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外是如何评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 第1页

  

user avatar   ggg-a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大发明说的缘起与国外评价

四大发明的说法最初来自欧洲。16世纪意大利学者卡尔达诺(Gerolamo Cardano)第一次提到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大发明,认为这是超过古希腊、罗马的伟大发明。当时很多欧洲人认为这三大发明是欧洲的荣耀,后来的法国学者伯丹(Jean Bodin)也重复了这一观点。

在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中,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培根高度评价了三大发明的影响,但是并不确定三大发明的来源。

19世纪的思想家马克思承袭了培根的说法,他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文章并没有强调三大发明的来源,不过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的注释中,提到了火药是从中国传播出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通过伊比利亚水手和传教士的介绍,17世纪以后,一些欧洲人逐渐意识到,在中国,三大发明已经存在了上百年。19世纪,不少欧洲学者和作家已经将三大发明的出现归功于中国人。当时的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在比较中国和日本时指出,尽管日本有许多优势,但他们没有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那样重大的发明,艾约瑟可能是首位将这四大发明并列的学者。

在艾约瑟之后,1880年的Johnson's New Universal Cyclopædia: A Scientific and Popular Treasury of Useful Knowledge;1887年的The Chautauquan还有德国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Berthold Laufer)都提到了这四大发明,当然并未像我们那样给他加上Great的形容。

今天我们所说的四大发明,可能得归功于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传播。李约瑟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政治上倾向马克思主义。1937年,三位中国学生来到剑桥攻读研究生。其中的一位学生——鲁桂珍,教会了李约瑟汉语,使他对中国科技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2-1946年,李约瑟来到中国,担任重庆中英科学合作办公室主任,这四年里,他不顾战火,访问了许多中国的科教机构,为它们争取到了一些急需的物质。

在李约瑟到来的1942年,中国的抗战正处于艰难的相持阶段。1943年,李约瑟提出了以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为四大发明的说法,大大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国民政府对此也是大肆宣扬,于是四大发明之说便在中国深入人心。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李约瑟一直潜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将四大发明扩充为更多技术成就的列表。他最初准备写一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没料到越写越长,在去世前,竟完成了15卷。当然,这套书的写作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比如教他中文的鲁桂珍,后来甚至成为了李约瑟的夫人。李约瑟退休后,以他个人藏书为基础建立了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后来发展为李约瑟研究所,继续着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目前已经完成了27卷。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自然并非尽善尽美,书中存在以现代的学科划分研究古人的学术思想,材料解读不够细致,过度联想,概念缺乏明确定义等问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本书的贡献,毕竟,这是第一批系统细致的研究非西方文明科学发展的著作,其内容之详细,引用中外资料之广泛,连很多中国学者都难以企及。国内外学界对李约瑟的著作有很多讨论,赞誉和批评者均有,可以说他是个备受争议的学者,但一味贬低,就比较过分了。

回到国外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我们看看外国知乎Quora和外国贴吧Reddit的网友是如何评价四大发明的——

Quora上有不少关于中国发明的问题,可见一些受过教育的外国人是知道火药、纸张这些古代发明的,不过这些问题下的回答者以华人名字居多,可见,大部分外国人对此并没有什么了解。

(其实这很正常,比如有几个人知道印度人发明了数字0、蔗糖、棉纺织品和语言学分析呢?)

Quora上外国人的回答不多,三个回答都承认了几大发明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回答认为宣传四大发明可能有民族主义的因素,但并不令人惊讶。

这里面的英文不难,我就不翻译了。基本上,他们是认可中国古代发明的价值的,认为中西方在古代存在技术交流,其中也有回帖提到古登堡印刷受中国影响的可能性。

四大发明的意义

同样一个发明,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四大发明或者三大发明最初是欧洲人提出的说法,其重要性也是在欧洲近代发展的背景下体现的。其实在中国古代,重要性与四大发明相当,甚至更重要的发明也不少,比如没有铸铁,就不会有大规模生产的铁质工具和农具,以及相关的生产力革命;没有齿轮、曲柄连杆、皮带和链条传动,就不会有相关的水力机械和纺车;没有马镫,大规模的骑兵就无法普及,等等。其实放在世界上,这也是影响力不逊于四大发明的重要发明。

中国古代很多发明是基于经验的,从0到1或者到10的发明,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和具体需求,许多发明在其诞生之后,缺乏后续发展,因此并未产生像工业革命那样轰轰烈烈的生产力大发展。而近现代西方则基于理论和应用需求,将源自中国的发明从1发展到了100甚至500,这是事实。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发明本身的重要性,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小技巧,并没有什么特殊。人类史上许多看似简单的发明都是走了很多弯路才出现的,从0到1,还真不那么简单。哪怕造纸的原理并不难,从罗马到中世纪,上千年的时间,欧洲人并未发明出可以推广普及的造纸术,哪怕印度、中东、欧洲都有和中国类似的炼丹术,但这些地区的炼丹家并未得出可用的火药配方,还是要靠技术交流才产生威力巨大的火药武器。

技术的传播有几条路径,比如直接引进技术;通过贸易获得原件逆向仿制;或者根据旅行者的相关记载重新构思发明。传播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技术的源头。没有这从0到1的突破,许多简单而重要的技术进展,可能要历经数百上千年才能突破。

四大发明真的是谣言么?驳G2Perkz

也许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太过于猛烈,以至于许多国人甚至比外人更热衷于贬低中华文明的成就,比如这个问题下赞数最高讨论最多的回答,就条分缕析的反驳了四大发明。

好,接下来我要反驳@G2Perkz 的答案了。

火药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确实是黑火药,而不是19世纪发明的,威力大幅提升的黄火药。但我们并不能据此否认黑火药的革命意义。

从时代来看,培根、卡尔达诺、伯丹提到的三大发明中的火药,无疑是黑火药。早在唐末五代时期,黑火药就被用于战争,16-17世纪时,火药已经成为改变东西方战争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西方的三十年战争还是东方的万历援朝战争,或者是伊斯兰世界的几大火药帝国,都是建立在黑火药及相关武器上的,甚至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军队的火器也都使用黑火药。而当时,西方已毫无疑问地进入了热兵器时代,火药武器已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

那么黑火药是否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呢?

G2Perkz的回答说在中国的黑火药之前,东罗马就发明了希腊火,这也是一种火药。事实上,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黑火药自带氧化剂,无需外部空气就可剧烈爆燃,希腊火却并不如此。

G2Perkz答案中提到欧洲发明火药的史瓦兹(Berthold Schwartz),一般认为是传说人物,同时代并没有关于他的记录,而且耶稣会士给出的史瓦兹生卒年代,甚至比欧洲第一次使用火药还晚。伊斯兰世界对“火药”的记载,最早来自记录1260年艾因扎鲁特之战的手稿,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把石脑油的拿法(naft)也叫作火药,所以艾因扎鲁特之战用的火药,其实很可能是拿法。而直到1365年,伊斯兰世界才出现对金属管型武器的记载,甚至比欧洲出现管型武器还要晚。

至于更早的印度火药,那更是无稽之谈。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古印度典籍中的火药,其实是战争中常见的点火箭支。古印度的许多著作都缺乏可考年代,如果印度古人真的发明了可用的火药,为何并未发展出可用的火药武器?为何邻近印度的中亚和伊斯兰世界并未产生最早的火药武器?这都是无法解释的。

相对来说,中国发明火药说的证据最完整,最成体系。无论是文字记载,实物出土还是演化过程都十分清楚。

唐代时,炼丹家们经常用类似火药的配方炼丹,伴随着各种起火和爆炸事故,人们逐渐摸索出了火药的配方。第一份火药配方表可能来自唐宪宗时《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的“伏火矾法”。唐末五代期间,人们开始在战争中使用火药,北宋的《武经总要》载有三种火药配方,表明当时火药已经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

G2Perkz提到最早的抛射性金属管型火器出现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那就是他对考古资料不熟悉了。目前出土的最古老的金属管型武器,是甘肃武威出土的铜火炮,这具铜火炮是西夏窖藏遗物,而西夏灭亡于1227年,显然比至顺三年早得多,而且其构造也呈现出更为原始的特征,显然是早期管型火器的代表。后来考古学家还在陕西西安、黑龙江阿城发现过发展程度在武威铜火炮和至顺三年火炮之间的金属手炮。

至于欧洲的金属管型武器,似乎是在1320年前后突然成熟的。在欧洲并没有发现像中国那样由喷火武器到发射炮弹的管型武器的演化路线。13世纪科学家罗杰培根的火药配方被证明是和武经总要相似的,只能用于燃烧而非发射火药的原始火药配比,并不足以支持管型武器的发展。而且安达卢西亚的学者将火药的关键成分称为“中国雪”,波斯人将硝石称为“中国盐”,显示出来自中国的影响。无论是考古还是语言学证据,火药起源于中国的证据都是最充分的。

印刷

G2Perkz提到古登堡印刷是完全独立发明的,这一点是“国际公认的”,还说“国际学术界普遍把古登堡发明铅活版机械印刷机算作是现代印刷术的历史起点,没有谁把中国发明印刷术这种说法当真。”

哦,真的么?我们来看看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网络百科维基百科怎么说——

英文维基第一段就提到了毕昇的活字印刷,当然其中也提到了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正文中第一部分History,首先就介绍了木质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发展。国际公认?骗大家不认识英文么?

中文和英文版维基词条都提及了学者对中国活字印刷术是否传播至欧洲的争议。可见,古登堡是否算完全独立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目前尚有争议。而且关于古登堡时代活字印刷的具体技术,目前还是不大明确的,可能许多被归功于古登堡的发明,要等到他死后数十年才出现。欧洲的印刷发展路径确实不同,但是也不能否认最初想出这个点子的中国人的贡献。

G2Perkz说米诺斯文明遗迹中就发掘出了最早的活字印品,我想,他说的应该是斐斯托斯圆盘(Phaistos Disc)。这是一件大约4000年前的黏土盘,上面刻有45个符号组成的241个印记。这些印记是通过敲图章的方式形成的,确实具有活字印刷的一些特征。其实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发明或者发现是多次出现的,这并不奇怪。正如维京人在哥伦布之前数百年就抵达美洲那样,斐斯托斯圆盘使用的活字印刷并未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之后的3000多年里,欧洲和地中海世界也没出现什么活字印刷的制品。

形成对比的是,从印章-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印刷术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是有明确的链条和应用的,并不是孤证一般的偶然创造。

2000多年前,中国人和埃及人就将刻有图案的金属和粘土块用于纺织物的印染。中国古代的印章大多为方形,刻有反写的文字,以便在纸上盖章,一些印章刻有不少文字,已经和印刷雕版非常接近。而国外的印章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主要刻图画,偶尔刻文字。随着造纸、拓印和制墨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人就顺理成章地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一般认为,印刷术诞生于南北朝至隋唐期间,现存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初年的《大隨求陀罗尼经咒》。很快,印刷术便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随后传播至伊斯兰世界,最后在14世纪前后传入欧洲。许多人认为,印刷术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并未得到应用,这其实是误解。

其实在中国发明雕版印刷后不久,伊斯兰世界就出现了印刷制品。虽然由于宗教原因,伊斯兰世界一般不用印刷术印制宗教经典,但当时很流行用咒语、祈祷文、古兰经片段制作的护身符。于是在法蒂玛王朝的埃及(10世纪前后),出现了许多非木质雕版印刷的护身符。有学者认为,伊斯兰世界的雕版印刷后来传入欧洲,被用于印制布料和塔罗牌等。不管怎么说,在欧洲,雕版印刷出现的时间要早于活字印刷,而雕版印刷本身,则主要归功于中国的发明。

G2Perkz在回答中说毕昇的活字印刷不足信,没有得到流传,只是孤证,那只是强词夺理罢了。比如说,如果毕昇的发明默默无闻,那么沈括又是如何知道他的发明的呢?

毕昇生活于972-1051年间。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活字印刷作品是印制于1103年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而印制于1174年前后的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则采用了木活字,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可见,在毕昇死后,中国的活字印刷不但有传播,也有技术改进。当时的西夏无疑也是中华文明圈的一个国家,并不能以此否认活字印刷诞生于中国的事实。

*.也有观点认为,在毕昇之前,辽代已经出现了石活字。辽是二十四史中有官修史书的朝代,虽然核心领土在塞外,但其领土和人口大部分在今日中国境内,文化上也属于东亚文化圈,使用汉字和基于汉字创造的契丹大字、契丹小字,无疑也是中华文明圈的一个国家。

至于金属活字,这个确实有争议。朝鲜半岛方面按照铜活字印本的《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认为是韩国首先发明铜活字,我国这边则有学者认为金代宝钞上就出现了铜活字,南宋后期则发明了印书的锡活字。一般认为,朝鲜半岛的活字印刷是在高丽时期由中国传入的,从泥活字、木活字发展到金属活字,属于从1-5这样的技术进步,而不是从0到1的革命,性质上是有差异的。

汉字字符众多,要进行基础的活字印刷,起码需要制作几千个不同汉字的活字,开模成本要比印刷拉丁字母高得多。为了进行排版印刷,又需要大量识文断字的印刷工人,和雕版印刷比起来,早期的汉字活字在效率上并不占优,因此在西方印刷术传来之前,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并不普及。事实上,就算在个人计算机刚普及的时代,汉字的编码和排版也是比较麻烦的问题。现在的活字印刷,确实是在欧洲的技术路径上逐渐发展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古代在印刷技术上开创性的贡献。G2Perkz的答案,有些为黑而黑,特意双标了。

指南针

其实个人以为,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含金量是比较低的。就对航海的贡献来说,也许来自中国的船尾舵和水密隔舱意义更大。在指南针之前,人们一般通过天文观察来导航,其实在指南针发明后,天文导航还是很重要,指南针只是提供了一种在天气不好时的导航替代。

但是不管怎么说,关于指南针,最早的书面和实物记载都来自中国。至少在宋代,古人就已经在很多具体场合使用指南针了。北宋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水浮指南鱼的用法,之后沈括又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以磁石磁化铁针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以及悬丝法、水浮法等支撑磁针的方法。当时的中国人已经了解了磁化和磁感应现象,而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则一般把磁归咎于神秘的超自然现象。北宋末年的《萍州可谈》中,第一次出现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指南针最初的发展,都是在中国进行的。

G2Perkz在回答中说中国的水罗盘和欧洲的旱罗盘不是一回事,以此否认中国对罗盘的发明,这就有些强词夺理了。确实,中国古代除了风水堪舆外,大多数场合使用的都是水罗盘,虽然宋元时期有零星的关于旱罗盘的记载,但水罗盘还是主流。可是中东和欧洲最早在航海中使用的罗盘,同样是水罗盘。

欧洲和中东的旱罗盘,大约出现于14世纪初,无疑是水罗盘的改进形式,从水罗盘到旱罗盘,同样是类似从1到2的发展。在罗盘出现的过程中,意识到地球磁场本身才是关键,而这一点,最初是由中国古人做到的。

造纸

好,又是一个国际上不承认,强把埃及的纸莎草说成最早的造纸术的,我们来看看国际上究竟是怎么说的。

大英百科网络版明确提到,纸张最初由中国人发明,之后传入中亚,再传到欧洲。

维基百科第一段也明确提到了蔡伦以及更早期的中国造纸,可没有G2Perkz所说的埃及纸莎草。所以哪里来的国际公认呢?也许他自己的本名就叫国际吧。

那么埃及的纸莎草能不能算纸呢?

G2Perkz的回答里提到了纸草纸的制造工艺。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加工纸草,使之厚薄均匀,适合写字。从作用上来说,埃及的纸莎草和纸张差不多,但制造纸草纸并不涉及打破纤维制作纸浆再次成型的过程,谈不上是真正的纸张。正是因为如此,受限于制作材料和产能,纸草纸后来逐渐被淘汰了。

那么欧洲的纸张是否是由中国传来的呢?一定要把明文记载算作证据的话,大概是没有的,但是从纸张的出土和使用范围来看,能够很容易的找出纸张传播的路径。G2Perkz以欧洲纸张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差异否认其来自中国。但是纸张和纸莎草、羊皮纸这些书写载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以用各种纤维制造,打破了产地的限制,材料不同,此乃自然之理。而且任何技术,历经千年发展,工艺怎么可能不发生变化呢?

中国现存最早的纸张,是西汉初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古地图,这是由植物纤维重组制作的真正纸张。在当时,这种纸张已经可以用来绘制地图,说明已经颇具实用性了。中国的造纸术最先传播到东亚的朝鲜、越南、日本等地,8世纪前后,造纸术西传至中亚,成为推动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物质基础之一。我在之前关于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回答中也提到,中亚的撒马尔罕是当时伊斯兰世界的造纸中心。没有大量廉价的书写纸张,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学术大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在伊斯兰世界,造纸术首先出现于中亚,然后传播至伊朗和伊拉克,公元800年前后,造纸术传入埃及,逐渐取代了纸莎草,到了12世纪,造纸术传入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后来,基督徒使用着伊斯兰世界传入的纸张,后来也建造了自己的造纸厂,一个个时间节点和地域范围的变化,都是非常明确的。

*.那么中国之外,有没有文明独自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造纸术呢?其实也是有的,在美洲。

中美洲有将树皮煮沸分解成纤维,将其压成薄片(āmatl)用于书写的技术,从原理上来说,和造纸术很接近,都是将植物纤维打破重组,压制成纸张。和现代纸张相比,āmatl纤维感比较重,现在墨西哥一些地方还在生产这种纸张,主要用于宗教仪式,或者出售给游客。最早的āmatl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5年左右,相当于西汉时代,年代上并不比中国的纸张晚多少。不过美洲和旧大路缺少交流,这种技术甚至都没能传播到北美和南美。

你看,就算要举例子,他也没找到个好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维基百科上四大发明的中文版条目中,最后有这么一段话,显得特别突兀——

那么这段话是谁写的呢?查看词条编辑记录可知,这是一个由IP地址为61.231.195.17的网友修改的,这个IP地址经查来自台湾省,所以很多时候,熟悉的人才是伤自己最深的。所以我一般看英文维基。


user avatar   zai-xia-bu-cai-shi-xiao-b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上,华夏先民的“孝”,恰恰是华夏文明最最伟大的精华之一。它是跟古代中国举世无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措施相辅相成的!

孝道是软件,制度措施是硬件。
正如法律与道德也会双规同行、相辅相成。

华夏先民特别强调“孝”,正因为华夏先民比任何民族都重视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
这是多么伟大崇高、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传统呵。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中国历代王朝都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为先”,但事实却表现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为先。

直到现在,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程度,恐怕仍然是世界之最。

有充分事实根据可以证明:拥有孝道文化底蕴的中国式父母,在感情上和经济上对子女的付出,远远高于西方式父母。

于是,中国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也远远高于西方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

所以,传统的中国式数代同堂家庭,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亲情上,都普遍是关系亲密、老有所依的。

这种中国式传统家庭的融融天伦之乐,岂是缺乏孝道文化而关系冷漠的西式家庭可比?

关于华夏孝文化与中国古代养老保障、乃至古代社会保障的举世无双,

请看资料一:

周代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50岁以上的为老人。

对于如何养老,规定得也很详细。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
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
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对养老问题更加重视,提上了一个更高层次。推行了一套特殊的优惠政策,也推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孤寡老人到市场上做买卖,规定免缴纳租税。
酒是国家专卖品,为了照顾孤寡老人,政府允许孤寡老人开设酒店卖酒。为确保养老制度的落实,汉律还规定: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弃市之刑,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也是重罪,子女杀父母或祖父母,即使没有成功,也要被判处弃市之刑,殴伤长辈者同样要受弃市之刑。
汉朝最让老人有尊严、觉得幸福的地方,应该是发放“老年证”。当然,这种老年证不是今天这样的小本子,而是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
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予老人使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
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给老人“赐杖”的制度在汉朝被正式确立,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开了汉朝赐杖的先河。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王杖。
但从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律令来看,汉代较早时曾是“七十赐杖”。
为了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汉朝出台了相应的法规。1959年至1981年,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先后出土了8根王杖(鸠杖),还随之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王杖诏令册》全文近600字,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其中有一项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继承了先秦时期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的制度。

梁武帝首创“养老院” 明代80岁老人都是“县长”

建“养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高寿皇帝梁武帝萧衍曾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到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被推广,在武则天时代,唐朝即开设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

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宋朝,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有“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
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田;入院老人的年龄,也放宽到了50岁以上。
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元朝同样重视养老,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元朝的收养救助制度,当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

明、清两朝的养老院仍如南宋、元朝一样,称为“养济院”,朝廷继续发展官办、民办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平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问鼎皇位之后,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把这个儿子指定为老人的专职供养者,让老人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富庶的赡养。之后,朱元璋再次规定,全国各地所有80岁以上的老者,只要品行善佳,都要记录在政府档案中,以备国家财政补贴和资助。
其中,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当地政府每月要赠送大米近100斤、猪肉5斤、酒60斤(低度酒)。
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长”平起平坐,使老人除了能在物质上获得保障外,还能在精神上获得特殊关爱。
朱元璋还恢复了汉朝制度化的“赐杖”与“赐爵”制度,在物质救济上,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两次颁发诏令,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二十年(公元1387年)。
到了明代中期,对老人的尊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给他定制高级、华美的正装,给予极大的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

古代官员退休待遇:唐代不给钱给地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如汉章帝元和三年,贤官第五伦请辞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唐朝官员在退休方面明确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七十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也要退职。“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朝虽然也规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导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辈。因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员千方百计拖着不退休。

明朝起,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六十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
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
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年龄也为六十岁,如果没有年满六十岁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没有俸禄的,而满六十岁又有世职的可以拿半俸,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给。】

——摘自《孝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养老保险”》
搜狐历史 01-23 17:13


请看资料二: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依据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逐渐提出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和主张,推行过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社会政策措施。


一、储粮备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战胜灾害和克服意外事故的能力很差,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人们需要在丰年和歉年之间进行调剂余缺,储粮备荒、以丰补歉的思想和主张便应运而生。

早在西周时期,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丰年时储藏多余谷物,以备凶年缺粮时之用,是立国安邦所必需。
《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①”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提出同样的看法,认为“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在储粮备荒思想影响下,自西周起,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救荒、济贫的重要的政策措施一一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储存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借贷或放粮救荒、济贫(黄新鲁,1994)。

当时,仓储称为“委积”,意指除税收以外储蓄之余财,其用途包括:济贫、救荒、供养征战阵亡者的老弱眷属、招待宾客等,属地官司徒的职掌之一。

自西周以来,仓储制度延续历朝历代而不衰,只是名称各异、做法有别罢了。
如战国时期叫平籴仓;
汉代称常平仓;
隋代设义仓、社仓;
唐代设常平仓和义仓;
五代后周设惠民仓;
宋代推广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
明代有预备仓、济农仓;
清代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② ,等等。

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虽兴废无常,且在各朝各代都发生过官员管理不善致使粮食霉烂浪费或被贪污中饱等现象,但它确实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和救荒、济贫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储粮救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的传承沿袭,使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要求得国泰民安,政府必须承担起举办公共保障事业的责任。

《宋史•食货志》有如下的详细记述:“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③”


二、大同仁爱思想和养老慈幼措施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倡导的大同思想是中国人民美好的精神追求,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孔子曾对其弟子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④”

就是说:在理想的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还要为社会上的弱者提供帮助,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使儿童得到照顾教养而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残者都得到社会的救济安置。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大同仁爱思想,从巩固统治者地位的角度提出“善养老”的重要意义。
在《尽心上篇》中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⑤”
孟子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文王兴、善养老,民归之如水之就下,遂能以百里而王,而善养老的涵义就是使老人有衣穿有肉吃,不挨冻受饿。

孔孟儒家大同仁爱思想和孝道伦理之所以在其后千百年封建社会中被奉为主流价值观,是因为它适应了自然经济家庭生产方式的需要,它维护了家庭的保障功能,进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当然,在要求家庭担负主要保障功能的同时,历代统治者也重视社会的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弥补家庭功能之不足。

自唐虞起,中央就设有九官,其中司徒,专门处理百姓事务,如《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券万民,其保息六券是:
一曰慈幼;
二曰养老;
三日赈穷;
四曰恤贫;
五曰宽疾;
六曰安富⑥。

这些措施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就业服务、社会救济、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其内容和措施虽不如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和完善,但是与千百年前的生产力水平相比,这些社会保障措施已算得上相当先进了,其中的一些做法在今天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中还能看到影子。

三、 “致仕”说法和官员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官制中,有”致仕”的说法,是指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时,把职务归还给帝王,以摆脱政务颐养晚年。据考证“致仕”做法始于商代,《尚书》中就有辅佐商汤的伊尹年老告退年老告退致仕的记载。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普遍。

延至西周,国家官制才趋完善,对“致仕”退休才有明确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仕)”⑦。
这样,官员到了70岁高龄而告老还乡,作为西周礼制的一项内容确定下来,并且为后来各朝各代所沿用,致仕告老退休的官员因曾为国家出过力,退休后朝廷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的规定。

如汉代官员退休时,朝廷给予一次性的重赏,此外还给原俸的三分之一,直到去世。

唐代对退休大臣不但赏赐从优,而且明文规定:“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有突出贡献的,经皇帝恩准,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时各给一份承业田以养老。

到了宋代、明代,退休官员的俸禄更有提高。
自商周以来的致仕退休制度为各朝统治者所沿用,这一方面是鼓励在职官员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鼓励年老有病的官员让出位子使贤明之人接替职位以提高效率。
……说明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患难相恤主张和邻里互助措施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立国,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社会保障网络中,除了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外,乡亲邻里之间互助相帮是很重要的支撑体系。

北宋大臣吕大防、吕大临兄弟俩在自己家乡蓝田(今陕西省内)与邻里亲友共同制定的《乡约》(也称《吕氏乡约》或《蓝田乡约》)把社会民众相互帮助的要求用契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

《乡约》的主要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患难相恤就是要求凡同约者在别人遭遇灾难时发挥团体的作用互助互济,用大家的力量分担一家的风险,这种约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村民朴素的社会保障的精神。

《吕氏乡约》的做法后经南宋朱熹推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采用的一种社会制度。

王阳明亲自拟定的《南赣乡约》进一步规定了“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的互助内容⑧。

与患难相恤主张相关联的民众互助互济的保障措施在古代就已出现,如邻里相帮操办丧葬事宜等,体现了众人出力帮助苦主分担灾难的思想,而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互助保障措施是社仓制度。

社仓是仓储制度中的一种形式,与其他仓储形式如平籴仓、常平仓等不同的是,它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兴办的一种互助互济性质的备荒仓储。

社仓始于隋代,《隋书•长孙平传》载:“开皇三年„„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⑨。

南宋朱熹大力倡导社仓,并订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

明、清时期,社仓也很盛行,而且由朝廷官府出面组织,如《明史》载:弘治中,江西巡抚林俊上书请建常平仓和社仓。明嘉靖八年,乃令各抚、按设社仓。以20至30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有义行者1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1人为社正,能书算者1人为社副。
每户按出谷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每户每年出谷1至4斗,每斗外加损耗5合。
遇灾荒年,上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贷之,有收成后还仓;中、下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赈给,不必还仓⑩。

从社仓制度的上述规定可见,中国古代民众之间互帮互济的保障机制己较为健全,已经能从中看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精神的萌芽。
例如:
社会保障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由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保障措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的经费要由官府和民众共同筹集;经济状况不同的人应承担不同的缴费义务;社会保障要体现互助互利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等等。

五、关怀弱者的思想和居养机构的兴办

孔子的大同思想中包含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主张;管子在《五辅篇》中也主张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⑾。
这些同情、关怀、帮助社会弱者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与此相关联,中国古代有一种收养抚恤孤寡、流浪、乞讨人员的“居养”制度。

居养制度产生于汉代(刘燕生,2001),起初是一种暂时性的收养行为,宋代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固定的居养机构如居养院、安济坊、福田院和漏泽园等,专为收容流民、乞丐和鳏、寡、孤、独、残疾无依者。

居养分为长期收养和短期收养两种。
《宋史•食货志》载:“熙宁二年,京师大雪,诏老幼贫疾无依者,听于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春稍暖为止。⑿”

明清以后,为弱者提供院内救济的居养机构较为普遍。

如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命令全国州县普设惠民药局,此外还设置栖流所、养济院等,给贫困病疾者以救济。
明英宗时,设置东、南、西、北四座“福田院”,共计收容300人,每年国库拿出500—800万两白银,安置贫疾者和解决鳏、寡、孤、独者的基本生活问题 ⒀。
……】

——摘自《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措施》

看到了吧,中国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从周礼时代至明清,一直贯穿了三千来年。
这也有华夏孝道的伟大功劳啊!

而西方国家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是最近几百年,学界公认自十七世纪伊丽莎白时代才开始。

由此可见,华夏先民的儒家孝道社会,足足能甩掉古代西方基督教社会十万条大街。

/


user avatar   shang-shan-ruo-shui-97-72-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上,华夏先民的“孝”,恰恰是华夏文明最最伟大的精华之一。它是跟古代中国举世无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措施相辅相成的!

孝道是软件,制度措施是硬件。
正如法律与道德也会双规同行、相辅相成。

华夏先民特别强调“孝”,正因为华夏先民比任何民族都重视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
这是多么伟大崇高、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传统呵。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中国历代王朝都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为先”,但事实却表现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为先。

直到现在,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程度,恐怕仍然是世界之最。

有充分事实根据可以证明:拥有孝道文化底蕴的中国式父母,在感情上和经济上对子女的付出,远远高于西方式父母。

于是,中国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也远远高于西方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

所以,传统的中国式数代同堂家庭,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亲情上,都普遍是关系亲密、老有所依的。

这种中国式传统家庭的融融天伦之乐,岂是缺乏孝道文化而关系冷漠的西式家庭可比?

关于华夏孝文化与中国古代养老保障、乃至古代社会保障的举世无双,

请看资料一:

周代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50岁以上的为老人。

对于如何养老,规定得也很详细。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
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
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对养老问题更加重视,提上了一个更高层次。推行了一套特殊的优惠政策,也推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孤寡老人到市场上做买卖,规定免缴纳租税。
酒是国家专卖品,为了照顾孤寡老人,政府允许孤寡老人开设酒店卖酒。为确保养老制度的落实,汉律还规定: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弃市之刑,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也是重罪,子女杀父母或祖父母,即使没有成功,也要被判处弃市之刑,殴伤长辈者同样要受弃市之刑。
汉朝最让老人有尊严、觉得幸福的地方,应该是发放“老年证”。当然,这种老年证不是今天这样的小本子,而是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
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予老人使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
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给老人“赐杖”的制度在汉朝被正式确立,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开了汉朝赐杖的先河。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王杖。
但从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律令来看,汉代较早时曾是“七十赐杖”。
为了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汉朝出台了相应的法规。1959年至1981年,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先后出土了8根王杖(鸠杖),还随之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王杖诏令册》全文近600字,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其中有一项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继承了先秦时期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的制度。

梁武帝首创“养老院” 明代80岁老人都是“县长”

建“养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高寿皇帝梁武帝萧衍曾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到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被推广,在武则天时代,唐朝即开设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

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宋朝,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有“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
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田;入院老人的年龄,也放宽到了50岁以上。
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元朝同样重视养老,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元朝的收养救助制度,当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

明、清两朝的养老院仍如南宋、元朝一样,称为“养济院”,朝廷继续发展官办、民办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平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问鼎皇位之后,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把这个儿子指定为老人的专职供养者,让老人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富庶的赡养。之后,朱元璋再次规定,全国各地所有80岁以上的老者,只要品行善佳,都要记录在政府档案中,以备国家财政补贴和资助。
其中,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当地政府每月要赠送大米近100斤、猪肉5斤、酒60斤(低度酒)。
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长”平起平坐,使老人除了能在物质上获得保障外,还能在精神上获得特殊关爱。
朱元璋还恢复了汉朝制度化的“赐杖”与“赐爵”制度,在物质救济上,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两次颁发诏令,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二十年(公元1387年)。
到了明代中期,对老人的尊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给他定制高级、华美的正装,给予极大的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

古代官员退休待遇:唐代不给钱给地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如汉章帝元和三年,贤官第五伦请辞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唐朝官员在退休方面明确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七十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也要退职。“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朝虽然也规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导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辈。因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员千方百计拖着不退休。

明朝起,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六十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
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
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年龄也为六十岁,如果没有年满六十岁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没有俸禄的,而满六十岁又有世职的可以拿半俸,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给。】

——摘自《孝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养老保险”》
搜狐历史 01-23 17:13


请看资料二: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依据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逐渐提出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和主张,推行过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社会政策措施。


一、储粮备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战胜灾害和克服意外事故的能力很差,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人们需要在丰年和歉年之间进行调剂余缺,储粮备荒、以丰补歉的思想和主张便应运而生。

早在西周时期,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丰年时储藏多余谷物,以备凶年缺粮时之用,是立国安邦所必需。
《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①”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提出同样的看法,认为“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在储粮备荒思想影响下,自西周起,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救荒、济贫的重要的政策措施一一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储存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借贷或放粮救荒、济贫(黄新鲁,1994)。

当时,仓储称为“委积”,意指除税收以外储蓄之余财,其用途包括:济贫、救荒、供养征战阵亡者的老弱眷属、招待宾客等,属地官司徒的职掌之一。

自西周以来,仓储制度延续历朝历代而不衰,只是名称各异、做法有别罢了。
如战国时期叫平籴仓;
汉代称常平仓;
隋代设义仓、社仓;
唐代设常平仓和义仓;
五代后周设惠民仓;
宋代推广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
明代有预备仓、济农仓;
清代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② ,等等。

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虽兴废无常,且在各朝各代都发生过官员管理不善致使粮食霉烂浪费或被贪污中饱等现象,但它确实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和救荒、济贫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储粮救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的传承沿袭,使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要求得国泰民安,政府必须承担起举办公共保障事业的责任。

《宋史•食货志》有如下的详细记述:“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③”


二、大同仁爱思想和养老慈幼措施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倡导的大同思想是中国人民美好的精神追求,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孔子曾对其弟子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④”

就是说:在理想的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还要为社会上的弱者提供帮助,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使儿童得到照顾教养而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残者都得到社会的救济安置。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大同仁爱思想,从巩固统治者地位的角度提出“善养老”的重要意义。
在《尽心上篇》中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⑤”
孟子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文王兴、善养老,民归之如水之就下,遂能以百里而王,而善养老的涵义就是使老人有衣穿有肉吃,不挨冻受饿。

孔孟儒家大同仁爱思想和孝道伦理之所以在其后千百年封建社会中被奉为主流价值观,是因为它适应了自然经济家庭生产方式的需要,它维护了家庭的保障功能,进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当然,在要求家庭担负主要保障功能的同时,历代统治者也重视社会的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弥补家庭功能之不足。

自唐虞起,中央就设有九官,其中司徒,专门处理百姓事务,如《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券万民,其保息六券是:
一曰慈幼;
二曰养老;
三日赈穷;
四曰恤贫;
五曰宽疾;
六曰安富⑥。

这些措施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就业服务、社会救济、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其内容和措施虽不如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和完善,但是与千百年前的生产力水平相比,这些社会保障措施已算得上相当先进了,其中的一些做法在今天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中还能看到影子。

三、 “致仕”说法和官员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官制中,有”致仕”的说法,是指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时,把职务归还给帝王,以摆脱政务颐养晚年。据考证“致仕”做法始于商代,《尚书》中就有辅佐商汤的伊尹年老告退年老告退致仕的记载。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普遍。

延至西周,国家官制才趋完善,对“致仕”退休才有明确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仕)”⑦。
这样,官员到了70岁高龄而告老还乡,作为西周礼制的一项内容确定下来,并且为后来各朝各代所沿用,致仕告老退休的官员因曾为国家出过力,退休后朝廷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的规定。

如汉代官员退休时,朝廷给予一次性的重赏,此外还给原俸的三分之一,直到去世。

唐代对退休大臣不但赏赐从优,而且明文规定:“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有突出贡献的,经皇帝恩准,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时各给一份承业田以养老。

到了宋代、明代,退休官员的俸禄更有提高。
自商周以来的致仕退休制度为各朝统治者所沿用,这一方面是鼓励在职官员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鼓励年老有病的官员让出位子使贤明之人接替职位以提高效率。
……说明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患难相恤主张和邻里互助措施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立国,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社会保障网络中,除了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外,乡亲邻里之间互助相帮是很重要的支撑体系。

北宋大臣吕大防、吕大临兄弟俩在自己家乡蓝田(今陕西省内)与邻里亲友共同制定的《乡约》(也称《吕氏乡约》或《蓝田乡约》)把社会民众相互帮助的要求用契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

《乡约》的主要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患难相恤就是要求凡同约者在别人遭遇灾难时发挥团体的作用互助互济,用大家的力量分担一家的风险,这种约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村民朴素的社会保障的精神。

《吕氏乡约》的做法后经南宋朱熹推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采用的一种社会制度。

王阳明亲自拟定的《南赣乡约》进一步规定了“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的互助内容⑧。

与患难相恤主张相关联的民众互助互济的保障措施在古代就已出现,如邻里相帮操办丧葬事宜等,体现了众人出力帮助苦主分担灾难的思想,而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互助保障措施是社仓制度。

社仓是仓储制度中的一种形式,与其他仓储形式如平籴仓、常平仓等不同的是,它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兴办的一种互助互济性质的备荒仓储。

社仓始于隋代,《隋书•长孙平传》载:“开皇三年„„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⑨。

南宋朱熹大力倡导社仓,并订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

明、清时期,社仓也很盛行,而且由朝廷官府出面组织,如《明史》载:弘治中,江西巡抚林俊上书请建常平仓和社仓。明嘉靖八年,乃令各抚、按设社仓。以20至30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有义行者1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1人为社正,能书算者1人为社副。
每户按出谷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每户每年出谷1至4斗,每斗外加损耗5合。
遇灾荒年,上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贷之,有收成后还仓;中、下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赈给,不必还仓⑩。

从社仓制度的上述规定可见,中国古代民众之间互帮互济的保障机制己较为健全,已经能从中看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精神的萌芽。
例如:
社会保障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由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保障措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的经费要由官府和民众共同筹集;经济状况不同的人应承担不同的缴费义务;社会保障要体现互助互利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等等。

五、关怀弱者的思想和居养机构的兴办

孔子的大同思想中包含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主张;管子在《五辅篇》中也主张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⑾。
这些同情、关怀、帮助社会弱者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与此相关联,中国古代有一种收养抚恤孤寡、流浪、乞讨人员的“居养”制度。

居养制度产生于汉代(刘燕生,2001),起初是一种暂时性的收养行为,宋代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固定的居养机构如居养院、安济坊、福田院和漏泽园等,专为收容流民、乞丐和鳏、寡、孤、独、残疾无依者。

居养分为长期收养和短期收养两种。
《宋史•食货志》载:“熙宁二年,京师大雪,诏老幼贫疾无依者,听于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春稍暖为止。⑿”

明清以后,为弱者提供院内救济的居养机构较为普遍。

如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命令全国州县普设惠民药局,此外还设置栖流所、养济院等,给贫困病疾者以救济。
明英宗时,设置东、南、西、北四座“福田院”,共计收容300人,每年国库拿出500—800万两白银,安置贫疾者和解决鳏、寡、孤、独者的基本生活问题 ⒀。
……】

——摘自《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措施》

看到了吧,中国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从周礼时代至明清,一直贯穿了三千来年。
这也有华夏孝道的伟大功劳啊!

而西方国家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是最近几百年,学界公认自十七世纪伊丽莎白时代才开始。

由此可见,华夏先民的儒家孝道社会,足足能甩掉古代西方基督教社会十万条大街。

/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战列舰发展史上会出现“二级主炮”这种奇葩,射程外被全重炮主力舰吊打,射程内又被大口径舰炮洗脸? 
  如何看待基辛格说就算没有美国中东历史上也在打仗”美国只是替罪羊?这种说法是否可信?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这条新闻《九一八事变84周年 竟有人在网上为伪满洲国洗地》说明什么现象? 
  如何评价清末云南杜文秀? 
  南京保卫战有没有成功可能?为什么守城国军突然一夜间崩溃了? 
  宋朝军事实力如何、军队战斗力如何? 
  我们应该感谢八国联军把清政府和满族人赶下台了吗? 
  有人跟我说中国史书不可信,有大量假货。我该如何反驳他? 
  为什么经略幽燕我童贯一直针对泪痕春雨? 
  近代有哪些技术和技艺从萌生到消亡都没有落户过中国? 

前一个讨论
网传浦发银行 2021 届春季校园招聘涉嫌虚假宣传,大量高校招聘群被直接解散,实际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当代科学如何看待“单电子宇宙假说”?关于单电子宇宙假说有哪些科幻小说可以推荐阅读?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