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史记》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有意思的细节? 第1页

  

user avatar   Sir.Le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邦登基后,跟张良纵论天下大事,谈了很多。可是对于他俩的这段谈话,司马迁却来了一句:

及立萧何相国,(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着。

——《史记·留侯世家》

意思就是:“这段谈话没啥重要的,又不涉及大汉天下的存亡,所以我就不写了。“

萧何当上相国的时候刘邦刚当四年皇帝,中原虽然平定了,可距离天下大定还远着呢。这时候张良过来跟他谈天下局势,司马迁竟然说他俩的谈话不重要?

如果连这件事都不重要的话,那么,什么事才算重要呢?

带着这个疑问接着往下读,读到这段话的后半部分,就会明白作者的心思了。

留侯(张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大致是讲:张良想退隐修仙,于是开始节食不吃饭。刘邦死了之后(注意,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吕太后强迫他吃饭。张良不得已,就听吕太后的话开始吃饭了。

之前写张良和刘邦的谈话内容,司马迁是一个字儿也不愿意写;可如今写到吕太后强迫他吃饭,竟写得如此详细。

难道说,大汉初立时的天下大势,还比不上逼一个节食的人吃饭更重要吗?

难道在司马迁眼里,张良和刘邦的谈话影响不到大汉天下的存亡,那么吕太后逼张良吃饭这件小事,就能影响到大汉的存亡了吗?

别说,还真能。

这就是太史公的春秋笔法了。写吕太后逼张良吃饭这件事儿是别有用心。

话说,司马迁为啥把这件事拿出来大写特写?

这恐怕就要从头说起了。


“商山四皓“的另一面

当初刘邦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时,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花大价钱搬来当时的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是出了名的清高,之前一直不愿意为刘邦效力,可此时竟然也都忘了自己是隐士高人了,纷纷表示支持太子刘盈,而且还在宴会上表现出一副谄媚逢迎的姿态来:

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刘邦说“烦公幸卒调护太子”是什么意思?很明显,刘邦都无语了。这四位道貌岸然、身负盛名、须发皆白的老人,也不过都是为刘盈谄媚献好而已。看到这四位求生欲极强的老人,刘邦也只好说一句,“为太子求情,也真是麻烦(难为)你们了!”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这段描述很有画面感。四位老人“趋去”,也就是用小碎步快快离去。这时候刘邦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离开。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刘邦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我一直以为,像他们那样的隐士高人,是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的!那弯着腰赶着小碎步匆匆离去的样子,哪里像是洁身自好的高士,倒像是趋炎附势的老太监!“

没想到吕雉已经玩到这个份上了,连商山四皓都因为她的权势而折了风骨。刘邦的眼神里,有惊愕,有无奈,有悲凉,也有痛恨吧!


其实,刘邦心里是爱刘盈的,毕竟那是自己儿子

刘邦生病不能带兵,于是派刘盈带兵出去平定黥布。黥布是个什么人,刘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刘邦此举就是故意找茬要废刘盈。这时候吕雉急了,让刘邦强忍着病痛也要亲自带兵,目的就是保住刘盈。刘邦最终决定按吕后的意思去做,带着病出发了。

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张良此时也生病了,却见缝插针,为吕太后买好,争取让刘盈留守关中。毕竟留守是个美差,又出不了啥岔子,等刘邦回来的时候刘盈也算立了功。

刘邦心里明白吗?当然明白的很。可是他仍然照做了。他完全可以不听吕雉的,坚持让刘盈去带兵,可他最后宁可强忍病痛亲自带兵也不忍心看着刘盈兵败。不仅如此,面对见缝插针的张良,刘邦还说,“你虽然生病了,也尽量克服一下,去好好给刘盈当老师吧。”

因为刘邦知道只有张良懂他,他想借张良的口,来告诉刘盈自己是爱他的。毕竟刘盈性情温和,刘邦不希望他被卷进这场无情的政治斗争当中。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也许是对他最大的保护。

可是大汉的江山也是必须保住的。如果不废了刘盈,吕雉就会一家独大。这一点,刘邦心里比谁都清楚。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刘邦一直在逃避。他一直无法下定决心,但当别人劝他下决定的时候他又不听,一直拖着不办。此时的刘邦纠结、愤懑、孤独。


“霸王别姬”的再现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这一幕,和霸王别姬又是何尝相似!戚夫人此时怕是已经料到自己的结局了吧!

自从吕雉跟着他经历了无数劫难,跟着他打江山的时候起,刘邦就早已看透吕雉的为人了。以他的精明,何尝不知道吕雉一旦把持了朝政会是怎样的结果。可是他没办法,吕雉太聪明了,也太强势了,他必须做出妥协。当时立刘盈为太子,可能也是出于妥协吧。

值得说道的是,司马迁在后面特意加了一句:“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四人”就是之前提到的商山四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保住了太子都是张良的功劳。”

潜台词是:“大汉江山从姓刘变成姓吕,张良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大汉姓吕这个结果,张良当初难道看不出来吗?

张良是最懂刘邦的人,刘邦能看出来的事,他当然也看得出来。但他恐于吕雉的强权,也只好妥协了。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

吕雉让吕泽传话给张良说:“你给皇上当谋臣,现在皇上要换太子,这事怎么能和你无关呢?“

潜台词就是说:“你早就和皇上绑一块了,你要是不帮我,我就卖了你!”后来,更是毫不掩饰地直接强逼:“赶紧给我出谋划策!”

各位看官,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史记·李斯列传》

这是秦始皇驾崩时,赵高胁迫李斯更立胡亥为太子的那一段。而先前赵高的那套威辞,和如今吕泽对张良说的简直是如出一辙。都是“利益捆绑+你难逃其咎=你必须跟我合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始皇帝驾崩不到十年,赵高和李斯之间的权力胁迫就在吕雉和张良之间重演。


多少英雄,忘了初心

在《史记·留侯世家》里,张良一共被强迫过三次: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2)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

(3)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第一次是著名的圯上敬履的故事。老人强迫张良为自己取鞋,张良的反应是“鄂然,欲殴之”,这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该有的样子。此时的张良刚刚刺杀秦始皇未遂,亡命于江湖。一个连秦始皇都不怕的人,怎么可能怕一个老人呢?

可是,当他经历了楚汉之争,跟随刘邦平定天下,又名爵加身,贵为三杰的时候,他却怂了。当吕后派吕泽强行要他出谋划策保住太子的时候,他竟屈于吕后的强权,为吕后推荐了商山四皓。

而当他终于想要节食修仙、不闻世事,却被吕后强行逼饭的时候,这个面对秦始皇和项羽都不肯皱一下眉头的人,此时的反应竟然是“不得已,强听而食”。

当初那个仗剑走天涯的小伙子,如今已不再是少年。

这是权力的可怕,同时也是人性的复杂。

张良那么勇敢,到底还是被人强行下饭了吧!商山四皓那么高洁,到底还是露出一副逢迎的嘴脸了吧!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一旦忘了初心,终究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所累。


司马迁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时时埋下伏笔,穿针引线地在“忘了初心”这件事上大动笔墨呢?

因为,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正处于一个是否要坚持初心的艰难抉择之中。

饱受宫刑之痛、孤独之苦、不被人理解的窘迫,以及对自己祖上数代都无法担任史官的不甘、对自己天命的慷慨和悲凉。这使得司马迁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要不要像商山四皓那样为了荣华而曲意逢迎?要不要像李斯和张良那样为了富贵而放弃初心?

司马迁最终选择的是第三条路。在他的价值观里,假如你真的生不逢时,料定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功成名就的时候,你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找到一种文化或信仰,倾注毕生精力去奉献它,并把它传递下去。

所以,当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对他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的时候,司马迁就明白了。既然自己和父亲这辈子都无法显达于世,那就写成一本书,让它流芳于后世吧!

“多年以后,世人会记住我司马迁,同时也会知道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孔子《孝经》

古人的孝,是一种信仰的继承、精神的传承、责任的隔代传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才能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

反观那些王侯将相、名门富贾,无论祖上多么显赫、多么盛极一时,往多了说传个三五代,往少了说也就传个一两代,最后的结果差不多都跟张良的儿子张不疑一样:“xx年,坐xxx罪,国除”。

说什么古今将相,功名利禄,到头来不过是荒冢一堆草没了。纵观历史,唯文化与精神可万世长存。

于是,司马迁含泪写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正是这份初心,铸就了永远的司马迁,也铸就了永远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user avatar   ruo-que-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荆轲刺秦是一个从小听到大的历史故事,但每次听总隐隐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为什么十拿九稳的刺杀,就失败了呢?从史书记载来看,荆轲是面对面进献地图,图穷则匕现,双方的距离触手可及。

战国时期,人都是跪坐在地,而且秦王穿的还是宽袍大褂,袖子老宽那种,根据荆轲的设计,一只手抓住秦王袖子,一只手拿着匕首当胸就刺。

刺不到要害不打紧,这匕首是淬过毒的,而且是见血封喉的剧毒,只要随随便便划个伤口,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秦始皇了。

诡异就诡异在,怎么看都不可能失败的刺杀行动,偏偏就失败了,荆轲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办砸了一件在小学生看来都不会办砸的事情。

按理说,刺杀秦王这种事,是灭国大事,容不得半点差池,燕太子丹怎么看也不像个傻子,没理由找一个功夫和智商差到极点的人去办这等事。

可是荆轲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再看《资治通鉴》秦纪二时,一句话豁然点醒了我。

荆轲被捉后,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生劫!这才是荆轲的目的所在,想要劫持秦王作为人质,从而逼他吐出割让燕国的土地,以此报答燕太子丹的礼遇之恩。荆轲敢于孤身刺秦王,怎么看也不会是沽名钓誉,贪生怕死之徒。临死前说的这句话也不太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甩锅,这应当就是他的真实目的。

生劫和刺杀,这其中的难度差别就大多了,荆轲应当是数次尝试生擒秦王失败,这才绝望,从而将手中匕首掷向秦王,想要刺伤他同归于尽,不过很可惜,他毕竟是没有小李飞刀的功夫。

荆轲为何一定要生擒秦王呢?除了逼他吐出割让燕国的土地,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想一定是有的。荆轲也是人,而且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想要建功立业,如果杀掉秦王,那么自己的结局只能是陪葬,还谈何建功立业。唯有劫持秦王,才有可能安然返回燕国,从而创造一段传奇。毕竟没有人想死,荆轲的本意一定不是要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是要顺利返回,立不世功业。

。。既然是生擒,那为什么还要带一把见血封喉的匕首呢?万一不小心弄伤了秦王,不就成了撕票了?

因为匕首是太子丹给的,太子丹和嬴政两个人其实是老相识,都曾经在赵国当人质。当时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同病相怜。后来分别回国,嬴政顺利即位,秦国也是越来越强大,隐隐有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势,而燕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太子丹也找过嬴政叙旧,可惜嬴政根本就不搭理他,这让太子丹自尊遭受很大打击。这就好比多年后同学聚会,当年的同桌高高在上,还对自己爱答不理,一脸不屑。所以太子丹策划刺杀嬴政,有多少是国仇,有多少是私愤,这就很难说清楚了。

不过从他给荆轲见血封喉的毒匕首来看,太子丹的目的更倾向于让嬴政死,而不是要回燕国割让的土地。

那么我们继续想一想,假如荆轲成功了,真的生擒了秦王,要回了土地,历史会有什么改变么?我想是不会的,其实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 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 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什么意思呢?经营国家应当任用贤能,仁爱对民,诚信外交,这样的话,再强大的外敌也不用畏惧。太子丹放弃正道不走,反而为了泄私愤,用阴谋诡计,最终落得身死国灭。

秦国日益壮大时燕国在做什么呢?联合其他国家入侵了齐国,瓜分土地人民,猜忌战神乐毅icon,将其赶跑。秦国攻打赵国时不但不救,还背后捅刀子,趁势入侵。

外交内政均一塌糊涂,政治低能堪称六国之最,这样的王族,这样的国家,就算给他割让的土地又如何?迟早还是要还给秦国。

所以说,荆轲踏上刺秦这条路,就是个必死之局,刺杀成功或者失败自己都要死。就算侥幸按照自己愿望,顺利生擒秦王,逼得秦国割地,若干年后,燕国一样要灭,荆轲一样会死。

这就是历史,虽然无奈,但很真实。


user avatar   lin-wei-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史记》还是高中时的事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心潮澎湃。只能感叹一句兴旺谁人定,胜败岂无凭。一本史记,翻罢,俯仰人间千古。

史记是按人物传记来的,我也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按时间顺序了。

1 、尊妹为母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吕太后本纪》

当初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反复读了好多遍,又翻资料又查文献,最后确定,我没有理解错——刘肥,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的庶出哥哥,为了自保,不得不尊奉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妹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太后”二字,大家都太熟悉了。没错,就是认妹妹当娘。

对于这种做法,吕后的态度呢?喜,许之。司马迁只用了三个字,这一出荒唐可笑的闹剧,都有了解释。

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有时候,真的不是一句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空话。

2、喜而泣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太后本纪》

说为通假字,同悦。

当时年纪小,不理解为什么吕太后忧愁时哭不出泪了,心中高兴了,反而泪下来了。以为是司马迁的bug。

而今识尽愁滋味,见惯了各种人间冷暖、世事炎凉,一声叹息,欲说还休。

3、为楚守节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项羽本纪》

读史至此,泪下潸然。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壮哉项羽,身死之后,竟有故人父老为之守节至此;壮哉鲁人,肯为西楚霸王坚守最后一丝威严;壮哉刘邦,无伤鲁人和项氏遗族,也称得上一代帝王的胸怀了。

4、姐妹情薄

始(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兒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兒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外戚世家》

后宫之中,人情世故自古如斯。微时的富贵之约,转眼便如云烟。

5、手足情重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於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於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於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外戚世家》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小说中的故事更打动人。窦广国的故事,真的触动了我。年幼被拐卖,辗转十几户人家做奴仆,又经大难而不死,终于与成为了皇后的姐姐相认。

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插一嘴,皇后姐弟俩相认,人家喜极而泣,群臣在下面跟着哭,助皇后悲哀,这场景真的很搞笑啊。以后再也不敢嘲笑电视剧里瞎演了,历史真的就是这么搞笑。

6、偏怜爱女

窦太后後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外戚世家》

窦太后最心疼最喜欢的,还是幼子梁王和长公主刘嫖啊。一个费劲心思想帮他搞到皇位,一个把自己的遗产倾其所有全都给她。可怜天下父母心。

P.S.求景帝的心理阴影面积。

7、武帝寻姊

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一女者,父为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後,武帝已立,王太后独在。而韩王孙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间白言太后有女在长陵也。武帝曰:“何不蚤言!”乃使使往先视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跸道,先驱旄骑出横城门,乘舆驰至长陵。当小市西入里,里门闭,暴开门,乘舆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门外止,使武骑围其宅,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惊恐,女亡匿内中床下。扶持出门,令拜谒。武帝下车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诏副车载之,回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行诏门著引籍,通到谒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从来?”帝曰:“今者至长陵得臣姊,与俱来。”顾曰:“谒太后!”太后曰:“女某邪?”曰:“是也。”太后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为寿,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焉。”於是召平阳主、南宫主、林虑主三人俱来谒见姊,因号曰脩成君。——《外戚世家》

初登大位的武帝真乃至情至性之人,对待流落民间的同母异父姐姐,竟如此重视;对待母亲,更是如此至孝。


谁又想得到,几十年后,同样的人,猜忌自己的亲生儿子,逼杀结发妻子,大造巫蛊之难,后又做出杀母立子的事情。

记得《琅琊榜》中,老皇帝对林殊说,坐上这个位子的人,都会变的。

8、子胥奔吴

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子胥列传》

子胥奔吴,牵着年幼的太子胜过韶关,一夜白头。这段被演义成戏文和传奇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唱至今。当我们真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犹如传奇一般的故事时,都不敢相信是否是真的了。


9、吴楚之战

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伍子胥列传》

这条是来搞笑的。古人打仗,理由就是这么神奇……

10、包胥救楚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许。包胥立於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伍子胥列传》

申包胥只是一个活在别人传记里的小人物,但历史,往往就是被这些不改风骨的小人物撑起来的


11、贤人子贡

後二岁,阖庐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於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其後四年,孔子相鲁。

後五年,伐越。——《伍子胥列传》

司马迁真是一句废话也不愿意多写。我是先读的伍子胥列传,当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正写着吴国称霸,忽然冷不丁来了句孔子相鲁。直到看了《仲尼弟子列传》。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彊。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仲尼弟子列传》

原来,司马迁那句“孔子相鲁”是这个意思。

孔子众多弟子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子贡。孔子死后,众弟子结庐守灵三年。唯独子贡独自守灵六年。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仲尼弟子列传》

他一生追随夫子,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践行着老师的教诲,也是夫子门下称得上大有作为的弟子之一。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孔子世家》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玦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子贡曰:“君其不没於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余一人”,非名也。”——《孔子世家》

颜回死后,知孔子者,赐一人耳

12 、老子后人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是有后人的啊。这个不算细节,估计对有研究的人来说是常识,但我在读史记之前真的不知道。

13 、韩非之死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後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申子、韩子皆著书,传於後世,学者多有。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迁的史记为何如此打动人,就在于他的悲天悯人。

14 、廉颇老矣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至死念念不忘的,依旧是早已抛弃他的赵国。

15 、蒙恬自尽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巉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蒙恬列传》

读史,我见过怕死的,见过不怕死的,见过死得其所的,也见过含冤而死的,但还没见过像蒙恬这样死得如此不甘的。他不愿死,不知为何而死,但却又必须死。死前,他沉默了半晌,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估计自己也不相信的必须死的理由。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死,和地脉有什么关系。

16 、魔鬼交易

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於是斯乃听高。——《李斯列传》

李斯的一生,从这里撕开。前半生的他,是大秦帝国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柱;后半生的他,出卖了原则和正义,沦为强权暴政下苟延残喘的走狗。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一场与魔鬼的交易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列传》

17、故人之恨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於赵,而秦王政生於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刺客列传》

太子丹与秦王政,曾经有过年少交欢的时光啊。他早在秦国对燕国造成威胁之前,就已经有了杀秦王之心。

唉,个人爱恨恩怨,为何牵累如此多人,燕国之亡,亦始于斯。

18、李陵之祸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後,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李将军列传》

我一直在想,司马迁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的波澜。对于别人而言,这只是一句话就说完的“别人的故事”,而对于他而言,自己的一生都因此改变了轨迹。

他是否想到,即使在自己的史书里,他自己,不过是这么一行小字里面被牵连的无名无姓的人罢了。万千历史事件中,字里行间又省略掉了多少人的生死存亡、悲欢离合。

19、贾生才调更无论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後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後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和贾谊,两个不得志的楚人,就这样被司马迁用时隔百年的凭吊联系在一起。(经提醒,贾谊不是楚人,我的bug)

20 、天子之心

自骠骑将军死後,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後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後二岁,冠军侯国除。其後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子伉代为长平侯。——《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已经开始动卫家的人了。天子之心,昭然若揭。

21 、太史公曰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菑。——《吕太后本纪》

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就懂得大功大过之人因如何评定——功不饰过,过不掩功,一码归一码。这也是我爱看太史公评论的重要原因。

然而,两千年后,至今很多人仍不懂得。


22 、杀母立子

其後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岂可谓非贤圣哉!昭然远见,为後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谥为“武”,岂虚哉!——《外戚世家》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立其幼子,司马迁评论:武帝您这是高瞻远瞩、颇有远见啊,那些迂腐的文人怎有您的见识啊,您谥号是“武”,真不是虚名啊。

不管你们怎么看,反正我没觉得这是在夸汉武帝。


待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方回应是否将承认阿富汗新政府时,引用毛泽东「阿富汗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屈服过」? 
  解放战争惨烈还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惨烈? 
  盎格鲁撒克森,为什么England不叫Sexland,Anglophone不叫Saxophone? 
  在14世纪开始就有赎罪券了,那么在马丁路德之前是否有过对赎罪券的批判?那些批判者后来怎么样了? 
  国民党的军队军纪真的不严明吗? 
  如何评价汉高祖刘邦? 
  如何评价《伐清》这本书? 
  如果有克苏鲁童话,会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最大的罪人是汉武帝吗? 
  看地图会发现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河流、山川、国境线) 

前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最近抖音特火的穷比快乐屋?
下一个讨论
你看过的最细思恐极的图片是什么?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