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的意义主要还是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发在nature正刊上当然很有水平,结果数据和机理解释都是顶级的。作为在一篇顶级期刊发表的基础研究类论文,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日本人的文章好像读起来文采总差点意思。
创新点主要有两个:1)高效率,比已经报道的高一两个数量级;2)常温常压水相反应,比高耗能的传统工业方式环保。
但是我看了一遍这论文也不是没有质疑的地方。作者称这钼基二碘化钐催化剂体系,并声称把人工合成氨效率提高了一两个数量级,达到了生物固氮酶的水平。但是我很怀疑这里的提高是比较于同样的温和条件下的反应而已,作者没有言明。但是考虑到目前人类的合成氨工业本身绝大多数并非在温和条件下,而是采取高温高压的反应,效率并不低,只是耗能而已。当然作者又说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即可以在常温常压这种ambient条件下反应。这种提法虽然也不算错,但是总是有点田忌赛马取巧的意思,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科研话术。
The amount of ammonia produced and its rate of formation are one an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achieved in artificial reaction systems reported so far, and the formation rate approaches that observed with nitrogenase enzymes.
当然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一篇文章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作者也讲清楚了,用中文说也就是抛砖引玉的意思:
Although the current reac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use on an industrial scale, this work demonstrates an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
我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1)催化剂稳定性 (有碘),2)贵(有稀土元素)。这个催化剂如果稳定性不佳,价钱又比黄金还贵,其实是没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当然如果如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的话,作者也就不发文章了,藏着掖着,去开公司做亿万富翁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