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郑渊洁炮轰2018年中国童书作家榜,并点名曹文轩2700万收入靠的是非法进学校兜售的事件? 第1页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喜欢童话郑,但是喜欢他这次扒皮。

童书因为不要求太高的知识含量,进校园又有利润,所以这个领域完全就是一场误人子弟的灾难!

一大堆所谓的阅读专家,教育专家,找大学生四处剪刀浆糊,几千块成本的书,利用进校园的渠道,转手就爆赚几百上千倍,比贩毒还赚钱。

我看过有所谓国学教师写的《弟子规》,还亲眼见过推销《女儿经》的(被我当场揭穿怼死),很多讲法简直就是胡编乱造,竟然还印成书给孩子看。

等我回家,拿一些劣质教材给大家感受一下。

总之,如果在曹文轩和劣质作者比,我会选择曹文轩。在曹文轩和郑渊洁的作品中间选择,我依然会选择曹文轩。(因为郑渊洁的这一套作品容易把孩子思想带偏)

不过,我还是支持郑渊洁扒皮。


user avatar   catalpa-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清高自持的文人气节,或看起来有文人气节的, 大致上分为以下三种。

一,衰颓狼狈又不思嬗变,为挣颜面而口口声声众人皆醉唯其独醒,不屑和光同尘,其实不过家畜走兽。

二,有一定天资和才能,又因为太过耿直持节,刚而摧折,不得善终。譬如朱湘。

三,能力足以匹配自己不入“浊流”的野心,引人非议也好,招人攻讦也罢,一般很难被真正操翻。

比如鲁迅,(此处原有陈丹青,我只知道他愤而辞去清华大学美院教职一事,没了解过他是不是有黑料,特此删去)。


后两种的相同点在,如果他们不那么较真,不那么拘泥于对错,稍韬晦苟且一些,本可以过上世俗意义上更舒适体面的生活。但他们没有。

郑渊洁在当下是第三种。


第一次对他产生好感当然是因为小学的时候读他的童话。他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启蒙作家。

十一二年前读过的几个故事,我到现在还能复盘。皮皮鲁系列的书末有个叫“舒克舌战贝塔”的板块,是在中部落后县城的应试高压与思想钳制下,灌溉我的独立意志的第一瓢水(不过后来看其实他私货蛮多的,也有偏激的成分在)。

第二次是知道他退作协。

第三次是知道他买房囤读者来信。可以看到他在成人世界披着的硬壳下,温柔细腻的一面。

第四次是听了一个段子。

说是郑渊洁有一次参加作家笔会,会间有人问他有没有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没有,一众作者就很诧异,说这人是俄国文学的巨匠,你怎么可以没读过?到郑渊洁发言了,他说他最近在看库斯卡娅,很受启发,你们看过吗?底下人有一半纷纷点头,老郑就说这人不存在,我瞎编的。之后哂然离席。


第五次是这件事。

六十好几的年龄了,本可以颐养天年,但还在为社会领域的不平之事操心。

任何货真价实的理想主义者都值得人尊敬。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写写 郑渊洁是我童年最喜欢的中国作家

我只从郑的微博来看 其实郑原本并非为了针对曹文轩而言

因为有人嘲讽郑的收入没入童书作家榜 所以郑这么回应

第一 童书作家榜被从作家榜分离出去单独成榜

第二 童书作家收入有巨大猫腻(也就是进校园售卖)

第三 基于以上两点 郑渊洁拒绝进入童书作家榜

第四 曹文轩只是郑渊洁为证明猫腻举的一个例子 为什么是曹文轩 我推测因为曹文轩比较有名 榜单前面就这么几位 并且曹文轩入校园售卖的证据网上可直接搜索到

第五 郑说到底抨击的还是学校的乱象 因为在校园里占用学生上课时间讲课售卖商品是违法的 但这种现象在学校可以说非常普遍 而且无论政府和舆论对此其实是毫无警觉的

我想说 各位自己想想 自己的学生生涯难道从未有过学校请来某某专家教授学者作者 讲讲课 最后要你买某某东西?就我个人的记忆就有疯狂英语和晓玲叮当的作品 这这种行为 无论产品本身质量如何 事实上是违法的


user avatar   huang-bu-hui-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我喜欢的作家郑渊洁老师在微博上撕逼我喜欢的作家曹文轩老师。

现在是和谐社会,我以为像这种我喜欢的作家撕逼的大戏我应该在和谐社会看不到了,但是居然有幸目睹。

整个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前几天,有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童书作家收入排行榜。

今年的作家收入排行榜搞了个幺蛾子,就是把不同类别的作家分开排行,像什么“童书作家排行榜”、“明星作家排行榜”。今年作家排行榜的销售冠军是刘慈欣老师,版税收入1800万。

从这里就看出来了,文字工作者们是真穷,不是哭穷。在这个随便吹吹牛逼都能融到几个亿的年代里,确实这个收入不算高。

但是你看过童书作家排行榜,就会发现,刘慈欣并不算作家里最赚钱的。比如在“童书作家排行榜”这个榜单里,排名第一的是杨红樱老师,版税收入5500万。

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年都会关注作家的版税收入的话,会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在往年的总榜单里,排名靠前的一直就是儿童文学作家。

今年有关部门不知道为何想要分开排行,结果分开一排,出事儿了。

这起事故是一名不知名的杠精导致的。

前几天发布排行榜,童话大王郑渊洁榜上无名,一名杠精怒而艾特郑渊洁老师:

“你不是吹牛说你的作品销量怎么怎么靠前嘛,怎么榜单上没你?一看就是编的。”

结果郑渊洁秒回复:

“这事儿有点复杂,回头我和你细聊。”

这一细聊就聊出了万字檄文。

这篇微博很长,我给大家概括一下,主要是几点:

1,榜单上没我,主要是我没参加;

2,为什么我没参加,因为我不愿意和某些作家同流合污;

3,某些作家是谁?曹文轩;

4,他怎么污了?他进校园推销书,高价卖书,不合规不合法不合理不要脸。

大概以上几点。

其实原文里还有更劲爆的,比如曹文轩16年得的那个安徒生奖是买的,这个也就不提了,大家可以去郑渊洁先生的微博围观。

这个事儿很有意思。之前杨红樱曹文轩和郑渊洁其实年年都是作家收入榜上的霸主。

郭敬明有名吧?可是在印象里,除了个别几年,郭敬明的版税收入其实是一直低于这些童书作家的。这些童书作者的版税高的吓人,但仅限于小范围内人知晓,属于闷身发大财。

为什么?首先,儿童书籍市场是隐藏的蓝海,因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读书是刚需。

刚需的意思是,你必须读,不读也得读。老师布置、学校推广、家长支持。

在很多大人眼里,读书其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你见过有孩子打王者荣耀被喷,你见过孩子有读儿童文学被喷的吗?

我国有将近两亿的学龄儿童,而两亿中哪怕只有两千万人读书,其实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

同时,为什么去年把全中国文学圈震了三震的刘慈欣的版税还不如儿童文学作家们?

原因也很简单,小孩子读书,大人不读书。

去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书3.4本,而初中生必读文学篇目有85本。

简单来说,家长们要求孩子们去读书,去看书,花钱去买书,但是自己从来不愿意看书。

是不是很有意思?

再聊一聊这个事儿背后的事情,其实曹文轩们来学校推广书籍早就有,我上学那会儿2006年,他就来过我们学校。

但客观来说,这种事儿真的能赚到几千万吗?

我们简单算笔账,一个初中大约有三千人,如果曹先生来一趟,能卖出去一千五百册。现在作家的版税率大概是6%,曹先生这种大咖大致在10%左右。

一本书定价大概在25元,进学校卖一次书,大概在3750元。算上曹先生的出场费什么的,还有不止买一本,我们算曹先生一趟能净赚2到5万元。

曹先生去年的收入是3300万元,这还是纯版税收入。

如果依赖这个赚钱,曹先生一年里要365天天天进校园。

郑渊洁先生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也可能曹先生走一趟赚得比这个钱要多的多,但这其实都挺无奈的。

再说下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除了“你为什么长得这么帅?”之外,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不是喜欢写作吗?我家儿子和女儿不会写文章,你有什么办法?”、

我的办法一般都是两个字:“看书”。

下一个问题一般都是:“那看谁的书比较好呢?能不能开个书单。”

一般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已经开始上头了,但是我怂,我只能默默走开。

差不多15年前,我看书的时候,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家就那几个:

杨红樱、曹文轩、郑渊洁、黄蓓佳、秦文君、祁智。

15年过去了,翻一翻市面上的儿童文学作家还是这几位。

什么问题?这些人把儿童文学垄断了。

垄断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文学本身的式微,有能耐的作者都去写公众号写剧本了,别提写小说这么费劲的事儿了,另一方面就是家长和学校们虚伪的关心。

什么叫虚伪的关心?就是家长和学校都推荐都鼓励孩子们去看书、去读好书、去好读书。

但是他们真的关心孩子们在读什么吗?

狗屁。

他们自己都不看书,怎么会去关心孩子看什么书?

他们期待的无非是

找网上的书单

找所谓的专家推荐

然后照本宣科,去让孩子读书。

读个毛啊,你连你孩子在看什么书都不知道,

你们关心过孩子们吗?

你们在意过孩子们吗?

你们知道他们要读什么书吗?

你们自己都不热爱读书,凭什么要求孩子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你们自己都不愿意接触,凭什么让孩子们去了解?

就因为你们是家长?

真的是虚伪,虚伪透了。

而几代的书单代代相传,导致十几年来就这么多人反复出现。

然后找几个专家,坐那边苦大仇深说:

文学完了。

文学有没有完,你们心里不清楚?

最后说一句。

我心里对郑渊洁先生和曹文轩先生是很敬佩的。

在小的时候,他们二位的书我都看过。在我看来,他们二人恰好代表了儿童阅读培养的两个很好的方向。

郑渊洁先生很多作品中令人瞠目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是即使放到纯文学领域依然不逊于人的杰作。

曹文轩先生则是少见的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拥有美感和文学感的作品,这让他的作品在儿童文学之外,有了类似现实主义的思考与更多的文学质感。

不论如何,两位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作为一个在少年时代起就阅读他们全部作品的青年人,这两位先生对我的文学启蒙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在这件事背后,我觉得无论谁对谁错都不该羞愧。

应该羞愧的是这个时代虚伪的教育。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点文不对题的东西…

这几年前看刘心武续的红楼…有一种被喂了屎的感觉(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依旧认为这是对《红楼梦》的亵渎…

然后看到了郑渊洁写的一篇关于红学家的文章:

《绣花鞋红学家》
红学家罗克在红学界挣扎了十余年还没混出名气,有点儿沉不住气了。《红楼梦》已经被罗克看烂了七本。
第二十五届国际红学大会没有邀请罗克,气得罗克天天在家向太太发脾气。
“我觉得你的研究应该独辟蹊径,或者进行专题研究,成为红学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有的红学家专门研究《红楼梦》里的中药。”太太给罗克指路。
罗克如梦初醒。
“你怎么不早说?”罗克埋怨太太。
“现在为时不晚。”太太说。
罗克回忆《红楼梦》里还有什么领域没被红学家瓜分研究过。罗克这才发现,空白很少。
“我建议你专门研究《红楼梦》里的女性穿的绣花鞋。这是冷门。能出奇制胜。”太太说。
“我?一个大男人,研究女人的绣花鞋?”罗克感到受了污辱。
“你研究的不是一般的绣花鞋,是《红楼梦》里的绣花鞋!你是红学家!”太太为罗克指点迷津。
罗克顿悟。
罗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通过研究《红楼梦》中的绣花鞋参加第二十六届国际红学大会。
无数个夜晚供罗克挑灯夜战,他伏在台灯下研究《红楼梦》中女性穿的绣花鞋,第一个被研究的自然就是林黛玉。
罗克发现林黛玉走路的速度之所以慢和她穿的绣花鞋有很大关系。他还发现贾宝玉之所以未和林黛玉终成眷属的根本原因是贾母不喜欢林黛玉常穿的一双绣花鞋。
罗克研究《红楼梦》绣花鞋的第一篇论文《从林黛玉的绣花鞋看封建制度的必然没落》发表了。红学界开始有人对罗克刮目相看了。
等到罗克的专著《<红楼梦>绣花鞋探微》出版时,对罗克的赞叹声鹊起。
罗克天天让太太给它剪报刊上对他的评论文章。
第二十六届国际红学大会召开之前,罗克每天长时间站立在邮箱前,等邀请信。
太太暗暗为罗克捏一把汗。
终于,罗克收到了请他参加第二十六届国际红学大会的邀请信,罗克成功了。
罗克和太太激动得疯狂拥抱。
太太送罗克去国际机场。
罗克在国际红学大会上大出风头,记者在他上厕所都要跟踪采访。
“您的下一个研究课题?”有记者问罗克。
“研究《红楼梦》里的梳子。”罗克说。
红学研究的又一个空白将被罗克填补。

当时感觉:嚯…这么幽默且辛辣的文字竟然是郑渊洁写的…

今天看到了郑渊洁炮轰曹文轩,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了之前读过的这段文字。

能有自己的原则,敢于向着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开炮,小时候能读到这样的人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幸运。

谢谢您,向您学习。


user avatar   liu-yi-bo-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得分开看。

郑渊洁批判的是曹文轩非法进校兜售书籍的问题,并不是批评他小说写得怎么样。

所以,讨论曹文轩与郑渊洁谁写得好谁写得坏本身毫无意义,或者说根本是跑题的。

郑渊洁在该篇文章中已经列出了很多证据,我个人认为这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不论是郑还是曹的读者或粉丝,没必要据此来评判二人优劣。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时候读过很多儿童文学杂志,分级如下:

五段:《儿童文学》,

四段:《少年文艺》,

三段:《童话大王》,

二段:《童话世界》,

初段:《漫画party》

直到初中甚至高中时代,基本只有看后两本可以找到人交流,看《童话大王》的一个班能找到两个人就不错了,看《儿童文学》的一个学校不超过五个。我基本处于《少年文艺》和《童话大王》之间,知道初中同桌居然看不下《童话大王》只喜欢《童话世界》,竟有曲高和寡之感。

现在是另一种情况,我感受到儿童文学必然面临危机,太小的孩子是看不懂曹文轩的书的,而9~14岁左右的大孩子却无需读曹文轩的书,因为除了游戏、电影、动画片、漫画,现在的幻想小说、网络小说也足以和曹教授的作品竞争。曹的作品多为苦情戏,在这方面,现在的孩子普遍智力发展较早,能看懂《平凡的世界》多半就不会喜欢看什么《草房子》了,所以曹的市场空间其实是不断受到压缩的。

郑渊洁的作品受众面更广,晚期作品《生化保姆》《金拇指》等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儿童文学套路。但其实也面临危机。虽然《童话大王》首创了“适合8-100岁阅读”的广告词,但是真正实现了这一点的却不是郑而是唐家三少。

当然,还有相反的过程,也就是成年人阅读品味的儿童化,《哈利波特》这种作品在成年人中的流行就是例子。在这种双向挤压之下,儿童文学会走向消亡吗?曹是进校园非法兜售,郑是进书店合法兜售,兜售都是少不了的,但还能兜售多久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单只看袁崇焕案当然不是冤案,罪行有一码是一码,足够给他吃刀子了,毙个一两回并不很冤。


问题是.....有一大半的勋贵、庸官、阉党、军阀那种动摇国本的应该凌迟几十回,大明敢么?

之前的辽东将领,“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比起袁他们给个七八刀,有啥问题么?


那袁为啥吃刀子?吹最大的牛,打最响的脸了呗。......况且,身处高位本来就很难完全干干净净,谁还没个吃刀子的罪.....

冤吗?不冤吗?emmmmmm.........


高赞举了D的例子,我也举一下表达我的观点,黄克功案知道吧?一个团级干部因感情问题枪杀恋人,他的死确实罪有应得,而且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没毛病吧?

问题是 那吴化文投奔日寇、残害百姓、阻挠抗战怎么算?他罪行够不够大?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颗花生米? 结局:战场起义,将功赎罪,安度晚年。

少帅放弃东北、不肯抵抗、白赠国土怎么算?不是蝗军满世界开打他就是千古罪人了。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百颗花生米? 结局:都懂。


这些不是说黄就不该处死了,只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双重标准是一直伴随着OO存在的,嘟嘟有罪,揪出来就得死,没毛病,一点都不冤,但真正冤了天下苍生的人逍遥自得,才是另一种冤


user avatar   zhao-lu-duan-ge-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说得对,给她了,将来她会以二手买家身份告你。

真要?可以呀,先报警,听警察怎么说。警察让交的话,作好备份后交警察。让她找警察要去。




  

相关话题

  为什么乔治·奥威尔是左翼作家? 
  为什么作家喜欢写妓女? 
  让莫言,余华,贾平凹,北岛去参加高考,语文有可能低于130分吗?哪些题可能答错或者低分? 
  成为作家,写小说的第一步,是逼着自己每天写点东西吗? 
  在实体书店看到好书,记下来去网上买,这是不道德吗? 
  如何评价白俄罗斯女作家 Alexievich 获得 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龙应台? 
  你心中的一流作家有哪些? 
  黄易去世,他和他的作品曾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哪位近代的作家把和妻子相识相恋过程写的信出版? 

前一个讨论
5 岁孩子上兴趣班产生逆反情绪,作为家长是该坚持还是尊重她的选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普遍睡 5~6 个小时?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