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已有 18 例确认感染的「超级真菌」耳念珠菌是什么?威胁有多大?有爆发性流行的风险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am-hs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一、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于2009 年首先由日本学者报道,分离于一住院老年女性患者外耳道。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的一种,为子囊菌纲新种酵母,呈卵圆形或长圆形酵母孢子,无假菌丝或菌丝。目前尚未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该菌;该菌可能是最近进化出来的,并能快速适应和侵染人体宿主的新物种。

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几个概念有助于大家理解。

1.正常菌群

指人体体表及胃肠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栖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和人形成共生关系。许多微生物对人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通常把这些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这其中包括真菌。

例如:念珠菌就是外耳道正常菌群中真菌之一。


2.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

2.1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真菌属条件致病菌, 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及黏膜处,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侵袭机体, 引起机会性感染。

致病条件:(1)寄居部位的改变,如某些大肠杆菌是肠道内的常见菌,当它们进入泌尿道,就会引进泌尿道感染;(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常引起内源性感染;(3)菌群失调,引起菌群失调症。


2.2菌群失调

是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多见于长期或滥用抗生素!临床上长期或滥用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

临床上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如氟康唑)越来越普遍,除白念珠菌之外的其他念珠菌感染病例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3.耐药性

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所以,往往所谓”超级细菌””超级真菌”来源于1.经抗生素”筛选”而来,2.新发现菌株,目前已知的抗生素的抗菌谱难以覆盖。

大部分临床分离耳念株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 部分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均能产生耐药性。广谱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白念珠菌以及其他致病念珠菌的感染机会,这也可能会增加耳念珠菌的竞争 性,从而使其成为优势致病念珠菌。



二、威胁有多大,流行性?

1.临床上诊断和鉴定困难

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诊断方法难以将其鉴定出来。其生化特性与希木龙念珠菌、和无名念珠菌等菌株相似,常规表型鉴定易被一些商品化鉴定系统错误鉴定为希木龙念珠菌。对临床的诊治提出挑战。


2.多重耐药

目前关于耳念珠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还很少。在多数国家报道的研究中,结果发现几乎所有菌株对氟康唑高度耐药,半数以上对伏立康唑耐药,1 /3 菌株对两性霉素B耐药,少数菌株对棘白菌素也耐药。此外,我国有少数对耳念珠菌的报道,结果示:耐药菌株与非耐药菌株均存在,对氟康唑耐药菌株占优势。故难以针对性治疗。


3.其他特点及流行病学

该菌全球范围内流行,可散发出现,主要发生于医院从而造成院内暴发流行,涉及不同年龄段患者,死亡率高。

3.1菌种有差异,毒力亦不一: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耳念珠菌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菌种存在地区差异,差异和传播机制尚不可知。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素 是真菌入侵和感染宿主非常重要的酶。研究表明,耳念珠菌的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素活性差异很大;

3.2”生命力较强”:耳念珠菌能够在干燥和潮湿的表面、床上用品、地板、水槽、空气、床上、 皮肤、鼻腔和病人的内部组织等不同环境长时间存活;

3.3耳念珠菌能够引发血液、肺部、尿道、表伤口感染以及耳道等部位的感染;

3.4院内感染风险高:一些医疗辅助设备的置入如内置导管(导尿管,中心静脉)极大地增加了病人感染耳念珠菌的风险等。这些特点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4.预防

如前所述。耳念珠菌能在不同的环境生存并持 续存在故难以根除。预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在微生物学家指导下针对性进行。



可见,该菌感染多见于院内感染,对一般健康人群威胁可能不大,故难以形成局部地区广泛爆发流行。但目前世界对该菌认识不深以及报道的延后性,可能仍有众多病例尚未被发现与报道,应引起警惕。



日常当班睡不着。手机码字不易,另本人认识浅薄,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打不来分割线。。。。



没想到一天之内这个拙劣的答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我着实担待不起。写这个答案我原意有三,一是普及几个基本概念有助于各位理解”超级真菌”这个概念,二是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三是简单分析本次耳念珠菌的影响力。

我想我的答案还是客观的。我不欲博人眼球搞个大新闻,”妖魔化”耳念珠菌,恶意渲染本次事件,将大家引导至不正确的方向。我想就目前情况来看普通人大可不必过分担心,不应持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心态。人体是复杂而又精密的,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我们完全可以信任这个”平庸”的自己。

至此,这个答案没有重大谬误我将不再修改,有新的研究进展有时间我会分享。

此外,各位的评论我都看了,我知道的尽量解答。可要知道医学发展至今,各个专科划分非常细,而我毕竟不是专业的,有些问题着实回答不了。请大家相信自己的医生。最后祝大家平安喜乐!


user avatar   fang-song-yin-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相关话题

  为什么秃顶的人这么多很少有做植发的? 
  如何看待「上火」这种情况?真的用西医的角度解释不了吗? 
  你见过最不可理喻的人是怎么样的? 
  4 月 27 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 300 万,半个月增加 100 万确诊,感染速度怎么这么快? 
  你认为我们做科学研究是在干涉动物的生活吗?我们这样做对吗? 
  丁香园里说医学名校学硕高于专硕,为什么? 
  中国当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什么没有获诺奖? 
  如何看待上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飞刀收红包的事情? 
  哪些阅读论文的好习惯让你受益无穷? 
  中国该不该帮助韩国日本抗击新冠肺炎?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约翰卡尔霍恩博士用老鼠实验映出人类的灭亡?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知名博主行尸走肥肉打人?有无可能洗白?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