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信任,不仅很难建立起来,而且即便是能建立起来,也会很容易的,再次转变为生疏或者陌生。而我们现在无论是平时所交往的朋友,还是经常会联系的客户,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工作之后,才开始逐渐熟悉起来的。所以我们跟这些人,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其实是比较脆弱的,只不过联系的频繁一些,会让你产生自己人脉维护不错的错觉。但如果我们开始频繁的跳槽,势必会给别人造成一种自己对待职业很不成熟的感觉,比如有些客户可能就会觉得你对待本职工作,实在是有点太随意了。那么,我们从他们那里所获取的信任感,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很容易土崩瓦解。

当然,“不以为然”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确实有些朋友是被迫走上了这条路,也就是所谓的“无能为力”。

同样以我所处的投行为例,来为大家解释下无能为力的点在哪里。确实,我们行业里,有不少的从业人员,一两年就跳一家公司,甚至一年里跳好几家公司的都大有人在,有的连工作内容都换了一个细分领域。所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记得好像是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员工跳槽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心,受委屈了,一个是钱,没给到位。

没错,这恰恰也是这些从业人员跳槽的主要原因。大家不要觉得说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券商,在满天飞的宣传稿里,把自己写出一副到处指点江山、雪中送碳的嘴脸,素质就会比其他行业高了。恰恰相反,券商这个行业,就是因为见到大钱的机会太多了,而有些券商但凡在涉及到钱的时候,无论打扮的再光鲜,也始终掩盖不住,骨子里的那股贪婪劲儿。因此,这个外人看着貌似很高端的行业里,实际上有不少的券商,不是爱伤员工的心,就是爱抠手下的钱,甚至有的两件事还一起做。这就导致确实在很多情况下,投行从业人员对频繁跳槽其实是无能无力的,只能期望在跳槽前,能做好分辨工作。

但你们要理解的是,“无能为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掩盖“频繁跳槽”是一个职场坏习惯的现实,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说完了。




  

相关话题

  27 岁省直机关实职副科,想跳槽去蚂蚁金服 P7,冲吗? 
  出轨真的会上瘾吗? 
  以吃苦耐劳为基础,工作中能让领导赞赏的特质有什么? 
  年轻人裸辞后过得怎样? 
  青椒深感所在高校环境不舒服,该跳槽吗? 
  以吃苦耐劳为基础,工作中能让领导赞赏的特质有什么? 
  瘾,和“习惯“是一样的吗? 
  很多人说四大跳槽出路越来越不好了,是什么原因? 
  融创海南投资岗和厦门万科工程岗offer 选哪一个比较好啊? 
  很多人说四大跳槽出路越来越不好了,是什么原因?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哪个判例,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下一个讨论
职业格斗选手的身体素质训练是什么样的?与力量举和健身相比在训练内容、强度、频率、时长的区别在哪?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