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首次突破 415ppm 刷新历史,人类还有办法应对全球变暖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ai-zhan-ting-man-nu-ai-er-da-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抱歉,由于世界各国无法对减排目标达成共识,气温继续升高是必然的。

即使现在各国政府真的下定决心减排,由于惯性的原因,大气需要足够的时间达到平衡,所以依旧无法逆转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的趋势,再加上如果全球暖化的影响已经冲破了底线,即使到时人类不再排放一丝一毫的二氧化碳也无法阻止正反馈现象

什么是正反馈现象呢?众所周知越深色的颜色会吸收更多的光,温度上升也越快,这也就是为什么夏天人们都比较喜爱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可以反射太阳光,这是基本的物理常识。格陵兰岛、南极的冰川消融和北极海冰的融化会大大加剧正反馈作用(这里纠正一个误区,北极海冰的融化并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因为白色的冰川可以反射太阳光,而深色的海洋则会吸收太阳光。南北极剩下的冰川和海冰覆盖面积越少,吸收的太阳光就会越多,从而加速冰川的融化,更多的冰川和海冰的融化又会导致正反馈加强,温度继续上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个正反馈现象是北极苔原永久冻土层的消融,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25倍,也有科学记录甲烷曾带给地球的灾难性影响。5500万年前,当时有1万亿吨埋在海底的甲烷涌出海平面,直接使全球气温上升了8摄氏度,使当时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灭绝,造成的灾难不亚于在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

根据估计,在西伯利亚的广袤冻土层下方含有16720亿吨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全世界植物含碳量约为6500亿吨,大气碳含量7300亿吨,已证实石油储量也只有1450亿吨,冻土层下的碳即使只有2%释放到大气中,后果也不堪设想。

热带雨林的消失也是一种正反馈现象,城市扩张、开拓牧场和对木材的大量需求都是热带雨林消失的原因之一。雨林在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中起主要作用,毕竟热带雨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存器,现在的热带雨林依旧可以发挥作用吸收大量的碳并借由强烈蒸发造成的云雾反射太阳光降低地表温度,但热带雨林目前所遭受的破坏性影响很可能令其在未来不复存在,人类砍伐、烧毁热带雨林会使原本存在于树木的碳返回到大气中,原本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热带雨林却因人类的活动转过头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暖化情况雪上加霜,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迁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的报告预计,全球气温若上升3摄氏度全球热带雨林将面临彻底毁灭的风险。

海洋也是同理了,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同时令海洋酸性增强,溶解了那些以碳结构为生存基础的海洋生物,于是海洋转而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并有可能顺便将埋藏在底部的甲烷释放到大气之中。

说到热带雨林和海洋在这补充一段,我们不能因为全球暖化的问题而因此忽略了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如今物种消失的速度是地球历史上平均速度的一千倍,并创造了“第六次大灭绝”这一名词,失去生物多样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绝不会比全球暖化来得弱。

记得之前在生物多样性之父爱德华·威尔逊的书中看到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假设有一座池塘,池塘中有一朵睡莲,第一天睡莲长了一片叶子,在此之后每一天叶子的数量都会翻倍,池塘会在第30天被叶子盖满,请问在第几天叶子会覆盖池塘一半的面积?答案是第29天。对于全球暖化来说也是同理,在前一天或许还岁月静好,但一觉醒来却是天翻地覆。

上面的已经够可怕了,不过加上极端灾害增加、气候失衡、粮食减产、疾病扩散、海平面上升等情况所造成的环境负载力下降会产生超乎想象的气候难民潮,造成各种各样的政治不稳定和动乱,从而造成更可怕的后果:战争。

虽然在21世纪仍有大量的局部冲突,但和平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可如果环境负载力因全球暖化的影响而降低的话,人们将再次回到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爆发战争的年代。

根据研究,倘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50ppm时,地表温度只需上升2摄氏度,以上所有现象将不可逆转。但很不幸的是,要想在2030或2050年前守住这条底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什么再生能源,碳捕捉、碳封存技术对于救急来说真没什么用,关键问题不在于科技和资金不够用,而在于石油、煤、天然气这种化石能源实在是太便宜了...

阻止气候进一步暖化治本的方法是研发可以用于商业运作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估计赶不及)不过与其阻止气候暖化还不如主动令地球温度下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马路和屋顶都刷成白色,直接反射太阳光。快捷说不上,可绝对简单(美不美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又或者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盐颗粒遮挡太阳光,简而言之,冷却地球的做法比防止地球变热更有效也更有希望。

不过我觉得最后的赢家还是...埃隆·马斯克。

2024 火星见。

(以上内容没有包含格陵兰冰帽融化对北大西洋暖流和全球温盐环流的影响,有可能会引起另一次冰河期,有空的话再进一步补充。)

————————5.18更新————————

我觉得需要解释一下最后那句火星见的意思,不然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我赞同齐奥尔科夫斯基、埃隆·马斯克和霍金教授等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未来在外太空,毕竟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但太空探索并不代表要放弃地球,两者并不矛盾。

好了回到温盐环流,温盐环流即受到海水温度和含盐密度的不同而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正常情况而言,温盐环流系统经过北大西洋地区会冷却并下沉到海底接着向南移动至其他地区。如果格陵兰冰帽的融化为北大西洋海域带来大量淡水,改变了海水原本的盐分密度,那么北大西洋暖流这条重要的输送带就会被切断。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么欧洲必然是北大西洋暖流的赠礼,若失去北大西洋暖流,欧洲将变得酷寒干旱,如今的温暖气候亦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引发全球的另一次冰河期,据推测新仙女木事件便和温盐环流的失调有关。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产生全球暖化是骗局和二氧化碳浓度不重要的想法,要知道,谣言只需要一句便可以唬人,但科学家却要为澄清那句谣言写上三大篇论文来反驳。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50ppm会造成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人类正是因为难得的间冰期从而发展出了文明,但如今的人们却视稳定的气候环境是常态,我们幸运地躲过了一个冰河期,却变得毫不珍惜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

从海底沉积物、树木年轮、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芯中的微小气泡等数据发现,目前地球的温室气体浓度已是80万年来之最(当然是因为人类啊不然呢?)我们不能因为科学家表示存有不确定性和未知的10%因素,就认为导致全球暖化那已知的90%因素不足以说服我们全球暖化是事实的存在。

果真应了那句话,面对气候变迁时,问题看得越全面的人越悲观。首先大气科学家是悲观的,了解大气学和海洋学的更悲观,了解大气海洋和冰河学与生物学的人又更悲观。而了解大气学、海洋学、冰河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人,则是最悲观的。

先写到这。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神说,要有

聚变能 -- 烧开水 --> + 热

二氧化碳 + 水 + --> 氧气 + “粮食”(消灭农业,还耕为林)

二氧化碳 + 水 + --> 燃料 (如果还需要的话)

^#$%^!@# + --> 人造肉(消灭畜牧养殖捕捞业)

咸水 + --> 淡水

海洋 + “冰箱”+ --> 冰(堆南极北极上,如果你愿意)

“空调” + --> 室外机放月球上(解决第一步的热)

......

以上这些都搞定了,空间运载能力不上个大台阶,也说不过去不是...

然后

不谈戴森球那么遥远的事情,最起码

在L1上放个透光度可调节的遮光板,总是要的吧

......

以上都搞定了,更早期的阶段性问题,好比说给低纬度临海穷国修个几千公里的海堤,还是个事儿?

......

听着像天方夜谭?

在原理而不是技术层面,以上都是现实而自洽的。

只是技术相关的方面,已经“还有50年”了好几十年了。

......

全球变暖?还有争议?

扯什么几百万年如何波动,几千万年如何波动云云,都想要说服对方,忒费劲。

我看就甭争议了,就当结论确定就是了。

反正不想着指数型提升能量生产规模的生物,必然是宇宙中的废柴。

废柴怎么都过不了大过滤器,区别只会是具体花式作死的方式。


全球搞气候变暖相关的总科研经费是多少?

反正我知道目前每年全球砸在受控聚变上的科研资金只有30亿美元左右。

把前者的科研经费都砍了吧,反正这些学科本就是为了说明“气候变化很严重,迫在眉睫”。

只要我们直接认可了该结论,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前提了。

结论都认可了,也就该转向解决问题了。

科研资金全都砸受控聚变研究就是了。


user avatar   zsydeeps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我说,这些科学家真是不擅宣传。光说一个415ppm,普通人哪个会知道这有什么意义啊。

真正应该展示给公众的不应该是二氧化碳的绝对浓度值,而是其浓度上升的速度趋势:


(说实话,看着这风骚陡峭的尾线还能坚持“人类活动不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因”的人吧……我敬你是条头铁的汉子)

所以对这条新闻的正确理解应该是:自人类首次出现于地球上的时间算起,我们不仅突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记录,并且是以旱地拔葱火箭升空的方式突破的,而且在我们有生之年内似乎都没有机会扭转这一趋势。

觉得三百万年前二氧化碳浓度也这么高,所以没啥好担心的,说实话心是真大。毕竟三百万年前就是因为气候变化把古猿逼下了树,才导致的人类的诞生。

现在这时候,说实话想急刹车感觉是没啥戏了。前方将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翻天覆地的新世界了,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吧。


--------- 5/16 更新 ---------

鉴于评论中有人表示看完这个旱地拔葱的速率还是没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就额外多解释一下。

地球是存在热平衡的,打个比方,你在煤气灶上架上一大锅水,开上一个很小的火让水这么烧着。那么最终这锅水的温度会达到一个稳定温热的状态,此时锅内的水向外散热的速度和底下小火输入给水的温度达到平衡。

在这个比喻里,这一锅水对应地球,小火对应于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照。由于太阳辐照本身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推知:水最终达到的温度和这锅水向外散热的能力正相关。如果我们把这个锅用锅盖盖上,或者用保温材料裹起来,那么这锅水最终能达到的温度就会显著上升。而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就是这口锅的保温材料。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用生活经验推知:当我们把锅裹起来之后,锅里的水并不会立刻就达到很高的温度。水温还是只能慢慢上涨的,只不过随着锅体保温能力的提升,水温上涨速度会比原先更快一些。

这就是科学家们尝试警告公众的:人类活动正在为地球加上前所未有的保温罩。

然后就有人说了:“你们科学家警告了这么久,怎么我也没见着有什么大变化啊?”那当然了,光给锅套个罩子,怎么就会立竿见影地拔高水温呢?更何况对于地球那么大玩意,加热的时候还没法均匀着加热,有些地方本来聚着的(相对较冷的)冷水团被强对流给带出来了,结果锅里局部地区反而还降温了,于是这主观上的感受就更参差不齐了。

但是任何愿意着眼全局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不管你这锅水短时间里怎么闹腾,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变成热水。不信您瞅瞅这些年的全球均温记录?


那么这种升温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买格力股票?海平面上升?

这些确实都会有影响。对于空调厂商,短期内就能立刻看到效果,不过毕竟只影响一部分人的一小部分财富;而被海水淹没似乎又太遥远。所以大部分人对于气候变迁的态度大约就是“so what?我有生之年内不会受影响啊~”

这里介绍一个概念:“气候难民”。

按照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报告[1],2016年就有大约2420万人因气候原因而转移,是同期因战争冲突转移的人数的3倍。尽管其中许多人只是临时转移,且大部分转移都不是跨国转移,但目前的国内气候难民转变为国际难民也就是早晚的事。而亚洲则是未来气候难民的重灾区,例如孟加拉国全国有大约1.3亿人所生活的地区海拔不足1.5米;全球有25座城市难以承受海平面上升1米的结果,其中17座处于亚洲。海平面上升2米的话,全世界将有1.87亿气候难民,大部分都出现在亚洲。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2],则是到2050年,在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会出现1.43亿气候难民。

而且,一旦大规模气候难民导致社会动荡再导致战争,难民数量还会进一步升高。

作为对比,搞得欧洲鸡犬不宁的叙利亚难民危机,大约是600万叙利亚国内难民+500万国际难民。大家可以遐想一下规模大几十倍的难民潮出现在我们周边的情况。


然后说说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上升最大的威胁还不是把城市给泡了,而是对农业的破坏。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是人类重要的粮产区,而它们普遍海拔低。海平面上升后,盐水倒灌,土地盐碱化,严重削弱这些地块的粮食产能。对此我们只能期待耐盐碱作物的发展能跟上,不然吃饱饭可能就要变成奢望了。

顺便一说,按照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报告[3],2017年全球饥饿人数已经持续上涨了3年,倒退回了2007年的水平。

那么,既然海平面上升1米就会导致严重的难民危机,那么啥时候海平面会上升到一米呢?看看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的预测[4]:

其中RCP4.5的黄线表示到2040年人类温室气体排放会达到峰值并稳定在该档次下(挺乐观的)。可以看到大约2065年左右海平面会升高1米。如果是悲观估计嘛,2055年吧。不过这里要说的是,这些年来学术界搞的这些个气候预测吧,最常见操作就是往年的悲观预测变成新报告里的正常预测甚至是乐观预测……科学家们似乎总是习惯性低估人类作死的能力~

顺便一说,这1米对于我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这两个地区(看你们这么关心房产……):


当然,不乏一些倒霉的地区,现在就已经吃不消了,比如印尼“前”首都雅加达:


希望这些能让各位对这条新闻有一些更切身的感性认识。


--------- 5/18 更新 ---------

看起来,就算是上亿气候难民也还是有人没概念,好吧,那我只好稍微聊一下房产相关了……

以答主目前居住的上海市为例。上海同时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 地面沉降
  • 海平面上升
  • 随着全球变暖,台风变得更猛烈,风暴过程中的降水量也随之增大

然后,假如运气不好,在2030年,一发超强台风在天文涨潮高峰时期登陆上海会发生什么呢?节选一下《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5]中的片段,这一片段描述了2030年时最极限情况下,上海将会遭受接近10米高的风暴潮的冲击,在论文写作的时候(2009年),这高度已超越了上海沿海海堤的高度(9米)。同时,作者也提到了,风暴潮来临时,上海的海塘总是会出现多处溃堤现象,例如9711台风风暴潮期间,上海沿海共损坏511处共69km长的海塘,占第一线海塘总长的14%。然后,以下是模拟预测得到的结果:


而在另外一篇论文中[6],作者对海平面升高0.3/0.6/1米后的极端风暴潮做了灾害模拟,得到结果是,极端风暴潮会对上海造成 21.35/45.26/90.07% 的GDP损失,在海平面上升1米后,极端风暴潮可以对上海造成18000亿元的经济损失,并使82.93%接近2000万的上海居民沦为气候难民。

注意,以上预测皆为针对“极端风暴潮”,甚至在模拟发生的时间点可能是十万年一遇级,因此他们所模拟出的最极端的灾害情况很可能是不会在那个时点出现的。但是各论文亦指出,随着海平面上涨,现有堤防的防御等级会迅速降低。例如在这一针对江苏省的论文中[7]举的例子里,当海平面上涨1.37m时,原先设计为300年一遇的堤防甚至可以退化至4年一遇。所以,预测里描述的灾难发生也就是晚几年而已了。



[1] unescap.org/sites/defau

[2] worldbank.org/en/news/p

[3] news.un.org/zh/story/20

[4] tidesandcurrents.noaa.gov

[5] 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 中国知网

[6] 不同海平面上升情景模拟下海岸带灾害损失评估 - 中国知网

[7]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_爱学术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看看几个回答的图表,都把下面的数据锯掉一截是什么意思?
  2. 415ppm,百万分之分415,万分之4.15,1800年大约万分之三,也就是从1800年到现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万分之一,然后你告诉我就因为大气中的这个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万分之一,地球就要爆掉,你相信吗?
  3. 200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万分之一,我认为这个波动没必要惊慌失措。至少在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000ppm之前我们都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城市生活室内的CO2浓度在1000~3000ppm之间徘徊。历史上,侏罗纪白垩纪的二氧化碳浓度2000ppm左右。
  4.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按照现在每年2ppm的速度增加,增加到1000ppm至少需要200年以上。所以我认为现在观察CO2浓度的研究没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但是没必要着急采取行动,我们可以再观察100年,毕竟我们只观察了30年。或者再观察60年,看看有什么变化,而不是急于就在现在采取激进行动。这是一个长期课题,关系国计民生,不能乱搞。
  5. 我们不能因为CO2浓度增加了这么一点,就停止发展了,我们必须加速发展,而不是为了减少CO2而减速发展。因为我们发展的越快,我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就越强,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一百年后的人类科技可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为了CO2不增加,现在就停止发展,那么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法进步,我们会永远困死在这里。所以,就算CO2是魔鬼,为了对付这个魔鬼,我们先要排放更多的CO2,在CO2变成魔鬼之前想办法征服它,而不是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6. 就是要吃屎,发达国家先吃,特别是美国要先吃,我们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发展,毕竟这些碳积累大多数也都是发达国家制造的。直到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航空母舰数量达到美国的时候,咱们再谈这个也不晚。

user avatar   tuisi19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三百万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首次突破 415ppm?

我觉得这其实证明了 环保恐怖分子-碳排暖化邪教 的完全破产。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415ppm是三百万年前才有过那么高,而过去三百万年从未如此高。已经大大超过人类有记录历史不到5000年以来的四次大暖期和三次小暖期,这几个暖期的CO2浓度都在250-300ppm区间。

可是,现在气温远远不到四次大暖期的+2度,连三次小暖期+1.5度都没达到,仅仅是+1度而已。


再说了 仅最近5000年以来,人类被地球反复在+2度到-2度之间的波动蹂躏,难道是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

相反的,最典型的北宋末年-南宋-元初时期在区区200年里,气候发生了+1.5度暖期急剧降温到-2度;再回升到+2度;然后又再次降温到-1.5度冷期的剧烈变换。

特别是南宋回暖,是从南宋初年一度出现冷到福建的河流冬天结冰,到南宋中期热到北京连续数年冬天只下雨不下雪,这之间只间隔了50年都没到,而期间冰芯痕迹显示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区区60ppm变换,根本不能解释这种剧烈的波动。


倘若历史上这几次温度波动,真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造成气候大波动,而不是反过来的地球的气候大波动引起的植被变化造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波动。

那么415ppm的今天,今天现在,2019年,人类工业文明,应该已经被洪水海啸消灭了。包括知乎总部在内的绝大多数知乎用户都已经在海里喂鱼了。

但我们现在还能闲的蛋疼的刷知乎。并没有在海里喂鱼。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环境有没有影响,有。但是在地球的伟力面前,不值一提。





补充 为什么我要提南宋时期这个大波动。

注意,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从-2到+2度,对应50年的CO2波动是(-2)195PPM增加到(+2)255PPM。

而我们的时代,1980年+0度,到现在2019年+1度,39年,对应的CO2波动是(+0)330PPM增加到(+1)415PPM。

39年,可不是短短几年了,这总不是什么小火烧水“不会立刻就水烧开”。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真会让人类陷入灭顶之灾,还搞那些碳排政治碳税的扯皮“新增排放量减少50%”这种玩意干啥,为新增排放量的各国分配打扯皮官司。学过初中数学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CO2总量还会继续增加的啊。

而且就算完全满足环保恐怖分子-碳排暖化邪教的要求,让全世界人民没法过日子,让至少几亿亚非拉穷人饿死,实现所谓的负碳到降回330ppm。。。。。。地球可以让255PPM出现+2度,降回330ppm地球就不能给你弄出+4度了?(6000年前地球就真这么干过一回,帮助人类的文明萌芽大爆发)

我说句不好听的,地球要想人类热死,就是人类立马拼命,倾全力负碳排,照样让你热死,人类再怎么负碳也不可能有能力在很短期内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到220ppm以下。

那扯个屁的碳排政治,拼命码百米高大堤坝,努力码火箭建太空城,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cenjoys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shi-hao-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的平均寿命是78.5岁,是唯一平均寿命不足80岁的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平均寿命81岁,英国平均寿命81.43岁,韩国平均寿命82.66岁,加拿大平均寿命82.81岁,澳大利亚平均寿命82.9岁,法国平均寿命82.95岁,日本平均寿命84.17岁。为什么会这样呢?

1.垃圾食品摄入量大。

美国的垃圾食品大家都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因此许多美国人就每天以汉堡薯条炸鸡作为一日三餐,餐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就是英文单词couch potato的由来。

当然有人问了,难道加拿大澳大利亚人不吃垃圾食品吗?可他们的平均寿命也比美国长好几岁啊?

那就要说到另一件事。

2.贫富差距大。

下图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美国的基尼系数是发达国家里最高的,意味着美国的贫富差距是发达国家里最大的。


这和之前的问题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那些吃垃圾食品躺沙发上看电视的人主要都是低收入人群,中产阶级和富人是非常注意养生的。

美国的贫富差距远大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所以美国低收入人群占比远高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所以美国吃垃圾食品躺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群占比也远高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3.肥胖率高

由于前面提到的两个因素,美国的肥胖率高居世界第一。如下图所示。相信去过美国的人都能在街上看到许多胖子。


这些就是美国平均寿命比其他发达国家短的原因。


user avatar   shannon_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

可以说当今中国警察普遍羡慕美国警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绝对的镇压不法分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这位美国警察,太过分了,不仅是过分,而且我的理解是那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那黑人已经制服了就可以正常上拷带走了,没必要一直压着脖子压那么长时间。没能置身其中不知现场那美国警察的所思所想,反正我个人挺不理解他为啥那样干的。

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是人的社会,都有像样的也有操蛋的吧。

_________此处为分割线 _________

以下为统一答复评论中有些人质疑的我所讲的羡慕二字。

能够出现这种质疑在我料想之中,因为中国警察也有过过分的时代,据我所知就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就如同地痞流氓,看谁不顺眼就能打谁对老百姓而言没王法可讲,那时候的警察说好听点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说难听点儿是横行霸道。

但我想表明的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警察无论是受舆论约束还是因为法治社会建设制度规范都已经变得逐步文明与规范起来,起码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公安司法院校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新一代警察已经具备新的面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行业内目前仍然存有历史的顽疾,仍然存在着臭虫,但我已经讲过无论什么行业都有操蛋的吧,这是个人问题,不是群体问题。相比之下,拍拍良心看,现在的整个警察队伍比照曾经确实过分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是天地之别,问问曾经真正挨过曾经年代老警察欺负的中老年人就知道了。

为何会说起羡慕,因为警察每天面对的人群,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没有武力加身,很多事情在处理上警察显得软弱无能,说白了,好人谁没事儿上派出所转悠啊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呢,警察打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但是但凡有点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警察会闲着没事儿干把那在家里消停待着的遵纪守法的人抓起来暴揍一顿吗?

以上言辞不免更会有人质疑,请允许我解释,武力,当然不可滥用,我所说的羡慕不是羡慕美国警察的随意滥用武力,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准许在对方不听从警察指令时动用武力,现在确实有人民警察法赋予了相关权力,但实践中现在的中国警察并不能或者说不敢执行人民警察法里的所有权力。拿防疫工作举例,卡口的工作人员在让出入的人员扫码登记时,就会有不愿意配合的人,然而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可会知道工作人员的所做所为是为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安全,因为这整个社区包括了这名不愿意配合的人啊,在这个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武力控制来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呢。同理,警察盘查也好,调查也好,总会有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问题所以警察不必要对其进行盘查所以就不配合,而警察当看到对方不配合时会以什么视角审视,难道要说谢谢您的不配合吗,万一这不愿配合的人真背着案子呢,那便是对更多的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我要说,民众的素质如果真正达到了人人互相敬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程度,要求警察绝对文明不要有暴力举动,一点问题没有,一味强调了警察不该暴力执法而分毫不过问被执法对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看问题的角度些微的片面了些。

请注意,我说羡慕里的那句话尾巴实际已经表明了,羡慕的是暴力手段对不法分子的镇压,可不是对遵纪守法的百姓也要肆意妄为。例如像给群众办个身份证居住证之类的业务,警察当然应该热心服务。但当面对泼皮无赖时,还要笑脸相迎,得来的只有蹬鼻子上脸,警察都不怕了,您们认为这些无赖还有谁管得了。

列位存有异议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教诲。言辞中犀利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敦促。

让我知道当警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还想要质疑甚或是骂的您们,若是能让您舒服,骂两句无妨。我不算您辱骂警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吧。

_____分割线

2020年6月5日22:53 出警在路上


user avatar   yuming05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Dilililidilililidada 回应一下你的几个问题。首先请允许我说,有质疑的声音是很好的。我个人觉得目前把讨论集中在技术环节上比较好,程序上的很多事情,当事人或者处于压力不愿意说明,或者给出的意见有失偏颇。现在看来,想梳理一个清晰公证的时间线,在你我这个层次上做不到,而目前所有的报道也都做不到。(黑体部分为引用你的话)

『因为天体物理学家刚开始极为不配合,一心寻求国际合作,甚至担心自己建造会影响到申请国际合作的科研经费”』

这个说法有失偏颇。熟悉背景的人应该知道,在LAMOST设计阶段,天光所就已经有了建设更大望远镜的计划。这些都不是“小道消息”可以从文献还有报告里看到。在12米的争议前,先有的是自行建设20-30米级望远镜和参与国外合作(TMT)的争论。这个争论也是天光所的声音非常响亮。但实际上『两条腿走路』,一边自建,一边合作,是天文界整体的共识。崔院士也承认这一点的。

2003年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第22卷第一期,苏定强院士在《未来的地面和空间大望远镜以及我国目前的大项目》一文中,明确提出『最后,报告人建议我国参与到国外合作研制FGT或NGST的工作中,特别强调要有天文学家和工程专家参与进去』。『NGST』指的是现在的JWST,『FGT』指的是『未来大望远镜』就是现在的TMT,GMT,E-ELT这些。可以看到,苏院士为首的中国天文设备界对未来天文设备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超前的野心。苏院士在『建议』中明确提出『但是也应该承认,这些项目 (LAMOST, FAST, SST) 和国际上现有的大项目,下一步准备研制的大项目相比,分量上是有相当差距的』,『将来国外完成30m,100m望远镜和NGST后,我国天文学家恐怕仍然是极难申请到时间的,不使用这些最先进的大设备,从总体上说我国天文学家恐怕仍然是很难赶上国外的』。这个认识,可以说是相当的到位。

但在如果解决这个问题上,苏院士的想法也很『激进』:『照常规,我国下一步应当研制8-10m的地面望远镜和类HST空间望远镜,但。。我们仍然落在人家后面一大段』,『。。国家领导人提出『跨越式发展』,『不要老是跟踪』,我很赞同,。。。我认为:我们应该跨过8-10m和HST这一步,直接跨到去研制30-100m FGT和NGST』。

不过,苏院士对我国天文领域的技术和财力认识都很清晰,所以才提出了让中国天文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下一代项目的『天文目标的确定,设备方案的制定』;苏院士甚至给出了非常到位的建议和前瞻『建议国家给出优惠政策。。。一部分加工或总装在中国进行』,『在这样的合作中,中国是否会被『淹没』『吃掉?』只要参加进去的中国人努力,后果绝不会是这样的。。』。

三十米望远镜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去了南京天光所报告,崔向群院士亲自接待,美方代表团Jerry Nelson,Garry Sanders,Luc Simard都在,可以说光学,项目管理,设备的大牛都在。如果崔院士记得,当初报告后,有一个傻乎乎提了三个问题的光头 (关于激光导星设计的变化,和GMT的比较,还有MOSFIRE作为prototype的研制,会后Luc Simard还单独找我进一步解释MOSFIRE),那个人就是我。随后代表团去了北京,在国台开第一次中国TMT会议,天光所的领导也在,陈建生院士也在。

实际上,正如苏院士的设计,TMT的参与没有走花钱买时间的路线。中国的天文学家现在在科学筹备委员会,在重要初光仪器的科学委员会里都有贡献;天光所团队也在积极参加TMT和仪器的设计;有部分TMT的设备会在中国生产,包括长光所这样的单位。苏院士的愿景是符合中国天体物理界的热切需求的,这个进程从来没有停下。并不是『天体物理学家不配合,寻求国际合作』,应该说是『天文科学和技术界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深度参与合作是重要的下一步』。

至于为什么走到12米,内部的消息我不乱说。我只能说,从科学上是必要的。苏院士的分析只有一点不对:在30米时代,8-10米望远镜,甚至4-6米望远镜不仅不会落伍,反而在科学上依然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如果你关心,我可以展开讲。至于为什么天光所后面强力推进自己建设20-30米望远镜,为什么最后又定在了12米望远镜上,确实不是我这种『圈外人』能够乱加推测的。


『4镜强调的优点必须承认,且没有3镜方说的不堪。至少巡天功能在军事上还是很有用处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在12m上关注这个』

你说的对,四镜的优点应该承认

在Ma & Cai 2017的回应文章里,作者在摘要里就指出:

『SYZ design yields a good imaging quality and has a relatively flat field curvature at Nasmyth focus』(SYZ设计在耐焦上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更平坦的视场)
『We find that although a SYZ telescope yields a superb imaging quality over a large field of view...』(我们发现,虽然SYZ设计能够在更大视场内获得优异的成像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的望远镜设计书中,附录里比较了两种设计。

『 对于 SYZ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图 1-2 展示了该设计各个视场几何设计像质
的散斑图。在该设计中,全视场内 EE80 直径小于 0.001 角秒,在全视场内是接
近衍射极限的设计。同时,SYZ 设计耐焦焦平面的曲率半径为 8.85 米,因此较
两镜系统而言(RC 为 2.64 米,AG 为 2.73 米)相对比较平缓,便于大视场仪器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与一般的两镜系统相比,SYZ 设计拥有相对较小的场曲以及全视场内非常优
秀的几何设计像质。』

至少在光学设计者的眼中,没有回避四镜的优点。

在Nelson Report中:

『 The focal plane of the RC design is
strongly concave towards the tertiary, the focal plane of the AG design is strongly convex
towards the tertiary, and the focal plane of the SYZ design is relatively flat.』(RC设计中焦面强烈凸向第三镜,AG设计中焦面强烈凹向第三镜,而SYZ设计中焦面是相对平坦的)

『...The maximum tilt at 3.75' off-axis for the SYZ design is roughly 0.9 degree. The SYZ design clearly has an advantage here...』(这段是在讨论耐焦上的光纤光谱设备;光纤需要相对于焦面有一个倾斜角度,这里SYZ有明显的优势)

在国际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中:

『The NIAOT optical design favored the so-called 'SYZ' four-mirror solution, which gives excellent formal image quality and a nearly flat, telecentric image surface at both prime, Nasmyth, and crude foci.』(懒的翻译了。。。意思是一样的,视场平,象质好)。

至少在两组独立的国外评审中,也都没有回避四镜的优势。

我非常同意你说的,在完整的读过三镜设计,Nelson报告和国际评审报告前,不应该对四镜设计盲目评价,更不应该『为了黑而黑』。但是同样的可以问,『觉得四镜更好的人是不是对三镜的评价也过于保守了呢』?如果四镜就是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天文学家担忧,几组国际专家表示了顾虑?谁不喜欢大视场,哪个不喜欢好象质?这些问题最终,还是都要回归技术讨论的。

至于『大视场巡天』的问题,可以说,目前陈院士和崔院士的回应中的讨论都不到位。而且主焦点的问题和三镜四镜设计并无必然联系,最终依然要回到科学目标和回报的讨论中来。我认为,在目前三镜四镜的技术争论中,主焦点的争论是分散注意力的。按照12米望远镜的科学需求,主焦点根本就不应该作为重点。崔院士自己也承认,主焦点设备不是十三五建设期间需要考虑的。但是在之前的技术讨论中,天光所团队确实强调了主焦点的重要性。如Nelson Report中:

『There may be variants including a faster primary, but we are informed by NIAOT that this would preclude a prime-focus camera with a really wide field of view, which they prioritize highly』(设计上包括主镜焦比在内的因素都还有变化空间,但天光所团队告知我们,那样会影响在他们设计中优先级高的主焦点大视场照相机的设计)。

我现在正在努力地把技术资料读懂,翻译成中文。由于工作的时间限制,进展比较慢。大视场巡天的问题,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再详细地和你讨论。

『看法3:从新闻报道上看无论是12m的最初准备阶段,遴选阶段还是正式入选十三五,活跃在最前面的都是崔院士和南京天光所,现在3镜方颇有一脚把别人踢开的趋势。』

请结合我对你『看法一』的回复。还是要承认,我并无更多的内情,但是只是结合之前国内天文界的一些讨论,我认为12m项目的出现是很突然的。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十三五项目,天光所作为一个技术单位单方面的强势推动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国家天文台和大科学中心的组织从体制上说,是合理的。至于组织的好不好,需要『圈内人』来诚实的评论。不过就我所知,讨论过程中,UCO的专家一直和天光所团队保持着联系,还曾邀请崔向群院士和梁明来加州访问,讨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颇为遗憾。而国际评审团队的选择也是咨询了天光所团队的意见,并考虑了他们的推荐的。在国际评审团队中,你可以看到有当年和崔向群院士在VLT主镜支撑上合作过的工程师,也有参与过LAMOST评审的几位专家;四镜设计的文章中专门和E-ELT进行了比较,在折轴焦点的保留上,也拿E-ELT作为例子,而E-ELT的主要光学设计师,就在这个国际评审团队中。这样的做法,我不觉得是『一脚踢开』。

『问题1:马东林出现的时机很微妙。

问题2:为了洗清别人扣的帽子,请问马东林提出的3镜方案与TMT的区别,到底是不是TMT的试验品?

问题3:马东林的专业性』

这三个问题能否一并回答你?我理解你的好奇心,我也有同样的好奇心。比如为什么发出了那么多邀请,只有两份申请?为什么很多在光学领域比华中科技大学有经验得多的单位对十三五大项目不感兴趣?这里面的问题,除非有圈内人出来说,谁都不能确定到底如何。这么讨论下去,最后难免成了诛心和泼脏水。我能以我个人名义回答你的是

1) 华中科技大学在天文望远镜的设计经验上显然是不如天光所的。马东林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在望远镜设计上的资历显然也是比不过天光所团队里面的专家的。但资历和年龄等不等于水平?这我无法评论。我能说的是,望远镜的光学设计在纸面上算不上多么有挑战的课题,是有 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参考下一条)。把一个设计和一个人的资历水平,出现时机捆绑起来,不利于客观地讨论技术问题。

2) 三镜方案是基于Keck望远镜的设计和加州大学天文台专家的意见修改而来的。这一点无论是从华中科技大学自己设计报告中,还是从和Nelson report以及Keck blue book的对比中都可以看到。在这期间,UCO的几位天文学家在毫无利益牵扯的情况下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尤其是刚刚去世的Jerry Nelson教授。在UCSC的同学都会知道,Jerry在人生最后阶段受到中风困扰,说话都困难,依然参与讨论和撰写报告。

3) 三镜设计不是TMT的试验品。TMT不需要这个试验品,按照现在的进度,12m和TMT究竟谁先完成还不好说。。。TMT经过了多年的设计和讨论,以及多轮的评估,已经基本定型。如果不是因为夏威夷原住民抗议,现在都应该在建设中了。说3镜设计是TMT的『试验品』,既不了解TMT,也不了解12米。

『问题4:如果现在崔院士他们改做3镜,一点也不违背你们的所谓的科学目标,你们会写公开信拥护吗?恐怕你们还是会用lamost作为攻击点不遗余力的去攻击吧。那到底谁建呢?怎么建呢?3镜方能给出答案吗?毕竟现在是建望远镜的问题,至于科学目标,其实早该在申请之前就应该讨论明白的,然后配合技术专家去申请项目,而不是之前不配合,现在又吵着嚷着不考虑科学目标了。不要说什么华中科大提又不是华中科大造之类的不负责言论,华中科大的马东林其实就是一个傀儡,谁都能看得出来。大BOSS是谁呢?水很深啊,让人非常怀疑。』

好长的一个问题,容我慢慢回答:

1)如果天光所团队愿意在『三镜』设计上合作,我个人举起四肢支持。公开信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大家要是不烦,我会有这个意愿的。

2) 如果你读过国际评审团队的意见书,相信你会同意,这份意见书水平很高,更应该令大半个中国天文界汗颜,并且重新审视自己。意见书对选址,项目规划安排,到国内合作的组织都提出了含蓄的批评。这份意见书现在我经常拿出来绝不是单独想反对四镜设计,而是想敲打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同行。技术上达成一致,国内通力合作是必须的。

3)关于LAMOST,并不是我们在『不遗余力的攻击』。就我个人而言,认真组织对LAMOST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任何项目无关,是天文界应该自上而下做的。现在我有时会强调LAMOST项目的一些不足,是因为崔院士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天光所有了LAMOST的经验后,已经具备了建设10米望远镜的能力』。这一点我不认同,无论是从经验上,还是技术储备上,天光所都还没有说这个话的底气。最简单的,天光所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承认,天光所还没有建设4米级地平式通用望远镜并为之提供科学仪器的经验。而且,LAMOST建设中反应出的一些问题,在12米的设计中,必须要予以考虑。

4)『三镜方』这个说法技术上不够准确。中科院大科学中心参考了国际评审意见后,选择了三镜设计,准备了十三五项目计划书。无论采取哪个方案,都应该经过大科学中心,都应该经过独立评估。谁建?国内任何一个单位,包括天光所,都没有独立完成12米建设的能力,华中科大更没有。通力合作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能不能做到,要看院士们的意愿,大科学中心的领导能力,学界的监督和推动。坦率的说,我不知道有多大可能。

5)关于科学目标,国际评审委员会对于现有科学目标的准备提出了意见。任何有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的人都能看出来,现在科学目标的详细程度远远不足以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指导。这是必须要指出,并且反省的。我们有这么多国际一线的天文学家,为什么拿不出一份真正像样的科学意见?是时间紧?是组织得不好?是科学家对于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没有信心?坦诚的回答这些问题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6)『傀儡,大BOSS』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够谨慎。陈建生院士对三镜设计表达了强烈的支持,如果你觉得这就是『大BOSS』,那我也不知道如何反驳。更多的『内情』我也不了解,没兴趣去了解。但至少我个人期待的是不以任何一个院士的个人喜好和意见作为望远镜设计选择和建设规划的决定性意见。如果说『BOSS』是谁,我希望是国内一批坚定支持三镜设计的一线科学家。这些人有过大望远镜使用经验,参加过基于这些望远镜的项目,并会利用这样一台望远镜设计科学。至于你反复提到的马东林和华中科技大学,我想,在现在整个天文界如此的关注下,12m望远镜绝不会成为某个人功成名就的平台和某所学校的囊中之物。我和一批朋友反对的就是这样的行为。

『说到底还是以科学的名义在争取谁作为总体单位。某些天体物理学家总是以科学的名义自居,其实是极其自私的,无论是在起初反对自建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上,还是现在。一直说国内的建造技术不行,你们倒是支持一下啊,总是扯后腿。仅就这件事上你们的所作所为,请反思一下,中国天文学该怎么走?天文技术专家是天文学家吗,还是在你们眼中就是一个工程师?不要总是用户用户的,大家都是乙方。』

关于科学目标的批评,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但是在12米望远镜上坚持『科学驱动』,我毫不动摇。『技术驱动』不是不可以支持,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但要看基础,要看目的。如果12米望远镜建成,天光所希望主导一架中口径的望远镜作为原型测试一些新技术,我想天文界不会有很多人反对;如果天光所现在要先建一架2米的望远镜,验证四镜设计的关键技术,我想也不会有很多人反对。但现在国内天文学群体在壮大,国际合作增多,国内2.4米以上通用望远镜数量为0。在这个背景下,12米的意义和关键程度不言而喻,作为科学群体要求慎之又慎我觉得不是自私。

事实上,如果你回顾LAMOST的早期规划,可以看到很多国内一线科学家的身影。其中有些人为了LAMOST的河外巡天出谋划策,仅仅在光谱观测源的挑选上,就付出了很大的辛苦。这我觉得是极其不自私的。而LAMOST最终在河外科学上的遗憾,对我们来说是遗憾,对这些人简直就是切肤之痛。

工程师,是一个多么值得骄傲的称谓?在国际评审委员会里面有两个名字:Bernard Delabre和Lothar Noethe,他们的职位都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工程师。Bernard是2017年的Tycho Brahe奖的获得者。这两个人在过去40年里,对ESO多重要,对NTT多重要,对VLT多重要,对E-ELT多重要,在介绍欧南台发展的书籍<Jewlery on the Mountaintop>中都有描述。这样的工程师,说得多重要都不为过。简单的纠结天文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这些头衔,也反应了国内工程和学术界的割裂,双方都有责任。在国外的哪个不知道一群跨在技术和科学两界的巨人呢?如果能参与到科学目标的设计和学术项目中来,为什么不能叫天文学家呢?如果国内有『天文学家』仅仅因为对方是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就不屑于解释科学目标,我个人希望第一个大嘴巴抽他。但是我也非常诚恳的希望不要听到『你们懂技术能有天光所的人多?』这样的口气。

最后,请允许我以一段引用结束我的废话。这段话来自三十米望远镜的『科学驱动需求文档』(Science-Based Requirements Documents):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science-driven requirements for the Thirty-Meter Telescope project...These broad science goals have motivated a set of science-driven observatory capabilities and requirement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representing the consensus view of the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the Project Scientist , after consultation with many expert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within the broad TMT community"
(这份文档描述了三十米望远镜项目科学驱动的技术需求。。。这些覆盖面宽广的科学目标成为了本文档描述的一系列关于天文台观测能力和技术需求的动机。这些技术要求反映了科学顾问委员会和项目科学家,在广泛征求了TMT社区内大量技术专家和科学家后给出的一致意见。)

我衷心的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把这样的一段话,问心无愧的写进我们12米的技术文档中。



-----------

@狐狸先生 @陈昱光 的答案都很好,我也很推荐

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科学共同之声 The Community Voice of the Large Optical/Infrared Telescope

这个网站里分享的内容,以及背后平台上面的讨论。另外,很不要脸的再把我自己之前的一点废话拿出来:

黄崧:如何评价12m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


后面说几句不客气的话:

1) 中国天文界迫切需要中等到大口径的光学-红外地面设备。不仅是为了增加我们在科学界的竞争力,更为了训练下一代的天文学家,让他们能够为使用30m级望远镜和各种空间设备思考科学问题做好准备。

2) 3镜与4镜的争论不是简单的『保守』和『创新』的争论,也不是简单的『科学驱动』和『技术驱动』的争论,这是伪命题

- 3镜系统成熟不假,但是并不落后! 这是一种以Keck望远镜设计为蓝本,修改而来的设计,经过了实践的检验,非常适应10m级通用望远镜的科学应用。在新的大望远镜设计上,10m的LSST设计独特,但那是一架以快速时域巡天为主要科学目标的专门巡天望远镜;39m的E-ELT采用了5镜设计,但是,第一,E-ELT的科学目标和技术指标与12m LOT有很大不同,第二,E-ELT的设计是否成功,没有先例可寻。最近还有对E-ELT之前设计中某些疏忽的讨论。4镜强调的主焦点大视场能力也不是不可以在3镜上面实现,日本的Subaru望远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4镜系统并非是多么激进大胆的创新,甚至说这是一种完全新颖的设计也是要加好定语的。在Su et al. (2016) MNRAS的文章里,作者回顾了这一设计的发展过程,并且指出了" Since all these
features originate from the Chinese 2.16-m telescope...." (所有的特点都起源于兴隆2.16m望远镜的设计,这是40年前设计的望远镜);作者在文章里也指出,国际上对8-10m望远镜主焦点大视场的探索也不是由这个设计开始的。非要提技术驱动?那么这里的『新技术』具体是什么?『驱动』的又是什么?至少在现有的技术和科学预研中没有足够的讨论。


3) 任何在科学项目讨论中把民族自尊心拔得比科学目标还高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国际上8-10m望远镜的建设开始于30年前,已经有>10个成功或者不太成功的例子。我们现在做的是追赶,是补课,要谦虚,要知道学习从哪开始,创新从何而来。建设12m望远镜不是搞量子通讯,不是搞可控核聚变,国际上有成熟的团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

- 按照建设通用望远镜目标邀请的国际评审团队非常有说服力,包括了几乎所有成功的大型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设计者。任何无视这支评审团队的意见,转而诉诸『自主设计』『国内首创』这类『情怀』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评审团队的意见里对两种设计的优劣有着客观的评价,并没有回避3镜系统的弱点,最终还是要靠科学目标来定夺。这就好像巴萨,皇马,曼联,大巴黎,切尔西的教练合在一起讨论,写了份文件,指出天津泰达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然后你以国情不同不予理睬一样,是很弱智的。

- 要论自尊心,自豪感,我们最可以骄傲的是华人天文界有一批诚心诚意在为中国天文服务,为下一代付出的科学家;更有一支平均年龄非常年轻,非常有能力的青年天文学家和学生团队。这些人涵盖了12m望远镜科学目标的方方面面,很多是从学生时代起就有使用8-10m望远镜经验,参与国际一线合作。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LAMOST这架历经坎坷,错过了原有机会的望远镜才能开辟新战场,焕发生机。把创新的信念托付给他们,诚心诚意地让他们参与进望远镜的科学设计,最终不会让人失望的。


4) 任何拿LAMOST来试图证明『国内自主创新』在天文界取得成功的行为,不是傻,就是坏。国内有很多天文工作者为了LAMOST望远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从完全没有经验开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有了LAMOST的运行。在银河系恒星巡天这一领域,靠着一大批天文工作者们的艰辛付出,LAMOST才凭借着巨大的巡天体量成为了能和RAVE,APOGEE竞争的项目,至少在科学产出数量上没有落后。这些人的辛苦值得大书特书,但是,也必须看到,LAMOST在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本可以预见和避免的技术困难,本来可以在技术和科学上都有更好的规划。更重要的是,LAMOST完全没有实现当初制定的科学目标。就好像你要造一艘航母,最后成为了非常成功的海上主题公园,你敢拍着胸脯说你成功了吗?作为科学界,不应过多指责前人的判断,也不应该过分解读过去项目的问题,但至少应该做到客观地总结LAMOST项目的得失和经验,为后人所用,而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继续自吹自擂。


5) 以目前公开的技术文档看,12m项目从选址到科学项目的预研都还是不充分的。赶着十三五项目的死线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借口,先拿到钱再慢慢完善科学和设计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科学家,我们手里拿的是国家的经费,更是纳税人的辛苦付出,做不到最基本的严谨和负责是非常可悲的。




     

相关话题

  地球上可不可能会进化出只针对人类的真正天敌? 
  如果地球脱离太阳系,成为「流浪星球」,人类应如何以现有科技维持生存? 
  地球自转加快,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英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占超过化石能源发电? 
  江发世与云舞空城的辩论,谁会赢? 
  地球重达 6 亿亿亿公斤,它不停转动 45 亿年,动力来自哪里? 
  美国有权让旅行者号携带全人类的信息以及地球位置到宇宙中吗? 
  如果电影流浪地球要拍续集,应该怎么拍? 
  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平躺着能铺满地球表面吗?(海洋也算)? 
  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现了 500 万只霸王龙,人类将遭遇什么灾难?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阿拉巴马州通过法案,禁止几乎所有堕胎情形,包括强奸和乱伦怀孕也不允许堕胎?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任正非说的「发展芯片光砸钱不行,还要砸物理学家数学家」?





© 2024-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