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正式发布,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sp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0 年前的 1919 年爱丁顿远征西非观测日全食验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质量确实可以令时空弯曲

52 年前的 1967惠勒第一次提出黑洞一词用以指称一种只在理论上存在的极端致密令时空无限弯曲的天体

2019 年 4 月 10 日我们终于亲眼目睹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横跨地球直径的 8 台望远镜强强联手组成史诗般的视界面望远镜奉上了人类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视界面望远镜拍到的 M87 星系中心黑洞照片

一个世纪的求索我们终于等到了今天

轻舟既过万重山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现在请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张必将载入史册的珍贵影像经历了怎样漫长的百年酝酿

目录
爱因斯坦叕对了
黑洞真的存在吗
给黑洞画张素描
给黑洞拍张照片
意中意外视界面

爱因斯坦叕对了

1915 年爱因斯坦用他天才的物理直觉提出广义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认知

我们可以借惠勒之言概括广义相对论的精髓时空决定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

宇宙万物原本被认为只是广袤时空舞台上的演员在广相的世界里却成为舞台本身的建构师

广义相对论给出很多重要的预言其中很多在刚问世时都显得过分光怪陆离让人不敢相信

然而 100 年来这些预言逐一获得实验和观测的证实让爱氏取得物理学史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广义相对论预言大质量天体会让周围的时空发生显著弯曲背景星光行经此处会随着时空的弯曲而被偏折

1919 年英国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和同事分别率领一支远征队赶赴巴西和西非利用日全食的宝贵时机测量太阳附近恒星的位置——对比星图他们发现这些恒星的位置似乎稍微远离了日面而且远离的幅度符合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Memoir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XII, Appendix Plate 1

这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第一个专门为验证广相预言而实施的重要观测结果一出立刻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

当天体质量更大弯曲星光的效应更明显中间的大质量天体就仿佛一个汇聚光线的凸透镜让背景光源呈现扭曲放大的多个虚像广义相对论预言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而引力透镜成像在宇宙中已经被广泛发现

形形色色的强引力透镜效应现象爱因斯坦环哈勃望远镜拍摄

1974 年美国天文学家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位于美国波多黎各的 305 米阿雷西博望远镜发现了一颗位于双星中的毫秒脉冲星

广义相对论预言两个天体相互绕转时会由于搅动时空发出引力波而损失轨道能量让两颗星之间的距离趋于衰减

两位天文学家发现这颗脉冲星的脉冲到达时间系统性地逐步偏移而这种偏移刚好符合广义相对论预言中双体系统因发出引力波而产生轨道衰减的情况

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次严格检验

赫尔斯泰勒二人凭借这一发现获得了 199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5 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更是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事件产生的引力波

促成这一发现的几位物理学家几乎立即斩获了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不用说我们每个人手中应用着卫星定位系统的电子设备全都受益于广义相对论如果不对地球引力及卫星运动的相对论效应进行改正卫星定位系统将完全无法给出正确位置

祝贺你已经多次成功参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检验

对广相检验历史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参考文末给出的 Tests of General Relativity: A Review 这篇文章

黑洞真的存在吗

1916 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仅仅一年之后

一个名叫卡尔·史瓦西的德国天文学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战地医院卧病时写下一篇探索广义相对论的论文

他给出广义相对论中描述时空性质的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第一个精确解根据这个解对于任何物体都有一个与其质量相对应的半径如果将其全部质量压缩到这个半径内这些物质就将无止尽的向中心掉落形成一个时空极端弯曲的奇点

这个半径后来被称作史瓦西半径任何物质包括光都无法从史瓦西半径内逃出

如果这个极端不可思议的预言也能得到证明无疑将会是广义相对论的又一座丰碑

但一开始天文学家不相信自然界可以产生那么致密的天体

1931 年印度裔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指出小恒星演化的遗骸靠电子简并压维持存在的致密天体白矮星一旦质量超过 1.4 倍太阳质量就无法继续依靠电子简并压而维持存在势必继续坍缩为中子星

1939 年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等人又指出当中子星的质量超过某一极限根据 LIGO 引力波观测的结果这个极限目前被认为是 2.17 倍太阳质量就连中子简并压也无法维持中子星的存在超重的中子星也必然继续坍缩下去——而且似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再阻挡这种坍缩

看来宇宙似乎有办法把物质压进史瓦西半径以内

奇点这个让物理学失效的地方却让一些理论物理学家寝食难安惠勒一度质疑形成奇点之后原先的物质为何可以变成一个无物质的几何点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物理学界逐渐廓清疑虑建立了对这种极端天体各项性质的共识它也于 1967 年被惠勒正式命名为黑洞但来自一些非主流科学家的异议也始终存在他们不断试图用黑洞之外的理论描述致密天体的结局

随着一系列简介天文观测证据的出现黑洞学说的事实基础逐渐坚实起来

1972 年美国天文学家使用探空火箭搭载的 X 射线探测器发现了位于天鹅座的一个强 X 射线源天鹅座 X-1

发现天鹅座 X-1 时使用的空蜂Aerobee火箭结构示意图


黑洞成为解释宇宙中强 X 射线源形成机制的一把钥匙

如果黑洞这样的致密天体位于一对密近双星中它将掠食伴星的物质来自伴星的物质在掉进黑洞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旋进下落的吸积盘由于物质在吸积盘的不同半径处公转速度不同相邻物质团块之间会产生剧烈摩擦使吸积盘达到极高的温度从而释放出强烈的 X 射线

正在蚕食伴星的黑洞吸积盘

由于磁场的作用一部分吸积盘上的物质会被从垂直于吸积盘的方向上向两侧喷出

黑洞的极端致密让吸积盘物质掉落进黑洞之前有机会把自身引力势能的很大比例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核聚变的质能利用率只有 1% 左右而黑洞吸积盘释放出的引力势能折合成质量则相当于掉落物质总质量的 30% 多这既是吸积盘上极高温度的成因也让吸积盘喷流得以加速到接近光速

因此除了 X 射线双星很多迸发出近光速喷流的星系中心也被认为寄居有超大质量黑洞

例如室女座星系团中心的大质量椭圆星系 M87

在这张图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侧的喷流是因为以接近光速喷出的喷流具有强烈的相对论性多普勒集束效应——朝向我们而来的物质显得明显更亮背离我们而去的物质显得极为暗淡

再比如有人连续跟踪银河系中心恒星运动十多年从其轨道计算出中心天体拥有巨大的质量并且限制在非常小的尺度内结论同样指向超大质量黑洞以下是使用真实测量数据制作并包含未来十几年预测的模拟动画

但上面这些归根结底只是间接证据

LIGO 发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可以视为黑洞确实存在的一个准直接证据——但毕竟我们只是到了黑洞并合的时空涟漪——不亲眼总还是不太踏实

由于黑洞吸积盘能够释放出强大的辐射星系中央大质量黑洞的存在与否还对星系演化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可以说当代天文学对星系演化的理解严重依赖于确实存在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这个假设

如果最终居然证实没有黑洞的话现在的天文教科书就要全部重写了


user avatar   e-tia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7感谢 @白眼图图 指出链接有问题,现在已经更新了,中国的是在新华网。

是这个吗

补充一点,

黑洞的照片在我看来和这个图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当然这是以光为成像来源)

如果以其他为来源,如辐射等,则拍下来有可能和微波背景辐射有所相同。

我又来补充了

【明晚即将公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全球六地(上海、台北、布鲁塞尔、华盛顿、东京、圣地亚哥)同步直播!1直播平台新华网,可直接打开,无需翻墙。2~5直播平台YouTube,6直播平台niconico,需翻墙。圣地亚哥直播链接未知。

除台北外开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点(台北开始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8点半)。

1、上海(汉语):xinhuanet.com/politics/

2、台北(汉语):m.youtube.com/watch?

3、布鲁塞尔(英语)m.youtube.com/watch?

4、华盛顿(英语):m.youtube.com/c/Videosa

5、东京(日语):m.youtube.com/watch?

6、东京(日语)sp.live.nicovideo.jp/wa

欧洲南方天文台这两天在其Twitter接连发出了两条似乎是与发布会相关的信息,起初的推上只有一堆用标点符号隔开的黑色方块和一张似乎全黑的图,第二条给出了一点提示(图1和图2),真会吊胃口[em]e263[/em]看图2很像光谱图。后面应该还会有第三张和第四张,估计到最后一张,答案就揭晓了。热衷猜谜的各位不妨来猜猜看[em]e268[/em](提示:一个方块代表一个英语字母)

新补充内容来自与复制粘贴,但不清楚是谁写的,如果侵权,立删。

我回来补充了,本篇纯属帮助大家观看,大家欢乐一下,现在我正在看直播,之后我会分享一下我的感受。也希望有想法的小伙计跟我聊一会,来一个思想碰撞的火花。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计划早就有,数据太大,没办法网络传输,是一块块硬盘搬运才搞定的。

观测技术没问题,等大容量硬盘技术等挺久,看来一切技术进步都是所有层面齐头并进的结果。

想起一个段子航天飞机的宽度是千年前马屁股并排决定的。


2 南极那里,一年进两拨人,一次观测,一次把数据带走。想想挺浪漫的。


3 跟前两次新视野号冥王星,引力波类似,都引起了朋友圈广泛关注。我觉得是好事,最表浅的关注也胜过全然无视。


4 我之前有个小说创意,一直懒得写。

数十亿年之后,恒星逐渐衰老,宇宙间散落的文明全都在为黑洞殊死搏杀。

那是仅存的长期的能量来源。

两个神级文明在一个星系核心超大质量超大角动量的黑洞附近决战,谁赢了这场战争,谁就能在 视界边缘安放文明的堡垒,在无穷时间中苟延残喘。打来打去,两队创世大神都觉得很懊丧,争夺缓慢死亡意义何在呢?


5 给黑洞拍照并不是最紧迫是事情,更像是炫技或者验证一下这么干行不行。几个望远镜的档期排得比总统还满,有太多太多科学家所指的方向亟待观测。

验证科学家们的好奇,有时候也可比作人类文明耗费最巨大的桌游,大刘《朝闻道》里面已经很直白地讲了。

如何在最前沿科学和普罗大众的需求上找到均衡,好像随着互联网传媒的发达和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好像慢慢可以兼得了。

如果老百姓真的喜欢看烧红蜂窝煤,每个人少喝几杯奶茶,再捐些望远镜吧。拍个黑洞.gif也行。

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能让人心怀梦想的东西只剩下深空。

这货能不能早点,一定要成功啊。


user avatar   zhong-guo-ke-pu-bo-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张……

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Flyingspace

这次的直接成像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了黑洞的存在,同时也通过模拟观测数据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做出了验证。在视界面望远镜的工作过程和后来的数据分析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所观测到的黑洞阴影和相对论所预言的几乎完全一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叹爱因斯坦的伟大。

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黑洞阴影的尺寸限制中心黑洞的质量了。这次就对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做出了一个独立的测量。在此之前,精确测量黑洞质量的手段非常复杂。

受限于观测分辨率和灵敏度等因素,目前的黑洞细节分析还不完善。未来随着更多望远镜加入,我们期望看到黑洞周围更多更丰富的细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黑洞周围的气体运动、区分喷流的产生和集束机制,完善我们对于星系演化的认知与理解。

出品:科普中国


左文文(上海天文台):

如果要评选出2019年最有价值和最受期待的照片,那么非下面这张照片莫属。这是5500万光年外的大质量星系M87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黑洞阴影照片,也是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它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从强引力场的角度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这张照片于2017年4月拍摄,2年后才“冲洗”出来。2019年4月10日由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合作组织协调召开全球六地联合发布。

给黑洞拍照,有三个科学意义:

1. 对黑洞阴影的成像将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黑洞是具有强引力的,给黑洞拍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强引力场下验证广义相对论,看看观测结果是否与理论预言一致。

2. 有助于理解黑洞是如何“吃”东西的。黑洞的“暗影”区域非常靠近黑洞吞噬物质形成的吸积盘的极内部区域,这里的信息尤为关键,综合之前观测获得的吸积盘更外侧的信息,就能更好地重构这个物理过程。

3. 有助于理解黑洞喷流的产生和方向。某些朝向黑洞下落的物质在被吞噬之前,会由于磁场的作用,沿着黑洞的转动方向被喷出去。以前收集的信息多是更大尺度上的,科学家没法知道在靠近喷流产生的源头处发生了什么。如果现在对黑洞暗影的拍摄,就能助天文学家一臂之力。

黑洞照片应该是这样:圆形阴影+光环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后不久,便有科学家探讨了黑洞周围的光线弯曲现象。上世纪70年代,James Bardeen及Jean-Pierre Luminet等人计算出了黑洞的图像。上世纪90年代,Heino Falcke等天文学家们首次基于广义相对论下的光线追踪程序,模拟出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样子,引入了黑洞“阴影”的概念

理论预言,受黑洞强引力场的影响,黑洞吸积或喷流产生的辐射光被黑洞弯曲,使得天空平面(与视线方向垂直的面)被黑洞“视边界”(apparent boundary)的圆环一分为二:在视边界圆环以内的光子,只要在视界面以外,就能逃离黑洞,但受到很强的引力红移效应,亮度低;而视边界圆环以外的光子,能绕着黑洞绕转多圈,积累的亮度足够高。

从视觉上看,视边界内侧的亮度明显更弱,看起来就像一个圆形的阴影,外面包围着一个明亮的光环。故此也得名黑洞 “阴影”(black hole shadow)。这个阴影有多大呢?史瓦西黑洞的阴影直径是视界直径的5.2倍;如果黑洞转得快,阴影直径也有约4.6倍视界半径。如此看来,黑洞视边界的尺寸主要与黑洞质量有关系,而与黑洞的自转关系不大。

后来,更多科学家针对黑洞成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均预言黑洞阴影的存在。因此,对黑洞阴影的成像能够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

今天只是起点,未来将看到更多精彩

其实,人类关于黑洞的理论预言出现的时间不短,VLBI技术也并不是近十年才成熟。为什么现在才“拍”到第一张黑洞照片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利用VLBI技术构成一个等效口径足够大、灵敏度足够高的望远镜,需要在全球各地广泛地分布着足够多的这类望远镜。过去十年中,技术的突破、新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成并加入EHT项目、算法的创新等,终于让天文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关于黑洞和黑洞视界研究的全新窗口。

参与此次EHT观测的上海天文台专家一致表示,对M87*黑洞的顺利成像绝不是EHT的终点站。

一方面,对于M87*的观测结果分析还能更加深入,从而获得黑洞周围的磁场性质,对理解黑洞周围的物质吸积及喷流形成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大家翘首以待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照片也要出炉了。

EHT项目本身还将继续“升级”,还会有更多的观测台站加入EHT,灵敏度和数据质量都将提升,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看到M87*和Sgr A*的更高清照片,发现照片背后的黑洞奥秘。

总之,人类既然已经拍到第一张黑洞照片,那黑洞成像的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左文文(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出品:科学大院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成像了黑洞附近的高能电子分布。 这些高能电子是由黑洞附近的强引力场产生,电子产生的射电辐射被一个地球尺寸的大型射电天线阵,接受然后通过傅里叶光学重构形成二位图像。

意义嘛,这次是M87星系,距离我老家K48不远了。


user avatar   liu-yang-zhou-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老师,100年了,还是这么让人惊艳。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其实称之为黑洞的照骗更合适。首先黑洞是没有影像的(因为木有光),只能拍到黑洞周边的情况。其次,这次拍的肯定也不是可见光波段。说白了,不可能和之前的想象概念图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重大影响大概没有,如果发现和理论有重大出入现在应该已经爆新闻了,不会等到所谓的发布的那一天。

最大的意义可能是这个EHT项目的成功……显然这么大的望远镜不仅仅可以用来看人马座的黑洞……


user avatar   xin-fa-xian-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喜欢这一类文章,比他们之前那个看起来优雅无比的ThunderNet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篇幅短,没废话。简单的改动,明显的效果。一看就懂,都不需要实验就知道肯定会好用。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Anchor Free,节省了大量闹心的工时,也是趋势,Anchor Free YOLO,这三个词连起来就在发光。

三下两下就接近最优,节省了训练费用:

提供各个大小的预训练模型和各个推断框架的C++代码,又是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总之,这个文章,他不是给我们送知识的,是给我们送钱的,我强烈建议以后此类文章在文末附上支付二维码。否则用起来都不太好意思。


user avatar   lpp-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水可不可以压缩? 
  万有引力公式、库仑力公式中,「r → 0 时,F → ∞」违背了什么物理定义? 
  我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为什么乒乓球被平板压扁后,凹陷部位呈三角形或四边形? 
  宇宙有多空旷? 
  这自制的蘑菇云是怎样自制的呢? 
  物理学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用量纲分析/数量级分析/线度分析解决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巨人,大到可以把地球当弹珠玩,这个人可以对银河系造成多大的破坏? 
  在宇宙深处如何辨别方向? 
  未来不打算以凝聚态为研究方向,热统还需要看吗? 

前一个讨论
你经历过的最难修的电脑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短视频?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