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为什么毕业后不做律师而选择做企业法务?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说奈雪的茶上市之后,它的法务总监(兼联席CFO和董秘)获得超过1200万元的期权。文章说,虽然这位同行的教育背景在律师圈不算出众(深圳大学+港中文),但他的职业选择让他在收入上弯道超车,超越了很多律师。

我对这篇文章的不少观点都不太赞同,特别是以教育背景去评论工作近十年的资深人士,以及用现在的内卷现状去推论过去的市场环境,都显得有些不太客观。别的不说,放在十年前乃至五年前,在创业公司的职业市场,这位同行的学历绝对算优秀的。

以及,有一位专门做高管薪酬福利(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的同行告诉我,这篇文章计算期权价值的方式也错了,应该用Black Scholes Value。我开始还以为这是某种黑洞,后来才知道Black和Scholes是两个人名。

不论如何,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事实却很有思考意义。即:如果以收入论,律所已经不是法学院毕业生的最优选择了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大家的认知普遍是律师工资高、晋升快、但工作辛苦;法务工资低、晋升慢、但有生活平衡。

到了现在,这个认知显然已经不能反映客观现实。律师当然一样忙,但是法务不见得就轻松,熬夜加班的更是大有人在。以收入来讲,工作几年后,大厂法务的工资很多时候比律所还高,甚至有律师转行做法务,收入能翻倍的。

更别提还有一开始那篇文章说的,因为在正确的时间点加入了正确的公司,而一下子收入剧增的例子。这在律所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对应届生来说,当然需要开阔求职的眼界,不应该仅盯着那几家律所。而对律所来说,他们如何吸引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成为艰难的挑战。

律所提高起薪当然是必要的。直到现在,大律所的初级律师的收入比起大公司初级法务仍然有优势。但除此之外,如何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律师甘心继续为律所贡献呢?

没日没夜搬砖干活的律师之间,都以“上岸”为最佳归宿,绝对不是律所发展之福。那么律所要靠什么来留住这些律所的中坚力量呢?薪酬待遇、升职前景、使命愿景、还是价值观?

如果单论收入,拿工资的律所绝无可能和拿期权的公司相比。那么有没有可能开发出律所的股权激励机制?当然,这还需要处理现行律师和律所管理的若干禁止性规定。

以及,很多律所都把有机会成为合伙人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那么律所合伙人到底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赚多少钱?对于律师来说还是否有过去那样的吸引力?

除了钱之外,律所能否孕育出独立于大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让有目标的年轻人可以放弃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

这整套体系的设计,可能是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user avatar   sean-zha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更新一下。首先感谢各位的点赞、喜爱。

咱们法律人,无非就是律师、法务、公务员来回切换,都是在一个生态圈中流动,因此,其实无论你选择什么行业起步,其实都是在这个圈里,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之分。

律师除了提供专业支持,还要有一定经营头脑,刚毕业就从事律师行业,承担的挑战和压力要比法务和公务员都要大,而且律师是一个非常追求效率的行业,没有时间等着你慢慢成长,这就导致很多加班。但不可否认,高强度的加班会让你迅速成长,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流,我也看到好多年轻律师的专业水平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无论你选择什么,只要我们每天都在研究法律、都在精进自己的法律思维,更新法律知识,即使你选择作为一名UP主,生活也不会差,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人才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不是一毕业就优秀吧,都是不断的积累啊。

那么刚毕业的人怎么选?我想其实简单点,经济社会看钱就得了。


做了企业法务已经快十年了,之前在一家央企,后来是互联网投资,现在是私募基金投资,一路走来,总会感到迷茫,要不要去做律师。现在想想,毕业之后不去做律师真的挺好。

企业法务并不是就要断送你的法律之路,只要继续学习,你的专业不会差,我见过很多律师,水平也真是参差不齐。如果你觉得企业法务很无聊,你可以增强学习,各种学习,干好工作,用大管家的思路去审视对待公司的经营风险,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并争取在企业里也有个一官半职,北上广深的法总,一年100万的遍地都是。或许你会说,他们更喜欢找律师,其实不然。只要这个企业不需要天天打官司,不一定非要找个律师。他们更看重你干过什么,当时从建筑企业出来,基本上承包商都是抢着要,但我还是拒绝了,选择了投资。

有了这份稳定的收入,把人生该做的事做一下,买房、结婚、生子等等。那是不是我们就这么一辈子安逸下去,当然不是。我身边有几位在央企、法院工作多年之后去律所当了合伙人或者自己直接开律所,这种人生轨迹是不是更好呢。只要够专业,律师、法务随时切换,谁给钱多跟谁干。

毕业之后,我们都是心智、情商尚未开发的愣头青,就书本那点东西,去律所只是干活,你永远无法获得案源。但你在企业工作,让你了解企业的想法,企业的运营、积累同事人脉,都会是你未来的潜在客户。当你觉得自己人脉比较不错的时候,想去挑战一下,直接去开律所不挺好。这是我的理解,可能律师助理长进确实会很快,但钱和工作量不匹配就是侮辱,这个机制应该被扭转。


user avatar   richardsi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毕业之前对自己有个评估,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律师,包括社交能力、抗压能力、野心等多个维度。因此当时毕业季求职的时候根本没考虑律所,投的所有的简历都是公司,也拿了不少公司的offer,后来去的那家公司总的来说当时也比较满意。

后来在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太闲了,因此萌生了去律所挑战下的想法,今年一月连年终奖都没要,奋不顾身的辞职去了律所。

现在看来,我对这个决定非常后悔,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吧:

1、之前对自己的评估是对的,自己的性格的确不适合做律师,抗压能力一般,而且性格过于敏感(北方话叫心事重),因此,手里的案子真的搞得我精神压力非常大,特别焦虑。另外,刚好我们老板是那种会把你推出去当律师用的那种,一方面这的确是加速成长,但另一方面,客户的刁难与质疑,面对复杂工作的无助与恐慌,对我这种敏感性格来说,心理压力与焦虑感真的成倍增加。

2、转律师后,收入缩水了接近四分之三,在前两个月,凭借着刚入职的鸡血与激情觉得没什么,但是三四个月以后,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想到稍后收入的落差,真的是越发后悔当初的决定。

3、我本身是那种内向而又抗拒社交的性格,在社交中比较被动(你不主动找我说话我就不会找你那种),这种性格对做律师简直是致命的,这个问题从我刚上大学一直到我研究生毕业我都想去改正,但是根本改不了。这种性格背景,以后律师路途是否光明就很明显了。

4、我属于那种比较贪玩的,热爱旅行,护照页用了一半多那种。现在的日子,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是高度融合的,老板经常晚上十一二点给你发东西,问你工作进度,周末也是如此,这在律师行业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我就很难接受。

总的而言,这七个多月的生活也让我认清了自己,其实做一件事没有对不对,只有适合不适合,律所生活终归还是有收获的,让我更快的成长,但我的计划可能还是等拿到证之后转回in-house,天天生活在高度紧张与焦虑中真的不好受,自己本身也不是有很大野心的人,还是希望生活能过的相对快乐一点。


user avatar   ceng-ni-ma-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毕业,就在律所如鱼得水的应届生,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卷王,一类是孩子继承了长辈的关系,去不去律所,都是VIP中P。

剩下的,难免被压榨、白嫖、PUA、6:30、黑白颠倒、满脸爆痘、借酒消愁,君不见国贸楼下鲜啤吧、朗园穿的一丝不苟,脸上毫无血色猛灌酒的一票律师压力有多大......

企业法务,相对而言,有尊严亿点点。

首先,大厂法务的pkg对于应届生而言,稳定且有竞争力,薪酬体系明确,标准相对确定,房补交通补助,办公电脑都还不错,甚至有一些雇主还在卷谁家零食、食堂好吃;反观律所,薪酬看老板脸色,为了防止律师跳槽大多数工资都作为年终奖在年底发放(20-30个月+的年终奖hhhh,每年跳槽窗口期就一次),多少大par应用劳动法技能都是磨刀霍霍向自己人,福利待遇卡着社保底线,办公电脑是博物馆级别的,零食?Excuse me?

其次,每个企业都需要法务,所以招的人比较多,HC笑口常开;律所HC能持久开的,似乎并不多?

第三,法务代表的是公司,公司影响力越大,法务在外面和客户沟通起来越轻松,和监管沟通起来配合度越高,aka万事可商量;相反,律师在工作中就是标准的三面人,A面讨好老板,B面讨好客户,C面讨好监管.....

第四,就我认识的一位二线厂的GC,早8工作到晚10,偶尔和海外团队沟通要刷夜,第二天可以找机会午睡小憩,朋友圈不用发企宣,偶尔发发孩子,偶尔发发打游戏,偶尔发发狗子。他白天划水发狗子的时候,因为是海外有时差,我还在国内深夜加班,羡慕的甚至想在他评论区里汪汪。




  

相关话题

  高中文科生,很向往律师职业,现实中的律师生活也是这样吗? 
  法官助理辞职做律师有禁业禁止吗? 
  在律所做销售/案源拓展对以后做律师有帮助吗? 
  盈科真的很烂吗? 
  对方充错话费,我是否需要归还? 
  如何评价盈科律师事务所张晴律师的相关言论和表现? 
  在中国法律体系下也会出现流氓律师吗? 
  朋友明年执业满三年了,打算过完年出来独立,一直纠结要去哪个律所,希望大家能帮忙提提建议 ? 
  中国近年来有哪些法律制度创新? 
  你认为律师应该更注重胜诉率还是更考虑良心? 

前一个讨论
当年央视为什么引进EVA,又下大力度和谐内容?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吴晓波的《腾讯传》这部书?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