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说:“十九世纪末,物理学大厦可能要建成了,但头顶还有两朵乌云。现在满脑袋都是乌云~~~”
这正是现在物理学的真实写照,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巨大机遇,另一方面却受制于理论和技术的瓶颈。
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还是蜗居地球、坐以待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未来物理学上划时代意义的突破了。限于自己知识水平,说几个自己略知一二的,等待大神评点。
一、材料基因组计划(Materials Genome Initiative, MGI)
要走向星辰大海,必须研发适应各种极端物理条件的材料。就是改造我们的生活,材料学也是与之息息相关,没见这几年MOFs如此火爆吗?(我打赌明年诺贝尔奖必有MOFs)
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材料基因组计划旨在改变从之前的碰运气的研究方式,而要进化到成体系、更有效率、更有成本优势的设计、制造和部署新材料。
这项计划最早由华人物理学家刘梓葵教授于2002年提出的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注册了一家名为“Materials Genome, Inc.”(材料基因组)的公司,并于2004年3月5日申请了商标保护。2011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基因组计划”在刘梓葵教授公司的同意下使用了“材料基因组”这个名称。
在此之后,美帝已经开始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了:
刘梓葵教授在2014年发表文章《材料基因组透视》,分别以英文和中文发表。
2016年5月,由Sorelle a . Friedler、Joshua Schrier和Alexander J. Norquist领导的一个小组声称已经成功发明了第一个机器学习辅助材料,这是人类通过“材料基因组计划”提出的数据驱动方法成功设计材料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二、量子计算
这个大家应该都了解一二,量子计算机堪称未来科技的引擎。以下是最新的消息:
2019年1月8日,IBM在展示了世界首款商业化量子计算机IBM Q System One,但其基本只有实验研究价值,没有超越传统计算机。
2019年10月,谷歌制造的一台“西克莫(Sycamore)”量子计算机声称超越了传统计算机,并要实现量子霸权。没几天IBM就跳出来打脸了,他们说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是宣传性哗众取宠产品,运作方式依然没有超出目前量子科技范围,传统计算机只要更换算法就能达到同样效果,成本还更低、正确率更高。这被科技期刊称为“量子门”争议事件。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理论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阿伦森(Scott Aaronson)则保守中立:“但假设它(谷歌成果)是成立的,那么科学象征成就是巨大的。”因为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取代传统计算机有其可能。
谷歌首席执行长 Sundar Pichai 则承认这次实验没有实用性,但堪比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的意义。
三、可控核聚变
在可预见的将来,可控核聚变意味着无限清洁的能源!
虽然核聚变的原理已经非常清晰,然而工程上的难题让可控核聚变“永远还有50年成功”。以下是最新的一些进展:
2017年7月3日,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18年11月12日,EAST首次实现等离子体中心温度1亿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截至2019年,欧洲联合环形加速器(JET)仍然是聚变输出的记录保持者,其输出功率为16mw,而输入加热功率为24mw,仍未达到盈亏平衡点。
“永远还有50年成功”定律依然成立!
四、高温超导
高温超导的技术成熟,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
超导输电、电池散热问题、磁悬浮列车将不再是梦,就连前两者“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在得到高温超导的助力之后,也将变得容易一大步!
2015年,物理学家发现硫化氢在极高压的环境下(至少150GPa),约于温度203K (-70 °C)时就会发生超导相变。
2018年,德国化学家发现氢化镧(LaH10)在压力170GPa,温度250K(-23℃) 下有超导性出现,是目前已知最高温度的超导体。
“石墨烯驾驭者”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曹原因此入选《自然》杂志“2018年度科学人物”并位列榜首。
五、标准模型的若干问题
如果说前面几个都和工程、技术联系更紧密,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谈谈几个关于前沿理论的。
从上世纪50年代,杨振宁和罗伯特·米尔斯划时代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之后,基于该理论发展起来的标准模型经受了各种实验的历次考验,越发让人觉得牢不可破。然而标准模型毕竟还存在一些瑕疵,解决了这些问题,炸药奖是少不了的。
1,标准模型的自一致性还没有得到数学上的证明。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2000年,该问题被克雷数学研究所列为数学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如果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炸药奖、土地奖双料奖项是少不了的。
2,中微子质量问题
1998年,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标准模型经过简单修正,引入非零质量的中微子,暂时可以解释这个实验结果。但是中微子质量的细节仍然不清楚。而且,为了解释中微子质量,需要额外的7或8个常数,让原本简洁的标准模型变得“不美”。
3,质子衰变
许多标准模型的扩展都预言了质子衰变,但观测的结果显示,如果质子会衰变,半衰期至少长达 10^34 年,比宇宙年龄还长多少倍。因此可以这么说:所有试图观察质子衰变的实验无一成功。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将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宇宙少有反物质”这一重大命题。
4,标准模型不能解释万有引力,尽管引入了引力子,但它并没有从量子场论的角度一贯地解释万有引力的规范理论——广义相对论。因此它并不是我们期待的“万有理论”(TOE),可能仍然是更加基本理论的一个方面。
未来的量子引力理论将是如何一番景象,这是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
六、凝聚态物理
Haldane猜想,这个我不太懂。这个链接解释的很好
七、宇宙学若干问题
1,暗物质存在吗?几种候选物质能否得到验证?还是修改万有引力理论大尺度结构的适用性?
2,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究竟是什么?
3,宇宙的将来?坍缩?平直?还是继续加速膨胀?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的学识实在微不足道,也许我们就将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黎明。说不定第二天揉开惺忪的睡眼,我们就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都要努力学习哦!
为什么讨论路特斯离不开吉利?把路特斯的发展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为啥最近路特斯热度不断攀升,买极致跑车其实不就图个吉利嘛!
1948年,第一辆竞赛车Mark1诞生。
1950年,第一辆公路车Mark2诞生。
1951年,第一辆被称为Lotus的Mark3诞生。
1952年,路特斯工程公司成立。
1954年,路特斯车队成立。
1956年,Lotus Eleven,开启路特斯“E时代”的命名传统。
1957年,Type12,第一台单体车型。
1958年,路特斯集团成立。
1959年,路特斯搬到了位于Cheshunt一座专门建造的工厂里。
1960年,Type18,第一台中置引擎赛车。
1961年,Type21,路特斯车队第一次赢得世界大奖赛。
1962年,Type25,F1中第一个铝制单体底盘赛车。
1963年,路特斯车队赢得第一个F1车队总冠军。
1965年,路特斯车队赢得第二个F1车队总冠军。
1966年, 路特斯公司搬迁至诺福克郡(Norfolk)的海瑟尔(Hethel)。
1967年,Type49,第一台由科沃斯-福特DFV V8驱动的F1赛车。
1968年,Type49,路特斯车队赢得第三个F1车队总冠军。首个将赞助商引入到F1比赛的赛车。正式开启了F1的“风翼”时代。
1970年,Type72,路特斯车队赢得第四个F1车队总冠军。
1972年,Type72,路特斯车队赢得第五个F1车队总冠军。
1973年,Type72,路特斯车队赢得第六个F1车队总冠军。
1974年,Elite诞生。
1975年,Esprit诞生。
1978年,Type79,路特斯车队赢得第七个F1车队总冠军。“地面效应”主宰F1。
1982年,柯林·查普曼逝世。
1983年,丰田收购路特斯1986年,通用汽车收购路特斯。
1987年,Type99T,第一台使用主动悬架的车。
1990年,Carlton诞生。
1992年,Type108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自行车金牌。
1993年,意大利商人收购路特斯。
1995年,Elise诞生。
1996年,宝腾集团收购路特斯。1998年,路特斯50周年。
2000年,Exige诞生。
2003年,Esprit 最后一台车下线。
2008年,Evora诞生。
2017年,吉利集团收购路特斯。
2018年,路特斯70周年庆,发布Vison80计划。
2019年,发布世界之最,首款纯电超跑Evija。
2020年,英国Hethel工厂改建完成。
2021年,7月6日,路特斯发布最后一款燃油跑车Emira。
2021年8月31日上午,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路特斯科技公司在武汉成立。与此同时,在长江之畔的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路特斯科技全球总部正式动工建设。
2022年2月消息,总部位于英国的超跑汽车路特斯集团(Group Lotus Plc)正考虑让旗下专注电动车业务的路特斯科技(Lotus Tech)在两年内完成上市,从而为其电动化转型和国际扩张提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