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郑渊洁这个作家?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ni-ma-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这两天,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有点忙

先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被网友们抓了个现形,当场来了一段凡尔赛浓度颇高的道歉



并不断的向慕名赶去的书迷们表示抱歉




后是费心为到他主页下排队求祝福的网友们安排名次

每一个发自内心的祝福都可以说是非常严谨



有人说郑老师不愧是搞儿童文学的,这么多年依然童心未泯

也有人说郑老师的视频配乐看似“千篇一律”,实际上却是很有版权意识



而我的关注点就比较奇特了

郑渊洁竟然已经是爷爷了吗?



好吧,的确是爷爷了

毕竟在座的各位有一半以上,童年都不再是皮皮鲁和鲁西西了

而记忆中被舒克贝塔陪伴着长大的童年,也已经过去快30年了



其实要谈到郑渊洁老师,每个8090后都有一肚子的记忆想要被翻牌

夏天和表弟躺在凉席上听着风扇吱呀的转动声,手里翻着《病菌集中营》,看袁猎猎是怎样带着一众细菌一次又一次的登陆坏人身体的

放学后回家爸妈还没下班,坐在家门口的楼梯上一手拿着1毛钱买来的黏牙牛皮糖,一只手翻着从同学那借来的《皮皮鲁和魔方大厦》

那时候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一个大人,写出的故事却能这么贴近小朋友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而那时候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现在再看,竟有一种预言般的神奇

2020年,空无一人的学校,大家都在家里上网课



你妈爱看电视剧,你爸爱看给名人出题的电视晚会



让田径班的学生改学跳水,让武术班的学生改学棋类,让游泳班的学生改学武术,让跳水班的学生改学足球……

就这么定了,你们执行吧



好家伙,这指定是偷偷修炼了预言术啊

或许这就是郑渊洁作品的魅力吧

很多更深层的含义,要等到10年20年后再看,才能领悟的清

而郑渊洁这样一个桀骜的“怪才”也正是在用20年30年的坚持,将自己的价值观不断输出给众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

记得去年,第13届中国作家排行榜被公布出来的时候,童书榜单中没有郑渊洁的名字



于是就有网友举着键盘出现在了郑老师的微博评论区,说他徒有虚名,整天吹嘘销量,却连榜单都上不了



而一向以“正面刚”为行事座右铭的郑老师,直接贴出长微博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前十榜单中的原因:

主动退出排名,因为看不惯部分童书作者打着讲课的幌子进校园,占用学生学习时间,与书店勾结,硬性或是违法兜售童书的行为

评论区网友也纷纷表自己的确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一个随波逐流的社会,不为利益所驱使,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甚至为了抵制这种在大多数人眼中“看似正常”的潜规则促销手段,不惜与整个行业叫板

如果他不是郑渊洁,很可能就会被扣上“没眼力价”“不懂审时度势”“死板一根筋”的帽子

可他是郑渊洁,一直以来他就是如此

大家应该对两年前上映的短片《驯兔记》还有印象吧短短24分钟的暗黑演绎,一举拿下8.2的高分



该剧翻拍于郑渊洁2016年出版的皮皮鲁系列丛书《皮皮鲁驯兔记》

讲述了升入小学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进入了一个以变成“乖乖兔”为荣的班集体里

对老师言听计从,懂得附和老师观点的班长,开学当天便在老师的表扬下变成了一个兔子



虽然同学们很害怕,但是看到老师很高兴,甚至还当着全校同学的面为变成兔子的班长颁发奖状,大家就渐渐忍不住都变成了听话的“兔子”

除了调皮的皮皮鲁和他的好朋友梁里

当怪物变为大多数,正常的人倒成为另类了



在梁里也受不住老师和同学的施压,哭着变成兔子后,全校的压力都落在了皮皮鲁一个人头上

最后,他只能戴上兔子头套,拘谨的接受大家的掌声,从此开始扮演一个乖巧懂事的“兔宝宝”



《驯兔记》原著中有这样一句话:皮皮鲁生活中的唯一希望,就是能有一天脱掉这模拟兔衣,他从骨髓里害怕穿一辈子

可是现今社会,谁又不是拿着多套兔衣,不断穿梭在自己的各个角色中呢

如果说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残酷,郑渊洁的作品就是在振聋发聩的告诉我们:不要让这种残酷提前降临在孩子身上

不被统一标准所束缚,不被条条框框所局限,才是应该有的童年因为郑渊洁自己,就拥有一个这样的童年小学二年级,当同学们都在《长大后想干什么》的命题作文中为自己立下崇高志向时

郑渊洁说《我长大以后想当掏粪工》



小学四年级,当同学们都在老师布置的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中书写努力与勤奋时,郑渊洁把题目改成《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后了交上去

这一次,他没有被表扬,反被老师一通臭骂随后,他便辍学了

一个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人,他能干嘛?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还想当作家?



可是他都做到了,1985年到2015年,30年间,他用每天写6000字的强度,将《童话大王》一举连载了下来

还产出了皮皮鲁,舒克贝塔,十二生肖等经典作品

从30岁写到60岁,他没有停止写作



他在作品中告诉大家:

如果你向往长大,就要更加珍惜时光,因为当你等到头发花白那一天,就再也不想长大了



他批判刻板印象:

成名后的舒克回家看望生病的妈妈,妈妈已经几天没吃上东西了,可她却对舒克说:你可不要出去偷东西啊,一个老鼠有个好名声太不容易了



同时,他还会教孩子怎样保护自己,预防性侵



明明是一个儿童读物作者

但他的文章中却没有低龄的糊弄,反而全是认真的平等对话

这也是为什么郑渊洁的书迷一度多到他需要专门买一套房子来安置粉丝来信的原因



有人说,郑渊洁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甚至预言未来,是因为他完全洞悉了社会现状,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发散创作,比较能站稳脚跟

我倒觉得,这世上哪有所谓预言家

郑渊洁不过是一直都在坚持做自己,坚持说实话而已

大家调侃他人生成功,买十几套房子,数度登上作家富豪榜,所以并不会在乎那一两次的榜单

可仔细想想,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一件事,不被社会侵染,多难啊

如果你也能每天四点半起床,不抽烟不喝酒,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30年以上

你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成功呢?


-完-


user avatar   er-ci-yuan-shao-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定一个长篇回答,有时间就慢慢聊聊,我应该属于郑渊洁的骨灰级铁粉了。以下内容全部出自我的回忆,想到什么说什么,欢迎指正错误。

当年我喜欢他到什么程度,他的几乎所有正版出版内容我都看过了,甚至包括一些他和别人一起合作的书和绘本。他旗下出版的很多质量不怎么样的游戏,我也都玩过。

于是我就开始在各个地方找他的盗版书。

虽然他曾经不止一次在书里痛斥盗版书商,甚至他自己还举报过一个靠卖他盗版书勉强糊口的底层小百姓。但我真心想看看盗版里有没有仿写他作品的比较有意思的,可惜没有。

郑渊洁的第一篇正式发表作品是《黑黑在诚实岛》,他刚出道的时候的东西。和现在的儿童童话没什么区别,通过一只小蚂蚁的经历讲道理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一开始,郑渊洁就开始把他的作品主角着力在一些不起眼甚至负面的形象了。比如黑黑是只蚂蚁,舒克贝塔是老鼠,大灰狼罗克是只狼。这应该与郑渊洁自己的家庭经历密不可分。

而且郑渊洁的学历很低,小学毕业。他自己自嘲说是“有北京户口里学历最低的”。有时候他也会说自己最高学历是汽车驾照。

所以他旗下的第一男主皮皮鲁就是个标准的调皮捣蛋的差生,我记得应该是拿他儿子郑亚旗为原型的。

当然,郑渊洁本人也不是好学生,但他是个绝顶聪明的写作者和商人。他的写作水平和智商放在那个年代的作家群体里,简直是对其他作家的降维打击。

什么IP运作,直播带货,郑渊洁自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玩了。他很早就把自己旗下的知名人物注册IP,然后生产销售同名产品,牙膏牙刷之类的,最后他自己书里的人物还在书里给这些产品带货。当然最后这种明显超脱时代的尝试并未成功,但足以看到当时郑渊洁的商业眼光和远见。

小崔和郑渊洁是不错的朋友。崔在《新闻眼》节目里自述过,自己身家有几十个亿。而当年崔还比较穷的时候,郑渊洁就已经很有钱了,请他们一帮朋友吃药膳。我还记得郑渊洁曾在微博吐槽过,大意就是说自己这个月纳了几百万的税云云。

之前网上有个很火的故事,就是说郑渊洁专门在北京买了十座房子放读者的信。说实话,郑渊洁本人是会干这种事的人,但是当时你说他是不带任何投资目光干这种事的人,我是绝对不信的。

毕竟他是郑渊洁,应该是全中国第一批最早用电脑写作并接触电脑的人,还在90年代就给他儿子配了顶配电脑,没事还经常带他儿子逃课参加电脑博览。在主流媒体视游戏为电子鸦片的2000年代之前,也就是九十年代,郑渊洁就已经在作品里盛赞电脑改变了人类社会了。

他的视野和眼光,真属于超脱时代的,更超脱了和他同一时代的一众作家。

比如作家协会,正常作家可能以进去为荣。但他却非常不屑一顾,而且经常diss其他作家,包括但不限于杨红樱,曹文轩。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有空继续说。

2021.6.15 续写

先说说郑渊洁diss杨红樱的事吧。按理说这俩人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一个写皮皮鲁,一个写马小跳,我小时候这俩人的书都看,还经常特地去北京的王府井买这俩人最新的书。

可是呢,有一次郑渊洁和杨红樱俩人碰面了,见面会上俩人当然是一顿商业互夸。结果第二天很多媒体都发了个通稿,大意就是说郑渊洁自认不如杨红樱。

之后郑渊洁就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杨红樱,一个让我甘拜下风的女人》,讽刺杨红樱靠踩郑渊洁,发新闻通稿炒作自己知名度。不过杨红樱本人倒是貌似没有回应此事。

如果说郑杨二人最多算是一时不快的的口角,那么郑曹二人则可以算是公开质问了。

前几年有个挺火的榜单叫作家富豪榜,有一期出了童书作家榜,但是却没有郑渊洁的名字。

之后郑渊洁公开发文表示,他不屑与违法到学校卖书的作家在同一榜单。而且直接点名曹文轩。因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是不能进校推销商品的。但是曹文轩却进了中小学校推销自己的作品,而且必须完成强制购买任务才能和曹文轩见面。

而且郑渊洁还指出曹文轩极有可能偷税漏税,并且指出曹文轩的安徒生奖是拿了纳税人的钱运作出来的,大概花了400万人民币左右。

此事引发轩然大波,一大V甚至官方都转发并进行了评论。这是原文链接:blog.sina.cn/dpool/blog

郑渊洁做出这种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非常之多,比如他之前就退出了中国作协,就是认为拿纳税人的钱养这么一帮人,不帮着歌颂就算了,反而净帮倒忙,比如方方。

他还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次他去参加作协的会议,大家纷纷引经据典,有个人问大家看没看过某俄国大师著作,除了郑渊洁其他几乎都点头说看过。

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也问大家看没看过某某拉夫斯基的大作,与会的80%都点头看过。结果郑渊洁马上现场打脸,说这个名字是我下边的。


user avatar   a-xuan-37-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是豆瓣郑渊洁童话全集“@阮玲玉”写的郑渊洁童话评论。我很赞同,所以转发在下面。


一个关于人物刻画,还有一个是情节安排。

他笔下的人物常常给人一种人物缺少个性的感觉,除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之外,其余那些篇章里的主人公性格很不鲜明,彼此雷同。那些主角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似乎就是作者本人的传声筒, 是作者自己想象出来的批量生产的产物,仅仅是是行动者,却不是思想者,读者感觉不到他们有什么心理活动,有什么思想,有什么苦衷,有什么深层次的行为依据,仅仅是作者手中的牵线木偶而已,作者通过他们来演绎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故事。

外国的许多儿童文学大师创作了鲜明生动、不可复制的人物,相比之下,郑笔下的人物往往太单薄,不鲜活,没个性,千人一面,太像纸片人。比如,机器猴和花生米,他们有什么个性?丁照宁婷和曼妮有什么两样?如何区分何小雨跟麦迪?安迪和朗贝有啥不一样?看不出什么来。表面上,他们大多争取自由,争取个性的自由发展,可是在这个大前提的笼罩下,他们彼此之间都没有什么分别,一个人在不同的故事里叫了不同的名字,如此而已。

有人问:何以老郑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的如此之少?

关于这个,一方面跟他自己的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作品自身的局限吧。改变成电影的操作性不高。以《五个苹果折腾地球》为例,有情节没细节,有故事没人物,人物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个性,不论是朱力克,何小雨还是曼尼,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个性,一个故事里没有血肉丰满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这是致命缺陷。有些篇章,与其说它是童话,不如说它是寓言。主题先行了。此其一。

第二,作者太喜欢“宏大叙事”,动辄就喜欢把全世界搞得鸡犬不宁,在文字上这很好办(“86架民航机被劫持四位国家元首遇刺21 位女影星失踪87万辆汽车被盗..... ),真要落实到画面上,那可是有难度滴~

情节很惊悚,很庞大,很够味,很过瘾,可是……没有一点点细节。叫人无从下手。这种时候,措词用语,处处显出"信笔所之"的神气,犹如好莱坞喜剧片里面那种互相砸蛋糕的闹剧镜头,用傅雷先生的话说,单凭着丰富的想象,逞着一支流转如踢哒舞似的笔,不知不觉走上了纯粹趣味性的路。一套又一套的戏法(几乎是噱头),突兀之外还要突兀,刺激之外还要刺激,仿佛作者跟自己比赛似的,每次都要打破上一次的纪录,童话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情节的趣味性发展到了极致,含蓄性,思想,节奏,品味,格调,全不讲了。大笑过之后,读者未必会留下什么思考。

作者总喜欢一种“寻子遇仙记”的故事模式,即,才智平平的主人公,突如其来的得到神异的宝物,或者是有超能力的贵人相助,扬名立万,叱咤风云,名利双收,先前的夙愿得以实现,先前的仇人全部匍匐在脚下,这当然是一种很过瘾的叙述模式,但问题是作者太喜欢重复自己的这一模式,不论是五个苹果,还是机器猴传奇,还是奔腾验钞机,无不如此——尤其是后者,一个人把钞票使用者的隐私卖给电视台,居然赚了八百亿,超过了比尔盖茨,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现实中若有这样的人,他早被不计其数的人控告了吧。作品不一定能反映现实社会,但是却可以真实的反映作者本人的趣味所在。这样的作品看多了,难免消磨人的意志,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儿童读者。

靠恩赐,靠意外,靠幻想,靠外星人,靠天上掉下来地底下发掘出来的宝贝,靠神乎其神的自己发明创造的法子,不费什么力气迅速致富,发财,功成名就,人五人六,豪气冲天,奥斯卡诺贝尔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动辄就让一个地球的人倾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多么宏大的视角啊……可是看多了,也就跟《聊斋》里那些书生似的,整天幻想着仙女从天上下来,带着银子倒贴,现实中哪有这样的美事!

作者自己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杀人蚁》之后,作者试图改变自己的文风,童话和幻想的色彩减弱,变得成人化了,可是,这种转型并不那么成功,读者往往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不是说读者愚钝,而是作者想表达些什么却没表达好,读者看的时候也能深切的体会到作者那种词不达意的焦急感和力不从心的无力感。看了他99年写的《犬人》,我只有一声叹息。也许现实太强大了,也许老郑写作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反正我拿到99年扩版的第一期看了之后感觉很不是味,不是感动不是震撼不是意犹未尽不是欢欣鼓舞不是醍醐灌顶不是酣畅淋漓也不是愤怒,而是-郁闷!这写的是什么呢?一个人被输入了狗血(确实够狗血),从此变得跟狗一样,看见人就咬,看见便便就想吃,连排泄的动作都跟狗一样……令我最郁闷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它的作者是老郑!童话作品(乃至文学作品)的美感,意境,幻想,全不要了,真要走别的作家的什么残酷血腥现实的路线又学不像,两头不靠谱!不久老郑还试着续写了几集《舒克贝塔》,也是草草收场。再往后,全是过去老作品的重刊了。

文学家各有其写作的黄金期,火候未到下笔无神,期限一过语无伦次,这是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是宿命,很少作家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看看年近花甲的刘晓庆还在以二八少女的形象示人,只有一声叹息。她的黄金时期早过去了。演员当中当然有像索菲亚罗兰、秦怡那样的越老越美还能不断超越自己的演员,可惜刘晓庆不是,她现在越演越回去了。大体上,我还是很待见《十二生肖童话》,但从《犬人》开始失望,当老郑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招数,开始追求“全面发展”时,俺绝望了!

我们的老郑追求转型,转得并不成功。

没有作家是十项全能没局限性的,自然有自己最擅长的招数,其他略弱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名作家,个人文风是不可能没有固定印象地,轻易破坏它是得不偿失地!偶当然不是说要老郑一辈子都“86架民航机被劫持四位国家元首遇刺21位女影星失踪87万辆汽车被盗..... ”,可是他该改的不该改的全改了,整个风格全变了。现在老郑似乎也不那么热衷创作了,出席各种活动典礼,倒也不失为明智选择。

以上只是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若有得罪贵吧成员之处还请见谅!有意见可以互相讨论,人参公鸡汤不要!


以上是“阮玲玉”的感想,其他的我补充几句。

郑渊洁的教育包括他的子女不同的发展道路,很多讨论,我也说过,这里就不重复了。这里要说郑天真烂漫的一面。

郑开了勃客之后,经常发表言论成了博客大v,有一次方舟子开始碰他的瓷,说他演讲的时候尽往下三路走,不配当儿童作家。(方虽然到处碰瓷,不过这次他说的确实没错)

郑的应对是马上郑重其事地公告说不但道歉,自己已经写好的一大堆作品(包括仇象)为了不误人子弟,不再发表,等死后再出版。言下之意就是告诉粉丝们,你们看!方惹了我,我不敢惹他,但是你们就没作品看了哦!

这就是郑天真烂漫的一面,明明是方舟子搞他,他却把气撒在了自己的粉丝身上。也许他觉得这么一搞粉丝们会主动去围攻方舟子吧。可惜并未如他的意。

而且豆瓣上也有分析,他当时宣称的早已写好的作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出版的,例如皮皮鲁与419宗罪,从文笔来看就是临时写的,绝对不是早就写好的。所以仇象这一大批雪藏作品,不见得写了,就是弄个噱头而已。郑玩封笔不是第一次了,至少封了三次。

我觉得郑渊洁人还是很真诚很正义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戏里戏外搞点小动作搞点自我崇拜。所以我一直反对因为喜欢古龙某部作品就把古龙人品和他所有的作品无限拔高,郑渊洁也是这样。

郑渊洁跟古龙有一点很像,就是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插播自己的名言名语。


user avatar   MR.heihuafeifa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郑渊洁前铁粉,采访过郑渊洁的前北京某报记者(没收车马费,书都没要)。

先说郑渊洁,小时候我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作家。可以说,我上初二以前,认为郑渊洁说的就是真理!后来读书越来越多,懂的越来越多,经历越来越多,发现:他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反智主义作家,还是商业嗅觉非常灵敏的商人。从他90年代开始就对自己的作品由自己的公司开发周边独立运营可以看出,商业嗅觉一流!更别说上世纪90年代就在北京大规模投资炒房子的眼光了(什么买房子存读者信,真有人会相信么?)为了维持自己热度,以前是上电视,现在是玩微博,什么话题热乎往什么话题蹭。

除了在小说中鼓吹学习好的学生人品不好能力差,学习差的学生人品好能力高等反智主义概念迎合儿童市场。郑渊洁铁粉们不知道有没有印象,他以前在小说里对空气质量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吐槽。小说原文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认为平白无故让人觉得空气里都是碎砖头,没啥卵用还影响心情。后来微博时代,潘石屹把PM2.5概念炒火了以后,他又变身环保达人,经常就空气污染问题充当意见领袖,甚至有公知化发展倾向。

郑亚旗,我看着《童话大王》长大的,可以说围观了他从小的教育之路全过程。郑渊洁当年概念里,无非是学校教育残害儿童、压抑天性、不能因材施教(小学没毕业又发了大财的郑渊洁有这种想法,并不算稀奇,他曾多次在童话大王里吐槽自己为郑亚旗代写的作文被老师给低分,家里保姆代写的得了高分),于是自己把孩子弄回家教育。很符合上世纪90年代全民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潮流。

结果也很有趣咯,在郑渊洁的家庭教育下,郑亚旗可以说基本是废了。各种所谓素质教育成果,说白了就是“吃他爹”,从给《童话大王》供稿的辣眼睛插图到现在他爹公司当经理,无一不是。唯一跟吃他爹没关联的,就是拿钱潇洒开摄影工作室,可惜没多久就倒闭关门了。最后还是回他爹公司当“经理”。

而这个经理的水平,嗯,实在是一言难尽:当年被报社派活儿参加郑渊洁旗下公司商业推广活动时候采访过郑渊洁,当时说实话,还有点小激动呢,毕竟童年偶像。对话时候,郑渊洁本人倒是非常上道,给点暗示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而郑亚旗,情商和自信两方面都很差,接话都不会接,更别说主动争取曝光什么了,还要公司助理提前给记者悄悄打招呼,照顾郑亚旗......

至于郑亚飞,其他答主说的太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简而言之,我认为就是郑渊洁对郑亚旗失败教育后的痛定思痛回归学校教育的典型有钱人路径。

总结:一个没文化的暴富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两种实践。

以上,不黑不吹,随便写写感受。


user avatar   zhang-shuai-47-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童话大王”郑渊洁绝对想不到,他在65岁“高龄”突然成了热搜常客,相关话题随随便便就有上亿的阅读量,在被明星霸屏的流量时代杀出一条血路。









  说起来,郑渊洁的作品,陪伴无数小可爱度过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
  他塑造的角色,更是陪伴了几代人。
  比如说,《舒克与贝塔》;



  当然,我们的“童年阴影”《魔方大厦》也少不了。



  虽然郑渊洁当年的小读者们长大了,但一直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他又凭频出的金句“翻红”。
  凭几句留言就能霸在热搜榜上,这绝对是顶流的牌面!





  郑渊洁身上,还有个流传已久的传说——
  为了保存小读者寄的来信,他咬咬牙,在北京房价1400/㎡时,一口气买了十套房子收纳信件,没成想房价肉眼可见的翻了好几翻。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个段子。

  但你猜怎么着?
  它是真事儿





  老郑“出道”已久,他的人生经历就像动画片一样充满传奇。
而他的童话,又永远夹杂着现实。



  1955年6月15日出生的郑渊洁,今年66岁了,写了上千万字。
  也许有很多小可爱想不到,老郑的学历竟然是小学肄业。



  △小少年郑渊洁。

  几十年前,老郑还是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儿,有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要知道,老郑的童年处于“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时代,这篇作为明显在培养学生勤劳刻苦的品质。



  结果,wuli老郑反其道而行之,写了篇名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作文交上去了。
  老师一看,好家伙,这逻辑绝了,一时竟无法反驳。
  于是恼羞成怒,要求他站在讲台前大声喊几百遍“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老郑如果乖乖听话,那他就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混不吝”了。
  走上讲台的他,直接把藏在身上的拉炮(爆竹的一种)拉响。
  就这样,郑渊洁被学校开除了。



  能看得出来,郑渊洁天生就是反教条、反权威的。
  长大后的老郑更是几次和“权威”别苗头。
  当然,“权威”也不咋待见他,国内的主流文学类奖项几乎与他无缘。





  1970年,15岁的郑渊洁开启了自己的当兵生活,他在空军航空兵负责维修歼6战机。
  退役后,22岁的老郑才正式开启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



  1985年,老郑创办了杂志《童话大王》,整本书只刊登他一个人的作品,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作,平均日写1w字。
  就这样,老郑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月刊,坚持了30年。



  2008年跨年夜,郑渊洁偶遇演员陈建斌。
  羊万万没想到,陈建斌第一句话是——
“郑老师,我小时候是看您的童话长大的。”
  皇上,你还有多少惊喜是羊不知道的?!



  当年的老郑很懵逼,因为陈建斌貌似看上去比他还老…
  其实羊也很懵逼,因为我们印象中老郑的明星粉丝团的年龄阶段是酱紫的??



  △老郑和刘亦菲笑得都和孩子一样~

  后来郑渊洁算了算才发觉,当年38岁的陈建斌的确是他的第一批读者。
  不知不觉,他写了这么多年,足够陈建斌成长为贵圈实力派大佬。



  △有一说一,陈建斌老师的确比他身边的老郑更显成熟,难怪人懵逼
  2018年,《童话大王》销量突破2亿册。
  同年,郑渊洁因扛起一本月刊长达33年之久,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郑渊洁遇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那时的上美厂正处于创作巅峰的“余晖”中,老郑出现的正是时候。
  1989年,改编于郑渊洁童话、严定宪导演的动画《舒克和贝塔》正式上映。



  △严定宪曾主导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说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代绝对不为过。《舒克和贝塔》的创作团队绝对是“顶配”。

  大家还记不记得这部作品的主角?
  老鼠舒克和贝塔,分别开着飞机和坦克与敌人作战。
  而老鼠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是人人喊打的“反派”。
  显然,从角色设置上,老郑就在推翻人们认知中几乎成为既定规则的刻板印象。



  动画《舒克和贝塔》,几乎和老郑的文字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我们可以观察下《舒克和贝塔》的画风:
  配色朴拙、道具“敦实”、线条粗犷,远近关系靠虚实处理和颜色变化暗戳戳“铺开”,弱化理性的三点透视
  这就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没那么多逻辑关系。





  为什么在技术极大发展的今天,现在的某些动画片看上去反而没有30年前的《舒克和贝塔》那样充满童趣?

  康康这花里胡哨的配色、冷硬的线条、冷硬的画风、简陋的特效…真当小孩子没基本审美?



  动画中的某些小细节更绝。

  比如说,在主角团的世界里,竟然会出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饮料。

  这就把动画片所呈现的世界和现实“接轨”了。



  再比如说,开坦克的贝塔决定出门闯荡时,用坦克的炮筒拉开了大门。
  既生动,又带着点可爱~



  老郑在他的小说里,在贝塔打开房门后,落笔仅用了7个字——

  “外面是满天星斗。”
这就是自由的模样。



  老郑善于将童话与现实杂糅到了一起。

  比如说舒克和贝塔的“座驾”,其实就是孩子们玩具飞机/坦克。





  而贝塔的坦克,竟然用花生米做炮弹。
  郑渊洁的想象,是建立在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玩具等物品上的。
  对孩童来说,动画里发生的故事,也许真的能实现。
童话里的故事,也许不是骗人的。



  现在的很多儿童作品,角色仿佛拥有不死之身,甚至仿佛感受不到痛苦;反派角色愚蠢中透着可爱,在最后一刻还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但在老郑的作品中,成长总是伴随着眼泪、流血和牺牲。
孩子们可以相信童话,但需要明白人性之恶;
哪怕知道成长路上潜藏着荆棘,也能无惧长大。



  就像他的《舒克和贝塔》,在动画的结尾,主角的好朋友罗丘在空战中被海盗炸死。
  在悲痛中,舒克从人类好友皮皮鲁那借来战斗(玩具)飞机和海盗决一死战。
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不应该向孩子们隐瞒。



  郑渊洁童话中的角色,大都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没有踩一捧一的意思,就拿《名侦探柯南》来说,动画在25年里连载了上千集,柯南还是小学生

  但老郑笔下的人物,和我们一起成长、变老。



  就好比舒克和贝塔,这两只小老鼠今年已经40岁了,他们拥有很多中年人熟悉的人生。

  先说开飞机的舒克,他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叫利,在生下女儿舒利时,不幸死于难产。
有新生,就一定会有死亡,多么现实。
  而贝塔的日子,过得更hin“刺激”。



  贝塔的妻子叫贝一,是个被黑科技变小的人类歌唱家(没错贝塔和人类结婚了)。
  在遇到贝一之前,贝塔还在德国和一位鼠小姐有过一夜情。
  “One night in Germany”之后,鼠小姐还为贝塔生下了非婚生子——贝戈。



  康康老郑这大开的脑洞,看似天马行空,但实则讲的都是最现实不过的两性关系——
  亲嘴不会大肚子、一夜情有怀孕的风险、啪啪啪后不一定会结婚,生孩子会难产···
  现在哪本童话还敢这么写?





  跟《舒克和贝塔》比起来,郑渊洁的《魔方大厦》更“荒诞”,是不少同学的“童年阴影”。

  《魔方大厦》也不怎么注重理性的三点透视,甚至还大量运用了装饰手法,塑造了光怪陆离的虚幻世界。



  △注意房屋上的几何形装饰图案,很有儿童画的感觉。

  主角刚出场,就令人感到诡异不安。
  康康这吊梢眼、惨白的肤色、还有脸蛋两侧的腮红,像不像入殓妆?



  特别是来克房间墙上挂着的照片,既像一张遗像,又像他的灵魂在窗外凝视他…



  老郑在《魔方大厦》中勾画了一个详尽版的“七宗罪”,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傲慢”、“淫欲”、“愤怒”一个都不少,堪称大型的反乌托邦现场,充斥着超现实意味。



  △在第六集《星座号》中,孩子们的爸爸被困在金银岛上,只有拿掉他们手里的财宝才能苏醒。
  方舟子曾这么diss郑渊洁:
  “你的《童话大王》很黄很暴力,根本就少儿不宜。”
成人社会的人性、欲望、野心,在很多大人眼里,的确是“少儿不宜”。
  因而,不少家长拒绝自己的孩子阅读郑渊洁的作品。



  大人们对孩子自以为是的保护,未免太多了些。
  在diss老郑“少儿不宜”之前,请家长们先悉知——
孩子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少儿不宜”的。



  △小女孩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她曾经被“童话大王”默默守护。
  当然,除了孩子家长,现在喷老郑的群体还有另一批人。

  这件事的起因,是郑渊洁支持粉丝不想结婚的权利??



  结果,一批网民diss老郑“祸国殃民”,仿佛他们的生育权被侵犯了…
  在几十年前,郑渊洁就把儿童当人格独立、人权平等的成人来看待。
老郑还是那个炽热、坦荡的老郑,有些人却越活越回去了。



  羊突然想到一首某男童写下的现代诗:
  “何时秋游啊?
  我准备的酸奶过期了,
  我准备的薯片过期了,
而下一个即将过期的,
恐怕就是我这善良的
心灵了呀!”
  孩子们什么都懂,他们早已料到伴随着成长,曾经那颗通透的童心会像酸奶和薯片一样过期。



  羊突然想到老郑的童话短片《驯兔记》:温柔、顺从是“好学生”的评判标杆,绝对服从老师的“好孩子”都变成了兔子。



  只有“坏孩子”皮皮鲁,是班级里“拖后腿”的异类。
  为了让皮皮鲁变成兔子,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
  在压力中,皮皮鲁带上了兔子头套,伪装成世俗认知中的“好孩子”。



  “上学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用宽胶带捆绑学生的过程:小学捆脚和腿、中学捆身子和手、大学捆头。
从头到脚捆得你不能动了,再发给你一张证书。
  ——郑渊洁 《智齿》



  老郑也参演了这部短片。
  他在片尾安抚所有长大了的观众——
  孩子们,别害怕,这不是现实,你们没有变成“兔子”。



他是真的希望,当年的那些孩子们没有变成“兔子”、无愧于心。
  最后——
老郑真是个天才。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光是王媚,其实很多大公司的员工都不是太理解普通人的心态。


打个比方,王媚,甚至雷军被人骂几句屌丝,他们可能一点都不在乎,并不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但是普通人真的会很愤怒。

有些人被骂一句屌丝,能生气半天,极端的能记恨一辈子,这就人和人的不同。

这种思路上的根本差距,也不说小米这种大公司的员工,而是整个社会都存在这种割裂。

小米算是处理很快,但我相信,小米内部很多人仍旧不理解为什么一句屌丝,就要开除这种高管……

大家总说平常心,但其实,人人都没有这玩意儿。


user avatar   shier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翻译下“不针对任何国家”的意思:

“不是……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yu-hai-chen-28-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隐晦的表示:公知大v连做线人的价值都没有!

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如此感叹啊


user avatar   xuan-zhuan-mu-ma-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隐晦的表示:公知大v连做线人的价值都没有!

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如此感叹啊




                       

相关话题

  什么是干净的文字?有哪些作家的文字可以算干净? 
  如何评价这本起点网文以及这个太监作者? 
  为了阻止改编权被平台乱卖,网文作者选择停更。作者和平台的权益应该如何划分? 
  为什么现在网络小说作家水平这么低?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评价武汉作家方方的言论? 
  网文作者收入稳定吗? 
  如何评价阅文对已故作者贼道三痴的操作? 
  很好奇高人气作者创作时,是先考虑受众爽点,全部安排好了再开写,还是随自己嗨点在写? 
  王小波和王朔谁的水平更高? 
  怎么可以追到自己喜欢的网文作者? 

前一个讨论
历史人物有哪些令人感慨的遗言?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一段话证明你看过大刘的大部分科幻作品?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