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沙皇俄国有没有条件在一战搞中立,坐收渔利?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法俄同盟稳固,法国是债权国,俄国必须帮法国一把所以俄国没法置身事外的人是不是搞错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1914年7月危机里到底是俄国帮法国还是法国帮俄国?

所有从条约的角度说俄国没有选择余地的人其实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一战最先搞军事动员的、最先搞总动员的都是俄国。在七月危机里法国是对俄国的军事动员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而不是逼迫俄国赶快动员来救自己的。

在一战这件事里真正有机会考虑要不要遵守条约义务的国家是法国而不是俄国。俄国是欧洲战争的真正发动者,俄国有充分的机会在7月危机选择是否要采取军事行动,也有充分的理由去征询法国是否会支持俄国。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就是法国总统、总理的访问。俄国首脑可以面对面的征询法国总统和法国总理,一旦俄国与德奥爆发战争法国愿不愿意参战。而法国总统不但向他们做出了保证,甚至公开威胁奥匈帝国的外交官说“塞尔维亚有朋友”。是法国的保证,鼓励了俄国冒险,而不是法德爆发战争,俄国决定遵守国际义务。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俄国是否可能在一战爆发的情况下保持中立。而是如果俄国在七月危机里采取一种慎重的态度,不进行军事动员去威慑德国。甚至不在德国已经感受到了威胁的情况下还把本来就是半遮半掩的“局部动员”直接升级为“总动员”。战争都可能避免。

塞尔维亚只是俄国的巴尔干野心的棋子,而不是俄国的生命线。俄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它的军事实力、铁路里程、工业实力都在快速发展。如果俄国能够在1914年保持慎重,直接告诫塞尔维亚人不要采取盲目的冒险行动、节制本国的恐怖分子,就有可能避免萨拉热窝事件。

即使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如果俄国不对塞尔维亚提供武力支持,塞尔维亚也会妥协。塞尔维亚向德奥妥协,对俄国国家的影响并不大。却能给俄国争取到更多的和平发展的机会。俄国和德奥的实力比会逐渐接近甚至拉开差距,那时候俄国重返巴尔干是顺理成章的问题。

但为什么俄国一定要在巴尔干为了塞尔维亚冒险呢?因为塞尔维亚问题上再次退缩对俄国来说是正确的选择,但对沙皇和君主制来说却未必是好事。为了在革命、十月敕令带来的宪法和杜马的约束面前重振君主的权威。罗曼诺夫王朝已经越来越把自己和民族主义、泛斯拉夫主义捆在一起。

是沙皇不能在塞尔维亚问题上退缩而不是俄国。俄国需要和平和发展的机会,但罗曼诺夫王朝不能允许自己第二次被德国吓退。于是当俄国的利益和王朝利益不符的时候。尼古拉二世果断的选择王朝的利益。如此而已。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知道最近学界和舆论界时兴说 “沙俄总动员应该为一战爆发负责”,但我认为这么说是错误的。

国际社会是一个无政府体系,国家对别国的真实意图只能作最坏的打算。特别是在北欧平原这样一个无险可守的地形上的法德俄三国。

不趁着德奥侵略刚开始,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发动总动员,难道还等他们整合好了整个欧洲的工业实力再来打你?

要俄国放弃盟友,隔岸观火,坐视德-奥联盟整合中欧、西欧与东南欧,这种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不过是在二十年后:

隔岸观火的过程:

隔岸观火的后果:德国整合了欧洲


隔岸观火的后果:

隔岸观火的报应:


一战俄国及时动员,至少分散了施里芬计划的兵力,避免了法国被德国很快占领,使得德国最终被耗干,后来的苏俄即使战败了也能拿回实地。

当然,俄国无论是总动员还是隔岸观火,几十年后都会被骂成“和德国合谋”( ´◔ ‸◔')发动一战/二战的罪魁祸首,所以不如选一个保自己的方案, 按照美国人的说法:

被十二人审判总比被六个人抬着要好
BETTER TO BE JUDGED BY TWELVE THAN CARRIED BY SIX.

user avatar   jimmyhuang-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你是否相信费舍尔理论,当时德国国内确实有一票人认为协约国越来越强,时间优势不在德奥,晚打不如早打。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俄国的改革对俄国的绝对国力肯定是正面提升,意味着更强大的工业实力、更快的动员速度和更多的常备军。所以站在俄国的角度,应该是倾向和平发展避免开战的。

尼古拉二世在日俄战争的惨败后名望扫地,帝俄外交从宫廷派转移到以农业大臣克里沃舍因和外长萨佐诺夫为代表的杜马联系更紧密的自由派的手中。传统认这帮自由派受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沙文主义小市民舆论的掣肘,泛斯拉夫情结入脑。

实际上自由派对巴尔干斯拉夫国家完全是踏脚石的态度。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逼近君士坦丁堡时,自由派已经在讨论一旦保加利亚占领君士坦丁堡,就立即对保加利亚动武,全然不顾两国半年前还好到派军事顾问团。奥匈在1913年10月警告塞尔维亚必须撤出阿尔巴尼亚时,帝俄秘密照会奥匈表示支持。直至七月危机,萨佐诺夫一直试图游说各国恢复奥斯曼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阻止塞尔维亚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


在七月危机时,帝俄决策层对世界大战的爆发不能说是乐见其成,至少也是放任的。而这种决策思路的形成恰恰是因为帝俄决策层觉得“时间优势不在俄国,晚打不如早打”。

俄国参与世界大战的最大动机是夺取君士坦丁堡,但是帝俄决策层已经意识到夺取君士坦丁堡是有窗口期的。随着奥斯曼的军事现代化,这个窗口期可能永远关闭。

在1878年柏林会议的海峡制度下,俄国军舰不能在任何情况,哪怕是和平时期通过两海峡。俄国购买的无畏级战舰也无法部署到黑海,黑海舰队的升级只能依靠黑海船坞本地造舰,帝俄黑海舰队的第一艘无畏级要到1915年底才能下水。而相反奥斯曼海军提出了庞大的购舰计划,从英国订购的两艘无畏级,从意大利买的三艘小型现代化战舰,加上另外谣传的从美洲国家购买的3艘无畏级。在7月危机前夕,俄国所有阻挠英国交船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这对自由派的“国家安全”概念几乎是毁灭性的。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奥斯曼舰队几乎确定取得黑海制海权。一旦奥斯曼倒向敌国,整个黑海沿岸都处于随时被敌军登陆的状态,而俄国不可能把黑海沿岸安全建立在奥斯曼遵守海峡制之上。实际上一战时奥斯曼就选择倒向德国,破坏两海峡制度,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一艘重巡一艘轻巡就让整个黑海舰队丧失意义。


我们现在非常清楚,1913年底的利曼事件时,帝俄外长和军方就想过发动世界大战,彻底解决海峡问题。利曼·冯·桑德斯是奥斯曼的德国军事顾问,奥斯曼准备把他提至君士坦丁堡第一集团军的总司令,遭至俄国和法国的强烈反对。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吉尔斯已经明确向国内警告丧失窗口期,乃至彻底丧失黑海制海权的问题。

1914年1月大臣会议讨论对德开战。支持开战的包括外长萨佐诺夫,时任总参谋长日林斯基,陆军大臣苏霍姆林斯基,海军大臣格里戈里耶维奇。主和派主要是大臣会议主席科科夫佐夫。科科夫佐夫认为英国的参战保证不够明确,最终大臣会议作出决议,继续同德国就利曼任命谈判,仅在确保英法支持的前提下才对德开战。俄国在5月阻止英国交船的尝试没有成功,


部分动员的问题在1912年11月的加利西亚对峙时的大臣会议上讨论过一次,当时科夫佐夫明确表示“仅仅是部分动员,也会导致奥匈总动员,从而导致全欧战争……无论我们自己限制动员仅是动员,对手也会认为我们准备开战。”这个会议上萨佐诺夫支持科科夫佐夫。理由是“俄国在这么关键的动员事项上,不能不事先咨询法国。”

在七月危机前,萨佐诺夫明确知道,俄国部分动员会导致德国动员,从而导致世界大战爆发。那为什么萨佐诺夫在七月危机时会支持部分动员呢?那肯定是获得法国的支持了。

整个七月危机期间,法国的驻俄外交系统表现得很不寻常。萨拉热窝事件后,法国驻俄大使莫里斯·巴列奥略第一次向国内汇报的帝俄外长的反馈,是7月6日。显然法国大使大概率是有和俄国沟通私下的。7月23日,法国总统对俄高访,因为法俄峰会的档案是一战史的最大文档断层,我们不清楚法国对俄国到底煽动到何种地步。普恩加莱总统到死也没有透露他到底和沙皇说了什么,但是从事后法国的反应,法国给到了帝俄很大的信心。

至于英国,通过局势升级导致德国率先宣战,的确对英国加入是有利的(即便英国没有任何条约义务)。7月28日萨佐诺夫通知军方开始正式部分动员,同日他给英国发了一个声明,宣布部分动员仅仅在莫斯科、敖德萨、基辅和喀山。但是这个声明没有给驻伦敦大使,而是通过驻柏林代办转给俄国驻英大使,而驻英大使等到第二天的中午才转给英国人,而且没有直接给到格雷而是给到亚瑟·尼克尔森爵士。俄国的和平努力到底是真心诚意的,还是演给英国看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自由派的顾虑确实是存在的:在七月危机对奥妥协,抛弃塞尔维亚也不能改善俄国的战略安全,只会使俄国的安全更糟。英俄协定也阻止不了英国向奥斯曼卖船(英国的政策仅仅是奥斯曼的海军不能强于希腊)。虽然俄国在发展,但奥斯曼也在发展,越来越亲德。这种威胁是难以被德俄友好的口号解除的。

七月危机是法国支持,利用局势升级拉英国下场的千载难逢夺取海峡的机会(事实英国也确实被拉下场了)。而抛弃塞尔维亚是确定的损失,大概率引起自由派垮台。这个选择几乎是确定的。


user avatar   ao-yi-hen-s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过沙皇身边确实有人极力反对和德国开战。

但是我觉得完全不是因为他是明白人⋯⋯


user avatar   bu-chen-hang-mu-qi-ye-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字:没。

三国协约不是开玩笑的。俄法关系那么铁,法国还是世界头号放债国,怎么着也得帮法国一把。再加上俄国一直不变的“君堡情结”和对巴尔干一众斯拉夫小弟的支持,以及对“温水不冻港”的无穷渴望,就算尼二想中立(看在威廉二世是他表哥的份上),下头的一众亲王、大臣也不答应。

再看看俄国国内始终不稳的民心,以及发展还不错的经济(作为后盾),尼二也想来次“必胜的小规模战争”来争取人民支持、提升自己的威望、消除(暂时消除)内部矛盾。所以,开战了。

实际上根据德国总参的计划,是要对俄国先下手为强的(俄国战前经济发展不错,再过几年就不好打了,早打早除隐患)。可没想到俄国人这么实在,法国人一说要帮个忙二话不说打进东普鲁士……


user avatar   niudr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上结论,作为重要的局内人,沙俄不可能在自己不参战的前提下,坐观英法德奥相互厮杀;但有机会可以避免一战的发生。

===欧洲五列强参战的直接原因===

奥匈帝国参战原因:皇储夫妇被刺杀,而刺客隶属于塞尔维亚政府的情报组织;

俄国参战原因: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传统盟友保加利亚被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联手击败,而沙俄作壁上观。保加利亚就此倒向同盟国阵营,塞尔维亚成为俄国在南巴尔干半岛的唯一盟国。为防止塞尔维亚被奥匈控制,俄国选择武力干预奥匈-塞尔维亚战争。

德国参战原因:①依据《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非签署本条约的一个大国威胁到缔约国之一的国家安全,而该缔约国被迫与其进行战争时,其他缔约国有义务对它们的盟国保持中立,井保留在适当时参战的权利”,德国可以选择维持对奥匈的善意中立或者参战。但德国预判此时抛弃奥匈,虽然能在迫使奥匈让步的前提下化解本次危机,但将会导致三国同盟瓦解,招致地缘环境全面恶化。最终,选择参战。但慑于《法俄同盟》,为避免两线作战,决定实施《施里芬计划》,先集中全力绕道比利时,迂回击穿法国防线,再徐图俄国;②俄国已经抢先进行全国动员,远超与奥匈作战需要。据此,德国判断,在本轮冲突中俄国已将自己列为假想敌,并怀疑俄国针对德国的动员速度优势,意图先动员再宣战。

法国参战原因:①依据《法俄同盟》,德俄交战时,法国应该全力攻德;②德国已经考虑到法俄同盟,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进攻法国;

英国参战原因:德国实施《施里芬计划》,试图占领英吉利海峡东侧的比利时,该地区自1815年开始即为受英国“特别关照”的中立区,招致英国对德国意图的误判,因而参战。顺便提一句,英国其实在英法《诚挚条约》、《英俄条约》采取了一贯的“光荣孤立”政策,其中并没有军事义务。

===分析===

以上可见,

①英国、法国参战,很大程度上属于条约义务和直接威胁下的“应激反应”。

②德国对战争的扩大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战略目的其实是防御性的,参战是为了避免三国同盟解体,导致的东西线有法俄同盟,而南线奥匈中立的极端状况的出现。德国试图采用战术上的攻击姿态,实现战略上的防御,关键是既要做到有效吓阻,而实际发生时又不能真的卷入其中。显然德国没有掌握好平衡,但德国可选的策略其实非常有限。

③奥匈帝国除了参战几乎无路可走,作为一个君主制国家,如果储君被外国情报机构刺杀而都能无动于衷,帝国内官僚机构谁还是安全的?奥匈只能挟“道义”向塞尔维亚强硬表态,即使不能获取实际利益,也需要得到某种“台阶”和“保障”,避免内部动荡为反对势力所趁。

④俄国的参战其实非常值得玩味,经历了日俄战争、英俄条约后,沙俄在远东、中亚的势力全线收缩,沙俄内部矛盾也充分显现。沙俄的对策也趋于保守,采取法俄同盟牵制德国、以俄塞同盟遏制奥匈,认为足以自保。沙俄自以为作为五大棋手之一,正在下一盘大棋,没想到被棋子塞尔维亚利用,在俄塞同盟期间刺杀了奥匈储君,几乎掀翻了整张棋盘。此时,沙俄其实还有选择,只要沙俄不向塞尔维亚背书,塞尔维亚几乎必然让步;只要德国不向奥匈背书,奥匈很可能也不敢妄动。只要作为非当事方的德俄能达成一致,既让奥匈得到某种“公道”(或者说“台阶”),足以不授人以柄,又能不破坏巴尔干地区已达成的均势。比如,更替现有的塞尔维亚政府,追查责任人,甚至引入英国、意大利势力等。但是,沙俄不愿意塞尔维亚亲俄政府倒台,最终塞尔维亚这个不安分棋子的“火中取栗”成功将整个欧洲拖入了大战。

综上,作为重要的局内人,沙俄不可能在自己不参战的前提下,坐观英法德奥相互厮杀;但有机会可以避免一战的发生。


user avatar   Yi-Cheng-secreta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是什么?按理来说九十年代经济比八十年代要好啊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user avatar   huai-jian-t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相关话题

  《兰州舰主炮技师: 100mm 炮打下来袭导弹震惊编队》──这可能吗? 
  准军事部队和民兵有什么差别? 
  看韩国电视,发现韩国军人敬礼时候都会喊:忠诚!或者:必胜!这有什么出处么? 
  如何评价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何看待MH17空难中期调查结果:击落客机导弹来自俄罗斯? 
  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你支持哪个国家? 
  希腊、沙俄和土耳其到底哪一个延续了东罗马帝国的正统? 
  为啥乌克兰这件事突然跳出来这么多和平主义者? 
  俄乌冲突带来的启示有哪些? 
  现在俄乌战争到了胜负关键时刻,北约目前团结一致帮乌克兰,为什么不出兵相助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马前卒《睡前消息》252期?
下一个讨论
人可以有多卑鄙?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