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线,英法军队和德国人隔着几百米长时间对峙,双方的士兵逐渐构建起一种默契,那就是“自己活也让敌人活”。
你可以狙杀对方士兵,但是对方也会狙杀你的人,你可以炮击对面,然后对面就会回敬你炮弹。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大家相安无事是最好的。
慢慢的,双方通过向空地开枪开炮等方式消极作战。早上不打,周末不打,节日也不打,不打补给车辆,不打炊事员,伙房做饭的时候很显眼,但是你炸了他们的伙房,他们就会炸掉你的,结果是大家都没热饭吃。
那么将军们怎么办呢。常规的惩罚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大规模的怠战,也很难处处监督士兵。最后他们用了一个办法破坏掉了这种自发的默契,那就是突然袭击。
由10-200人组成的小队,在军官的直接监督下对敌人的战壕进行袭击,命令是杀死或者捕获敌人。如果袭击是成功的,就能抓到战俘,如果袭击失败了,那相应的伤亡也能证明袭击是否进行。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能够假装袭击已经进行,并且没有有效的办法在袭击时与敌人合作,因为没有活的士兵也没有尸体可以交换。
“自己活也让敌人活”的系统不能对付成百次的袭击的破坏,而对方也必定会报复,报复会带来报复,自发合作的基础就没有了。
以上内容引自《合作的进化》
我想说的是,你看到有人撒了传单,你看到对方怎么处理了吗?
最终的效果是双方行为的结果。
=
英法这种“重塑进攻精神”的作战,启发了德国人,后者吸取并从中提炼出了暴风突击队的战法。
而持续进行这种军事上意义不大的战斗,是引发一战末期法国军队大规模反抗的直接原因,大量的法国军队开始拒绝执行这种“消耗”人命的作战。
=
顺带一提,此一时彼一时,在俄国内战期间,法国干涉军,包括战列舰“法兰西”号在内,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动”,从而事实上迫使法国撤离了军队。
所以说,一个事情的成败啊,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18年做不到的事情,19年就成了。
节选自《陆军步兵漫画物语》:前日本兵创作的西伯利亚日本战俘营生活
日文报纸
劳动营生活开始没多久,我们这儿就贴出了“日文报纸”。纸上的新闻大半都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是由哈巴罗夫斯克方面发行专门针对我们这些扣押士兵的报纸。
政治部门的军官要求我们必须要读这个报纸,结果拿到手里一看真是大开眼界,横竖就是不习惯。因为这报纸上净是些打倒法西斯啊、通过阶级斗争贯彻之类的文章。
当时我们吃了败仗又被扣押起来,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没有安全感,对这种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根本没人要看。更别说我们日本兵对政治完全一片空白,什么法西斯啊、阶级斗争啊,在当时根本没人能明白这算啥玩意,至少我身边的人没人看得懂。那个所谓的“阶级”,对我们小兵来说也就只会当成是军队里的阶级高低,所以根本就是鸡同鸭讲。
……
这种情况其实我们以前在北支的时候在八路军身上也有过先例。八路一开始的时候对着日军提出的反战口号是“打倒日本军阀”、“反对天皇制度”等等假大空的东西。
在我们进入八路军统治的地区、根据地后发现每家每户的墙壁、大门上也都写着类似的口号。可惜我们士兵对政治完全一片空白,根本看不懂这种口号的意思,甚至有时带来的宣传效果完全相反。
因为这种做法会让连日行军、战斗累死累活的士兵更加火上浇油。八路军注意到了这一点,之后就引用了如下口号如“禁止打耳光”、“让我吃饱饭”等和士兵自身的日常生活贴近的的标语。另外“打倒军阀”也变成了我们日本兵“是战争的牺牲品”的口号。
虽然当时的八路军和苏军情况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但对这日文报纸初期的编译方针我却希望他们能参考下那时候的八路军做法。可惜就算我提了建议,负责出版这报纸的苏联当局也肯定不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